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宋朝商人积极地向士大夫靠拢,一方面寄希望于子孙通过科举考试成为士大夫,另一方面刻意模仿和追求士大夫的兴趣和品味,甚至在同士大夫的交往中获取了更大的商业利益。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商人这个一直以来被冷落和压抑的群体,在宋朝的社会生活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建立起犹如近代的商业文明。他们不仅形成了独特的"行陌"文化,构建了健  相似文献   

2.
宋朝将朝贡体系分为羁縻各族、朝廷和藩镇关系的境外政权、宗藩体制下国家关系的境外诸国三个层次,朝贡诸国从各自视角,对宋朝的认识可分为与宋朝交往及在本国内基本遵守朝贡制度、与宋朝交往时形式上遵守朝贡制度而在国内自行一套、因地域辽远和文化差异而不理解及不遵守朝贡制度三种形态.但宋朝将辽金以外所有民族和国家与宋朝的关系都视为朝贡关系,使用同样的华夷君臣话语.这既是自称中华正统的宋朝用以证明自己对天下秩序的规定权及其对所有朝贡者的普遍适用性,又是与其国内政治话语相统一,在国内政治中证明宋朝皇帝的华夷共主身份.对多样形态使用通用话语,营造“四夷怀服”的朝贡秩序,看似虚幻,实则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3.
宋朝士大夫官僚群体成为国家治理核心力量是中国古代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事件。宋朝士大夫官僚群体的知识结构对国家治理产生了决定性影响。宋朝初期国家有改进士大夫官僚群体法律知识和司法技能以适应国家治理需要的努力,然而在士大夫官僚群体的各种抵制下,国家的努力最终失败。宋朝士大夫官僚群体因缺乏为官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导致了必须借助胥吏群体实现国家治理的需要。形成士大夫官僚群体与胥吏群体共生的政治结构,让国家政治出现显现和隐性两大政治群体。胥吏群体在政治上被轻视,经济上没有相应保障,致使吏群体借用公共治理中的技能获取经济利益,构成宋朝社会中结构性腐败。元明清时期国家治理中出现士大夫官僚获得公共政治话语和权力,胥吏群体垄断隐性治理技能的社会结构。胥吏通过利用自己专业知识和所寄存的公共权力来“寻租”获取生存资源,导致国家治理中出现结构性低效和腐败问题。  相似文献   

4.
《公安研究》2010,(12):53-53
王玉平在《理论与改革》2010年第2期撰文认为,教育者主体之间以思想政治教育文本为媒介,通过平等对话、相互理解而达成共识的精神交往。当下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这种交往方式的缺失,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蕴是交往式教育,交往式教育的特质是精神交流。交往式思想政治教育提倡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同作为主体在平等的互动交往之中完成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5.
美国形象的建构在中美交往的早期受到了个人心态和文化因素的影响。交往中,美国商人给中国商人和官员留下了和气、“恭顺”的印象。有关美国国家的早期介绍偏重其与中国国情的异同,留给国人的美国形象是中外人士共同建构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金兵南下之前,派遣大量间谍刺探南宋情报。公元1161年9月,金国燕京人刘蕴古受命诈降南宋,刺探南宋朝廷机密。 刘蕴古为了与南宋朝廷搭上关系,就装成贩卖首饰的商人在南宋一带活动。他经常故意泄露一些金国的机密并夸下海口:取中原,灭大  相似文献   

7.
东升 《小康》2018,(22)
正宋朝是财富的代名词,通过铸币权、奢侈品和生活必需品的输出,在贸易中占据了完全的主动,在与北方辽、金的对峙中,通过自由贸易和货币战争,宋朝取得了长久的和平。在中原封建王朝的谱系中,宋代完全是一个另类的存在。它在人文艺术、科技文化、思想政治以及社会治理、官僚体制、商贸财经等方面都显示出超越历史和时代的光辉。所谓:华夏民族  相似文献   

8.
交往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现代制度体系中权利规定的一般性与普遍性在形式上甚至部分地在实质上确保了现代交往关系的合理性;现代制度体系中的权利规定以经济权利为始源,涵括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已经形成了相对完整的权利系统;现代制度体系中的权利规定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交往的发展提供了便捷有力的工具与手段,使得现代交往出现了全球化与网络化的趋势。交往的全面、深入、合理展开会极大地促进社会个体的发展;基于权利的交往体系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基于权利的交往大大促进了政治与社会的民主化,有利于公民个体正当利益的维护与自治的实现,有利于政治的积极健康改革与发展;基于权利的交往会促进社会各阶层的正常流动,有利于形成公正、合理、开放的社会结构。  相似文献   

9.
正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自身建设,狠抓从严治党、从严治吏,通过八项规定的出台落实和高压反腐的持续推进,使政治生态得到极大改善。官员和商人之间"勾肩搭背""称兄道弟"的现象开始改观,行贿受贿、权钱交易等不正之风得到了极大遏制。但与此同时,一些领导干部为了避嫌,刻意回避与企业家的交往,以不认识企业家为荣,甚至对企业家可圈可点的创新与发展也不屑一顾;而一些企业家面对官员的无所作为,从内心里抵触政府,与官员形  相似文献   

10.
参议院在法国政治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法国成立第五共和国之初,参议院被赋予与众议院同样的立法权;同时,根据宪法,众议院有权弹劾政府,总统有权解散众议院,在众议院与政府发生直接冲突时,参议院则发挥“政治稳定器”的作用。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法国参议院一直是一个相对自我封闭的机构,对外交往很少。进入上世纪90年代,参议院逐渐打开大门,开展对外交往。近年来,随着参议院在法国政治生活中影响的扩大,其对外交往也日趋活跃。对外交往的新方式与渠道法国参议院在充分利用参议长的外事活动、专门委员会的出国调研、友好小组间的互访和…  相似文献   

11.
徐承波 《人民论坛》2013,(10):205-207
明清时期封建商品经济获得空前发展,新四民观开始兴起并得到广泛传播,商人的政治地位得以提升.晚清洋务运动的背景下出现的重商主义更是将商人作为振兴洋务的重要力量,绅商这一特殊群体登上历史舞台,把商人阶层的政治角色推向顶峰.可是,在中国传统社会的权力结构中,商人阶层始终匍匐在强大的官权之下,无法成长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  相似文献   

12.
一、商人积极人仕的社会学分析 宋代以来,商人通过科举入仕成功地实现了向上的垂直流动,从而社会上出现了"士多出于商"这一现象,此点往往被很多学者作为宋代商人社会地位提高的重要论据而加以引证.但如果从社会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士多出于商"这一表征之下潜藏的恰恰是商人社会地位不高,其社会地位与经济实力相分离的实质. 在社会学中,财产(经济)、权力(政治)、声望(社会)是划分人们社会地位高低的三个维度,但是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以政治分层而非经济分层为主体的社会,即社会地位区分的主线在于政治权力,而财富收入则变为从属于政治权力的因素".①  相似文献   

13.
金兵南下之前,派遣大量间谍刺探南宋情报。公元1161年9月,金国燕京人刘蕴古受命诈降南宋,刺探南宋朝廷机密。刘蕴古为了与南宋朝廷搭上关系,就装成贩卖首饰的商人在南宋一带活动。他经常故意泄露一些金国的机密并夸下海口:取中原,灭大金是件容易的事。南宋边境的官员将刘的动向密奏朝廷。于是南宋朝廷下令让地方官员送其进京,任命刘为迪功郎。  相似文献   

14.
高校思政课交互主体性师生关系的基本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勇 《前沿》2010,(10):23-25
本文着重探讨基于相互承认而交往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交互主体性师生关系。相互承认而交往的交互主体性师生关系的本质在于师生基于相互善意的和谐交往而分享知识。师生在对等尊重、教学互长、各伸己见的教学交往中,通过情感交融、角色转换、协商参与的承认方式不断增进彼此之间包容、互信与合作的交往关系。  相似文献   

15.
我国西南地区回族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七世纪中叶。唐宋时期,随着中央王朝及西南地方政权与西城南海诸国,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联系交往的密切频繁,一些穆斯林使节、经师、商人、军士开始涉足我国西南地区。其间部分穆斯林先由侨居而后落籍,历经唐至宋五六百年间的繁衍发展,逐渐成为我国西南地区回族的最早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16.
试析清代云南商人的群体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人的群体整合,指的是商人之间群体认同感的扩大、强化和商人组织的不断发展。它不仅集中体现了商人阶层所具有的时代与地域特征,同时也凝结着商人营销方式的诸多表象。在商品经济发展的有力促动下,清代贸迁于云南的省内外商人,不断进行着群体形象的心理与组织调整,其政治能量和社会影响均逐渐得以改观。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交往理论立足于现实生活中的人,从人的本质存在和主体间关系出发,把交往实践视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基础。马克思交往理论提供了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全新视界,促进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方式、理论范式、教育角色与工作模式的创新。构建高校青年教师交往性思想政治工作,要求我们要树立教育性交往工作理念,搭建交往性工作平台,采用对话沟通法、民主参与法、团体学习法以及社会实践法等交往性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在现实的交往实践中推动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转型与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8.
交往实践观:全球正义论的哲学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平 《思想战线》2007,(4):40-47
在新全球化语境中,全球治理追求"善治",使全球正义问题凸显,成为政治哲学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新全球化时代成为全球正义发生的历史地平线;而交往实践观成为科学解读全球正义问题的政治哲学视域。全球正义是一种在全球化公共交往平台上的公正秩序,它既是社会交往结构的规范原则之一,也是建立在自由的多元主体交往基础上形成的公正规则,更是交往实践中合理性与合法性的统一。正义既要反映客观的交往结构规律性的状况,获得合理性;又要获得主体际共同价值取向的支持和认同,使之合法化。没有合理的合法性或没有合法的合理性,都不可能是正义的。  相似文献   

19.
霍新宾 《求索》2010,(3):206-209
以市民社会理论来分析商团事变的学者,因受国家与社会对立一元论研究取向的影响,通常着意于以商人为主体的“市民社会”同孙中山政府对抗的一致性,却忽略了其内部的差异性,即商人回应商团事变的心态层面的复杂性,而这种差异性、复杂性往往是“市民社会”能否最终形成的重要依据。事实证明,在广州商人应对商团事变的价值取向中,生命权与财产权始终是第一位的,其“参与政治”主要是为了能否更好地推动这两大目标的实现,但远未“膨胀”至建立“商人政府”的程度。就此而言,“在商言商”的传统理念在国民革命初期广州商人的“政治参与”中仍居支配地位。  相似文献   

20.
将交往实践理念引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全程,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赖以变革、发展的哲学基础的积极反思,是思想政治教育把握时代精神、发挥学生自主性与创造性、顺应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在多极主体互动中个性发展需要,是谋求教育主体在理解共生基础上普遍交往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