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互联网普及重塑着国家社会关系,驱动着网络问政等政府回应制度的形成及扩散。地方政府在中央压力、社会驱动、地方创新和政策学习等驱动下,逐步建立多元化网络问政制度,现有研究未能从制度视角讨论中国式回应性政府。本文以2009-2017年各省网络问政的比较制度分析和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的实证研究,探讨了网络问政制度在我国的扩散态势、制度设计和运行模式,考察了多元化制度模式下的回应绩效。回应制度扩散呈跨区域与邻近区域学习共存的全国互动模式,且在制度设计上同质性和差异性并存。现阶段逐步形成了党委主导型、混合型、政府主导型、吸纳部门主导、行政业务部门主导、督导部门主导、信访主导七类运行模式,凸显出差异化回应绩效。总之,本研究为建设中国式回应性政府,提升政府回应能力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2.
电视问政是融媒体时代中国地方政府借助传统媒体平台推动社会监督、扩大公众参与、提升行政效能的创新实践。既有研究已经关注到其政治意涵和传播价值,但缺乏对地方政府电视问政节目运行模式差异的系统分析。基于"党委主导问责力度"和"媒体议题设置空间"两个维度构建分类矩阵,通过对武汉、温州、新乡三地电视问政比较案例分析发现:党委主导问责力度遵循党管干部的逻辑,构成电视问政运行的内部驱动力;媒体议题设置对民生实事的回应遵循舆论传播规律,构成电视问政的外部驱动力。构建影响电视问政运行的内外联动机制,展现了党委领导下人大、政府、政协、媒体、公众构成的地方治理体系推进地方政府行政发展的实践样态。  相似文献   

3.
网络问政伴随互联网络的发展而产生,是政府和民众借助互联网络进行的一种互动行为。网络问政的关键是"问",更为重要的是"问"政之后的"理"政,即通过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而有效解决网络空间反映的问题,因此网络理政成为网络问政的落脚点和归宿。从网络问政向网络理政转变,这是中国政府顺应网络技术变革对自身行为做出的重大调整,从深层次反映了其高度的网络认知自觉。要强化和规范网络理政,提升网络理政效果,则需要政府转变关于互联网络的诸多传统观念和不正确认识、加强相关制度和机制建设以及实现网上与网下的有效衔接,从而将网络理政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4.
网络问政时代的到来,使地方政府面临网络舆情引发的公信力危机。以哲学和公关学知识为基础形成的交叉研究方法——公关哲学,开创了网络舆情危机及其应对之策研究的学术新法。地方政府如果能够运用公关哲学为指导,科学施行网络舆情危机公关,则能化危为机,有效提升地方政府自身在社会公众和媒介中的公信力和影响力,进而重塑地方政府良好的组织形象。  相似文献   

5.
网络问政的发展状况与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问政成为政治生活的一种新形式。网络问政是了解民情、排解民忧的"直通车",荟萃民智、辅助决策的"信息库",预防贪污、防治腐败的"好帮手",改进工作、创新服务的"助推器"。同时,网络问政的载体、客体、主体、焦点等方面尚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需要从加强互联网的管理、提高网民素养、深化领导干部的认识、提高领导干部的能力等方面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6.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问政作为一种新型的参政议政方式,一方面拓宽了民众政治活动的空间,另一方面也开辟了保障民众监督权利、揭露腐败和表达意见的一条重要渠道。但是,在网络问政的过程中,由于网络问政途径发展不够成熟、网络问政主体的"非理性"表达及网络问政前问政环境的局限性,网络民意在某些时候就演变成了网络暴力。因此,防止网络暴力的发生应从完善网络问政途径,提倡网民理性表达,营造良好网络问政环境三个方面加以改进,使网络问政能更好地发挥其效用。  相似文献   

7.
网络问政自本世纪出现以来,以其快捷性、互动性而备受瞩目。网络问政借助计算机技术来实现政府治理的优化,为民众政治参与提供了一个新的公共空间,扩展了民众的公共话语权,为政民互动、有效沟通提供了新的渠道。政府治理视域下的网络问政面临现实的挑战,要实现网络问政的善治就必须提升政府网络问政的认识和引导能力,继续完善网络问政的平台建设,积极借鉴西方网络问政的经验,不断加强网络问政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的蓬勃快速发展为公民进行政治参与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形式——公民网络问政。网络问政在推动公民参与政府活动、加强政府监督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文章从公民参与理论分析了网络问政的价值取向,同时,公民参与网络问政也对政府管理造成了巨大的挑战。文章针对这些挑战,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措施,进而在规范公民参与网络问政方面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网络时代的背景下,民众是一跃成为信息传播的主体,网民们在网络平台上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其网络参政议政的意识不断提高,网络问政已是大势所趋。另一方面,由于政府相对落后的运作和服务模式,地方政府公信力的缺失在网络舆情下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探讨政府如何通过体制改革、职能转变和政务公开等措施来完善自我,积极应对网络舆情危机,对于提升政府的公信力有很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公民通过互联网表达自身利益诉求和公共意见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为此,地方政府通过制度创新,建立网络问政平台,顺势关注和吸纳网络民意。这种官民沟通机制的建立,改变着传统的单向式决策模式,构建着“官民共治”的新型治理模式,并最终将推动国家与社会良性互动关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今天,网络问政在全国范围内风起云涌,是反映、汇聚、发现、解决民生相关的各种信息的有效渠道。网络问政的特点包括:高层的重视和系统化建设的趋势日益突显;是制度救济的一种渠道和形式;政府信息公开与网络问政相互促进;更深刻的影响政府决策。网络问政的常态化和制度化建设应采取:培育多种多样的网络问政组织形式,围绕民生建设网络论坛,以社区论坛引导社区治理,促进公民参与等。  相似文献   

12.
"微博问政"已经成为我国公民进行民主参政,特别是运用互联网络开展政治参与的新形态。在新的历史时期,积极开展"微博问政",有助于深化官民互动、加强社会监督、保障民主决策、优化执政环境,创新政府治理和社会管理。共产党增强执政能力和人民政府提升行政能力,需要不断规范"微博问政":深入理论研究,加大制度供给,加强政务建设,提升干部媒介素养,引导公众理性参与,努力探索"微博问政"的科学路径。  相似文献   

13.
网络问政就是政府通过互联网做宣传,做决策,了解民情,汇聚民智,从而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国网络问政的发展及形式多种多样,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找到问题破解的方法,使网络问题朝良性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网络问政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产物,是政治民主与社会和谐的选择。当前,网络问政已成为公民了解政事、参政议政的重要平台,成为政府掌握民情、集中民意,实现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渠道。本文在对网络问政常态化原因分析的基础上,简述了网络问政的意义价值,探讨了实现网络问政常态化的建构路径。  相似文献   

15.
网络问政是当今领导干部了解民情、采集民意、汇集民智的重要渠道。开展网络问政的技术途径有电子邮件、即时通讯软件、新闻跟贴、论坛、博客、微博、官方网站等。各级政府在网络问政的开展途径、对外宣传、实施效果、互动能力等方面还存在着欠缺,需要努力开拓网络问政渠道,加大网络问政活动的宣传力度,完善网络问政的相关制度,注重问政结果的办理效率并且加强对党员干部和网民的培训与教育。  相似文献   

16.
中国网络公共领域的成长:功能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政治参与的迅猛发展,既充分展示了网络公共领域成长的巨大潜力,也给地方治理模式特别是信息管理带来了重大的风险挑战.在互联网已经成为公共领域成长最重要的沟通媒介的背景下,创新网络舆情的监管机制,积极探索和建构网络问政的规范性框架,形成网络舆情开放式监管与网络问政理性化表达的互动机制,是网络公共领域能否走上可持续发展轨道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7.
政府回应是网络问政中展示政府形象、体现服务型政府的有效途径,语言是实现政府回应的载体,回应性话语是政府回应的重要手段。山东省问政平台“齐鲁民声”7990条政府回应文本的数据分析及语用学分析表明,网络问政存在回应迟滞、政务信息公开程度不足、话语质量差异大等问题。因此,要及时主动回应网民利益诉求、深化政务信息公开途径与功能、提升政府回应话语策略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8.
网络问政已成为国内外公共管理实践的一种新形式.它既是政府部门了解民情、汇聚民智的智力库;也是预防腐败、保障公共权力不被滥用的助推器.然而,在充分肯定网络问政的时代价值与积极意义的同时,也应理性地审视其中存在的许多问题,诸如网络民意的失真、失衡,制度化建设乏力等.鉴于此,论文提出了网络问政的改进之策,以促进我国网络问政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以杭州民间组织与地方政府合作的现实障碍为出发点,分析杭州市计生宣教模式——"政社合作"的创新探索。通过制度嵌入和网络重建为民间组织和地方政府的合作建立平等和自主互动的制度关系模式。  相似文献   

20.
整合不同利益关系:地方政府能力建设的重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强对不同利益的整合是提高地方政府行政能力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地方政府如何建立整合利益关系,发展多元的社会结构,使地方政府的治理模式由单中心的治理模式向网络综合治理模式转变,是提高地方政府行政能力的重心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