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术话语权具有深层的意义赋予、抽象演绎与价值判断等功能,对于政治认同和社会建构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然而,由于中西学术话语权的不对称性,使我国政治认同的深层学理支撑机制受到削弱,消解了我国政治合法性与正当性基础,使我国政治认同的自觉程度、认同深度与表现形态受到限制,给中国道路与长远发展带来难以预测的风险。因此,需要转变学术话语权的不对称地位,为我国政治认同提供深层的学理支撑机制,提升政治认同的深度和有效性,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不仅是国家核心利益之所在,也是国力角逐的新话题。从不同角度来审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蕴涵着话语权利和话语权力的统一、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一元指导与多样并存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坚持"五个统一",对于坚持政治导向、增强价值认同,坚定文化自信和强化国家政治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罗成雁  官秀娟 《创造》2019,(3):14-20
文化自信是主体对自身文化充分肯定和高度认同的心理状态和深厚感情,表现为主体对其文化身份和文化规范的高度认同。从文化领域"自我教育"到作为"四个自信"更基础的自信,文化自信强调文化建构主体、整合集体的功能,以文化的身份认同和规范性层面实现主体的文化治理。文化兼具治理对象和治理手段的双重属性,以文化自信增强政治认同和民族认同,使文化自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因此,文化自信逐渐突显出独特的治理性内涵,成为文化治理现代化的新方略,并由此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各国民族的天差地别的生存境遇,决定了其迥异的文化传统、国家认同、发展道路。中国人如何自我认同与生存发展,乃是外国人无法代劳的本己命题。现代中国文化危机的契机、性质、深度,均与西方大不相同,其核心在于奢望通过文化进口来解决本土命题,致使文化生态危机和政治认同危机日益严重。我国文化强国建设的关键,是增强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方面,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最根本的是坚定政治发展道路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一条符合我国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的发展道路,它既不同于以苏东国家为代表的传统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也不同于以英美国家为代表资本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具有比较明显的特色和优势,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相似文献   

6.
中国模式正在成为后冷战时期西方定义中国身份的一个重要话语,以西方对"中国模式"进行研究为代表的"中国模式学术话语"是这一身份建构过程中的关键性环节。西方学术界试图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历史等维度建立中国模式与中国身份之间的关联,以简单而又有明确内涵的"西方中国模式"为中国定义身份。西方"中国模式"学术话语体系的形成及扩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认知图式和身份认同叙事。为此,我们有必要从构建中国的自我身份、解构西方叙事、提升解读中国道路的话语权等方面努力,不断增强中国道路或中国模式的正当性阐释,在更高的层面上实现自我认同、自我批判与自我超越。  相似文献   

7.
王善平 《岭南学刊》2013,(4):125-130
各国民族的天差地别的生存境遇,决定了其迥异的文化传统、国家认同、发展道路。中国人如何自我认同与生存发展,乃是外国人无法代劳的本己命题。现代中国文化危机的契机、性质、深度,均与西方大不相同,其核心在于奢望通过文化进口来解决本土命题,致使文化生态危机和政治认同危机日益严重。我国文化强国建设的关键,是增强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8.
在新的伟大成就面前,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上,我们应更加坚定道路自信。道路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前进发展的强大动力。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既来自于对走这条道路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的自豪感、来自于对在开辟和坚持这条道路过程中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的信仰和信心,更来自于人民群众对这条道路的高度认同。  相似文献   

9.
<正>重要发现2017年中国公众道路自信指数的平均值为82.15分,表明公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理性的评价、较高的认同。对国家发展成就的感知、发展模式与路径独特性的认知,是支撑道路自信的重要支柱;公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基本内涵的认知有待进一步强化。超七成受访公众具有推广道路自信的积极倾向。在培育和推广道路自信方面,公众的态  相似文献   

10.
西方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发展方式主要以消费主导、产业结构服务业化以及经济金融化和虚拟化为特征,这些结构失衡特征是导致发达国家经济低迷的根本原因。而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式是以投资主导、承接发达国家的制造业产业转移以及混合经济为主要特征,这是中国经济取得三十多年高速增长的根本原因。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总结,有助于构建全球化时代中国学术话语权,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相似文献   

11.
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像今天这样,如此迫切而又理直气壮地呼唤中国理论自觉自信自强和学术话语权。要走出"双重失语危机",就必须牢牢树立理论自觉自信自强意识,立足现实、提炼现实,开发传统、超越传统,借鉴国家、跳出国外,正确总结"中国理念"、科学概括"中国经验",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学术话语体系,不断提升中国社会学的学术话语权  相似文献   

12.
坚定的政治文化自信是抵御西方政治文化冲击、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复兴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重要文化心理基础。文化自信与人们文化认同正相关,文化自信促进文化自觉。培育政治文化自信对提升公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认同感、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发展和实现政治稳定都具有积极作用。执政党内的政治文化是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培育执政党的领导干部和党员对当代中国先进政治文化的坚定自信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13.
"学术话语体系是学术研究活动所形成的重要成果,是学术研究质量、风格、实力的具体体现。"[1]学术话语权是指"相应学术主体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学术领域中所具有的主导性、支配性学术影响力。"[2]学术话语体系塑造着学者的思维方式,影响着人们的文化新观察和新建设,关乎文化安全与文化自信,同时也是学术话语权形成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4.
<正>思想政治教育要把教育人、培养人、塑造人作为根本着力点,在固本培元增底气上下功夫。一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夯实信仰之根。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把官兵的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要重视国情教育,不断增强官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增强对党中央、  相似文献   

15.
《传承》2016,(12)
受边境国家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的影响,特别是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的蓄意误导,西南边疆一些民众对我国现有的政治制度产生怀疑。因此,加强西南边疆民众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强化西南边疆民众的国家认同,使他们始终与党中央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国梦"的政治保障。从哲学角度思考中国政治发展,能够深层次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选择的合理性、政治建设任务的艰巨性、政治发展策略的适当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自信和自觉。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充分显示了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自觉,反映了其一如既往的坚定的政治方向和深化改革的正气、底气和勇气.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是中国共产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对全党精神状态提出的新要求.从根本上讲,它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理论的科学性、制度的合理性.坚定“三个自信”,需要对其提出的背景、依据、意义以及路径走向进行科学认识和全面把握.  相似文献   

18.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自信,新时代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命之魂,彰显了新时代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新时代文化自信的生成关系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引领力,关系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和主动权,关系伟大中国梦的实现。新时代文化自信的生成要以文化自觉为前提、文化认同为基础、文化自强为根本、文化创新为动力。  相似文献   

19.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的培养,需要客观条件的创造。创造客观条件、激发全社会文化自信,需从政治保障、产业发展、教育改革、媒体发展、历史发掘与保护等方面着力。  相似文献   

20.
《传承》2016,(1)
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探究认同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联系,有利于认清部分人对当今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偏差认识的原因。现代转变是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实现路径选择,应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维,调整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结构,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自信、价值自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