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母亲     
母亲的身体一直不是很好,眼见着她老人家一天天的消瘦下去,心里便莫名的充满着恐惧和担忧。几次要领她到医院做个检查,可母亲就是不去。我想我能明白她的心思,她担心真的会有什么不好的结果。最终,我还是说服了母亲,带着她来到了医院。医院的朋友很帮忙,专门安排了一名下属为我们跑前跑后,  相似文献   

2.
一 昨天,是父亲母亲那一代人的. 母亲那代人,两根粗粗的辫子搭在肩头.一身黄色军装,是当时最流行的颜色.也有其他颜色,比如,黑、灰、蓝、赤等.布是平纹或斜纹的,做件衣裳,非重要场合不穿.  相似文献   

3.
在台北的蒋碧微,与子女只能在照片上见面了。 徐伯阳说:“把我们儿女的情况,告诉我母亲的,是我父亲朋友沈宜甲先生。还是在1927年4月,我母亲发现她怀孕了.我父亲当时在新加坡卖画,我母亲决定回国内生孩子,她把六、七大箱书画交给航空运输公司,直接运到国内来。她一个人从巴黎搬家,沈宜甲帮了很多忙。临走的时候,我母亲很感激他,没什么好东西给他,就指着自己的肚子说:这孩子生下来认你做干爹。1976年沈宜甲回来探亲时找到我,就跟我讲起这段事。我们还一起在我父亲的墓前照了相,他把这张照片辗转到我母亲手里。  相似文献   

4.
学会感恩     
我是一个对生活常常怀有感恩的人 我感恩我的父亲母亲,是他们给了我生命,一个鲜活的有智慧的生命;是他们给了我身体,一个强壮的可以抵挡风风雨雨的身体;是他们供养我吃穿住行,供我读书学习,养育我成人长大;是他们给我成家立业,帮助我照料牙牙学语的孩子.我是他们的最爱,他们是我生命不竭的源泉.在我养育子女的日子里,我深深体会到,父母的恩德自己是一辈子也难以报答完的.  相似文献   

5.
他依旧     
正她是一个慈眉善目的老人,八十多年的风风雨雨过后,她成了那个儿孙满堂的大家庭里最年长的老人。她的夕阳岁月,是平和的,温馨的——每日里,在庭院里浇浇花,到公园里散散步,或被儿孙们领着逛逛街。一览无余的幸福,绽在面颊那深深的皱纹间。  相似文献   

6.
父亲病重期间我没在身边,等我赶回去时,父亲已经不行了,贴耳倾听,似乎听到那句常挂嘴边的话,代我看看大别山!这是父亲终身的愿望,他不止一次去过大别山,梦魂牵绕着大别山,那里有他和战友们洒下的鲜血,有遗留在那里突围的枪声,还有与乡亲们久久挥之不去的一腔情缘。出发前,我找到了父亲保存已久的那个牛皮文件包,牛皮的表面己经退色,底部有炮弹皮划过的痕迹,但依稀可见烽火岁月刻下的风  相似文献   

7.
过年的记忆     
正小时候,对过年总是有一种期盼。因为可以穿新衣服,放鞭炮,吃好东西,有时会有老家的亲戚来,带一些地瓜干、大枣、花生一类的特产。记得小时候母亲很少给我做新衣服,父母工资不高,双方家里都需要钱,总看见他们往家里寄钱,或是把父亲的旧衣服包好邮回老家。过年时,父亲所在部队的供应会多一些,部队的飞机会从内蒙拉回许多羊,分给各家,小时候  相似文献   

8.
炊烟     
正清晨走到颐和园南门的船营村时,突然被树林里飘出的炊烟惊住了脚步:多么亲切的炊烟啊!似乎很多年不见了,她缥缈似梦,让我不知道身在何处何时,恍惚回到了故乡的感觉。故乡的炊烟是最早升起的一缕温暖。每当冬夜里鸡叫过三遍,母亲起身点亮煤油灯,为去集市卖菜的父亲做一点面汤。擀面杖响起时,炕炉子也点燃了,那一道窜出烟囱的炊烟,慢慢氤氲地覆盖在故乡的池塘、树林上空。父亲要早早地起床,把自留地里秋天种的菠菜、芫荽等蔬菜送到八里地之外的天宝集,或者六里地之外的宫里集,或者十六里地之外的楼德集,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卖掉回家,还耽误不  相似文献   

9.
读完小学后,他想继续读初中。当他把这个想法告诉父亲的时候,父亲却希望他可以留在家里帮忙放放牛,家里实在负担不起那么多孩子的学费了。让母亲担忧的是,离家里最近的学校也有50公里路,这么小的年纪每天来回走这么远的路怎么吃得消?他却望着母亲眼神坚定地说:"我不怕,只要可以继续读书就值得!"恢复高考后,他上了本州一所师范学院开始了  相似文献   

10.
在一个论坛上,有一个贴子的标题是:俯看你的白发。可是点开,却是没有内容。可能楼主忘了发内容了,可是过几天再去看,发现下面跟贴很多,可是依然没有楼主的故事。于是细看那些跟贴,都是讲述自己俯看白发的经历,很是令人动容。有个人讲,他十五岁的时候,有一次去外地上中专,母亲送他去火车站。候车的时候,母亲忽然蹲下身,原来他的鞋带松了,母亲给他系鞋带。那一刻,他俯看着母亲的头发,忽然发现,原来母亲已经有了好多的白发了。当时他少年的心里  相似文献   

11.
归零     
简宽 《新青年》2013,(6):53
春天有葱绿的木槿,夏天有漂亮的紫藤花……20年前,父亲孤身一人,浪迹于此。20年,埋名隐姓。最后他不辱使命。一切如许多连续剧演的那般。修完大学四年经管后,他完成父亲夙愿,子继父业。那晚。他与父母举行烛光晚餐。是为了庆祝他20岁的生日。只他们三人。  相似文献   

12.
面相     
李晓 《新青年》2013,(2):32
人到中年的钱四贵还记得自己少年时的样子,不是从照片上,是有一天,他在村头水井里去掬起井水洗脸,从清冽的井水中,看见了自己的样貌。那是一个少年,对自己童年模样最深的记忆了。那年,母亲出走了,他有一天甚至记不得母亲的样子了,从井水倒影中,他才突然记起了母亲的样子。四贵小时侯,特别像母亲,以致他父亲,心里就有了疑云。后来,这个单薄的少年,踏上了去寻  相似文献   

13.
父亲去世多年了,他那间房子没人再去惊动,很多资料和他用过的东西依然和原来一样,虽说时常有灰尘,但母亲和我也很少进去,总觉得父亲没有离开,还在那间屋子里,还有他苍老略有微弯的身影。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快到了,我想为父亲整理些那个年代遗留下的故事和资料。前些天,我翻开了父亲的老照片,有些发黄,有些残破,但依然可见父亲年轻时英武的身影,这身影勾  相似文献   

14.
与父亲共舞     
贝多芬说:我情愿写10000个音符,也不愿写一个字母。而我,情愿用10000个字,去换贝多芬的一个音符。但我知道,他根本不稀罕。有什么办法?在伟大的艺术与它谦卑的粉丝之间,就存在着这种不平等。但我依旧虔诚地朝拜着,并且相信:每写下10000个字,就与音乐圣殿的距离又近了一个音符……  相似文献   

15.
等到明天吧     
索菲亚·罗兰在<心中的太阳>里扮演过一个有着5个孩子的母亲. 影片讲的是二战时期的故事,那时犹太人的日子不好过,母亲失去了职业,父亲依靠朋友的帮助,在异地隐藏了犹太人的身份找到了一份做邮差的工作,每月可给家里寄回一些钱.  相似文献   

16.
2012年第一期《江苏老龄》杂志的封面人物是一个94岁的老人,他就是抗战老兵——徐世椿。徐世椿一生颇具传奇色彩,他的经历如同一坛老酒,仔细品味,还真的不一般。和徐老伯聊天,讲的最多的事情还是抗战,于是,我就有了写他的想法。父母叫儿打东洋上个世纪20年代初,徐世椿出生在安徽省巢湖边上一个叫徐小圩的小镇父亲徐东莱是十里八乡小有名气、识文断字的人物。辛亥革命爆发,父亲徐东莱带头在村子里剪了辫子,到处宣传辛亥革命的新思想。革命两字,虽然徐世椿在幼小的心灵里知道的很浅显,但是他觉得  相似文献   

17.
妹妹的童年     
准确地说,小妹今年已经30多了,已经是有了丈夫,有了女儿的家庭主妇。小妹现在有一份很不错的工作。在大饭店的医务中心,是一名学有所长的护士。工作不错,收入也好,在兄弟姐妹之间,生活算是比较富足的。曾经有一句话,叫做能挣会花。对此,整个社会还开展过大讨论。小妹就属于会花钱的主儿。  相似文献   

18.
爱就是希望     
他爱上了她。她是小镇里的小学教师。她没了主意。回家告诉了父母。她父亲摇头说:你是教师,他是农工,你们之间差距太大。她母亲也反对地说:他与你根本就不在一个起点上。她看着父母更没了主意。她也认为他缺少点什么。他在那个迷人的黄昏,在小学校的树林边等她。他想要个结果。她下班和上班时都要经过这片树林。她看到他脸红了,有点不知说什么才好。她知道他在这里的意思,可还是问了句:你在这里干什么呢?他说:等你。  相似文献   

19.
1961年的那个冬天,对他来说很寒冷,当卡车司机的父亲出了车祸,失去了一条腿,从此要拄着拐杖走路。这就意味着父亲失去了工作,家庭失去了经济来源。每天的餐桌上,都是母亲捡来的菜叶和打折处理的咖啡,餐餐都难以下咽。失去工作的父亲,一同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气,每日借酒消愁,变成了一个酒鬼。只要他稍不听话,便大发雷霆,挨打就像是家常便饭。12岁那年的圣诞夜,家家灯火璀璨,美食飘香。唯  相似文献   

20.
前不久,乔冠华、龚澎的女儿乔松都的回忆录《乔冠华与龚澎—我的父亲母亲》出版,使我想起了不少往事。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部30多万字的具有传记写实风格的回忆录。传主是新中国一代外交奇才夫妇乔冠华、龚澎。作者就是他们的亲生女儿乔松都。她费时几年,翻阅了大量解密和公开资料、著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