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 毫秒
1.
刘艳 《桂海论丛》2010,26(1):25-2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与民族信仰重塑具有同构性和同步性,崇高的民族信仰能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和思想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精髓能为民族信仰重塑提供理论支撑和精神导向。当前社会变迁,信仰体系的嬗变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民族信仰的错位和缺失,严重削弱了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因此应在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同时,加快民族信仰重塑的步伐。  相似文献   

2.
各高校应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和教育,从而坚定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相似文献   

3.
魏庆东 《前沿》2012,(21):36-39
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情况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命运,关系着中国的未来与发展.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当代中国的种种遭遇表明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挖掘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当代价值,重塑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必须大众化,大众化的出路是我们高校大学生信仰问题的出路,是摆在我们面前严峻而紧迫的重大课题,具有理论和现实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罗成翼 《求索》2008,(7):64-6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信仰指向、奋斗目标、精神支撑和行为规范四个方面,揭示了价值观教育的时代内容。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必然要求在全社会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共同理想、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和荣辱观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  相似文献   

5.
田琼 《前沿》2013,(8):36-37
大学校园文化是一种亚文化,学生是校园文化的主体,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的价值体系即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大学生,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对加强学生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有很大的帮助和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6.
龙海平  邓琼 《传承》2008,(10):72-73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道德基础,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主题,培育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引导大学生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入学习者、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自觉走在社会的前列。  相似文献   

7.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道德基础,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主题,培育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引导大学生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入学习者、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自觉走在社会的前列.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的精神困境主要表现为理想信仰的迷失、价值观的物欲化倾向、道德的冷漠化倾向以及心理困境等。大学生的理想人格包含全面发展人格、独立人格、创新人格以及和谐人格。理想人格是以价值观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建构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建构理想人格中的主导作用,应使马克思主义教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深入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把弘扬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坚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9.
当代两大社会思潮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凡明 《传承》2011,(17):40-41
当代社会思潮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不可忽视,对此,应该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代社会思潮,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加强和完善青年大学生信仰教育。  相似文献   

10.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本文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基础和灵魂,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决抵制意识形态领域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潮和观点,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指导地位.  相似文献   

11.
本期导读     
李佃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马克思主义基础》一文中提出,如何全面而深刻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回答这个问题,需要说明马克思主义为何以及如何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通盘地考量,需要从意识形态、理论以及方法三个维度作以回答与说明,因为正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必要性、其理论的深刻性以及其方法的科学性,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炼和培育,应当在马克思主义的引导下进行,应当从其思想宝库中获取珍贵的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12.
志愿服务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纪春艳  黄鹏 《人民论坛》2010,(9):228-229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志愿服务本身具有的特殊内涵,使其自然成为培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大学生志愿者是学习和践行核心价值体系的先锋队,志愿服务对引导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升华为信仰,促进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当前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要进一步搞清楚在这一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的价值观。劳动价值观与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唯物主义历史观归根结底就是劳动历史观。劳动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基础。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劳动  相似文献   

14.
井冈山精神的灵魂,是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和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这种信仰是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精神支柱。当前,整个社会的信仰建设不容忽视。必须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切实建设好社会信仰体系,以更加有效的方式巩固人民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一直停留在价值观的层面上,并没有达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层面的本质研究。而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神层面本质的研究,可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上升到社会成员精神层面的最高实现提供理论基础。本文正是基于此,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质的规定性及其应具有的历史功用两个方面分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精神层面上的本质属性属于社会信仰。这一精神层面的本质的确定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输出,把人们对信仰选择的困惑中解放出来,积极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主动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完善和大众化传播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基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视界,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实行思想先导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成为创新的基石,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动力支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大学生提供了科学指引,并营造了良好的道德生态环境。因此,应深入发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从主体因素、主导力量、主要场所、关键环节四个方面探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路。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党对新形势下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是一个崭新的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整体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整体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本身发展的要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践的要求,是中国共产党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经验总结.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文化建设,要体现社会主义特点,具有中国特色;要体现时代特征,具有世界意识;要体现学校特色,具有大学思维.  相似文献   

18.
如何全面而深刻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马克思主义基础,是当前成为理论热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从根本上说,回答这个问题,需要说明马克思主义为何以及如何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通盘地考量,需要从意识形态、理论以及方法三个维度来对这一问题作以回答与说明,因为正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必要性、其理论的深刻性以及其方法的科学性,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炼和培育,应当在马克思主义的引导下进行,应当从其思想宝库中获取珍贵的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文章立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从四个方面阐述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功能: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育教学,坚定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通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教育教学,凝聚大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通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育教学,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通过《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的教育教学,形成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似文献   

20.
李奎刚  王晨艳 《传承》2014,(8):60-61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新形势下的时代特色理论,大学生成才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大学生培养教育之中,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