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风雨,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在马克思主义大历史观的时代图景中,认识时代主题,把握时代脉搏,应对时代之问,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安排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推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大历史观。这一历史观无处不闪烁着历史唯物主义新世界观的光辉:在理论上,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大历史观,形成时间“大”跨度、空间“大”视野、整体“大”思维、深层“大”逻辑的科学内涵,这是区别于西方大历史观的理论自觉;在实践中,大历史观贯穿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史、奋斗史、发展史、改革史,这是区别于西方现代化进程的实践自觉。通过纵观中国共产党大历史观的演进脉络,能更好掌握历史发展规律,增强历史自信,始终站在历史正确一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发展和人类社会文明持续进步。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政治文明中.政党是领导国家建设、推动国家成长的核心力量。在党成立90周年之际,回顾我们党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中国”的认知历程,总结其宝贵经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建设指其牢固理想信念、建强精神支柱、纯洁思想灵魂的一切活动,是自身建设整体的基础工程。梳理其百年来的发展史,围绕并服务党的中心工作是其基本规律。党的思想建设百年发展历程呈现四个阶段:在唤起民众推翻三座大山、救民族于水火国家于危亡中形成;在组织民众建立和巩固政权、建设社会主义国家中发展;在助力改革开放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丰富;在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两个百年目标中完善。  相似文献   

4.
郭群英 《求索》2008,(11):80-82
党的建设总体布局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体系。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建党思想为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后党的第二代、第三代领导集体在党的建设过程中稳步推进这一总体布局。党的十七大对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作出了突出贡献,使其得到了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桂海论丛》2021,37(1)
回顾19世纪末以来,关于民族、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等问题在学术界形成的四次大讨论,其中清晰可见中华民族共同体演进的历史脉络。而贯穿其中的两个凝聚核心,应是我们理解和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演进历史逻辑的重要抓手。作为"自在的"民族实体,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过程中,汉民族无疑起到凝聚核心的作用。作为"自觉的"民族实体,在中华民族建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凝聚核心的作用。进入新时代,作为"自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同样也离不开中国共产党强大的政治凝聚核心作用,而这一点理应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中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6.
杨飞  王成会 《传承》2011,(16):6-8
作为政党的宗旨和行为规范,党章是一个政党为保证全党在政治、思想上的一致,以及组织、行动上的统一而制定的章程。胡锦涛同志就曾说过:党章是规范和制约全党行为的总章程,是立党、治党、管党的总章程,在党内具有最高的权威  相似文献   

7.
杨飞  王成会 《传承》2011,(6):6-8
作为政党的宗旨和行为规范,党章是一个政党为保证全党在政治、思想上的一致,以及组织、行动上的统一而制定的章程。胡锦涛同志就曾说过:"党章是规范和制约全党行为的总章程,是立党、治党、管党的总章程,在党内具有最高的权威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演进,以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关系的深刻变革为基础,以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为目标,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为方向。通过充分发挥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逐步建立完善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央与地方制度体系,为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提供了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9.
中华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可追溯至鸦片战争时期。彼时,近代知识分子在彷徨中探寻中国社会及文化的发展出路。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后,为中华文化的现代化转型提供了一种分析框架、创造了重要政治前提,从而逐渐将"文化"从微观意义上的科学文化知识、文学艺术等上升为具有文明意义的新高度。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发展的稳定,取决于中国共产党战略的持续和稳定。三十多年的小康社会建设实践表明,保持战略的稳定性,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更好地进行。  相似文献   

11.
马闯 《前沿》2012,(14):26-28
反腐倡廉建设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回顾90年来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思想的演进,梳理不同时期的反腐倡廉指导思想的变化及其理论渊源,对于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构建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建立后曾经制定并实行了巡视制度,后来由于种种复杂原因,对巡视工作的实践探索一度中断。进入20世纪90年代,适应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发展需要,中共中央重新提出建立巡视制度的设想。此后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提出设想,初步探索;第二阶段,以党的十六大为标志,巡视被正式确立为党内监督制度,巡视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轨道;第三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发现问题、反映问题、推动问题解决这三个重点,对巡视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更好地发挥了巡视在反腐败斗争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刘晓哲  刘伟 《前进》2021,(8):45-5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十分重视榜样文化的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实质也是一部榜样文化史.在百年的历史进程中,党的榜样文化为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凝聚了强大精神动力.梳理我们党百年来榜样文化建设的发展脉络,从实践历程中总结榜样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4.
颜廷平 《桂海论丛》2010,26(5):82-86
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整合模式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发展而不断创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局部执政时期逐步构建了政党主导型社会整合模式;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逐步构建了政府主导型社会整合模式;在改革开放时期积极构建多元契约性社会整合模式。细致梳理党的社会整合模式创新脉络,归纳其时代启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发展的演进脉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世纪50年代的青年志愿垦荒活动是中国青年志愿服务的雏形;上世纪60年代兴起的学雷锋活动是计划经济时代青年志愿服务存在的最基本方式,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在彰显雷锋精神的情况下缓慢发展;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青年志愿旗号的打出,青年志愿服务的广泛开展,标志着现代青年志愿服务的真正兴起;北京奥运会为中国志愿服务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借助这一盛事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使命型政党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西方选举型政党最为鲜明的特质。强烈的使命担当意识几乎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内在基因,为谋人民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和为人类求和平发展,中国共产党为实现这一使命有一个清晰的实践逻辑:明确使命是其内生动力;前景的主动营造是指明前进的方向;对社会运行规律的深刻体悟是实现目标的必要条件;人民主体作用的正确把握是完成使命的主要依靠;对自身队伍的不断磨炼锻造则是完成使命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7.
论感召力     
骆诚 《当代广西》2004,(22):41-41
如果我们每一位领导者的全部人格,全部精力, 全部生活都为着提高自身的感召力,并拥有这样的力量,就能组成浩浩荡荡的现代化建设大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实现!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始终坚持把讲政治作为政党组织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在党建实践过程中始终注重加强自身建设,尤其是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党建核心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具体国情,提出了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重大举措,并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了首要位置,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的建设新布局。  相似文献   

19.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历史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读懂党的百年理论探索史,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搞清楚这一探索历程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对"依法治国"方略的探索,经历了几代领导集体的共同努力。60多年的法治实践既有痛苦的教训,更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事实证明,只有坚定不移地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坚持和改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和维护宪法地位与权威,加强法律文化建设,坚定法治信仰才能不断开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