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延伸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业价值链、拓展农民增收渠道的重要举措,也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战略选择。而有效的土地供给,是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前提条件与关键因素,应引起高度重视。近年来,常熟市围绕"发展现代农业、活跃农村经济、致富广大农民"的总目标,坚持转变  相似文献   

2.
耿献辉  周应恒 《群众》2017,(24):30-32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从国际经验来看,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本质特征是依托特色农业生产和农村资源形成利益共同体,突出农民对二三产业的参与和利益分享.  相似文献   

3.
正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渝府办发[2016]247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积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有效拓展农民增收渠道,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93号),经市政府同意,现就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以下简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总体要求(一)工作思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  相似文献   

4.
<正>(2017年8月7日)沪府办发[2017]49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关于本市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关于本市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为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  相似文献   

5.
<正>鄂政办发[2017]1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为全面构建我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实现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新跨越,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93号)精神,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就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以下简称农村产业)  相似文献   

6.
《小康》2016,(28)
正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要延长农业产业链,扩充价值链,最终达到增产、增值、增效、增收。这样的发展路径是目前新常态下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新的尝试,在广东新兴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路径逐渐有了雏形。20世纪90年代,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农业专家今村奈良臣,针对日本农业面临农业后继乏人、农村衰落的发展窘境,提出了"第六产业"的概念。鼓励农户搞多种经营,不仅种植农作物,而且从事农产品加工与销售农产品及其加工产  相似文献   

7.
正皖发改农经规[2019]3号各市、省直管试点县发展改革委:现将《省统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资金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2019年4月1日省统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资金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资金管理,规范使用程序,提高使用效益,建立科学、民主、公开、公正、高效的资金安排制度,按照《安徽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皖发[2018]35号)、《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围绕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发展现代农业。近年来,沈阳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农村产业合作不断深入,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成效显著,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呈现良好势头,为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提供了重要支撑。但是仍存在产业融合程度低、层次浅、新型经营主体发育较慢等诸多问题。沈阳市农村产业融合要适应引领新常态,必须摆脱主要依靠要素投入、透支资源环境的传统发展方式,培育更健康、更可持续的增长新动力,挖掘新型增长点,全力打造生态品质农业、高效设施农业和现代都市农业。  相似文献   

9.
顾全 《群众》2023,(10):35-36
<正>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之举。近年来,苏州市吴江区震泽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以“生态化、轻量化、市场化、艺术化、价值化”为抓手,全力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走出了“宜居、宜业、宜游”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振兴新路径,获“江苏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称号,镇党委获评江苏省乡村振兴先进集体。  相似文献   

10.
正国办发[2015]9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以下简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必然要求。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11.
正典型模式产业融合创新驱动型:围绕产业融合形成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开展"双创"活动,加速区域之间、产业之间的资源和要素的流动与重组。发展举措桂林市荔浦县以培育农村创业创新主体,推动农村地区一二三产业融合为抓手,打造"品牌农业规模  相似文献   

12.
正川办函[2017]24号省发展改革委:你委《关于建立四川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的请示》(川发改[2017]13号)收悉。经省政府同意,现函复如下:省政府同意建立由省政府联系农业工作的分工副秘书长牵头的四川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  相似文献   

13.
正闽政办[2016]212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和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重要举措,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和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93号)  相似文献   

14.
<正>国家支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一)《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2015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农村电商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初步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诚信守法、安全可靠、绿色环保的农村电子商务市场体系,农村电子商务与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在推动农民创业就业、  相似文献   

15.
<正>辽宁省入民政府办公厅文件辽政办发[2017]41号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6]84号)精神,大力推进农民工、中高等院校毕业生、退役士兵和科技人员等返乡下乡人员(以下简称返乡下乡人员)到农村创业创新,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经省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16.
"第六产业"的概念,最先由日本专家在上世纪90年代提出,其实质就是推进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近年来,日本积极探索加快"第六产业"发展,并通过促进产业融合来增加农产品的附加价值,大大提高了其农业的现代化水平。日本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很值得我国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要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现代乡村体系,实现产业兴旺。产业兴则乡村兴,产业振兴居于"五大振兴"之首。南川是全市乡村振兴综合试验示范区,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第一抓手",打好"融合"牌,走好致富路,着力构建"田园风光为载体、融合发展为路径、产业兴旺为目标"的乡村产业振兴格局。一、重庆市南川区乡村产业振兴的实践探索近年来,重庆市南川区突出规划先行,统筹谋  相似文献   

18.
正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丰富乡村经济业态,扩展农民增收空间。我们要顺应产业发展规律,立足我区资源禀赋,在"特、品、融、新"上下足功夫,做实乡村产业发展"大文章",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提升乡村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让产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  相似文献   

19.
正自从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以来,贵州省依托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娱乐体验、养生养老、农产品加工等农业新业态,着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乡村振兴。截至2018年初,贵州省在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的过程中,为第二产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料  相似文献   

20.
推进乡村产业振兴,要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坚持质量、绿色、品牌和科技等核心要素,植根于县域,依托乡村农业资源,以农民为主体,积极创新创业,形成具有鲜明区域特色、业态丰富的产业体系。为此,可以从壮大乡村特色优势产业,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重视质量、绿色、品牌和科技四要素,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等方面寻找乡村产业振兴的发力点和突破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