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马克思关于社会再生产的理论告诉我们,任何社会再生产过程,都是由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组成的有机统一体,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在再生产过程中,生产表现为起点,消费表现为终点,分配和交换表现为中间环节,联系着生产和消费。流通是联系生产和由此决定的分配、消费  相似文献   

2.
卢晓中 《前进》2007,(4):17-18
构建充满活力、富裕文明、和谐稳定、山川秀美的新山西,是全省3300万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奋斗目标。税收作为实施宏观调控和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经济杠杆,涉及社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个环节,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蔡志荣 《前沿》2010,(13):84-86
在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中,道德资本的作用已经渗透到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各个环节中,道德资本在生产环节确保了生产的双赢性、人本性和生态性;在交换环节有效维系了市场、简化了交易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降低了交易费用、内化了负外部性;在分配环节兼顾了分配的效率与公平;在消费环节构建了消费者的自主性消费理念。为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搭建了伦理平台,从而解决了经济与道德的二元对立问题。  相似文献   

4.
《创造》1959,(1)
人民公社化以后,农村政治情况和经济情况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特别是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方面引起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给农村财贸工作带来了新的任务,要求财贸工作必须根据人民公社化的形势,根据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方面的变化,相应地改进管理体制.这是当前的一项重大任务.(一)公社化后对财贸工作究竟发生了一些  相似文献   

5.
董敬畏 《桂海论丛》2014,(4):101-105
马克思对于民族国家体系背景下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过程进行了描述和分析,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提供了理论和思想武器。然而,对于全球化背景下且实行市场经济的无产阶级政权国家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关系,马克思并未给出现成答案。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对这一问题做出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6.
对于消费与自然的关系问题,马克思、恩格斯从哲学维度认为劳动异化和需要的异化最终导致了消费的异化,而消费异化的最大特点就是对物的无限占有,从而异化从"物"最终走向了"人"自身。他们从政治经济学维度认为,在资本运行过程中,生产为消费创造产品,消费为生产创造主体;分配是产品消费的前提,消费是实现分配的最终环节;交换是实现消费的媒介,消费是完成交换的目的,从而探讨了"生产-消费"活动对自然的影响。他们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维度充分肯定消费对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积极意义,反对以奢侈消费为主要形式的过度消费挥霍财物,浪费资源,认为适度消费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7.
经济全球化现象是于80年代中期出现的,90年代经济全球化正从有形商品和生产的全球化扩散至无形产品,即信息和金融等服务业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经济在生产、交换、分配及消费四大环节的全球一体化,是资源与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配置。当今世界各国在生产、交换、分配及消费等方面日益交融的格局下,任何国家不能离开全球经济的发展而孤立地存在和发展。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是顺应这一趋势,融人世界经济潮流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
收入分配改革是当前我国社会焦点之一,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难点和关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改革取得了不小成绩,但面临的问题依然严峻。收入分配是生产、交换、所有制、文化、权利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收入分配改革涉及方方面面利益调整,决定了该项改革必须是系统化综合改革。仅仅改革分配制度不能有效解决收入分配问题。依据生产方式理论,只有从财富生产、财富分配、财富消费、财富观、财富主体权利等多方面系统、全面、协调改革,才能有效处理好收入分配问题,促进经济、社会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其成熟完善之体制下,有关对商品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正义要求,即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实质上体现为分配正义和交换正义两个方面。按照最早区分这两种正义的希腊先贤亚里士多德之观点:交换正义是事物之间的绝对平等,分配正义是指对待不同人之间的相对平等。交换正义至少需要两人,  相似文献   

10.
碳伦理的重建是伴随着高碳与低碳的流动关系开始的,以碳流动为特征的现代经济关系将社会关系裹挟其中,传统社会伦理基础已经被碳流动形成的关系所动摇,高碳社会依赖倡导的发展伦理遭受质疑.低碳发展的可能悖论与新的发展伦理思考--一场结构性的反思伦理将在碳流动的关系中重建.  相似文献   

11.
中国加入WTO对湖北省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加入WTO是适应经济全球化与推进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经济全球化现象是于80年代中期出现的,90年代经济全球化正从有形商品和生产的全球化扩散至无形产品,即信息和金融等服务业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经济在生产、交换、分配及消费四大环节的全球一体化,是资源与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配置。当今世界各国在生产、交换、分配及消费等方面日益交融的格局下,任何国家不能离开全球经济的发展而孤立地存在和发展。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是顺应这一趋势,融入世界经济潮流的必然选择。世贸组织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  相似文献   

12.
近来,低碳经济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观察当前对低碳经济的探讨和认识,有几种误解需要澄清。第一种误解,认为低碳经济是贫困的经济,咱们不能搞。其根据是,最贫穷、最不发达的国家碳生产率都很高,人们不消费、没车开、交通困难,当然是低碳状态。发达国家人均碳排放量都很高,高  相似文献   

13.
孙中山的经济伦理思想,是其思想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关论述虽然零散,却不稀少,只是此前我们缺于爬梳与辑佚。迄今仍鲜见有关其经济伦理思想的专论,这使对孙中山的研究留下了令人遗憾的空白。本文对孙中山在生产总过程的有关主张进行述评:在生产领域,剖析孙中山在生产资料分配、生产目的和生产手段上的伦理观念;在分配领域,探讨孙中山主张的分配原则及其伦理价值;在交换领域,概括和分析孙中山提出的三个交换原则的伦理内涵;在消费领域,探讨孙中山主张的消费原则的伦理意义。本文力图从一个新的角度去探究孙中山经济主张的伦理动因和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14.
一、生产社会化是马克思揭示资本主义历史发展趋势的总线索一般而言,生产社会化(又称社会化大生产),是指以社会分工、协作为基础,以集中大规模生产为特征的生产社会性。它可具体表现为生产过程、协调管理、资源配置、市场行为等等方面所具有的社会属性。如,产品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通过相互联系和作用表现出各环节的社会属性;各类市场在统一、  相似文献   

15.
《天津政协公报》2011,(6):14-15
<正>2010年,在市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出大力推进金融改革创新,发展各类投资基金、融资租赁以及航运、科技、消费、碳金融等新金融。并提出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围绕着我市低碳经济的发展,如何把碳金融提到政府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议事日程,切实走出中国特色的碳金融发展的新路子。"转"和"调"都是要走循环经济的路子,发展低碳  相似文献   

16.
分配是经济学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从国民经济运行的角度看,社会产品的分配呈现为一个在与生产、交换、消费相互关联中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运动过程。从发展、改革、稳定三者关系的角度看,分配关系如果处理得好,就会  相似文献   

17.
培育我国低碳消费方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耀武 《前沿》2011,(1):124-127,165
低碳消费方式是一种以"低碳"为价值取向的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态化消费方式。它是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力量。培育低碳消费方式,必须以消费观念、科技支撑、政策导向、市场约束为前提条件,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创造良好的低碳消费环境;加强对消费者的引导,转变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强化企业对低碳消费的推动作用;推进居民对低碳消费的参与力度。  相似文献   

18.
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新概括,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一、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概括的历史演变经济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一定阶段生产关系的总和。生产关系的具体内容,按照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的论述,包括人们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方面的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基础,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人们在生产中一定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一定的交换关系和分配…  相似文献   

19.
碳标签是蕴含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的一项重要政策工具,由英国于2006年率先推出,通过测算产品或服务在生命周期内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以标识形式呈现,旨在引导绿色消费。碳标签也是一张可视化的绿色通行证,可赋予公众更多的绿色知情权,营造出更多可参与、可获得、可感知的低碳消费场景,引导全民参与,营造高品质生活环境,引领形成绿色生活方式,提升城市绿色价值。  相似文献   

20.
胡莹 《桂海论丛》2007,23(4):58-60
文章从收入分配问题出发,探讨了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诸多经济环节中的利益关系和其它矛盾。以收入分配问题为切入点去理解经济和谐的具体要求和实现经济和谐的途径,对于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社会的收入分配问题和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