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主义文化市场的价值标准和功利原则田立立既然我们已经确认精神文明是经济建设的必要保证,那么,在深化和加快改革开放时,就不仅要求有与经济、政治相适应的文化艺术,同时还要求这种文化艺术能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无视任何一种文化艺术都有一种价值导...  相似文献   

2.
吴桂花 《世纪桥》2008,(6):15-16
中国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在21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坚持和完善中国政党制度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它有利于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3.
加强民主法制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何竹康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为一项前无古人的宏伟大业,既需要有发达的物质文明,同时需要有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涵和重要动力,它关系到我们能否把一个经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这表明党对精神文明建设的认识更加深化,行动更加自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目标,具有自在的价值,同时也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保证。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进程中,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对物质文明的发展、现代化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能够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政治保证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比较…  相似文献   

5.
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关于“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五个统筹’,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这一重要指示,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来,许多理论宣传文章在论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地位及作用时,都十分强调精神文明建设是实现经济腾飞的重要保证和手段,而往往忽略了它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因而在一些同志中形成这样一种糊涂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仅仅是指物质方面的现代化,精神文明建设的全部作用只是保证经济的发展,精神文明本身不是目的,仅仅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按照这种认识,既然经济是目的,精神文明是手段,那么,只要经济能上去,采用什么手段都可以,甚至也可以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更加…  相似文献   

7.
学习党的历史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龚固忠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把中共党史作为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明确了学习党的历史,对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  相似文献   

8.
简论精神文明建设的生产力意义□任立军黄永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具有多方面的重大意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用于人的素质的提高,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内含着巨大的生产力意义。有人认为...  相似文献   

9.
职业教育: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祁 《世纪桥》2007,(2):31-32
职业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职业教育是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劳动力素质的重要条件,是发展县城经济的重大举措,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重要途径,是促进农村刺余劳动力转移的有力措施,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职业教育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支生力军。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认真学习和贯彻这一重要思想,对于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发展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生活空虚、社会风气败坏,也不是社会主义。什么时候我们都必须做到“三大文明”一起抓,既促进经济的发展又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这是社会主义的本…  相似文献   

11.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注重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才能实现经济与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强大动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有利于树立人们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有利于发挥人们的开拓创新精神。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上,我国人民必将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又会对精神文明带来负面效应。它在经济运行领域的盲目性、自发性和滞后性等…  相似文献   

12.
经济部门要重视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李介车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本质在人们精神方面的根本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能否建设好,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经济部门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肩负着组织、协调、服...  相似文献   

13.
认真学习六中全会《决议》精神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关系跨世纪宏伟蓝图的全面实现,关系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物质文明是基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相似文献   

14.
新世纪新阶段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价值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在21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坚持和完善中国政党制度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它有利于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5.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越是集中力量发展经济、加快改革开放步伐,越需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农村牧区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二者不可偏废,缺少任何一方面,农村牧区的社会就是畸形的,就不可能健康地向前发展。我们在指导畜牧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始终重视物质文明建设,紧紧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C,努力实行“两个转变”、实现“两个提高”,把畜牧业经济搞上去,这是兴区富民的基础,是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的。另一方面始终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在农村牧区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  相似文献   

16.
开创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本刊编辑部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关系跨世纪宏伟蓝图的全面实现,关系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物质文明是基础,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17.
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有着密切而不可分割的关系。十四大报告指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  相似文献   

18.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文明委主任李长春最近在出席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时强调指出,精神文明建设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提供强大精神动力、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精神文明建设理论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行动指南。这一理论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尤其是在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如何在大力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系列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一 邓小平精神文明建设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其一,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要地位的论述。邓小平同志认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早在1979年他就说过:“我们的国家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要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改善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  相似文献   

20.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民族团结□王茹兰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对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重要决议。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实现各民族大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加强社会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