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在汹涌澎湃、锐不可挡的经济全球化大潮面前,任何民族与国家都必须做出自己的选择.取抵抗逃避的被动姿态,注定要被奴役,甚至被毁灭.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强劲姿态,积极主动地挑战经济全球化,是21世纪中国的唯一正确选择.我们凭借来挑战经济全球化的优势主要包括坚定的政治理论优势,良好的国际生存环境,日益强大的经济实力,不断丰富、繁荣的民族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2.
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聚焦中国价值、阐释中国文化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2015年全球化与当代中国文化发展"学术论坛在首都师范大学召开,主题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价值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与会专家学者紧扣主题,从全球化的宏阔背景,聚焦中国价值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塑,全面而深刻地阐述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价值重塑的时代意义和世界意义,回答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的学理基础和现实路径以及中国价值与传统价值、西方价值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聚焦中国价值、阐释中国文化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2015年全球化与当代中国文化发展"学术论坛在首都师范大学召开,主题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价值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与会专家学者紧扣主题,从全球化的宏阔背景,聚焦中国价值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塑,全面而深刻地阐述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价值重塑的时代意义和世界意义,回答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的学理基础和现实路径以及中国价值与传统价值、西方价值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漾"来自于英文中的"Young",代表年轻与活力."漾文化"是一种以自我创作为中心的流行文化.个性风采、偶像心弦、伤感魅力、冷香情漾,无一不摇荡着青春的艰涩与韵致,张扬着颠覆传统的时尚姿态,集合着欢快、搞笑、魔幻和无所不能.难怪有人说,从少年、校园或社会等流行意识中所萃取的"漾文化",往往呈现褐白、黄色或绿褐色,因为魅惑,因为青青情事,因为人初长成的意气风发,更显斑驳多姿,尤其经过特殊的发酵与变形扭曲,那些灿烂芬芳的年华就更有一些迷离了.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语境中的先进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内涵 ,将对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身处全球化时代 ,先进文化必须以开放的姿态 ,主动地迎接外来文化的挑战 ,积极地参与文化的互动和融合 ;必须始终注意把握文化发展的规律和方向 ,与时俱进 ,不断创新 ;必须始终以先进性为准绳 ,正确地处理一般与特殊、认同与拒斥、文化关系与国际关系等矛盾。  相似文献   

6.
2011年12月25日,由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和首都师范大学联合主办,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人的发展研究会、首都师范大学全球化与文化研究中心承办的"2011全球化与当代中国文化发展"学术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编译  相似文献   

7.
应验 《今日海南》2020,(2):55-56
从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再到知识经济,从货物全球化到资本全球化再到人才全球化,当今世界正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错综复杂的全球化与逆全球化浪潮中,人才的流动却浩浩汤汤势不可挡。一方面是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加剧,对国际人才逐渐采取欢迎与接纳的姿态。另一方面是新兴经济体营商环境、社会发展、政策红利不断优化,对人才吸引的"磁场"效应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8.
信息时代,全球化在经济、文化、政治等领域都有不同表现,而在文化领域,集中表现为文化多元化的态势。在文化全球化视域下探讨中国"世界遗产",既要有世界性眼光,寻找他民族的价值认同,又要兼具民族性特色,彰显个性,展现中国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从世界性与民族性契合的角度探讨世界遗产的共性与个性对立统一问题,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世界遗产在实体价值、文化价值、跨文化交际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民族性特性。  相似文献   

9.
建构对外话语体系,已成为当下中国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未来需要在全球化的坐标系中彰显中国先进文化,使其成为中国在全球化背景下与其他国家进行文化交流的"名片",并以此来进一步巩固中国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0.
潘海英 《长白学刊》2009,(5):158-158
当今世界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并且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席卷着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文化全球化作为人类文化发展的一种新趋势,己经成为一种事实性存在。在文化全球化这一语境之下探讨中西方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正确审视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以主动的姿态面对全球文化融合,积极调整文化对策,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张昌山 《思想战线》2011,37(4):58-60
地方性知识作为全球化的一种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遗传基因符号的表示。如是没有这些乡土文化,那么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就失去了根基。我们在全球化多元文化共生的环境中思考中国地方知识与文化重构时,不是一味地要在"地方知识与文化重构"中寻找所谓的资源与灵感,而是以此为新的开端,通过从"实际"入手,回归本真,寻找到一个超越的、普世的文化立场。云南以往的文化对现代云南文化的影响,表现的是一种潜意识的"云南精神",其民族特色和文化精髓大概就在于敬畏自然之道、享受平凡之美、承认和尊重他人的文化、风俗、生活具有和自己一样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文化与全球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占全球人口1/6的中国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毫无疑问,经济全球化影响着中国,中国的积极参与也必将对全球化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中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这意味着中国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世界全球化的浪潮。全球化给中国经济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因此,中国应根据新的形势来制定自己国家的发展战略,要在全球化背景下更好地发挥国家和政府的作用,维护好中国的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14.
徐平 《人民论坛》2012,(5):9-11
诚信建设应辩证对待传统文化与西方经验,理顺个人与社会、效率和公平、科学与盲从的关系,实行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在全球化时代,西方以个人为单位讲求"竞争"的"效率优先"文化,与中国传统以群体为单位讲求"和合"的"公平优先"文化,必然会在冲撞中交融,会对中国以及世界的未来发生根本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王芳 《湖北社会科学》2012,(10):130-134
在当今全球化浪潮下,玫瑰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文化符号。但与中国悠久丰富的牡丹、梅、兰、荷、菊等花卉文化相比,玫瑰在中国传统花卉文化中几无地位,在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作品中数量甚少,更没有被文人雅士赋予特定的文化意蕴。为此,许多人误以为玫瑰纯为西方舶来品,中国没有"玫瑰文化"。  相似文献   

16.
张云德 《人民论坛》2012,(17):148-149
在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中国文化的"民主化"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文章通过梳理不同历史时期文化的民主化议题,认为在经济和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的民主化必须以民族文化为核心,民族性应该是民主文化的主体和精髓。丢弃民族文化、主张"拿来主义"的做法,会使文化的全球化偏离"民主"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17.
喻辉 《传承》2011,(14):64-65,88
近代以来,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发展,中国经历着深刻的文化"危机"。在新时期,中国文化"危机"又有了新的表现。那么,中国如何应对文化"危机"?出路在哪里?在考察、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来探讨中国文化"危机"的化解之道:批判继承,融合创新,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18.
谭佳 《思想战线》2005,31(5):123-126
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备受研究讨论的现象,典型地体现出全球化背景下知识分子追求自身文化身份认同和生存利益的"忧患意识",也从侧面深刻反映了跨文明比较研究的必要性和深刻性.为避免陷入到由全球化所引发的文化身份认同危机而导致的"虚拟对抗"的"文明冲突"陷阱中,在文化思想界有必要进行跨文明研究与对话,而中国的比较文学界有能力、更有责任参与其中.  相似文献   

19.
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全球化的市场经济对于作为文化传统保存下来的儒家价值观来说,纯然是外生的.于是,儒家价值观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即由产生性关系转换为功能性关系.因此,必须超越"韦伯命题"与"韦伯反命题"所构成的理论"悖论"来思考儒家价值观与中国市场化转型之间的关系.儒家价值观中的一些"合理内核",经过适当的"创造性转化"之后,一定而且应该会对中国市场化转型产生正向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时代潮》2001,(18)
中国加入"WTO"为期不远,许多在世界上声名显赫的金融保险机构对抢滩中国市场已经跃跃欲试。可以预见,21世纪的中国保险市场必将风起云涌,巨浪涛天。面对充满变化的市场,面对充满机遇也充满挑战的明天,中国人民保险公司青岛分公司全面调整方略,加大改革力度,以强者的姿态迎接全球化竞争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