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逃避就业的压力.时下出现了一批过“寄生”生活的大学毕业生,他们或赖在象牙塔里继续深造.或赖在家里给父母当“成年宝宝”。江苏省张家港市一位富裕家庭出生的女大学毕业生.由于不愿上班.又不想伤父母的心,于是跑到上海编织了一个神话。在神话里,她是某钢铁公司的总经理秘书.深得总经理器重。为了让父母相信这个神话,她采用欺骗的手段.从父母亲友手里先后“啃”走8000万巨额财产.用于“豪装”自己的工作业绩。  相似文献   

2.
爱的传承     
张光 《工会博览》2013,(30):13-13
爱的传承不仅仅属于母子双方,属于亲人血脉相联,更属于这个社会道德文化的维护与弘扬。“成家才知柴米贵.养儿方知父母恩”.几乎所有人儿时的茶余饭后.都能在父母那里听到这句唠叨.但就像对待父母其他叮嘱一样.没有人真正把这句话放到心里.直到时间告诉我们一切。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就青少年的反向社会化和父母影响存在的程度对722名初中和高中青少年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如下:1.反向社会化在中学生家庭中普遍存在,中学生的反向社会化处于中等偏低水平;2.父母影响和青少年反向社会化之间并非此消彼长,而是相辅相成、并行不悖,且父母影响的整体水平高于青少年反向社会化的水平;3.青少年的反向社会化和正向社会化具有不同的发展特征,反向社会化呈现不规则的年级趋势,并非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增加,而是在初三出现峰值,然后呈下降趋势,在高三又开始升高,而正向社会化的两个维度却呈现比较平稳的趋势,父母影响(行为)呈下降趋势,父母影响(观念)平稳中略有上升;4.女生比男生表现出更多的消费休闲反哺行为,男生比女生更容易接受父母的观念影响。  相似文献   

4.
今年21岁的彭海涛出生于成都,父亲的生意经营得不错.家庭条件十分富裕。彭海涛被父母视作掌上明珠.父母希望他以后能够考上大学出人头地。彭海涛从小就喜欢玩游戏,但是他担心父母知道后责骂他,所以他不得不经常偷偷摸摸的躲在没人的角落打游戏,一玩就是好几个小时。  相似文献   

5.
我叫俞桂章,出生在贵州省一个僻陋的小山村中,父母都是淳朴、本分的庄稼人。虽然家境贫寒.但我却一直在父母和姐姐的呵护中无忧无虑地成长。不知是天赋还是灵性,上了学之后我的学习成绩特别好,不但老师喜欢,父母高兴,就连附近的邻里也对我赞不绝口。凡有好吃的食物,都不会忘记给我留一份。那时,父母就坚毅地下了决心:不惜一切代价供我读书。我也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学习的成绩一直在全年级的前三名之内。学校的“三好学生”我总是榜上有名.学习中的多项奖项,我也能幸运地获得,由于获得的奖状多了,细心的母亲就特意请人做了只小木箱,专门珍藏我的各种奖状。  相似文献   

6.
考大学上了分数线:无“点招费”名落孙山 1977年9月27日,章剑军出生在湖北公安县南坪镇。他父母只养了他一个独苗苗。因而.他从小就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得到了父母的尽情呵护。上学后,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然而,命运却在关键时刻跟他开了一个不小的玩笑,1997年7月,他第一次参加高考,就名落孙山。  相似文献   

7.
儒家传统讲“父母在,不远游”。我们现实的状况却是孩子在,父母游,因留守而缺少家庭的亲情温暖.因父母的远离而丧失家庭教育的环境,这是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上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8.
吕游 《法制博览》2010,(6):10-11
一家城市晚报最近开展了一项“父母为你做了些什么?你为父母做了些什么?”的问卷调查,要求答卷者必须讲真话、道真情,不允许说半点假话。问卷调查的几十个问题连续刊登在晚报的家庭版及晚报的网站上.  相似文献   

9.
当刘明敢在安徽巢湖学院上学时.妹妹刘永梅突然身患白血病,正在他心急如焚地为妹妹筹款治疗时,一个令他心碎的事情发生了:原来,父母抛下患病的妹妹失踪了。刘明敢心里非常难过,就在他准备将父母告上法庭时,他却意外得知,自己不是亲生的,而父母这么做也正是为了不耽误他上大学……  相似文献   

10.
典型案例: 晓冬今年21岁,三年前在某中专学校毕业。曾在深圳市宝安区某工厂打工,由于经济危机的到来,晓冬从去年9月回家后一直到现在将近半年时光.足不出户,整天在房间上网玩电脑游戏。刚回家时还会到客厅里走动,但听到门铃响。就赶快躲入房间,怕见生入,近三个月来竟连父母也不想见。总是等父母出门或休息后才出来吃饭。平时他出入总是锁门,在房内就反锁上门。需要电脑用具(如软件:耳机及配件)时,就主动与父母说话,父母主动与他交流.总是不理不睬.根本无法沟通。晓冬为什么这样?  相似文献   

11.
今年21岁的梁庆伟是清华大学二年级学生.他的家乡在苏北一个地级市市区。在庆伟上中学到上大学期间.他的父母三次诉至法院,要求离婚。但是,在庆伟的不懈努力下,这个濒于分崩离析的家庭终于趟过了暗礁和险滩,现在,父母恩爱如初。许多知情人感慨地说——“这个家呀,多亏有这么一个好儿子!”  相似文献   

12.
《工会博览》2014,(15):54-54
我们每个人从出生的那一天起.就是在父母的关爱、呵护下慢慢成长的。父亲的爱.和母亲的爱一样.都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  相似文献   

13.
16岁的中学生刘小军(系化名)是某中学高二学生,父母都是做生意的,家庭条件很好。刘小军从小娇生惯养,在学校学习不求上进,后来发展到经常和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来往.几乎每天都出入网吧并染上了赌博的恶习,花钱如流水。时间长了,父母知道他的恶习,便严格控制他的经济开支。  相似文献   

14.
16岁的美丽女孩蒋亭不顾父母老师的劝导,与男友早恋并偷尝禁果导致意外怀孕.只好到当癌妇幼保健院堕胎。却不料,医院在施行“无痛人流手术”时.竟两度失误,致使蒋亭成了植物人。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68名青少年犯罪嫌疑人,在心理测试后分为重犯组与无重犯组。一年后,对二组青少年犯罪嫌疑人予以重新犯罪、读书就业、不良交往、与父母对立的调查随访。结果发现重犯组一年内重新犯罪率高达43.7%;读书就业43.7%;不良交往37.5%;与父母对立37.5%,而无重犯组分别为:5.76%、76.9%、15.3%及2.3%。二组经X2检验存在显著差异。一、方法(一)样本。对2004年4月至2004年12月按上海各区县检察院未检科要求的全部自行上门  相似文献   

16.
全国未成年犯调查结果显示,42.3%的未成年犯表示“恨过自己的父母”。其主要原因是父母对孩子不理解、不关心他们的心理感受和不让孩子做他们想做的事。分析认为,这一结果折射出父母对孩子的权利和独立人格的漠视,亲子冲突归根结底是父母与孩子的“权力之争”。化解亲子冲突的根本是尊重孩子的参与权,改变对儿童的看法,倾听他们的声音,让他们自主选择,创造参与条件。这是预防未成年人背离家庭、走上犯罪道路最有效的屏障。  相似文献   

17.
最近看报,读到《重庆晚报》一条社区新闻:一个靠送报为生的陈祖秀老人.在20多年时间里.先后捡到10多个弃婴.其中有的养了一段时间后送到儿童福利院.有的养大了,打听到孩子的父母后,就亲自送回。如今,身边还留着三个分别为8岁、9岁、10岁的女孩.她把这些孩子视为已出,为她们的衣食忙碌.送她们上学.给了这些弃儿一个温暖的家。  相似文献   

18.
陈彤 《法制博览》2008,(2):46-47
前一段时间,跟朋友吃饭,朋友是开公司的.他的手下有两名得力干将,均为男性。小伙子央求我们给介绍女朋友.理由很简单,他们公司女的。除了大嫂级的以外,年轻漂亮的,全都盯着老板。我们说为什么非要在公司找不可呢?他们当即苦笑,说:大姐,我们一天在公司干14个小时,剩下的时间还得健身还得吃饭还得睡觉,根本就没机会见到公司以外的女孩子,就是见到了,也没时间追人家,最多就是发发短信打打电话周末吃个饭什么的。但人家女孩子要的可不是这些,人家要你陪她.关心她.见她父母,见你父母……  相似文献   

19.
常茹娟 《工会博览》2014,(15):46-47
我的父母都是1933年出生的.今年已8l岁。父亲9岁成了孤儿,八路军收养了他,所以父亲是在部队里长大的。母亲因家境贫寒,7岁的时候被我的姥姥送给了别人。  相似文献   

20.
父母刑事责任法在美国并非新鲜事物,早在20世纪20年代的反逃学法和宵禁法都包含父母对于子女逃学和违反宵禁法的刑事责任。到了20世纪80年代,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青少年犯罪形势,关国各个州相继通过新的立法扩大父母刑事责任法的适用范围,并规定了更为严厉的惩罚措施,父母责任法中还为父母设定了防止青少年持有和接触枪支的义务,然而由于各种原因,父母责任法在实践中并没有得到很好地执行。一系列校园枪击案促使美国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父母刑事责任法的重要性,父母刑事责任法在美国的适用将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