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观点把人道主义与唯物史观完全对立起来,这是对马克思哲学思想的扭曲。唯物史观内含深刻的人道主义意蕴,表现在人道主义是唯物史观的价值诉求和精神实质,唯物史观的创立实现了科学理性和人道主义的结合,赋予人道主义以科学的理论形态。唯物史观框架内的人道主义是科学的人道主义。  相似文献   

2.
进入八十年代以来,特别自戈尔巴乔夫执政后,苏联把研究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同改革和新思维联系起来,使研究有了新的突破,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关于人道主义 1、突出人道主义的共同性古希腊罗马哲学和古代东方哲学中都有较为丰富的人道主义思想。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特点是追求个性的充分解放,以人道反对神道。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是人道主义发展的新阶段。长期以来,苏联学术界往往强调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各种形式的对立。而现在戈尔巴乔夫强调人道主义的共同性。他指出,尽管有一些矛盾使人类分开,但人类毕竟是一个整  相似文献   

3.
陈国庆  周峰 《岭南学刊》2005,3(4):48-52
人道主义历史观与人道主义并非等同的概念。人道主义历史观是运用人道主义的人性论来解释和评价历史的一种哲学观念,其本质是历史的唯心主义和超阶级的价值普遍主义。对人道主义历史观的解读,将有助于我们认识当代国际社会中西方国家的人道主义干预之虚伪本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理论战线有的同志发表谈话和写文章,“为一般的人道主义,特别是为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辩护”。他们没有区别人道主义作为世界观、历史观和作为伦理道德原则这两个方面的含义。而主要是把人道主义当作解释历史、指导现实的世界观来宣传,并把马克思主义归结为人道主义,把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化。因此,很有必要对这种“一般的人道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进行认真的评论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在文艺复兴文化和基督教新教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其本质是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和资本人道主义,马克思在批判继承资本人道主义的基础上,提出了劳动人道主义,劳动人道主义不仅在人性、人的本质等一系列人本哲学问题上超越了资本人道主义,而且作为哲学方法论和伦理价值观都超越了资本人道主义,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6.
人道主义思潮是当代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近些年来,理论界立足于人道主义的内涵,对中国人道主义的发展历程作了系统的梳理,尤其围绕人道主义与异化问题开展了热烈的讨论,对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也做出了诸多解析。从文艺视角下对人道主义进行研究成为当代中国人道主义思潮的一大亮点。人道主义思潮的发展路径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不同时代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内涵理解的变迁,也蕴含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曲折进程以及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7.
“以人为本”已经成为当今中国的主流思想,人道主义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中国的残疾人事业始终高扬着人道主义的旗帜,今年“全国助残日”的主题正是彰显了这种深刻的人文关怀精神。为此,本刊特在本期推出“人道主义专栏”,并会同“挑战与发展征文”栏目的两篇文章,集中探讨人道主义思想中有关残疾人人权保障的诸多问题。特别是本刊新开设的“人道主义专栏”,将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成为宣传人道主义思想的重要阵地,欢迎所有尊重人道主义、热爱残疾人事业的有识之士不吝赐稿,共建以人为本的、充满人文关怀的、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的现代文明社会。  相似文献   

8.
迟德强 《理论月刊》2006,14(4):121-123
人道主义干涉及其合法性问题一直是国际法理论和实践中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对人道主义干涉及其合法性的研究,一直是西方国际法学界研究的热点。人道主义干涉不仅涉及国际法,而且还涉及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本文通过对西方学术界对有关人道主义干涉合法性各种观点的分析,认为人道主义干涉与现行国际法基本原则是冲突的。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的人道主义是乐观的人道主义。技术进步是实现马克思人道主义理想的重要杠杆。马克思相信人类具有改造自我和改造社会的无限可能性,认为彻底实现人道主义必须要通过斗争摧毁不人道的社会制度,为技术进步创造健全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的世界观,先后经历了从理想主义到自我意识哲学、从自我意识哲学到现实人道主义、从现实人道主义到"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从"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到唯物史观等四次转变,形成了理想主义、自我意识哲学、现实人道主义、"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唯物史观等五个阶段。其中,第三个阶段是最为复杂的一个阶段,有着显性的人道主义和隐性的唯物主义双重逻辑,显性的人道主义先后经历了"政治的"人道主义、"社会的"人道主义和"历史的"人道主义三次阐发,隐性的唯物主义也相应经历了"政治的"唯物主义、"社会的"唯物主义和"历史的"唯物主义三次阐发。  相似文献   

11.
邱细平  朱祥 《求索》2011,(12):222-223,160
本文从狄更斯的成长历程对其人道主义思想的影响出发,详细阐释了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辩证地分析了其人道主义思想的时代进步性、局限性的双重特征;挖掘了其人道主义思想产生的根源;客观地分析了其人道主义思想对当今中国和谐社会建设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周峰 《前沿》2009,(7):42-45
在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唯物史观的过程中,人道主义的优秀传统品质是一直内在于唯物史观理论之中的。与资产阶级对待人道主义优秀传统的狭隘化不同,唯物史观直接吸取了人道主义的优秀传统资源、发展出自已的人道主义观念,并将人道主义的追求和理想寄托给无产阶级所发动的共产主义革命。  相似文献   

13.
在欧洲人道主义思想的逻辑演进中,一直都存有着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和伦理原则意义上的人道主义。马克思在唯物史观的创立过程中,在对人道主义传统资源进行利用与批判的同时,也表现出上述的一些学说背景和理论范式。在成熟的唯物史观中,我们就只能发现人道主义的实践与价值性特质,其所本有的世界观意义和历史观承诺已经被彻底解构。在今天,探求人道主义,拓展唯物史观所拥有的充分的人道主义资源,就是要真正地贯彻以人为本的实践和价值付诸。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弗洛姆“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思想进行了探讨。弗洛姆的这一思想建立在对马克思进行人道主义解释的基础上,他深刻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物支配人的现实,反对对社会主义进行资本主义的解释,确立了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目标,即实现人际关系、生产和消费等的人道化。弗洛姆认为人类惟一的抉择就是建立人道主义的公有社会制,“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才是健全的社会,是人类未来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自然灾害和人道主义灾难日益频发,人道主义援助已成为增强一国软实力的重要手段,在国家外交事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外人道主义援助也是中国对外和平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外人道主义援助的发展历程,主要经历了以政治考量为主的  相似文献   

16.
邓朴方主席的文集《人道主义的呼唤》已经付梓出版了,厚厚的三卷本,117万字,全景式、多角度地展示了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残疾人事业快速发展的壮丽图景。全书自始至终贯穿着人道主义思想,体现了以残疾人为本的基本主旨。人道主义是贯穿本书的一条主线。朴方认为,人道主义,就是  相似文献   

17.
在国际法上,人道主义干涉确有其存在意义。但在现实中,它往往与强权扩张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困境,根源于人道主义干涉的制度缺失。人道主义干涉兼具法理依据与现实意义,但其在实践中又面临着被强权国家工具化和无害性难以保证等现实困境。要在避免被滥用的基础上使人道主义干涉切实发挥其积极作用就需要从实施条件、实施程序与实施手段三个方面对人道主义干涉加以规制。  相似文献   

18.
周峰 《岭南学刊》2010,(6):117-122
西方人道主义的思想,从对人性的追求,到理论上的反人道主义、再到世俗的人道主义运动,都表明人道主义既是一种理论、又是一种哲学主张;既是一种意识形态,又是一种现实的运动。理性主张与时代问题之间不断互动的逻辑转换,构成西方人道主义多幅面孔的内在张力。  相似文献   

19.
试论慈善事业与弘扬人道主义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焱 《理论月刊》2004,(6):54-56
慈善事业体现的是人道主义精神,人道主义与慈善事业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在我国,长期以来人们对两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误解,大力弘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加快发展我国的慈善事业,首先要从思想观念上消除偏见,准确理解人道主义精神的实质内涵,深刻认识发展慈善事业的正当性、合理性、必要性,并从根本上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胡乔木同志在《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这篇重要文章中指出:“在各项工作中,都应该注意宣传和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文学艺术作品尤其要作这种宣传。”胡乔木同志这样强调宣传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必将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学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人道主义问题是个争论已久的问题,五十年代后期,有些批判人道主义的文章存在片面性。十年动乱期间,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把持文坛,更把这个问题搅乱了,一时间,社会主义伦理道德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