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岳飞的尽忠报国精神延续在一座座庙宇里,也深刻在中华民族的基因中,每当国家蒙难之时,岳飞精神便让中华民族团结起来,激情澎湃,渡过难关. 赢得生前身后名,庙宇处处留英名 自从24岁参加抗金战争后,岳飞就一直驰骋在江浙湖广和黄淮流域的各个战场上.他毕生不忘的,是收复中原和河北、河东乃至关中地区的失地.直到被秦桧等人设计杀害,...  相似文献   

2.
说起秦桧,很少有中国人不知道;说起秦桧的一句“名言”,肯定也会有许多人踊跃举手:不就是“莫须有”嘛……  相似文献   

3.
岳飞冤狱:以"谋反"定罪岳飞是谁害死的?大家都知道是秦桧。但秦桧只是这个罪恶集团的成员之一,充其量是个头面人物,这个集团至少是由"四人帮"——秦桧、王氏、张俊、万俟卨(读音:莫其懈)组成的。岳王庙前便有"四人帮"永持跪姿的生铁铸像。在杭州岳庙还有一处古籍,透露的信息却截然不同,那就是明代文人文征明的"满江红"词碑,其中有句云:"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文征明的观点很明确:赵构才  相似文献   

4.
在保护人权的名义下,跪了492年的 秦桧夫妇居然站了起来。帮他们圆梦的, 是一位名叫金锋的上海艺术家。其手塑的 题为《跪了492年,我们想站起来喘口气》 的秦桧夫妇站像,在上海一展出,便惊骇 了公众。岳庙所在的杭州,市民更是出离 愤怒,抗议声浪此起彼伏。对此,作者是这  相似文献   

5.
“莫须有”出自北宋:当权者秦桧诬陷忠臣岳飞谋反,有人不服气,去质问秦桧,秦桧回答说:“莫须有。”“莫须有”就是“也许有”的意思,一般用来指依仗权势、故意捏造罪名所进行的政治迫害。它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惯常现象,直到进入民国以后,中国也时常发生“莫须有”。陈独秀一案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不同的是,陈独秀曾经是“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的领袖,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缔造者之一,因受西方宪政文明的深刻影响,他对“莫须有”进行了有力的抗辩。1932年10月15日,国民党当局逮捕了陈独秀。当时,中国正处在以国民党蒋介石为代表的南京国民政府统…  相似文献   

6.
一日早上散步之后,径直来到一上海特色的小吃店吃早点。服务员端上来该店的特色小吃——“油炸桧”,并把贴在墙上的《油炸桧介绍》指给我——“南宋高宗时,百姓痛恨秦桧陷害忠良岳飞,于是就用面团捏成两个连在一起意指秦桧夫妇的人形,炸了来吃,以解心头之恨。其后流传各地,成为油条,是为‘油炸桧’”。我这人虽易生发激情爱做联想,也很仰慕民族英雄岳飞,  相似文献   

7.
董春林 《求索》2012,(1):233-236
秦桧死后,为革除时弊,重构官僚政治体系,宋高宗政权曾开展"绍兴更化"运动。表面来看,这只是针对秦桧专政时期制造大量冤狱的拨乱反正,实质上却是重整此前官僚体系的标志。"绍兴更化"代之而起的政制更革,不仅巩固了高宗朝后期的政治基础,更为沈该、汤思退为首的官僚群体奠定了基础,从而实现高宗政权向孝宗政权的平稳过渡。  相似文献   

8.
古今中外广切反动派,愈是干尽坏事和丑事,就愈需要抓舆论工作。南宋的投降派秦桧就是这么个人物。他为了杀害岳飞,向女真奴隶主下跪,乞灵于孔孟之道,大造反革命舆论。秦桧在给太学作的石刻题记中写道:“孔圣以儒道设教,弟子皆无邪杂背违于儒道者,今缙绅之习或未纯乎儒术,顾驰狙诈权谲之说,以侥倖于功利”。他的意  相似文献   

9.
连南夫字鹏举,湖北应山(今广水市)人,生当两宋之交,为南宋建炎绍兴间名臣,是当今连战的先祖,近1000年内中华连姓文化史上的闻人。他力主抗金,反对和议,在宋人编的《绍兴正论》中排名第五,《宋史.秦桧传》中所记反对议和者当中位列第二,排名尚在岳飞之前。及其绍兴十三年(1143)为权相秦桧迫害而死,时贤并为南夫知交的李弥逊有挽诗二首,对于研究连南夫行年和政绩极具价值。  相似文献   

10.
公元734年日本留学生吉备真备将中国古代大军事家孙武的《孙子兵法》一书带回日本。畅子兵法》传入日本后,其中有关间谍活动的理论,成为日本人从事间谍活动的经典。公元878年盎格鲁撒克逊国王威亚克斯·阿尔弗雷德乔装成竖琴师潜入侵略大不列颠领土的丹麦人军营,获得了丹麦人的作战计划,从而出奇制胜,打败了丹麦人。公元1130年我国南宋时期,金国策反了宋臣秦桧,派他回去做内应。秦桧于公元1130年回到宋朝,称自己是杀死了看守他的金兵逃回来的。秦桧回朝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上奏书‘与金国求和”,并草拟了与金国议和的国书,得到了…  相似文献   

11.
就在这波诡云谲的时刻,绍兴八年三月,被罢相6年的秦桧再次登上相位,为右宰相兼枢密使,从此在宰相的位置上一呆就是18年。据说,宰相任命下达时,朝野上下一派喜气洋洋,群臣争相道贺,并且普遍认为,从此国家有希望了。只有一个人没有参加进道贺的人群,就是吏部侍郎晏敦复。此人是婉约派大词人晏殊的曾孙。他听到这项任命后,油然想起一句曾祖父脍炙人口的词——“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位同僚问他:“秦相公复相,是天下之福。唯独您老先生闷闷不乐,为什么?”他长叹一声:“奸人相矣,恢复无望啦。”同僚们很不理解,认为他言过其实。没有人能够知道,此后18年岁月里的情形比仅仅恢复无望可要糟得太多了。  相似文献   

12.
无论是在社会生活中还是阅读文学作品时,我特别欣赏、敬重那些忠诚、正直而锋芒毕露的人。明代海瑞痛恨奸臣严嵩专权乱政,猖獗无忌,责备监察御史吴时中不敢上疏,吴时中说:“你敢吗?”海瑞怒曰:“要是你这身‘獬豸’袍服穿在我身上,看我敢不敢!”吴时中哑口无言。宋人张孝祥,举进士后即上疏请昭雪岳飞,为秦桧所忌,其好友劝其不可锋芒毕露,张答曰:“无锋无芒我举进士干什么?有锋有芒却要藏起来我举进士干什么?知秦桧当政我怕他我举进士干什么?”今人闻世震在任辽宁省省长时,在省直机关处以上干部会上一针见血地指出某些领导干部“业务水平没提…  相似文献   

13.
陸游(一一二五——一二一○年),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他生當宋王朝腐敗衰落,金兵南侵,汴京(今河南開封)失守,徽宗、欽宗二帝被俘,偏安臨安(今浙江杭州),实行屈膝求和政策之時。他飽嘗戰乱的逃亡生活,堅决主張抵抗金王朝統治者侵略、收復中原,因此遭到執掌朝政的投降派的忌恨和打擊,以致仕途坎坷。陸游二十九歲赴臨安應試,被举薦為第一名,排在投降派權臣秦桧的孫子之前,因此在複試時被秦檜除名。三十六  相似文献   

14.
沈哥:朋友们,交友这个话题虽然在聊斋中第一次提起,可这是个老得不能再老的话题,从古至今被多少人、多少书、多少文章反复提及。从市井百姓到上层高官,从贩夫走卒到文人墨客谁人不言友?谁人不交友?俗话说,“秦桧还有仨朋友呢”。如此一个“老调重弹”的话题,要到斋中聊聊的朋友却是异常的踊跃,沈哥我高兴之余又作了难。大家提及的都是交心换命的朋友,由于斋中地界有限,有的文章不得不忍痛割爱。还是老规矩,新聊友先说,老聊友托底。朋友们对不住了!  相似文献   

15.
沈淦 《现代领导》2011,(11):39-39
浙江杭州市的西子湖畔.岳飞墓前跪着四个铁人.分别是秦桧夫妇、万俟高(音“莫奇谢”)、张俊,正是他们几个合谋害死了岳飞。这四个人当中,张俊的人生轨迹变化最大,值得评说一番。  相似文献   

16.
树碑     
在歌功颂德的碑之外,树一种鞭挞丑恶的碑如何?这个话题缘于近日所看的书《党内大妓──康生》“康生是鬼不是人”这是陈云对康生的评价。将他列为历史上数大奸臣之一诚不为过。心计之狡诈,手段之恶劣,秦桧魏忠贤之流也莫能比。这里只消举他整贺龙的例子。整贺龙是林彪的想法,但如何整,林彪有些棘手,因为贺龙是硬汉子,又没罪证。于是,林彪想到了他心里有些害怕井一直不愿交往的康生(连林彪都怕康生),果不其然,康生一出马,几个回合下来,贺龙就被整倒直至被整死。不用细说其手段也可知康生是何等毒辣了。令人深思的是,这样一个…  相似文献   

17.
岳飞必须死(七) 秦桧突然代表皇帝发表诏书,宣布对岳飞等人的任命。并不许返回部队。从而大体上实现了宋朝历史上的第二次杯酒释兵权。 当年四月,朝廷以庆祝柘皋大捷的名义.将各地领兵将领特别是韩世忠、张俊、岳飞三大将紧急召回京城。在盛大的庆功宴会上.宰相秦桧突然代表皇帝发布诏书,任命韩世忠、张俊为枢密使.任命岳飞为枢密副使,三人均不得返回部队。皇帝煌煌天语.相当亲切与堂皇,让人听起来心里很舒服:以往.朕只是把一路宣抚的职权托付给你们,权力还是小了些,如今,我要将国家军机中枢本兵(指枢密使)之重大职权托付给诸位。你们同心协力,不分彼此.集全军之力谁能抵御?扫除兀术之流何足道哉?意思是.这样重用他们之后.扫荡金国就根本不在话下了。  相似文献   

18.
毛志成 《北京观察》2001,(10):44-45
你尽可以说眼下的中国文化、艺术有史以来最繁荣,最自由,也最丰富多彩、五颜六色,名副其实地实现了多元化、多极化。而且,这样的看法绝对有道理也有依据。无论是谁,也无论是什么文化主张或艺术类别,想捧谁、骂谁都可以撒着欢地捧或骂,都可以百无顾忌地自成一家,自标一派,自逞一艺。也就是说,都有出现权、存在权,绝不会担心谁打倒了谁,谁否定了谁。当年像“专政”那样的霸道勾当,现在已近于彻底被瓦解、被粉碎。为此我真想由衷地高呼万岁,报之以喊破喉咙大赞其盛世风光。例如,你想骂秦桧,骂西太后,骂汪精卫,骂戴笠,或骂小说  相似文献   

19.
王春南 《人民论坛》2012,(19):78-80
秦桧和包拯,两种人品,两种境界。秦桧这样的人能为富人所利用;而富人要想利用包拯为自己谋利,没门《红楼梦》第四回写道,金陵应天府门子对新到任的知府贾雨村说:"如今凡作地方官的,都有一个私单,上面写的是本省最有权势极富贵的大乡绅名  相似文献   

20.
高峰 《人民公安》2009,(13):50-52
可以这样说.几乎没有哪一国的首相或总统的声音未在国安局语言学家的耳机里出现过.他们要么是在办公室里打电话时被窃听,要么是在访美期间在饭店房间里会见客人时被监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