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3 毫秒
1.
当前,欧债危机愈演愈烈且成蔓延、发酵之势,给欧盟及欧洲一体化事业带来诸多困难与挑战。它对欧盟政治的影响是长远的,且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欧债危机迫使欧盟强化政治合作与政策协调,采取一系列蕴含深刻政治含义的改革,加强经济治理和行业监督,以进一步推进经济领域的高度一体化;它导致欧盟内部各政治力量新的分化、调整和组合,迫使法国和德国联合起来应对经济失衡,继续担当欧洲一体化的"火车头"、"发动机";它扩大了欧元区集团与非欧元区成员国间的裂痕,促使双方重新评估和调整相关政策,为今后集体实现单一货币奠定基础。历史地看,欧洲一体化事业总是在危机中不断前进的。此次欧债危机虽然给欧盟造成了许多困扰,但如果应对妥当,它将会以政治联盟建设的新突破为欧洲一体化注入新的强劲动力。  相似文献   

2.
薛原 《探索与争鸣》2024,(2):162-176+180
欧洲民族国家的集体认同是一个难题:它们往往在作为民族国家的坚守、对共同政治文化的接受,还有作为“欧洲人”的共同身份这三种立场之间摇摆不定。在欧洲逐步迈向“超国家”共同体的今天,德国的集体认同对于认识欧洲民族国家与欧洲国家共同体之间的关系有着重要意义,它深刻影响着德国国内的稳定和团结,主导着其外交和安全政策走向,也构筑着德国未来发展的愿景。二战以后,德国以逐步削弱“德国性”、接近“西方”的方式获得国家集体认同。这就是代表德国民族主义的“主导文化”以及代表政治文化的“宪法爱国主义”的争端之所在。而这一对矛盾,在欧洲层面可以得到疏解和升华。欧洲文化价值共同体与欧洲宪法爱国主义合一的愿景,可以成为德国乃至其他欧洲国家集体认同构建的最高目标。  相似文献   

3.
欧洲一体化不仅是一个经济整合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整合的过程.欧盟社会政策是欧洲一体化在社会领域的发展成果.经过60多年的发展,欧盟社会政策从附属于经济一体化逐渐实现独立,并成为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基石.同时,欧盟社会政策在与其他领域的一体化互动中,不仅保障了经济一体化的顺利发展,并提升了它的发展质量;同时在增进政治一体化的合法性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也在欧洲认同的建构中显现出独特的价值,从而在整体上推动了一体化的全面协调发展,成为欧洲一体化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反建制力量在欧洲的影响呈不断上升趋势,并且已经对主流政治话语形成挑战。2017年将成为欧洲政治发展过程中具有关键意义的一年,包括德国和法国这两个欧盟核心成员国在内的多个欧洲国家将举行大选,而反建制派别的发展态势,将对欧洲政坛的走向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英国加入欧共体是希望从欧洲的统一大市场中获得更多的商业利益,而对欧洲走向政治联盟依然持排斥的态度。当下,作为游离在大西洋和欧洲大陆之间的英国,在欧洲一体化问题上已经不仅仅表现为疑欧了,而是直接表现为脱欧。  相似文献   

6.
阿登纳与欧洲一体化的缘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登纳为欧洲一体化的缘起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审时度势,从战后欧洲的现状和西德的现实与利益考虑,出于抗衡苏联的需要和对美国的不信任,积极主张欧洲一体化。他身体力行地推动欧洲一体化的起步与初期发展。从改善德法关系入手,在经济领域寻求一体化的道路,成功启动了欧洲一体化的早期历史。同时,在政治、军事方面也作了有益的尝试,为欧洲一体化的未来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杨晨曦 《理论月刊》2012,(5):177-181
战后欧洲联合的历史经验说明,区域内各国的政治意愿、利益协调与整合,以及区域文化的同一性是区域一体化的必备要素。政治意愿是前提、利益整合是起点、共同文化则提供了"我们感"。冷战后的东亚地区不具备战后西欧联合所拥有的特殊历史条件,难以达成此三点要素,因而更为困难。但当前东亚各国公共面对的共同区域问题又对区域一体化提供了政治动力。东亚主要国家当找到适当的经济切入点,整合利益,为东亚一体化找到适当的逻辑起点。东亚一体化将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将同时是东亚地区文化同一性也即"我们感"的再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8.
文明,是人类社会历史的演进过程。它既是不断从较低级的文明阶段走向更高级的文明阶段的过程,又是从片面发展的社会逐步走向全面发展的社会推进的过程,表现为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共同进步,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欧盟宪法条约》相继被法国和荷兰否决后,在欧洲大陆引起了一场强烈的“政治地震”,它对欧洲一体化进程产生了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欧盟宪法条约》虽暂时搁浅了,但不是它的“末日”。建设一个稳定、和平与繁荣的“大欧洲”是欧洲大多数人的梦想。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不可逆转。欧盟只要大开磋商和妥协的智慧之门,就一定能够化解和摆脱目前的危机,最终走向政治统一。  相似文献   

10.
王敏 《两岸关系》2013,(10):17-19
近30多年来,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带动下,两岸经济关系克服重重阻力,从相互隔绝走向逐步开放,迅速发展为彼此最密切的经济伙伴之一,  相似文献   

11.
方岩 《前沿》2011,(22):79-82
欧洲一体化的发展已引起了深刻的社会变革。在欧洲一体化过程中,法律发挥了重要的工具作用,法律统一也成为欧洲一体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欧盟独特的法律制度设计是法律统一化进行的助推器。欧洲一体化进入到社会和政治一体化的更深层面之后,欧盟法律制度和法律体系的创新和作用面临挑战。  相似文献   

12.
近二十年的改革历程,使我国市场经济的建设在与世界经济的接轨过程中开始逐步走向成熟,企业也逐步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经济学理论认为,企业和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两种手段具有密不可分的关联性,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取决于其对市场的适应性。近年来国际市场呈现出以下特征——一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分工进一步细化,使各国经济与世界市  相似文献   

13.
当今世界正经历着深度分化与高度综合的双向运动。一体化在多极化的进程中展开,多极化在一体化的进程中得以强化。这无论是从全球、大区域还是各国来看都是如此。正在迅速发展中的欧洲一体化运动既是欧洲国家的共同利益的内在驱动,又是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加剧了世界的多极化进程,它已经、正在、并将继续对世界格局发生重大的影响。从全球战略的高度多视角地对欧洲一体化问题进行比较和哲学研究,不仅对于准确把握当今世界的整体格局及其21世纪走向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制订和理解我国的对外对内政策也有重要…  相似文献   

14.
张浚 《人民论坛》2022,(4):108-111
2021年德国大选并没有改变德国政党政治的基本格局,新一任总理朔尔茨上任,维持德国政治的稳定和延续性依然是德国政治精英和民众的普遍期待。新政府执政之后,以欧洲一体化和跨大西洋伙伴关系为支柱的德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不会发生根本变化,但是,德国和欧盟显然希望能够减少对美国的依赖,推行更加独立的外交政策并谋求更加平等的伙伴关系。德国不会成为美国遏制中国的盟友,但同时,德国新政府对华态度也极有可能更加强硬,推动中德关系和中欧关系的稳步发展需要更多的政治智慧和外交努力。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崛起已成为西欧一道新的政治景观。在欧债危机、难民危机等多重危机的影响下,原本被排斥在政治舞台之外的以反移民、排外为主要政治诉求的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强势崛起,成为欧洲"最显赫"的政治力量。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崛起,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民众焦虑和不满心理的反应。经济上的不安全感,西欧社会面临的身份认同和安全问题上的挑战,各国的主流政党无法有效应对经济危机与难民问题而导致其在各国国内政治认同下降,右翼民粹主义政党思想和纲领政策的调整及其策略的转变,这些都为西欧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崛起提供了政治空间和有利条件。虽然2017年荷兰、法国和德国的大选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右翼民粹主义的浪潮尚在可控范围内,但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崛起打破了西欧国家传统的政治平衡并重塑欧洲政治格局,深刻影响着西欧各国政治议题和政策取向的设定,对欧洲一体化进程形成了巨大威胁,使西欧社会思潮和民主政治面临巨大冲击。  相似文献   

16.
正选举制是现代国家政治制度的核心运作机制,它是国家权力机构和政权的合法性来源。选举权是一项保证公民表达自己意愿的基本权利,通过选票,公民选举自己的政治代表行使国家权力。从代议制发展成熟的西方国家的历史来看,选举制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挑选统治者,它还是一国政治现代化的动力机制。在选举制实施的过程中,国家的政治结构逐步分离,权力逐步世俗化和多元化,政治文化走向文明化,公民的政治生活从暴力革命、起义逐步走向用选票说话。  相似文献   

17.
“公共领域”是哈贝马斯用以分析人类社会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变迁的核心范畴。哈贝马斯是欧洲一体化运动的坚定支持者,他把“公共领域”的概念从国内分析运用到欧洲一体化研究当中,创造了“欧洲政治公共领域”这一新的范畴,并把它作为欧洲迈向真正的超国家组织的关键因素。欧洲传媒一体化运动虽然在培育真正的“欧洲媒体”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离“欧洲公共政治领域”还十分遥远。欧洲传媒的一体化本质上是商业利益和全球传媒业激烈竞争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统筹城乡发展是新经济体制构建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社会整体转型的必然要求。随着市场机制的引入,原来城乡对立、分割的体制受到强烈的冲击,城乡从封闭走向开放、走向联合与协作,城乡联系显著增强。目前,城乡一体化的雏形在我国已经初步形成,这是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逐步加深的发展结果。绍兴市在市委、市政府进行了大量社会调研的基础上,抓住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发展的时机,提出了一系列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举措,"十网建设"就是其中最具有现实意义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9.
冷战结束,为欧洲的大联合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欧盟抓住这一机遇,着手将"大欧洲"这一古老的政治理念付诸于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本文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大欧洲"政治理念的由来及现状,为欧盟加快欧洲一体化,实现"大欧洲"观念过程中的动力和阻力作了探讨,同时,对欧盟新一轮东扩产生的影响及其前景作了分析,指出欧洲实现一体化的进程注定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相似文献   

20.
叶继红 《群众》2009,(11):42-43
一、农民集中居住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需要 城乡一体化是指在生产力或城市化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城市与乡村之间逐步消除差异而走向融合的过程。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城乡经济社会的急剧变革与发展,学术界在城市化研究过程中.从协调城乡发展关系的角度涉及了城乡一体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