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区品牌该如何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办方邀请我在这次论坛上讲一讲地区品牌建立的话题。事实上,我对这个主题非常有兴趣,有两个原因:第一,我在奥美的专业就是品牌创立。第二,在我来亚洲之前,在英国伦敦我也介入了伦敦这个城市创建品牌工作。今天我主要给大家讲的内容是什么叫品牌。什么叫品牌,如果我们讲一下全球的品牌,有一些大的品牌马上就能在你脑海里形成非常清晰的印象和图象。我在此列出全球几大品牌,这包括可口可乐、微软、IBM、通用电器、迪斯尼等等。对于大多数公民来讲,他们都明白这些品牌代表着什么,是什么意思。《财富》杂志也评出中国十大品牌,中国十大品牌…  相似文献   

2.
正首先来诠释一下我对品牌概念的理解。最近几年我在研究中国梦,说到底中国梦就是强国梦,强国梦的一大内涵就是品牌梦。德国八千多万人口,拥有全世界认同的2500多个世界级的品牌,而回顾中国,尤其是前一段时间,很多著名的本土品牌都被国际财团收购了,包括一些快消品和饮料,让人非常心痛。我们的民族品牌相对较少,现有的一些老品牌还在走下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记者沥一耀报道承载民族品牌振兴使命、展现中国品牌领袖风采的“2006中国品牌领袖年会”即将举行。深具北京大学背景的“2005中国品牌领袖年会”的成功举办,引起国内外品牌界的广泛关注“。2006中国品牌领袖年会”盛邀中国新经济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使本届年会锦上添花。本届年会在奖项设置上有重大突破:草根品牌领袖人物有望产生。20个行业将分别评选出10名领袖人物,然后再产生“国际影响力品牌领袖大奖”和“国内影响力品牌领袖大奖”。去年被拒之门外的国有垄断行业品牌领袖们今年被全部列入。这些在世界经济疆场叱咤风云的品牌领袖…  相似文献   

4.
1913年 2月 3日,我出生在海南岛文昌县湖山乡茶园村一个贫农家 庭,父亲给我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琼香”。我上有三个哥哥,四个姐姐,因我是家里最小 的孩子,全家人对我非常好,尽管家境贫寒,但仍送我上学读书。   7岁时,我成为本村小学中惟一的女学生。 11岁时,到海口市海南公学读书。海南 公学是由中国共产党人办的学校,校长、教育长和许多老师都是中共党员。在这所学校里, 我接受了早期共产主义思想启蒙教育,在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反帝反封建的种子。我当时曾 写了一篇作文,题目是《中国茶叶之盛》。老师看后非常赞赏,对同学…  相似文献   

5.
东省文登市在中国算不上是 一座有名的城市,但这里生产的“云龙牌”机绣抽纱工艺品已经销往世界上6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8次荣获国际金奖。其代表作品─—云龙绣已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永久收藏。许多绣品作为国家的礼品赠送给外国友人。文登也因其绣品为更多的世人所知,成为中国鲁绣(山东省简称)最佳品牌的生产基地和中国最大的出口机绣抽纱工艺品的生产基地。 一把金钥匙 “品牌是企业竞争实力的综合体现,是开启国际市场的一把金钥匙。”“只有品牌叫得响,产品才有占领市场的实力。”这是山东云龙绣品工业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李国贤女…  相似文献   

6.
BBS风声     
我不认为萨达姆被杀是什么单纯国际政治,甚至是美国单方面的希望。就算美国不杀他,在伊拉克境内,萨达姆也是有大把政敌。一个以毒气屠杀自己境内人民的执政者,不管什么理由,被本国法庭判处死刑,非常的罪有应得。——两全其美军事论坛网友Mihs从公交车上的移动电视上,知道了萨达  相似文献   

7.
世界上“中国制造”已是非常流行,但是我们的价值观,我们的文化有没有随之输出?文化到底怎样“走出去”?我认为在很大程度上是要有一批真正了解国际文化和国际趋势的国际型人才。目前,文化走出去最大的问题和障碍就是国际化的人才太少。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中国科技转化能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登上国际舞台,开始走上中国品牌国际化道路。中国企业要站在经济全球化的视域,敢于承认自身品牌与国际化标准存在的差距,敢于立足企业现状谋划"走出去"国际战略,在竞争中提升自身在国际经济市场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人民论坛》2015,(4):46-49
主持人 :吴大使,我首先想问问您,刚才也说到大国复兴和自主品牌的未来,进行了诸多讨论,但是我仍然感到民族品牌的未来是非常遥远的。请谈谈您的看法。吴建民:中国品牌如何走向世界大国复兴和自主品牌的腾飞,很快就会到来,但我们还是要设想得长远一些。实事求是地讲,今天中国的创新能力有很多不足,还需要多方的努力。58年大跃进,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我们大家都知道,所以还是得一  相似文献   

10.
咨询室里的羞怯诉说崔云(初一女生):我最怕看老师的眼睛,无论是上课,还是平时,只要发现老师看我,我就赶紧把目光移开。所以,课堂上,我总是低着头、垂着眼皮,被老师批评为不认真听讲。课间的时候,我总绕着老师走,遇到老师就装作没看见,被大家认为没有礼貌。其实,我挺尊敬老师的,老师也都对我挺好,可我心里面就是觉得她们可怕,不敢看她们的眼睛。同学说我很害羞,但我与同学在一起时,并没有不自在的表现。郑同(高一男生):我不愿意在班里发言。每次站在前面的时候,我就感到自己呼吸急促,脸上发烧。尤其是那种严肃的场合,大家安静得可以听到我的…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 ,中国众多辉煌一时的“知名品牌”在市场竞争中相继陨落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主要原因如下 :1.品牌管理尚未走向理性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品牌是由历史和理性造就的 ,而二者与市场经济发展息息相关 ,企业不可能超越历史去创造一个理性的品牌。说到底 ,中国企业品牌的稚嫩与短暂是与中国经济不发达联系在一起的 ,这也是所谓民族品牌走向国际化难以逾越的屏障。实际上 ,在加入WTO的今天 ,当我们将品牌人为地区分为“民族”与“国际”的时候 ,已经在观念和行为上暴露出我们对品牌的认识还相当幼稚与肤浅。品牌如同市场一…  相似文献   

12.
高雅的淮海路有着国际性的前沿时尚文化,是上海城市的名片。它的魅力来自百年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底蕴。 淮海中路作为上海国际时尚商务商业街,是世界品牌的集聚地。不少世界品牌把进人中国大陆第一站选择在准海中路。瑞典的H&M、西班牙的ZARA,作为国际时尚极具人气的品牌,不久前在淮海中路都亮出了“海恩斯莫里斯”、“飒拉”的中英文对照规范店招副牌,这也是这些品牌在中国大陆第一次亮出中文“身份证”。  相似文献   

13.
提升产业国际安全的重要抓手之一是推动中国企业创建世界一流品牌。"中国制造"面对的全球市场分为优势细分市场、竞争性细分市场、包容性细分市场、陷阱细分市场,应针对不同海外市场制定精准化国际营销战略;根据集体主义-个人主义的垂直、水平维度,区分海外市场的文化价值观,塑造中国品牌人格形象,提升品牌文化魅力;聚焦在国际优势产业创建世界一流品牌,打造全球样板产业,提升中国产业国际抗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14.
据美国《福布斯》8月12日报道在北京奥运会上,被经常提及的是瞄准中国13亿消费者、尤其是针对中国不断增长的中产阶级的可口可乐等国际大品牌。但是,包括联想、李宁和皇朝家私等在内的中国本土品牌正将奥运会当作走出国门的  相似文献   

15.
<正>前不久,我去台北参加了一次有关"中国模式"的国际会议。近几年大家都在谈中国模式,国际上人们对中国模式也非常感兴趣,中国模式到底什么意思?在这次会议上,一位来自美国南加州大学的教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他说"你们既然在讨论中国的崛起,那么中国崛起的标志是什么?"他觉得更重  相似文献   

16.
我爱中国功夫[美]韩了菲曾经,“到中国去”只是我的一个梦。我知道,中国和美国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但当来自中国的太极拳老师陈庆州第二次访美结束返回中国后,我的心却随之飞到了中国。我不仅被他高深的功夫所吸引,更被他大师的胸怀所折服。原先我无法确知陈师父...  相似文献   

17.
在我大学本科老师中,从专业角度说,与我一生事业关系最密切的是于光远先生,因为他是中国自然辩证法公认的“祖师爷”。我在哲学的诸多分支中,选择了自然辩证法作为专业方向,当然有诸多理由,这里不去说它;吊诡的是,光远师虽是我的授业师,但我搞科学哲学却并不是受他的影响。我在本科时,自然科学哲学的相关课程并不是光远师开的,主要的一位老师是林万和先生,这位老师在中国自然辩证法史上,本应占有重要位置,却几乎被完全遗忘了,这事以后再说罢。  相似文献   

18.
范有生 《北京观察》2015,(11):64-65
10月12日《北京日报》刊登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宣布中国申报的《南京大屠杀档案》成功列入《世界记忆名录》.消息传开,令我这八十七岁的老人备感振奋.记得我上小学时,一位叫郑立明的老师曾告诉我们,日本在南京杀死了几十万中国人,后来这位老师因参加抗日活动,被日军逮捕,关进了玉田县城内北大营牢房,这件事一直留在我的记忆中.  相似文献   

19.
下课了,几个同学叫住我,指着保龙仓超市宣传画报上的“海尔”空调对我说:“老师,你不是要买空调吗?看。现在超市搞优惠促销活动,可便宜了,你快去看看吧。”他们的这一细心的发现、及时的“情报”很是让我意外和感动。事情是这样的:上节课讲“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时,为了强化企业信誉和形象对消费者的重要性,让学生在真实的课堂情境中去理解和感悟知识。我精心设计了这样的导入情景:“天越来越热了,我想买台空调,但挑来挑去不知买什么品牌的好,请大家给我参谋参谋,选个好品牌。”在我诚心的求助下,同学们各抒己见,极力推荐自己信赖的品牌(如:…  相似文献   

20.
段忠玲 《春秋》2013,(6):23-25
一、“文革”风起 陡峭青松下碧溪,君家元在小桥西。 宅依迭岚桃梨外,日暖花香山鸟啼。 我的家乡环境非常优美,条件却十分艰苦,1965年,我进入中学时代。那个年代,升学率特别低,我们村前后三届,只考上我一个学生。我以优异的成绩被牟平七中录取,轰动了乡里,老师亲自把通知书送到我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