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政府绩效评估中的公务员考核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高正宇 《行政与法》2006,(11):51-54
随着政府目标责任制的实行,政府绩效评估问题引起了理论界的高度重视。政府绩效是由公务员创造的,因此,在政府绩效评估中对公务员考核策略的研究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有关抽象危险犯的讨论以正确区分抽象危险犯与实害犯、具体危险犯为前提。对于危险犯的分类,应当以我国刑法分则的规定为依据,不宜照搬国外的概念;不必在具体危险犯与抽象危险犯之外增加第三种危险犯的概念,但需要注重抽象危险犯的内部差异性,进而就抽象危险犯进行再分类;根据我国刑法分则的规定,可以将抽象危险犯区分为接近实害型、紧迫危险型、普通型、累积型与预备型;对后三类抽象危险犯应适当限制其成立范围。就具体危险犯而言,司法人员在任何案件中都应当正面判断行为是否造成了具体危险;就抽象危险犯而言,司法人员需要在少数案件中反面判断行为是否没有造成抽象危险,从而将不存在抽象危险的行为排除在犯罪之外。  相似文献   

3.
试论"三圈"理论在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圈"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公共行政案例教学中的一种分析工具,本文将"三圈"理论引入公共部门绩效评估领域中,分别从它的价值、能力和支持圈三个角度分析了当前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以达到全面提高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政府绩效评价,本质上是对公共政策实施过程和效果的评价,是公共政策完整逻辑过程的一个环节;因此,关于公共政策分析的框架以及与此相关的知识论视角,同样可以适用于对政府绩效评价模式的分析。绩效评价有两个模型,即公众参与模型和技术理性模型。由于在公共行政过程中专家和大众具有不同的知识和政策评价标准,因此不论是公众参与模式的绩效评估模式还是技术理性模式,都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而将公众和技术理性结合起来的复合型政府绩效评价模式,可以兼顾公共政策的公共性和技术理性,实现绩效评价实践对公共政策民主化和理性化的政策学习功能。  相似文献   

5.
卢倩 《行政与法》2010,(12):1-5
政府绩效评估是当代社会政治经济全球化、民主化发展的产物,是政府管理发展的必然要求。公民参与政府绩效评估,不仅是促进民主行政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政府绩效评估质量的有效途径。本文从关注政府绩效评估中公民参与的价值预期入手,着力分析了公民参与绩效评估的内在困境,并努力寻求制度化完善的路径,以期为我国地方治理的民主化道路选择和走向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各地政府开展的公民参与政府公共服务绩效评估活动,拓宽了公民参与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路径。本文在阐释政府公共服务绩效评估中公民参与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政府公共服务绩效评估中公民参与的现状,并提出优化公民参与政府公共服务绩效评估的路径:强化和提高公民的参与意识与能力;增强公民与政府间公共服务绩效信息的对称性;加快公民参与绩效评估的制度化建设;鼓励和发展独立性和专业化的第三方评估组织;建立健全评估中政府与公民的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7.
董安生  郑小敏  刘燊 《法学家》2005,(1):123-127
我国证监部门对操纵市场行为的监管处于失灵状态,其原因包括监管难度和高成本、制度供给不足、监管能力尚待提高以及我国证券市场的结构性缺陷,需要从宏观的制度完善与观念转变、中观的自律监管与新闻监督和微观的专业监管与执法能力三个层面完善我国的操纵市场行为的监管体制.  相似文献   

8.
基于不同的法律文化传统和经济社会管理理念.现代公证制度主要分为大陆法系模式和英美法系模式。我国是成文法国家.法律文化传统与大陆法系国家更为接近.在公证制度方面也有着大陆法系国家公证制度的显著特征,如公权特征明显、证明要求较高、文书效力较强等。这些特征决定了公证执业具有较高的风险性.因此.在实践中加强执业风险的管理是公证执业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村干部绩效评估是推进村委会职能转变、提升村级治理水平的重要途径。本文首先通过分析村干部绩效评估和村级治理结构的现状来发现其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从建立村干部绩效评估体系的角度提出了解决策略:实现绩效评估评估主体的多元化、设计科学规范的指标体系、以村干部职能转变为导向和建立与之相配套的村干部培训机制。  相似文献   

10.
作为推进政府有效管理的一种手段,政府绩效评估在国内外的公共管理中受到极大的关注。自20世纪末开始,政府绩效评估就在美国、英国、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得到广泛应用。在新公共管理运动特别是西方国家政府绩效评估理论与实践的影响下,我国对政府绩效评估日益关注,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实践,取得了大量的理论与实践成果。随着理论与实践的不断改善与发展,政府绩效评估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本文通过分析这些变化,来探究政府绩效评估的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11.
随着地方政府自主性的增强,其行为模式的差异性却越来越小。为了解释这一现象,论文从"中央政府权力"和"地方政府态度"两个维度出发,构建了"行为模仿"这一新的地方政府行为分析框架,并推演出地方政府行为模仿的四种模式,即"学习型""借力型""表态型"和"从众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四则案例进行深描阐释不同类型模仿的内在意蕴,揭示行为模仿背后所传达的地方治理逻辑和机理,主要包括:制度压力下地方政府的风险规避行为;锦标赛内核转变建构新的府际竞争领域;治理情境同质性与异质性的交叠效应形塑行为模仿的多重模式。据此,总结出地方政府行为模仿的影响:恰当的行为模仿有助于地方政府快速吸纳他地的成功经验,但行为模仿并不一定指向创新,反而可能是"创新乏力"的体现,同时会造成"锁定效益"并导致治理场域中的"合成谬误"。  相似文献   

12.
毛兴勤 《法治研究》2014,(3):119-126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历史担当、腐败资产外流的现实注定了没收裁定的涉外性品质。在日趋复杂化、精密化的国际法律合作中,裁定与执行标的的不同身处意味着没收裁定在域外可能遭受冷遇。国际条约为没收裁定的域外执行奠定了法律框架,但其模糊性和原则性迫使国际法律合作必须转向国与国之间的协议和安排。我国法律体制的正当性整体不足,相关支撑制度缺失的现实在削弱司法体制总体竞争力的同时,也限制了我国参与资产没收与返还的国际司法合作能力。只有引入普适性的司法理念,将其内化为制度构建,多管齐下,才能实现没收裁定域外执行率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3.
针对高校应急疏散事故场景,建立了基于实验测试和数值模拟的应急心理与行为模式评估方法,通过VR实验观察和应急反应时实验测试构建应急心理与行为模式,数值计算不同模式的应急疏散表现,分析应急心理与行为反应在疏散中的放大效应。某高校学生实践评估结果显示,应急心理与行为模式可分为三类,人数之比为11:18:6,应急反应时分别为0.53s、0.62s、0.76s;随着楼层的增加,不同模式的疏散时间差值曲线越来越陡峭,应急心理与行为反应的放大效应越来越显著,事故场景下同处于八楼的个体A与C的疏散时间差值高达初始应急反应时差值的161倍。  相似文献   

14.
运用演化博弈理论,研究政府监管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过程中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互动行为,进一步探讨政府与企业的决策演化博弈过程。首先,建立政府监管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过程中政府和企业的演化博弈模型;然后,分析政府监管和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演化博弈规律,找出影响演化博弈结果的各种因素;最后,运用数值仿真探讨不同初始状态下的演化博弈过程。研究发现,政府监管与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演化博弈系统既可以向理想状态演化,也可以向不理想状态演化,并通过调节参数和改变初始条件可以跳出不理想状态。针对这些研究成果,提出了提高政府监管效率和监管水平、完善相关法律机制、加强政府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支持、降低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以及建立科学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等对策建议,这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支持,引导政府和企业向着理想的方向演化。  相似文献   

15.
评估主体研究是政府绩效评估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评估主体是整个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的主导因素,对于政府绩效评估具有重要的价值。近年来,政府绩效评估主体研究虽已取得了一些共识,形成了主导性的研究理论与方法,但与政府绩效评估的现实需要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有限,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尤其是需要加强政府绩效评估主体的实证研究、比较研究、量化研究以及基础理论创新研究。  相似文献   

16.
彰显识别:穿行于商号、商标与域名之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为识别性标记 ,商号、商标与域名的识别功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彰显程度不一。识别性标记的多样性和识别的共性决定了商标、商号与域名在彰显识别功能的同时 ,又彼此发生冲突。在商标与商号、域名的较量中 ,商号与域名总是处于劣势 ,商标却可以保持优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归结于商标的绝对“强彰显”识别功能。对经营者而言 ,实现商标与商号、域名一体化无疑是其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7.
谢南斌 《行政与法》2007,3(6):18-19
制度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定型化的行为模式,以及人为设定的用于抑制人在交往中可能出现的任意行为和机会主义行为的一些规则.随着社会转型,制度也发生演变.在制度变迁的进程中,同时也存在各种相悖的行为.本文从理论与实证的结合上,分析了制度变迁与廉政博弈的基本内涵及相关性问题,对体制转型时期廉政建设进行了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8.
公共部门的组织声誉管理不仅是公共管理学科的重大理论问题,也是数字时代公共部门必须关注的重大实践问题。论文围绕公共部门组织声誉的概念、内涵、测量、影响因素以及对组织行为和产出的影响等议题,对国内外学术界1998—2021年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性梳理。研究发现:(1)公共部门组织声誉理论研究,总体处于起步后的快速发展阶段。(2)既有研究以规范研究和案例研究为主,大样本的实证研究较少,组织声誉的测量方法亟待改进。(3)当前研究集中在组织独特性和声誉威胁性对声誉建构的影响,以及组织声誉对绩效产出、组织间合作和机构自主性的促进作用等传统议题,对于组织声誉对机构改革、战略沟通、受众满意度的影响等新兴议题关注不够。(4)国际前沿热点文章主要基于西方情境,基于中国情境的研究有着广阔的空间。基于此,论文提出未来公共部门组织声誉理论的研究展望,具体可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利用大数据优化改进测量方法,并加强“建构声誉”和“感知声誉”的融合;二是在关注公共部门组织声誉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等传统研究的基础上,更积极地将组织声誉与其他重要的公共管理理论进行链接和对话;三是将公共部门组织声誉理论与中国情境紧密结合,讲好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各部委、地方政府及部门的声誉管理故事。  相似文献   

19.
作为大多数法学理论著述的一种范式 ,非概念性法学涵盖了十分丰富的内容 ,其目标 ,就是要陈述那些经得住反驳的、有知识旨趣的问题 ,以及法律及其后果的社会作用问题。所以 ,非概念性法学理论都是可证伪的。法学对话 (Legaldialogue)则为检测非概念性法学理论提供了至关重要的途径。因而所有的主张 (无论是明确的主张还是隐含的主张 )都是法学对话参与者试图表达其不同观点的手段 ,而他们所要表达的这些截然不同的观点 ,莫过于以下三大类 ,即 :事实、价值与行为  相似文献   

20.
肖军 《犯罪研究》2012,(4):92-102
欧盟联合侦查小组基于欧盟成员国共同侦破某些严重犯罪案件而设立,它在权力与权力、权力与权利、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诉讼效率与公平的博弈和妥协中逐渐成长。在这一过程中,应该不断地解决国家主权和侦查权关系、侦查权的扩张与限缩、法律缺失或不完善及不统一、与欧盟其他机构关系、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共享等一系列问题,以期能够更好地发挥其应有效能。这样不仅能完善自身理论、法律和实践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也为欧盟乃至整个国际社会的侦查大环境进行优化,同时还可向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有关经验以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