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荀况提出"隆礼重法"的法律思想体系,正式构建起在封建时代长期适用的正统法律思想的基本构架。当前,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征程中,深入研究荀子"隆礼重法"的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郭婷婷 《工会博览》2009,(1):103-103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文化中,儒学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我国文化主体之一。它具有深邃的思想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主要从儒家思想的教育意义及对后世的思想影响两方面作一简单梳理,从而为现代教育思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古代的法律制度历代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正统和居于主流地位的法思想——儒家法思想,其核心内容为"仁"和"礼",实质是礼法共同体,价值准绳是义。本文借鉴思想史、社会史的方法,首先阐释了儒家法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儒家法思想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分析儒家法思想的现代价值,借鉴和继承其精华,探求对现代法制建设中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为孙中山法律思想的产生提供了经济条件;新兴民族资产阶级则是孙中山法律思想产生的阶级基础。而时代的召唤和需要,更为孙中山法律思想的产生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相似文献   

5.
邹小峪 《法制博览》2015,(6):175-176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司马光写道: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史为镜,可明兴替。诚然,历史带给后人许多智慧,使视野更开阔、更周全。然而历史又不可避免的掺杂了编纂者个人的价值评判和政治倾向,因此后世人重读历史时还应还原历史真相,才不会被历史编纂者设定的框架禁锢,从而真正的读懂某段历史。陈寅恪先生有云:"凡著中国古代哲学史者,其对于古人之学说,应具了解之同情,方可下笔。"对于中国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审读,也应以"了解之同情"从两个层次加以评断:第一还原历史,设身处地的、以同样的情形和情绪重新打量当时的格局。第二,给历史人物设定一个正常的、符合当时社会价值观的善恶、优劣的幅度,重新理解历史中的人物和事件。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的思想中存在着两条思想脉络:其一是启蒙思想,推崇理性和进步,并强调生产力的增长;其二则是浪漫主义思想,主要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批判,强调个体的全面发展。以恩格斯和第二国际为代表的"正统"马克思主义通常强调马克思思想中的启蒙因素,而忽视马克思思想中的浪漫主义色彩。本文将探讨马克思思想中的这两条思想脉络,并着重阐述马克思关于创造性劳动和人性需求的观点,以及这种思想对当前生态问题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刘清 《法制博览》2013,(11):114-115
道家是以道为其思想体系核心的一个学派,其法律思想是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道法自然的立法理论基础,则充满着智慧的光辉,对中国法律思想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当今社会条件下也可吸收其有益成分。  相似文献   

8.
李丹 《法制博览》2013,(11):1-4
20世纪末,已故的美国国际私法学家荣格教授掀起了强劲的冲突法革命的余波。荣格教授在他的著作中,对主流冲突法的正统理论进行了深入批判,见地深刻,论述有力。从实体法方法的角度对美国冲突法革命进行了评价。他不仅否定多边主义方法,也否定单边主义方法即法则区别理论,同时也否定柯里的新单边主义方法,他对传统法律选择思想的批判,可谓集美国冲突法革命的全部批判之大成。他主张法官在审理国际私法案件时,应从个案中直接归纳出国际性质的、专门的法律规则,这种方法称之为实体法方法。①  相似文献   

9.
柏拉图是西方历史上第一位杰出的法律思想家,他通过著作《理想国》,《法律篇》等系统阐发了其主要的法律思想,对西方法学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正义理论以及法治理论,这些思想对后来的法治发展产生了重要而又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喻江 《法制博览》2015,(5):89-91
自然法思想起源于古希腊时期,对于西方法律思想具有影响深远。美国的违宪审查制度对世界宪政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其制定的指导思想正是自然法思想中的关于法的公平、正义、理性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