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月14日,国民党主席连 战赴亲民党中央党部与 宋楚瑜会面。宋楚瑜公开承诺,面对2004年大选,在国亲两党“正副总统搭配人选”问题上“尊重连战的意见”。这一表态,无疑表明了以国民党为主导的“国亲配”角逐2004年大选基本定局。随后,根据两党主席发表和签署的“共同声明”和“政党联盟备忘录”,国、亲两党秘  相似文献   

2.
曾文 《台声》2000,(7):7-7
5月20日 ,台湾新领导人发表讲话。在备受海内外关注的两岸关系方面 ,台湾新领导人只提出了“五不”(“只要中共无意对台动武 ,本人保证在任期之内 ,不会宣布独立 ,不会更改国号 ,不会推动两国论入宪 ,不会推动改变现状的统独公投 ,也没有废除国统纲领与国统会的问题”) ,对广大台湾同胞深切希望的接受一个中国原则 ,采取回避态度 ,并且把一个中国说成是“未来的问题” ,因而引起岛内各界强烈不满。国民党称这是抄袭国民党的大陆政策 ,而且是变样的、打折扣的国民党“陆工会”主任张荣恭称 ,他对台湾新领导人的两岸政策演说感到非常失望 ,…  相似文献   

3.
李家泉 《台声》2000,(5):10-11
2000年3月18日 ,这对国民党来说是一个无法忘记的日子。在一心分裂中国的“民粹主义”者李登辉的领导下 ,终于在这一天输掉了国民党在台湾维持了55年的政权。台湾《联合报》发表社论说 ,李登辉“12年的风华光灿 ,竟于这一天的傍晚 ,与夕阳一起落了山。”迫于国民党内外民众的巨大压力 ,李登辉不得不于3月24日上午黯然辞去国民党主席职务。李登辉倒行逆施“自食苦果”李登辉自己怎么也不会想到 ,他会有今天的下场。遥想主政台湾期间 ,呼风唤雨 ,何等威武。党政军警大权 ,一人独揽 ,民主其表 ,独裁其里 ,顺我者昌 ,逆我者亡 ,手…  相似文献   

4.
《台声》2005,(6):29-29
率领亲民党大陆访问团的宋楚瑜主席,五月十二日与中共总书记胡锦涛进行了历史性的会晤,两党之间就两岸关系达成了六点共识。《澳门日报》今日的社评指出,胡宋会谈公报发表的六项共识成为这次“搭桥之旅”的重要成果,继国民党主席连战的“和平之旅”后,在两岸之间搭建起又一沟通与对话的桥梁,对两岸关系的发展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社评说,在会谈后发表的新闻公报六点共识中,双方对“九二共识”的看法无疑是最重要的。公报把一九九二年达成的“一中”共识、台湾海基会与大陆海协会各自就“一个中国”原则的口头表述原文重复发表一次,以…  相似文献   

5.
3月18日,台湾地区选举揭晓,民进党候选人陈水扁以39.3的得票率当选,国民党候选人连战败选,得票率为23.1,独立参选人宋楚瑜居第二,得票率36.8。对于台湾地区的选举结果及其对两岸关系的影响,各国政府和媒体十分关注,纷纷发表评论。 重申“一个中国”立场并希望两岸展开对话 3月19日美联社报道,美国总统克林顿针对台湾选举结果表示,美国将继续奉行“一个中国”政策,“致力于促进该地区的和平、稳定  相似文献   

6.
在国民党主政时代,一个中国原则是坚持的。但是等到民进党执政,“一个中国”当然就变成敏感的名词。在民进党看来,因为如果接受“一个中国”原则,不仅是台北消失了可以拥有选择台独的空间,而且在国际社会上,等于被误解“接受一个中国就是接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才是代表一个中国”的印象。所以,陈水扁接任总统职务一年多以来,对“一个中  相似文献   

7.
有近百年历史的国民党,在这次变更台湾地区领导人的选举中输得一败涂地,以至丧失政权。其原因有三:一曰分裂;二曰腐败;三曰纵容“台独”。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便是玩弄阴谋权术欺瞒天下的李登辉。李登辉一手断送了国民党,也落得个身败名裂,灰溜溜地提前下台。排斥异己国民党裂变担任国民党主席12年之久的李登辉,身居国民党高位,干的却是分裂国民党的勾当。他以“民主”之名行独裁之实,采取“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做法,排斥异己,在所谓“民主化”、“本土化”的幌子下,将一大批国民党中坚分子和认同一个中国的人扫地出门之后,又将矛头直指…  相似文献   

8.
自1988年7月,李登辉就任国民党主席后,在其主导之下,随着整个台湾社会政治环境的改变,国民党组织结构、体质属性与思想路线方面发生了重大转变.这种转变及其影响,令人关注.一、国民党发生的变化李登辉继任后,国民党在形式上基本保持了蒋家父子统治时期的外壳,但其实质已发生了重大变化,按李登辉的话来说,就是“旧瓶装新酒”.经过近七年的调整,国民党的权力结构已基本本土化,从“中国国民党”演变为“台湾国民党”;在体质属性上进一步民主化,从“革命民主政党”转变为“民主政党”;在政策取向上趋于“独台化”,由主张“一个中国”,争取“反共复国”到追求“两个对等的政治实体”,建立“台湾人的国家”.  相似文献   

9.
张文生 《两岸关系》2009,(11):15-16
继国民党召开“全代会”和马英九接任国民党主席之后,2009年10月18日下午,民进党在台北市敦化国中召开了第十三届第二次‘‘伞代会”。民进党‘‘全代会”的主题是要重新擦亮所谓“绿色执政,质量保证”这块招牌,为民进党提名的县市长选举参选人造势。半天“全代会”,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发表一通演讲,通过了一条公职候选人提名条例修正案,发表了一篇名为“不断进步的民主进步党”的“全代会宣言”,在岛内外的一片嘘声中匆匆举办又匆匆落幕。  相似文献   

10.
中国国民党主席马英九于2月13日在英国伦敦经济学院发表的演说,无疑是马英九在其政治生涯中的一个重要篇章,全篇演说以宽阔的视野,恢弘的气度,总结了国民党上百年来的历史,突显了国民党在台湾执政50年取得的杰出经济成就,目的乃是要重拾国民党人的信心,重塑国民党的形象,为2008年大选造势。与此同时,马英九也通过这篇演说,充分展现出他作为政治家的气质格局和理想抱负。对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这篇重要演说略作解读。综观马英九的“伦敦演说”,内中有关两岸政策的论述,大致可用十六个字来概括,即:一个中国,结束敌对,立足台湾,反对分裂。一个…  相似文献   

11.
20年代末30年代初,国民党内反蒋浪潮迭起,形成了一场规模浩大的反蒋运动(或称“倒蒋运动”)。关于这场运动的性质,长期以来人们总是把它视为国民党内部“狗咬狗”的斗争。直到现在,人们还是没有改变这种看法,如新近发表的有些文章就说:1931年的倒蒋运动,“其性质属于国民党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与争斗,即狗咬狗的斗争。”国民党内的反蒋运动,说它属于国民党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与争斗这是没有错的,但这种说法太笼统,不能真正揭示出反蒋运动的性质;但是,如果把这种运动与斗争进一步说成是国民党内“狗咬狗的斗争”的话,那么就有些失之偏颇、不分青红皂白了。因此,我们  相似文献   

12.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国民党倚仗美国的支持,在台湾继续维持一个所谓代表全中国的政权架构。为了捍卫祖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新中国刚成立中国共产党就提出并实施了“武力解放台湾”的方针。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进军及对解放台湾的准备1、随着中国革命向全国进军,国民党蒋介石集团陆续败退台湾,并欲把台湾作为其反共基地,因而,台湾的解放问题就变得愈加突出和尖锐。1949年3月15日,新华社发表《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的时评,这是中共首次公开发表的关于“解放台湾”的文献。这篇文献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当时…  相似文献   

13.
篇(书)名现阶段台湾对外政策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70年代以来国民党的“党务革新.国民党.十三大”对权力结构和党内派系的影响 ‘十三全’以来国民党的权力斗争和派系重组 一一兼论“二李体制.国民党在台湾的“法统,危机也谈中国经济圈世台会性质初析略论台独思潮的社会历史根源试论“十三大”后国民党内的主要派系台湾高中后教育研究1086年台湾人口状况分析台湾集团企业的现状及趋势‘台湾经验.研究的方法论问题谈厦台经济合作可能性台湾经济发展过程与道路作者范希周范希周李强 发表(出版)处本刊1989年第2期-《台湾研究》1089年第4期本…  相似文献   

14.
一、公安工作要乘势而上对现行体制提出挑战   中国公安目前处于怎样一个状况 ?借用四川剑门关上的一副对联来形容最为贴切:“历尽艰险,方博得脚跟站稳;前程坦夷,岂能够掉以轻心”。我国现今公安体制基本上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是一个“混血儿”,是一个多种版本的组合。第一大块是从满清王朝末期组建中国警察局以后到北洋政府时趋于完善,到了国民党时期,按地域组建警察部门,我们从国民党手上夺取政权以后,基本上沿袭了其体制。仅以四川为例,国民党时期的旧警察局的管理体系区域权限,解放后基本上没有变动,另外还接收了大…  相似文献   

15.
胡锦涛关于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的“四点意见”发表仅1年,就转化为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巨大力量,并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效。主要表现在:一是两岸形势更加缓和。2004年台湾大选后,两岸关系一度十分紧张,2005年3月“四点意见”发表后,非常严峻的局势慢慢走向缓和。二是有效地遏制了“台独”分裂活动。出台《反分裂国家法》后,遏制了“台独”分裂势力铤而走险,胜似百万雄师。三是连、宋历史性访问大陆,国共两党领导人“相逢一笑泯恩仇”,以博大的胸怀抚平了过去的历史创伤,国民党也确立了未来的政治路线。四是台湾“三合一”地方选举,国民党气势…  相似文献   

16.
五十年前爆发的台湾省人民“二·二八起义”是一场震惊中外的爱国民主运动,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2月26日,在京台胞代表及首都各界人士400余人聚会人民大会堂,参加纪念台湾省人民“二·二八起义”五十周年座谈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端环出席。座谈会由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王兆国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爱国运动反抗暴政“二·二八起义”是台湾同胞第一次大规模地反抗国民党暴政的爱国民主运动,它作为全国人民反对国…  相似文献   

17.
提起台湾地区前领导人李登辉,两岸的中国人都不陌生。他曾是共产党员,后来却加入国民党;在国民党党内斗争中,他一一剔除政敌,最终坐上了国民党党主席的位置;在位12年,他用国民党的奶水养大民进党,将国民党这“百年老店”搞得四分五裂,并最终使成立仅仅13年的民进党上台执政;他从提出“国统纲领”到炮制“两国论”,一步步迈向“独台”的深渊,并最终成为“台独教父”。  相似文献   

18.
浅析现阶段台湾的“国家认同”危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6年以来,随着国民党主导的“宪政体制改革”的逐步发展和深入,台湾的政治体制和政治生态发生了重大的演变。与之相应的是,台湾社会的“国家认同”危机日益严重。国民党的“宪政体制改革”目的在于把原来统治整个中国的“宪政体制”改变为能适应台湾特殊政治状况的“宪政体制”;并力图在名义上与原来维持的所谓“中华民国法统”相衔接,保持一个早已不复存在的“主权国家”形式,因此,这一“改革”过程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调  相似文献   

19.
孙中山在国民党“一大”上并未把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概括为“三大政策”予以宣布。这一概括是由共产党人完成的。1925年12月3日,陈独秀在《响导》发表《什么是国民党左右派?》指出,国民党左派懂得“国外有联合苏联,国内有联合工农阶级及其共产党之必要”,便基本上形成了“三大政策”的概念,而为以后的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所袭用。1926年11月4日,陈独秀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作题为《关于K.M.T.问题报告》中,肯定当时黄埔军校左派  相似文献   

20.
“莫须有”出自北宋:当权者秦桧诬陷忠臣岳飞谋反,有人不服气,去质问秦桧,秦桧回答说:“莫须有。”“莫须有”就是“也许有”的意思,一般用来指依仗权势、故意捏造罪名所进行的政治迫害。它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惯常现象,直到进入民国以后,中国也时常发生“莫须有”。陈独秀一案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不同的是,陈独秀曾经是“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的领袖,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缔造者之一,因受西方宪政文明的深刻影响,他对“莫须有”进行了有力的抗辩。1932年10月15日,国民党当局逮捕了陈独秀。当时,中国正处在以国民党蒋介石为代表的南京国民政府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