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英国新左派文化理论是英国新左派文化研究的重要理论成果,是当代文化研究学科的思想源头。它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深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学说、实践的观点、人民的立场、阶级分析的方法以及马克思恩格斯对教条主义和经济决定论的批评。梳理总结英国新左派文化理论中的马克思主义因素,有助于我们准确理解其思想渊源和理论内容,更好地把握其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
列宁十分重视加强执政党的理论建设。他批评了各种否定和歪曲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潮,特别是批评了在国家与革命问题上的错误观点,批评了党内"左派共产主义者"的"革命空谈",批评了"社会主义失败论"。他主张理论创新,在革命的途径、红军的建设、国家资本主义等问题上进行理论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他提倡宣传和学习马克思主义。这些思想对于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2018年,在理论表达上,新左派思潮失声;在舆论场中,新左派思潮却充分在场。新左派思潮正在从若干年前的影响颇为广泛的忧患式论说,走向与问题相结合的底层叙述,突破了其以往封闭的"学院派"特色,更加具有"草根"味道。  相似文献   

4.
正关注度:7.9活跃度:8.4影响力:7.5综合得分:7.89动向一:以各种方式传播观点主张,试图影响国家政策走向2015年,新左派仍旧认为,中国已经进入"资本主义社会",贫富差距、社会分化等问题都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导致的结果。他们提倡新自由主义市场经济以外的"中国他选",以求能够保证中国底层百姓的福利。由于新左派的主张多是从底层的角度关注  相似文献   

5.
许晓琴 《求索》2008,(6):182-183
后殖民批评是以赛义德为代表的后殖民理论家在文化领域的批评实践,它以文学和文化研究为起点,通过对文学研究问题的跨文化、跨语境、跨地域性的关注,回到对“他者”文化潜历史的重新发现与书写,提倡从一种新的政治视角切入现行西方文明,对其主流文化进行改写和重新解读。后殖民批评是当代文学、文化、历史和政治领域中作为一种文化抵抗形式的写作与批评,它既是一种批评实践,也是一种策略书写。  相似文献   

6.
空间转向:建构网络文学批评新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文学批评对于网络文学和文学批评自身具有双重的重要意义.当前,网络文学批评以跟帖、点击率、专家榜单、个人博客等方式存在.具有批评主体泛化和批评话语通俗化的特征.网络文学批评范式是迥异于传统文学批评的新范式.建构网络文学批评新范式.就是建构"个人化大众批评"批评主体、"跨语境文化批评"批评方法以及"开放性多元批评"的批评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7.
赫伯特·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1898-1979)是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成员之一.马尔库塞被称为"发达工业社会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学生运动的先知""青年造反者的明星和精神之父""新左派之父",是"新左翼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他出生于德国,后移居美国.  相似文献   

8.
人文主义思想是贯穿萨义德后殖民文化理论的主线,同时也是他所有批评的终极旨归。萨义德所构想的"广泛的人文主义"包括两个基本层面:一是指在研究上将人文主义与社会政治、历史等领域相联系,强调人文主义所具有的世俗性;二是指在应用上将人文主义价值扩展到全世界所有民族,从而使人文主义具有开放性。这种人文主义的本质要求乃是一种民主批评实践,即以一种开放的民主的姿态对身边的各种具体事物展开批评。因此,这种人文主义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寓意,它所追求的人类文化发展目标必然是实现多元文化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9.
《松州》2007,(2)
1拉美的"红色风暴"与左翼思潮的复兴近年来具有鲜明左派或中左翼倾向的政治领袖在拉美各国大选中获胜或连任,为左翼思想提供新的激励。虽然美国主流舆论对这场"红色革命"持怀疑和批评态度,认为这是"政治强人"煽动民粹主义所导演的选举闹剧,会将拉美的经济引向灾难:但事实是左翼力量突出重围后,开始在主流媒体中发出自己的声音。去年11月《时代》周刊和《洛杉矶时报》等就曾批评布什在拉美国家推行的政策。今年  相似文献   

10.
吴子林 《思想战线》2005,31(1):136-140
真正意义上的批评必须服从理性和批评规范.闰泉的<精神的疾病还是精神的良药>一文,以挟洋自重的学术姿态横扫一切,不仅对学者进行恶劣的人身攻击,有违批评的精神;而且,奉西方理论为圭臬,对"新理性精神"和"文化诗学"做了许多错位的理解和无端挞伐,严重缺乏应有的"事实感",使批评的尊严荡然无存.  相似文献   

11.
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文化批评正面临三重困境:一是专业叙述陈规与社会经验分析之间往往出现扞格和错位;二是以事件批评和道德批评为特征的文化批评,无法做到深入地表,对一种贯穿性的"结构"的揭蔽;三是学术共同体的衰落乃至瓦解,导致文化批评无法抵抗具有强大结构性的社会观念与运行模式。文化批评应该转轨,即有必要从事件批评进入结构批评,从社会道德批评延伸至社会政治批评,在公共道德批评的现有土壤上发展出公民政治批评。  相似文献   

12.
出于对二战后不断加强的中央集权、地方官僚主义以及撒切尔自由化改革的不满,1980年代英国工党的新左派在其控制的地方政府推行了一系列激进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改革,被称为"地方社会主义"。由于各种力量的反对特别是撒切尔政府的打击,"地方社会主义"在1980年代末走向式微。但其强调公民参与、保护弱势群体的理念仍在一定程度上为新工党的地方治理甚至英国主流政治所吸收,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夏衍的外国文学批评活动主要集中于上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他一生共发表(出版)二十余篇有关外国文学的批评文章(著作)。他的外国文学批评充分表现出自觉遵循"文以载道"传统、为现代革命文艺努力奉献的精神。他没有很明确的文学批评观念,也缺乏自觉的文体意识,他对文体的使用几乎完全取决于有关报刊的要求和本职工作之需;他根据报刊实际及受众情况设计语言风格。他的政治思维过于发达,审美批评思维处于受挤压状态;他对外国文学的批评几乎聚焦于俄苏文学、日本文学,批评视野过于逼仄;他一味推重文学的现实性、社会性,遵循社会——历史的批评思路,不顾及批评方法的多元化,或多或少带有"左"的印痕。  相似文献   

14.
拟借助文学批评中发展已较为成熟,然而却极少参与民族文化翻译批评的叙事学理论,以民族翻译实践中的译例为研究对象,分别从(1)语境,(2)"前结构",(3)"参与者重新定位框架设定"叙事学中的三个概念论述叙事学视域下的民族文化外译,旨在彰显叙事学对民族文化外译实践及其批评、赏析的借鉴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新工人艺术团"创作出大量表达新工人心声的歌曲,其歌词具有口语化、叙事性特征,演唱方式采用方言和合唱。这种主流文化之外的"刺耳"音乐既来自新工人的自我情感表达的需要,又来自其对自身合法权益的自觉呼吁,同时在知识分子、政府、大众媒体、新媒体等各方力量的协助下,传播逐渐广泛。"新工人艺术团"的产生顺应了当代中国工人在当下的自我表征需求,成为新工人文化发展的典范,推动了新工人文化在全国的传播。"新工人艺术团"的文化实践,一方面展示了当下新工人自身艰难的现实处境与精神需求;另一方面,新工人文化实践所表达的时代经验为大众提供了认识当代中国的镜像。"新工人艺术团"的文化实践在某种程度上是当代工人状况,甚至是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某种症候,对这一问题的深入分析和反思能为我们理解新工人文化及其复杂语境提供了一种路径。  相似文献   

16.
饶美泉 《传承》2010,(3):90-91
马尔库塞在生物学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革命理论——"本能革命理论",马尔库塞在寻求革命主体的过程中经历了无产阶级—新左派—艺术家这一过程,但都以失败告终。本文就在阐述马尔库塞的革命主体概念变化的基础上,探讨他这一思想产生的原因,找出其存在的局限性以及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7.
马尔库塞在生物学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革命理论--"本能革命理论",马尔库塞在寻求革命主体的过程中经历了无产阶级--新左派--艺术家这一过程,但都以失败告终.本文就在阐述马尔库塞的革命主体概念变化的基础上,探讨他这一思想产生的原因,找出其存在的局限性以及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8.
美国的文化左派肇兴于20世纪60年代,虽然它对当时美国内外政策的抨击的确有一些正面意义,但它的负面影响在今天更值得引起重视。它认为当时的美国由于统治阶级力量过于强大,基本很难进行传统意义上的革命,因此把中心放到文化批判上,而这种批判很大程度上也只是簇拥者基于自我感觉而形成的对社会的不满而已。同时,由于认为工人阶级已经蜕化为统治集团的同路人,文化左派的精神导师马尔库塞将革命的希望寄托在青年学生与知识分子身上,赋予其极高的政治与文化特权。文化左派流行于美国大学,造成身份政治大行其道,将群众置于右翼保守主义势力之下,带来政治与文化认同困境。对中国而言,源自美国文化左派的各种解构理论,旨在解构中国历史、中国革命,需要引起警戒。  相似文献   

19.
当代批评家中,很少有人能像王干那样敏锐、冷峻和深刻。他不仅在纯文学领域指点江山,而且当代诸多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都成为他解剖室里的标本。他试图透过某些复杂的检测程序,搜寻根植于那些杂芜纷乱的文化肌体深处的精神基因,为各种各样的肉体版本寻找它们的文化依据。《赵薇的大眼睛》是这位批评家一部关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众文化的书,在这本书中,许多正襟危坐的正牌作家、深奥难解的文学术语和名目繁多的团体流派让位于司空见惯的文化符号:小燕子、无厘头、春节晚会、美女作家……王干将后者命名为“新世俗文化”。“新世俗文化”很少…  相似文献   

20.
美国新历史主义批评的领袖人物葛林伯雷的"文化诗学"思想,对建设中国古代"文化诗学"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它启示我们,应该从古代诗学与政治话语背景、古代诗学与原始民俗宗教、古代诗学与民族文化语境、古代诗学与其他艺术形式粘连关系四个层面,建设中国古代"文化诗学"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