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王琳 《理论导报》2012,(11):43-43,46
濂溪文化的创立者和代表人物、北宋哲学家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是道州营道县(今湖南道县)人,晚年定居江西庐山莲花峰下,以家乡营道之水名"濂溪"来命名堂前的小溪和书堂,故人称濂溪先生。周敦颐是我国宋明理学的开山鼻祖,被誉为"孔孟后一人",在东南亚被誉为"亚圣"。周敦颐一生重德治、倡正气、主廉洁、讲官德,以仁为己任,遵道不趋势,对后世产生了广泛影响。他在为官、为人、为心方面的风范值得后人学习和借鉴。一、为官洁廉,真廉士风范濂溪先生24岁任洪洲分宁县(今江西修水县)主簿,  相似文献   

2.
周良英 《新湘评论》2007,(12):38-38
周敦颐,湖南道县人,中国宋明理学开山鼻祖之一、濂溪学派创始人。早在近千年前,他就主张“阴阳里而后和”、“天地之气感而太和”、“政善民安则天下之心和”,并从“天道合一”、“宽容”、“无欲”和修德四个角度,系统论述了人与人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人自身身心和谐。周敦颐“和”思想中的精华,历经千年的积淀和发展,已深深融入中华传统文化中,对于今天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一篇脍炙人口的《爱莲说》,千百年来让世人难以忘怀,也让周敦颐为官著说、传承理学的湖南汝城多了座近千年的书院——濂溪书院。经过千年风雨沧桑,为纪念北宋理学鼻祖周敦颐(世称濂溪先生)而建的濂溪书院,至今仍保存完好。  相似文献   

4.
王琳 《学习月刊》2012,(20):18-19
北宋时期大思想家周敦颐是濂溪文化的创立者和代表人物,后人尊称为濂溪先生。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濂溪文化中包含有丰富的廉洁从政的理念,认真加以发掘和研究,对于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一、"官清赢得梦魂安",是濂溪先生为官清廉的真实写照,也应成为对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濂溪先生从24岁出仕做官,到56岁辞官归隐,官阶虽不甚显达,多是任州县地方官吏,但为官30多年,丝毫没有染上官场上贪污敛财的恶习,在历史上  相似文献   

5.
在湘南有一个迷人的圣景,那就是濂溪故里——道县清塘镇楼田村。她不仅是宋明理学鼻祖周敦颐诞生地.而且也是周恩来、鲁迅祖籍地和湖湘文化发源地。在这里,你可以用视觉感受山的美妙,用听觉领略水的旋律.用嗅觉体会林的气息.用思想领悟理学的精髓。  相似文献   

6.
在湘南有一个迷人的圣景,那就是濂溪故里——道县清塘镇楼田村。她不仅是宋明理学鼻祖周敦颐诞生地.而且也是周恩来、鲁迅祖籍地和湖湘文化发源地。在这里,你可以用视觉感受山的美妙,用听觉领略水的旋律.用嗅觉体会林的气息.用思想领悟理学的精髓。  相似文献   

7.
周敦颐,湖南道县人,中国宋明理学开山鼻祖之一、濂溪学派创始人。早在近千年前,他就主张"阴阳里而后和"、"天地之气感而太和"、"政善民安则天下之心和",并从"天道合一"、"宽容"、"无欲"和修德四个角度,系统论述了人与人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人自身身心和谐。周敦颐"和"思想中的精华,历经千年的积淀  相似文献   

8.
说“廉”(二题)薛保勤(一)“廉”是一篇作了几千年的“大文章”。在中国,廉有着丰富的内涵,它不仅是一种行为规范,也是政府公职人员的行为操守;既是一种理论,也是一种实践,还是一种文化。既适应于阶层和群体,也相对干个人。在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座标图”中,...  相似文献   

9.
陈龙 《学习月刊》2012,(3):52-54
一个湖南人到南京朋友家做客.听说金陵名士每多自负.常常看不起外省文人.那个湖南人就即兴作了一副对联: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派;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他亲自动笔将这幅对联写出来.悬挂于友人家中的客厅。对联口气很大,极为自炫,南京众名士见后,却不再做声。上联濂溪一派.指的是宋代大哲周敦颐.湖南道州人。晚年在庐山莲花峰下濂溪书堂讲学.世称濂溪先生。这个湖南人的思想是宋明道学的发端.启迪了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分流发展。  相似文献   

10.
周敦颐的《爱莲说》对莲的“清廉、高尚”品质进行赞颂,并通过他本人的实践给他的后人留下“爱莲(廉)”家传。桂林灵川县江头村的周氏家族遵从祖训,将爱莲(廉)文化进行实践和发展,矢志不渝。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旅游是将这种文化传承并传播下去的有效价值转换机制。通过恢复村周边莲田种植,开发设计“爱莲(廉)”旅游产品,促进莲产业的发展,具有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和廉政文化建设的双重效应。  相似文献   

11.
进逼道州     
杨成武 《共产党人》2006,(19):50-52
突破敌人的三道封锁线之后,部队进到临武、蓝山一线,继续向西挺进。我们刚刚到达祠堂圩不久,就接到师部的命令:“薛敌(即薛岳)率五师之众在我野战军后尾追,湘、桂两敌向道县(即道州)、蒋家岭前进,企图配合薛敌截我于天堂圩、道县间。道县无大敌。我野战军为达到迅速先敌占领道县,渡过潇水,转入机动地域,打击敌人的目的。着你部立即由此地出发,经天堂圩,限明日相机占领道州县城,并拒止由零陵向道县前进之湘敌……  相似文献   

12.
陈学斌 《新湘评论》2006,(10):20-23
1934年11月17日,我们在天堂圩接到了师部发来要我团奔袭道州(即道县)的电报。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根开花结果,不仅成功地与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相结合,也成功地实现了与中国历史文化的结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理论建设中,“以人为本”(人本)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仁本”,“和谐社会”与传统文化中的“和”、“中”,“解放思想”与“经权之道”等都有着紧密联系,都是对传统文化资源的有效继承与吸收。因此,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重视研究、吸取、融合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素。  相似文献   

14.
红廉文化即红色廉政文化,是中国特色廉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柏坡红廉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凝结,是党拒腐防变的精神力量。西柏坡红廉文化包含作风、制度和精神三方面的内涵,以这三个层面为全新视角探析西柏坡红廉文化,对构建西柏坡红廉文化体系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一、和谐的含义 (一)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是和谐思维,这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尤为明显。“和谐”一词的含义早在2000多年前就出现于奏章典籍中,并一直被用于社会实践。和谐作为一种文化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命题与核心精神。儒、道、法、墨等主要思想学派,对和谐思想都有深刻的阐发。  相似文献   

16.
莲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莲文化在中国形成已久,在传统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宋朝理学大家周敦颐《爱莲说》散文名篇问世后,莲花"出污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为大众所认同,逐步形成了"爱莲文化",并在周敦颐的一支后人的居住地桂林市灵川县江头洲村得到了显性地传承和弘扬。爱莲文化的内核是"清廉","莲-爱莲-清廉"三种文化形态是一脉相承的。理清这个文化传承脉络,对于中国共产党执政环境下的反腐倡廉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建设西双版纳"开放云南的主阵地",要紧紧抓住昆曼大通道全线贯通、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立和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开发(GMS)合作深入开展等历史机遇,充分发挥西双版纳连接中国西南与东盟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立足当地,依托西南,拓展东盟,面向世界,坚持把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结合起来,"引进来"与"走出去"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开放经济和通道经济。  相似文献   

18.
胳膊肘向“廉”拐关治春,陶永寿,冯宪印高原之夜,神秘寂静。明亮的灯光下,兰州军区某集团军高炮旅政委陈瑾清欣然提笔,在《营连干部清正廉洁情况调查》“内参”上批示道:“‘廉’字当头,事业为重,加强党员干部队伍的建设,进一步提高部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推动部...  相似文献   

19.
<正>诚是中国传统伦理的重要范畴,也是中华民族崇尚的美德和价值观。人们历来视诚德为"立人之本""交往之道""为政之基"。宋人周敦颐认为诚是一切道德的本源,主张诚是"五常之本""百行之源"。那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诚的基本含义是什么?人们为何如此重视和强调诚德呢?中国传统诚德伦理又具有怎样的现代价值与意义呢?真实无妄曰诚何谓诚?许慎《说文解字》中说:"诚,从言,成声。诚,信也。"可见  相似文献   

20.
千百年来,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滋养着世世代代的中国人,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孟母三迁、陶母退鱼,子罕的以廉为宝、陶渊明的宁静致远、周敦颐的出污泥而不染、包拯的清正廉明、于谦的两袖清风……这些先哲廉洁自律的故事,为后人做出了表率,历来为人们所传诵。廉洁文化与学校教育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廉洁文化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