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正江苏省如皋市地处长江下游平原,面积1477平方千米,人口140万,素有长寿之乡、花木之都美誉。近年来,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如皋市始终把改善群众居住条件、提高群众生活水平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从2013年开始该市全面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作,改造好的小区由物业公司接管,推行"三基本"物业化服务管理,使老旧小区环境管理驶入了常态化管理轨道,实现了物业服务与管理效益的最大化。本文对该市老旧小区实施物业化管理的做法和经验进行简要梳理,供物业管理行业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朝阳区作为北京市常住人口最多的区域,居住小区众多、居住形式多样,物业管理和服务问题一直比较复杂,尤其是老旧小区的物业管理问题普遍突出。截至2020年年底,全区共有房改房和老旧房屋混合的小区775个,无物业老旧小区239个。这些老旧小区普遍存在建成时间早、基础设施差,产权单位较多、业主群体复杂、物业管理缺失、居民维权频繁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城镇老旧小区量大面广、情况各异,其配套设施老化、公共服务缺项等问题直接关系到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不仅是重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也是培育国内市场拓展内需的重要抓手。面对"老房子的新问题",应不断完善老旧小区改造规范和标准,摸索建立一套切实可行、可广泛复制的城镇老旧小区综合改造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4.
认真开展中央国家机关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作,是加强社会事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对于彻底解决老旧小区安全隐患突出、设备设施陈旧,功能配套不全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按照中央国家机关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作总体部署利此次会议的要求,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扎实开展国资委老旧小区综合整治,以安伞节能、整洁美观、文明有序的小区环境,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相似文献   

5.
正当前,北京的社会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老旧小区面临着适老性低、老年人出行活动困难等问题。如何在配套设施较少的老旧小区开展改造工作正逐渐引起社会关注。若要大规模对小区进行拆旧建新,从各方面来看都是不现实的。唯一比较可行的办法就是对这些老旧社区的公共设施进行局部改造,以适应小区里大部分老年人的需求。目前,老旧小区室外环境在适老性方面存在不少  相似文献   

6.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以绣花功夫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开展老旧小区、老旧厂区、老旧街区等改造."在老旧小区改造时要加强'里子'改造,让小区既好看又好住."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期间,省政协常委、三门峡市政协副主席张景林提出建议. 目前,一些地方热衷于墙面刷新、杆线整治、小区亮化,在"面子"上旧貌换新颜,但楼道卫生、电梯加装...  相似文献   

7.
汪广丰 《群众》2020,(10):52-53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强城市更新和存量住房改造提升,做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老旧小区是指建造时间较长、市政基础设施老化、公共服务缺失等问题比较突出的住宅小区。老旧小区改造提升是重大民生工程,也是解决城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进老城区更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海棠里小区建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是一个没有物业管理的开放式老旧小区.过去小区环境差,居住人员杂,管理难度大,治安防范难,发案率较高,群众颇有怨言。而如今的海棠里小区面貌焕然一新。成功实现了群众自治的创新管理模式,进而带动了小区“消防进小区、车管进小区、危管进小区、网管进小区、外管进小区”的“社区六进”。  相似文献   

9.
<正>截至今年6月底,丹阳市供电公司顺利完成了对全市18个老旧小区电路设施的改造升级,长期困扰居民的用电安全隐患得以消除。这项惠民工程的实施,得益于市政协提案的推动。丹阳市老旧小区大多建于上世纪90年代,由于供电线路架设时间较早,普遍存在线路乱拉乱接、设施破损老化、负荷能力不足等问题,易发生漏电、短路等事故,安全隐患突出。为使居民用上"放心电",夏春风委员提出了《关于整改老旧小区电线老化》的提案,建议尽快对老旧小区老化供电线路进行改造升级,切实保障居民用电安全。  相似文献   

10.
正在城市化进程中,在高楼大厦的背后还有不少老旧小区。这些老旧小区因建设年代久远、没有物业管理,通常成为脏乱差的代名词。如何让老旧小区变身为美丽家园?徐州市泉山区通过为老旧小区量身定制物业管理,找到了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关注民生,探索物管新模式过去几年里,泉山区不断加大投入,加上市级资金合计投入3.1亿元,整治了232个老旧小区,惠及居民35.9万人,小区环境普遍得到提升。为巩固来之不易的整治成果,  相似文献   

11.
<正>"要车位,也要品位。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应妥善处理好车位与小区品位的关系,要增加车位,更要提升小区品位,更好地提高居民居住质量和生活品质。"近日,淮安市淮阴区政协专题调研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老旧小区改造连续3年被列入淮阴区政府为民办事工程。该区政协紧紧围绕党委政府重点工作建言献策,将老旧小区改造作为常委会调研  相似文献   

12.
农村稳则天下安。有鉴于此,近年来,为了破解农村治安防控管理难题,各地公安机关在农村地区进行了有益的警务机制改革探索,"一村一警"便是其中之一。在"一村一警"的实践中,各地因地制宜,探索适合当地发展的运行模式。例如,安徽、河南、陕西等地公安机关推出了"一村一警"包村联系制度,"村警"清一色是驻村、包村的公安民警。  相似文献   

13.
以优美环境迎接新中国建立60周年,提高北京市人居生活品质,是老旧小区环境整治的主要目标和要求。在60年国庆到来之际,记者随市市政市容委走访了几处整治后的老旧小区,这些小区绿树成荫、道路翻新、市政设施齐全……更为可贵的是,小区整治在由政府部门为主导的前提下,充分听取了当地居民的意见,居民前期参与,达到了居民自治与改善民生结合起来,使老旧小区变成了环境优美、和谐宜居之地。  相似文献   

14.
《群众》2020,(10)
正老旧小区改造是涉及广大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重大民生工程,也是补齐城市建设短板、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重要内容。2020年4月7日,省长吴政隆在南京调研老旧小区改造时强调,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让群众生活更安全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充分发动人民群众广泛参与,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不断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问需于民,解决老旧小区改什么的问题推进老旧小区改造,首先要问需于民,准确把握人  相似文献   

15.
<正>鄂城建绿办[2018]2号各市、州、直管市和林区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根据省政府印发的《湖北省城市建设绿色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到2020年,城市老旧小区改造率要达到50%以上,配套完善水、电、气、管网、路灯等基础设施。为扎实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请各地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因地制宜做好老旧小区改造工作。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江苏句容市围绕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老旧小区设施旧、环境差、管理难等问题,精准对接居民需求,科学制定改造方案,大力实施综合整治,一大批老旧小区实现美丽蝶变,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显著提升。一、注重群众参与,邀请居民监督。  相似文献   

17.
<正>老旧小区改造点多面广,协调工作量大,利益诉求多元,是群众热议的“关键小事”,也是政协助力民生改善的重要课题。6月6日,一场关于“助力老旧小区换新颜,增强居民生活幸福感”的“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会在济源市济水街道拉开帷幕。济水街道地处老城区,承担着济源全市老旧小区57%的改造任务,特别是随着全省老旧小区改造政策即将到期,如何抢在政策“窗口期”关闭之前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惠及更多群众,济水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政协工作召集人吴耀华特别组织相关政协委员和基层代表进行面对面协商。  相似文献   

18.
《城市管理与科技》2009,11(3):76-77
北京市老旧小区整治于2006年由市市政管委(现市市政市容委)负责,2006-2008年三年期间,全市共整治老旧小区664个.整治内容包括拆除违法建设、整修甬路、清除乱堆物料、绿化补建、完善公共照明、楼梯粉饰等.一些小区整治后辟出停车场地,建起存车设施,为居民配置了健身、娱乐设施及生活服务设施.  相似文献   

19.
李辉 《公安研究》2012,(1):83-87
派出所综合警务改革是公安警务改革的重点,也是难点,深化派出所综合警务改革对推进公安工作的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解决好"不愿改"、"不敢改"和"不会改"的阻力问题,有利于改革的顺利推进;解决好"三警合一到所"和"三警合一到人"、"综合用警"和"专业用警"、"自上而下推进"和"自下而上推进"等改革的选择性问题,有利于确定改革的体制设计、模式设计和勤务设计及改革推进的连续性和实效性;解决好群众对改革的支持和激活改革参与者的潜力等改革保障问题,有利于增强改革的生命力和活力。  相似文献   

20.
正当前,老旧小区存在的问题,既有软硬件建设跟不上问题,也有群众需要与服务管理脱节的问题。必须客观、系统、全面地看待和审视,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让人民群众从社会治理中更多地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老旧小区的管理问题一直是城市治理工作中的难点,也是信访反映、12345热线举报和新闻报道的热点。解决老旧小区问题,推进老旧小区更新改造,是为居民办好"房前屋后事"的前沿阵地,是切实提高群众获得感的迫切需要,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