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5月14日,中国残联主席、康复国际主席张海迪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增进民心相通”平行主题会议并发表演讲. 为落实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中提出的关于“加强民间组织往来,密切妇女、青年、残疾人等群体交流、促进包容发展”的倡议,张海迪就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残疾人事务交流合作,发表题为“努力推动残疾人融合、共享与发展”的英文演讲,提出四点建议:一是筹备建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康复服务协作网络,共同开展康复服务项目,培养康复人才;二是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辅助器具的研发和生产;三是为残疾人提供更多的教育和职业培训机会,消除一切形式的歧视与偏见,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四是推动残疾人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2.
广西以西部陆海新通道为牵引更好融入和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具有扎实的基础和有利条件,既面临新的机遇,也面临新的挑战。广西以西部陆海新通道为牵引更好融入和服务共建“一带一路”,要从参与区域和次区域合作以及加强与重点国家战略对接方面聚焦发力,并着力增强西部陆海新通道对衔接“一带一路”的牵引能力、对促进区域联动发展的牵引能力、对促进产业集聚发展的牵引能力和推动高水平开放的牵引能力。  相似文献   

3.
正甬政发[2017]84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直及部省属驻甬各单位:现将《中国一中东欧国家贸易便利化国检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自职责,认真贯彻落实。2017年12月29日中国—中东欧国家贸易便利化国检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为全面有效推进中国—中东欧国家贸易便利化国检试验区(以下简称国检试验区)建设工作,不断提升宁波口岸贸易便利化水平,积极助力“一带一路”建设综合试验区和“16+1”经贸合作示范区创建,努力争做“一带一路”建设的先行者,根据国检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  相似文献   

4.
赵洲  庄鼎 《岭南学刊》2022,(3):94-101
为促进“一带一路”建设迈向更高的合作水平与高质量发展道路,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需要建立和不断加强税收制度与政策方面的“软联通”。其中,中国应当引领建构关于规制与协调“一带一路”税收竞争的共同规则、制度及政策。首先,对于“没有或仅有名义上的税收”这类最激进的税收竞争,应当将OECD提出的“税收透明度与信息交换标准”要求确立为“一带一路”税收竞争的最低规制要求。其次,对BEPS第5项行动计划提出并细化的“实质性活动”的规制要求,应当根据“一带一路”建设的宗旨与需要予以修改后确立为共同遵从义务。再次,为塑造“一带一路”适度税收竞争秩序,应当借鉴欧盟的制度与政策以及顺应“全球反税基侵蚀”方案的发展,对税收优惠制度的内容及其制定自主权予以协调规制。  相似文献   

5.
盛秋平 《今日浙江》2018,(19):28-29
5年前的秋天,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发出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响应,“一带一路”正在成为我国参与全球开放合作、改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促进全球共同繁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6.
宁波以承办中国-中东欧博览会为契机和抓手,积极主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深化对外开放与合作,已逐渐从古丝绸之路"活化石"转变成"一带一路"建设先行者。宁波正在努力通过打造全国性的中国-中东欧博览会品牌,使宁波成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双向投资合作的首选之地、中东欧商品进入中国市场的首选之地、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人文交流的首选之地,更好地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助推中国与中东欧全面务实合作新发展。  相似文献   

7.
“一带一路”倡议体现了我国发展立足自身、联动全球的一种空间新格局,是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在区域空间构建上的具体运用。作为促进全球发展合作的中国方案,共建“一带一路”已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我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非对称风险包括:少数派主导的非对称政治风险,权力、责任不对称引发的非对称经济风险以及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非对称舆情风险。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认为,“一带一路”是新的历史时期实现全球化互惠发展的空间合作。立足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把握结构洞连接三大要素:利益、价值观、人际交往,通过社会空间再造防范和化解上述非对称风险,为“一带一路”建设顺利推进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徐旭 《重庆行政》2015,(3):26-28
作为国家战略性决策,“一带一路”已步入全面务实阶段,也成为指导我国从地区性大国向全球性大国转变的途径。西南地区是联系“一带一路”的战略要点,区域交通正在改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完全有条件和基础参与到国家发展战略中,挖掘新的发展动力,扮演新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基于我国“一带一路”倡议规划的区域,以2012—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利用面板门槛模型考察金融集聚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影响可发现,金融集聚通过知识积累效应和技术创新效应显著促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开展,但是表现出门槛效应和边际效率递减的特征。其中,“一带一路”沿线省份金融集聚的促进作用显著且存在门槛效应;非“一带一路”沿线省份金融集聚的促进作用不存在门槛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一路”沿线省份金融集聚的促进作用高于“一带”沿线省份,位于东部的非“一带一路”沿线省份金融集聚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影响不显著。由此建议实施差异化金融资源配置政策,抓住“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机遇,协同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2016年年底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继续实施“一带一路”倡议,有重点地推动对外开放。“一带一路”倡议是国际合作的新平台,也是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的升级版。自2013年该战略构想提出以来,参与的国家与国际组织已达100多个,我国与30多个沿线国家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协议,与20多个国家开展产能合作,  相似文献   

11.
吴圣楠  邹强  王姣  雷雨  崔鹏 《中国减灾》2023,(23):10-13
<正>“一带一路”沿线是世界上自然灾害种类最多、灾害风险最大、灾情最严重的区域之一,居高不下的自然灾害风险,严重威胁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开展“一带一路”沿线自然灾害风险研究,可最大限度减少灾害风险造成的损失。作为“一带一路”自然灾害风险与综合减灾国际合作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灾害风险地图集》针对典型自然灾害类型,以全球视角全景展示了“一带一路”自然灾害风险时空格局。本文通过总结图集主要具备的四点特色,介绍了该图集的编制背景、内容、过程和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于津平 《群众》2023,(16):24-25
“一带一路”建设十年硕果累累,其建设过程已从早期的谋篇布局“大写意”阶段转入精耕细作的“工笔画”阶段。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究其目标,就是要提高“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使共建“一带一路”的投入能够更加有效地惠及参与共建的国家、企业和民众。被赋予“一带一路”交汇点使命的江苏,近年来正以更宽视野、更高标杆建设东西双向开放门户,谋划部署“五大计划”专项行动,在国际综合交通体系、国际产能合作、“丝路贸易”、重点合作园区、人文交流等方面持续发力,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增添江苏色彩。其中,建设“一带一路”境外合作园区是江苏立足自身优势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举措。由江苏企业主导建设的中阿(联酋)产能合作示范园、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和埃塞俄比亚东方工业园被誉为国际合作的典范,已成为江苏企业“走出去”的名片。在新形势下,推进江苏“一带一路”境外合作园区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开放是时代潮流、大势所趋.实施“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是中央统筹对外开放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决策,是国家新的发展战略格局,也给各地区拓展发展空间、优化资源配置带来新机遇. 重庆处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联结点,具有承启东西、牵引南北的独特区位优势,在我国对外开放和区域发展新格局中地位突出.  相似文献   

14.
程同顺 《群众》2023,(16):26-27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2013年9月和10月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充分体现了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原则和决心。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十周年。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已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一带一路”朋友圈遍布亚洲、非洲、欧洲、大洋洲、拉丁美洲,“一带一路”倡议及其核心理念已写入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以及其他区域组织等有关文件中。“一带一路”建设取得的互利共赢成果,充分体现中国式现代化是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的现代化,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15.
实施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战略,是我国适应全球形势变化,统筹国际国内大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我们贯彻“四个全面”总体布局的重大实践。“一带一路”战略把中国与世界60多个国家90多个城市的发展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是新常态下打造经济共同体、命运共同体、责任共同体的世界见证。重庆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长江经济带“Y”字形大通道的联结点上,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独特区位优势,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战略支点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产业腹地。“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为重庆服务中央总体外交,加快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6.
封面     
《人民公安》2023,(22):5-5
10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题为《建设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世界》的主旨演讲。宣布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为“一带一路”明确了新方向,开辟了新愿景,注入了新动力。  相似文献   

17.
宋磊 《统一论坛》2023,(3):62-70
<正>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重大倡议,目的是聚焦互联互通,深化务实合作,携手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风险挑战,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始终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逐步扩大朋友圈,不断提升合作质量,发展前景越来越好,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海外华侨华人具有融通中外独特优势,是中外交流互鉴天然桥梁,在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的过程中发挥了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8.
2013年秋,习近平主席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10年来,“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国际合作势如潮涌,有关“一带一路”的理论研讨、政策评估、具体实践以及未来规划,发展中国家踊跃参与,国际社会热议不绝,中国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与日俱增。“一带一路”作为中国提供给当代世界的一大公共产品,开辟了中华民族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重要路径,同时也成为引导国际关系与国际秩序良性发展、推动世界各国加速互联互通、促进人类文明互学互鉴向纵深发展的主要动力泉源。在人类社会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格局转换与分化动荡相互交织的大背景下,“一带一路”建设创新区域合作模式,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引领时代进步潮流,促进人类文明互鉴,成就有目共睹,经验举世公认。“一带一路”既是联动发展的中国策,也是时代进步的新潮流;既是国际合作的新范式,也是文明互鉴的重要通道。  相似文献   

19.
杨之辉  彭锡 《创造》2015,(3):28-29
国家总理李克强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三次提及“一带一路”,指出将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 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作建设,加快互联互通、大通关和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 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正式将“一带一路”列为2015年重点推进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毫无疑问,2015年被视为“一带一路”落地实施的关键年.  相似文献   

20.
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是中国参与国际合作的重要内容。“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是核能发展的主要国家,对核安全合作具有浓厚的兴趣。推进“一带一路”核安全共同体构建是中国核安全合作的重要内容,是中国参与核安全国际合作的关键。而核安全国际合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仅凭某一个国家是很难有效进行的。作为“一带一路”倡议者,中国有责任推进“一带一路”核安全共同体构建。核安全的特殊性,使核能领域的合作关系到政治、经济、文化、大众安全观念和国际区域格局等多方面因素,而要实现核安全一体化的目的,必须通过法治化规范“一带一路”核安全共同体构建的框架体系、框架内容、规则制度体系,确保核安全共同体有序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