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思霖 《求索》2015,(2):81-85
金融支持与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呈现较强相关性,金融支持己成为我国欠发达地区"三化"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金融促进"三化"协调的基本逻辑可以表述为:通过金融制度、金融体系、金融组织和金融工具的创新,实现商业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的有效结合,推动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与金融发展的有效互动。金融支持"三化"协调发展的关键在于加速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构建多层次的金融体系、实现跨省区金融联动、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
万勇 《政策》2013,(6):59-61
中国农谷,省级战略,荆门实施,市场响应,社会支持。其内涵是高水平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外延是"四化"同步协调发展,目标是三农特区、湖北样板、中国高度、世界知名,方向是产业之谷、绿色之谷、创新之谷、富民之谷,路径是用均等化改善农村、用产业化改造农业、用知识化改变农民。一、坚持统筹协调,推动"四化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楚天主人》2013,(9):13-13
<正>推进"三化"协调发展,努力建设富强湖北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要深入实施"两圈一带"总体战略,推进"三化"协调发展走在全国前列,促进全省综合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努力建设工业强省;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努力建设农业强省;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统筹发  相似文献   

4.
正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助推乡村振兴12月2日,记者从广西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情况新闻发布会获悉,我区不断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如今,全区的第一产业持续稳定发展,广西成为全国农业大省;农产品加工业第二产业加快发展,是全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基本保障;农村的第三产业实现协调发展,产业融合综合效益进一步提高;创新培育"三品一标"农产品,打好广西农业"特色牌""绿色牌""长寿牌""富硒牌",打造一批"桂"字号、"壮"字号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促进扶贫产业提档升级。  相似文献   

5.
正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和释放乡村活力的迫切要求,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建立健全城乡一体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山西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三篇光辉文献"精神,以规划一体化促进城乡空间融合、以产业链重组促进城乡产业融合、以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促进城乡社会融合、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城乡要素融合,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正>科技创新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建议:一是强化科技支撑,推进协调发展。要最大限度地运用科技创新成果,推进城乡产业发展,促进人、财、物向城镇集中,实现集聚经济,实现可持续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二是加快科技培训,让技能农民安居乐业。新型城镇化最需要实用科技和人才的支撑。农业科技创新尤其需要"田间地头"的示范引领,将教科书上、媒体上的科技信息,转  相似文献   

7.
《政策》2013,(3):23-24
<正>党的十八大强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省委关于《推进富强湖北的实施意见》提出,推进潜江等3个直管市全省"四化"同步发展先行区建设。潜江将围绕省委赋予的这一科学定位,以"四化"同步发展为引领,立冲刺全国百强之志,争"四化"协调发展示范之先。一、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经济发展从  相似文献   

8.
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就是依托定襄得天独厚的农业基础优势、区位交通优势、人文资源和文化底蕴优势,实现新的发展、新的跨越;"三产联动、协调发展"就是要发挥定襄人民"崇文、尚勇、重义、创新"的精神,不断调整经济结构,实现县域经济的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重庆市彭水县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坚持生态为本、特色为魂、效益为重,优化农业区域布局,统筹推进"三区"(生态城市核心区、生态产业发展区、生态扶贫重点区)农业协调发展。以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中等城市"为目标,大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积极发展乡村生态休闲、旅游观光、农耕文化、采摘体验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扶持和规范发展农家乐、森林人家、观光农业园、  相似文献   

10.
《传承》2015,(6)
金融扶贫是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金融扶贫可有效化解农民群众"贷款难""融资成本高"难题。广西百色市田东县以农村金融改革为动力,创新金融扶贫方式,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取得显著成效,田东经验对广西崇左市扶绥县金融扶贫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群众》2016,(4)
正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全面建成小康,重在"全面",体现的就是发展的全面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树立并落实协调发展理念,促进产业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协调发展,推动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区域经济因历史、自然、交通以及政策等条件的制约,存在不平衡发展的问题。"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将有效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共进。应树立协调发展的创新理念,加快我国各区域经济的特色协调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互动、互联。  相似文献   

13.
正对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来说,社会公共服务是把"双刃剑",有序发展给城市带来无限活力,盲目扩张会造成难以克服的"城市病"。北京社会公共服务应从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顶层设计出发,从布局、供给、标准和政策入手,打造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4.
记者: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打造"中三角"的战略构想。面对这一创新发展思路之举,咸宁市如何抢抓机遇,对接"中三角"、打造咸岳九"小三角"?黄楚平代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新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发展方  相似文献   

15.
特色小镇是连接城市与乡村经济协调发展的"驿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阵地。打造特色小镇对促进区域经济的创新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应突出特色小镇建设的融合性,依托区域优势加强系统设计,提升特色小镇建设的科技含量,完善配套法律服务与保障,将特色小镇建设成为区域经济创新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相似文献   

16.
实现乡村现代化和城乡协调发展,是我国百姓世世代代梦寐以求的目标,也是当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和题中之义。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是推进解决"三农"问题、增强乡村发展活力、促进我国乡村现代化的综合之策和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了"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战略要求.推进城乡一体化,是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项主要任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破解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要的是发展农村经济,核心问题是解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问题。农业科技创新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嘉兴农业科技应用现状的调查和未来创新趋势的研究,深切体会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亟须农业科技创新,这是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动力之源。  相似文献   

19.
《政策瞭望》2012,(3):25-26
加快培育新型主体,提升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能力,是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根本举措,也是促进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省农业厅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三化"同步发展战略部署,围绕农业"两区"建设,大力  相似文献   

20.
<正>科技小院围绕如何解决农业技术传播应用的制约因素,积极促进科技人员研究的科技"知识"顺利转化为农民"行动",并形成方案,促进知识传播应用,提高技术到位率,解决农业技术推广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一、科技小院建立背景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着以下三大问题:一是支撑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的有情怀、有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创新人才不足;二是服务"三农"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教育与生产实践脱节、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错位的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