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毒品违法犯罪问题应采取综合治理的措施 ,在立法上应注意各法律部门之间在毒品问题上的协调 ,实体法与程序法并重 ,宏观角度和微观角度一齐思考。文章对我国毒品违法犯罪的走向进行预测 ,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2.
确定嫌疑人是否吸毒及吸食毒品的种类是打击毒品违法犯罪必不可少的程序。毒品检验是打击毒品犯罪的一个有力工具。可用于毒品检验的方法很多,检测的物质也不尽相同。本文着重介绍用酶联放大免疫分析法所能检测的毒品簇及具体检测物质。  相似文献   

3.
毒品犯罪案件证据中的实物证据包括物证、书证、勘验检查笔录、视听资料等,是一种间接证据。它的特点是毒品为其显著的物证,物证获取难度比较大,且均与毒品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其收集要本着客观、全面,及时、细致,注意充分运用科学技术手段,严格依法进行,注意言词证据的收集和围绕毒品来进行等几项原则,注重物证、书证、勘验、检查记录和视听材料的收集。  相似文献   

4.
昆明市毒品集散和中转的成因:1.特殊的地缘.2.便捷发达的交通条件,使昆明成为了毒品过境贩运的必经地.3.吸毒人数基数大,毒品消费市场相对稳定.4.近年来昆明市各类毒品案件呈明显上升趋势,外省籍、外国籍人员赴滇贩毒增多.  相似文献   

5.
英美法律的禁令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英美法律的禁令制度是英美法系一项古老的法律制度 ,从它的起源与发展、类型、构成要件和在适用禁令中法官的自由裁量权中可以显出该制度的存在基础以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前云南省禁毒工作中,特别是在特殊人群参与毒品犯罪的问题方面日益突出,打击处理特殊人群贩毒遇到了很多棘手的难题。本文围绕特殊人群毒品犯罪活动的情况,分析阐述特殊人群参与贩毒活动的犯罪方法和犯罪特点,并对组织操纵贩毒活动的幕后毒贩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7.
在毒品犯罪案件中,毒品数量的计算直接关系到被告人的定罪量刑,值得司法人员高度重视。虽然普通毒品犯罪案件中毒品数量的计算不存在太大疑惑,但是在部分特殊毒品犯罪案件中,对于某些毒品的计算和认定则并存有较大争议,尤其是对已灭失毒品数量和共同犯罪案件中毒品数量的计算,司法实践中存在一些偏差,值得认真研究和归纳总结,以对毒品犯罪案件办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在历史上,武汉市的毒品问题经过了:流入、泛滥到禁绝,再到死灰复燃、迅速蔓延三个阶段,目前武汉市毒品犯罪呈现出以下特点:(一)起步晚、增长快、副射广;(二)涉毒人员呈“三多”、“两化”:(三)毒品犯罪种类单一:(四)贩毒手段越来越狡猾,武装贩毒已现端倪。针对毒品犯罪的严峻形势,武汉市不断加强禁毒工作力度,首先,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逐渐形成了禁毒工作综合治理的局面:其次加大禁毒宣传力度,增强了全民禁毒意识:第三,禁毒立法逐渐完善,初步形成体系;第四,加大禁吸戒毒力度,戒毒管理工作日益规范;第五,坚持严打方针,缉毒工作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关于毒品犯罪中毒品定量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0年12月28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17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禁毒的决定》(下称《决定》),我国开展了严厉打击毒品犯罪的活动。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毒品定量问题没有引起司法部门应有的关注,本文就此谈一点看法。 《决定》第一条明确地把毒品划分为六类: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和国务院管制的其它能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品和精神药品。《决定》这种对毒品种类的划分方法本身就是一种对毒品量所作的分析。 我们知道,鸦片(Opium)是一种取自罂粟未成熟塑果的麻醉性镇痛药,这种未成熟的塑果被人们用刀划破,白色的乳汁从割口流出,经干燥凝结,即氧化变成褐色鸦片(黑色生鸦片),每一个未成熟的塑果大约只能割出半粒米般大的鸦片。而吗啡(Morphine)是从生鸦片中提取的易溶于水和醇的白色粉末,吗啡只占鸦片中的10%,就是说每10克生鸦片中只能提取1克吗啡。反过来,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解释未含9.5%以上的吗啡的鸦片,不能称之为严格意义上的鸦片。海洛因(Heroin)则是吗啡的衍生物,是从吗啡中提炼出来的一种既轻又细的白色粉末,这种由英国化学家C·R·赖特于1874年首次合成的毒品是当今世界上最主要的毒品。  相似文献   

10.
执政党强调党内法规,源自特定的社会和政治环境.之前,党内政治生态存在一些问题,体现在政商关系、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干部乱作为和不作为等方面,故党内法规体系的主要任务在于重构良好的政治生态,具体一是推进反腐败斗争,二是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能动性.党内法规应当在“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框架下予以定位,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的“担纲者”.完善党内法规建设应立足中国的宪制结构,增强党在中国宪制结构中的领导能力,为宪制运行提供政治价值,发挥党组织的能动性;同时健全运行机制,促进党内法规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1.
毒品数量作为毒品犯罪司法实践中的量刑标准,具有着重要作用。但作为法定刑幅度的依据,其起到的作用是片面的,其并不能全面反映毒品犯罪的社会危害性,这是对毒品犯罪法益的认识不足所致。为此,应当考虑毒品犯罪对公众健康的危害性,对毒品数量、纯度及其他情节所反映出的犯罪社会危害性进行准确的理解,同时通过明确量刑情节及具体幅度,适当调整法定刑,从而尽可能地对毒品犯罪合理的定罪量刑。  相似文献   

12.
公开查缉是打击贩毒活动的一个重要手段,如何严密查缉措施有效地遏制毒品犯罪活动,是禁毒执法部门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组织开展公开查缉工作的基本程序和方法,明确了公开查缉工作的步骤,介绍了查缉工作的主要内容和任务,介绍了风险评估和风险预测在公开查缉工作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3.
实物证据是毒品犯罪案件中的一种重要证据形式,也是一种间接证据,收集难度比较大,但对于追查和打击毒品犯罪却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办案人员不仅要了解毒品犯罪案件中实物证据的特点和种类,而且还要遵循一定的收集程序和规范,以便更有效地打击毒品犯罪。  相似文献   

14.
毒品犯罪在我国刑法中包括制造、贩卖、运输毒品罪和走私罪中的走私毒品行为。这种犯罪在我国建国初期,经人民政府的治理曾一度绝迹,但这几年来却大幅度上升,并出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特点,笔者在此试图对其特点与原因作一分析,以期更好地打击毒品犯罪和预防此种犯罪的产生。一、当前我国毒品犯罪的特点当前,我国毒品犯罪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和东南沿海一带,尤其在西南地区的××省,这方面犯罪所占的比例更大,占全国破获毒品案件的半数以上。西北和东北地区也有  相似文献   

15.
云南和新疆作为西部省份,分别毗邻"金三角"和"金新月"两大毒源地,境外毒品从南北两个方向夹击入境,使两地毒品违法犯罪活动呈现蔓延发展的态势.新疆毒品犯罪活动,存在许多与"金三角"地区毒品犯罪相同和不同的特点,从新疆当前毒品问题发展的态势和严重性上看,成为"第二个云南"的可能性日益加大,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1954年宪法是第一部真正属于人民的社会主义宪法,它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看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如无产阶级政权的成立,民族自治制度的建立,奠定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等,它的制定过程是一场规模宏大的民主运动和普法教育。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毒品犯罪已不再是新型的犯罪,毒品犯罪的历史近可以追溯到建国的初期,远则可以溯及鸦片战争时期。建国后的1950年、1963年和1973年,中央人民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发动三次全民性大规模的肃毒运动,成效非常显著。其后的若干年中毒品犯罪在我国境内几近灭绝。但随着我国与国际社会间在经济、文化、人口交流等多方面的联系日渐频繁,许多绝迹多年的犯罪形式又沉渣泛起,毒品犯罪就是其中之一。北京市自1985年查获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福建省中小学生毒品认知现状,为开展毒品预防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法,随机抽取我省十个地级市中小学生,对其采用自拟问卷调查。结果:中小学生对传统毒品知晓率约80%95%、合成毒品知晓率约40%95%、合成毒品知晓率约40%80%、新精神活性物质知晓率约10%。中小学生毒品防范意识男生好于女生,高年级好于低年级,防范方式上存在性别差异(列联系数=0.051,P<0.05)、年级差异(列联系数=0.150,P<0.01)。中小学生对吸毒是否会上瘾的正确认识约为80%80%、新精神活性物质知晓率约10%。中小学生毒品防范意识男生好于女生,高年级好于低年级,防范方式上存在性别差异(列联系数=0.051,P<0.05)、年级差异(列联系数=0.150,P<0.01)。中小学生对吸毒是否会上瘾的正确认识约为80%90%,并且存在年级差异(列联系数=0.158,P<0.01)。双亲抚养下的中小学生对毒品认知较好;冷漠、民主教养风格下中小学生对毒品认知较好。中小学生对吸毒之于本人、家庭危害的认识呈现出随着年龄增长认识更加全面的特点。结论:我省中小学生毒品认知有限,并且存在地区差异;家庭结构与教养方式对中小学生毒品认知有较大影响;毒品预防教育应更新内容,加强力度,提供父母教养方式指导,并贯穿基础教育。  相似文献   

19.
非法持有毒品罪是查获毒品而不能证明实施其他毒品犯罪时兜底适用的罪名。刑事推定是在无法直接证明案件事实前提下,根据已查明事实以经验法则做出合乎常理的推论,刑事推定必须达到排除合理怀疑、结论唯一的标准。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福建省中小学生毒品认知现状,为开展毒品预防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法,随机抽取我省十个地级市中小学生,对其采用自拟问卷调查。结果:中小学生对传统毒品知晓率约80%95%、合成毒品知晓率约40%95%、合成毒品知晓率约40%80%、新精神活性物质知晓率约10%。中小学生毒品防范意识男生好于女生,高年级好于低年级,防范方式上存在性别差异(列联系数=0.051,P<0.05)、年级差异(列联系数=0.150,P<0.01)。中小学生对吸毒是否会上瘾的正确认识约为80%80%、新精神活性物质知晓率约10%。中小学生毒品防范意识男生好于女生,高年级好于低年级,防范方式上存在性别差异(列联系数=0.051,P<0.05)、年级差异(列联系数=0.150,P<0.01)。中小学生对吸毒是否会上瘾的正确认识约为80%90%,并且存在年级差异(列联系数=0.158,P<0.01)。双亲抚养下的中小学生对毒品认知较好;冷漠、民主教养风格下中小学生对毒品认知较好。中小学生对吸毒之于本人、家庭危害的认识呈现出随着年龄增长认识更加全面的特点。结论:我省中小学生毒品认知有限,并且存在地区差异;家庭结构与教养方式对中小学生毒品认知有较大影响;毒品预防教育应更新内容,加强力度,提供父母教养方式指导,并贯穿基础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