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战后 ,一大批亚非拉新独立国家纷纷宣布走社会主义道路 ,使这些地区出现了社会主义运动勃兴的局面。这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 ,是由这些国家的特殊国情决定的 ,同时也是与当时的国际环境分不开的。虽然在苏东剧变影响下 ,这其中许多国家放弃了社会主义方向 ,使整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滑入低谷 ,但是导致这些国家社会主义运动勃兴的条件依然存在 ,受中国的鼓舞和影响 ,它们必定会掀起又一次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高潮。  相似文献   

2.
非洲国家独立以后,不少国家的当权派宣称要走社会主义道路。现根据我们所了解的一些情况和材料,对非洲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題提出几点初步看法。一、绝大多数非洲国家是在二次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全面高涨的基础上赢得独立的。由于非洲几个世纪来深受西方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的压迫,由于战后苏联威望的提高和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特别是中国革命的胜利,非洲人民群众普遍仇恨资本主义,向往社会主义。受到马克思主义思想影响的有些非洲新独立国家的领导人也向往  相似文献   

3.
冷战结束后 世界社会主义的态势和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时代的结束。冷战结束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态势和走向如何,这是世人尤其是心系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的人们所关注的问题。 一、东西方两大政治势力的力量对比严重失衡 苏东剧变,一大批社会主义国家在地球上消失了,这是社会主义历史上从来没有过  相似文献   

4.
李伯军 《求索》2010,(2):135-137
冷战结束以来,基于历史和现实的诸多原因,非洲民族国家内部因种族、部族、宗教和民族等矛盾的激化导致非洲人民对国家认同的缺失,非洲民族国家在建构过程中出现了所谓“失败国家”的论调。而从外部环境来看,非洲民族国家对于国际法上义务和责任的承担和适用也出现了种种问题。因此,非洲国家走联合自强的区域一体化道路可能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5.
“冷战”是与真枪真刀的“热战”相对应的概念,是美国专栏作家李普曼提出的,意思是不用枪炮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积极推行冷战,鼓吹“核威慑力量”,制造紧张的国际局势,恐吓第三世界国家,维持其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统治地位。冷战结束后,世界主流是和平与发展。而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有些人继续采用冷战时期的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绝对对立的思维方式去看待各种国际现象,主观上把社会主义当作天然的假想敌,看不到冷战的结束和两种制度的和平并存和发展竞争,只看见对抗和对立,就是冷战思维在现时代的表现…  相似文献   

6.
肖放 《两岸关系》2007,(12):1-1
近期,"入联公投"事态发展出现了值得注意的新动向。一是陈水扁再次叫嚣"入联公投"旨在彰显"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台湾是这个国家的名称"。谢长廷一改过去低调态度,强调该公投事关"国家认同"、"入联公投一定要过"。民进党高层在"入联公投"问题上达成一致,决意推动到  相似文献   

7.
对社会主义时期统一战线的再认识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社会里,原有的以阶级联盟为特征的统一战线还需不需要?如果还有统一战线,它的性质、地位、作用又是什么?如何来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各种社会政治力量之间的关系?共产党应该制订哪些适合客观情况变化的新的协调社会群体利益的方针政策?这类问题马克思、列宁没有遇到过,他们不可能解决这些问题。斯大林在本世纪30年代首先遇到了这些问题,但足没有正确解决,反而在理论上,政策上、工作上出现了严重错误,给其他后来的社会主义国家带来了很大的消极影响。 1.斯大林在社会主义时期统一战线问题上的重大错误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8.
“西化”论     
对社会主义国家政权进行“西化”是西方一些国家多年来的政治图谋。冷战结束后,“西化”战略重点对准中国。其实质是要把社会主义国家纳入到资本主义体系之中去,恢复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决不动摇,保持清醒头脑,警惕和抵御“西化”战略,加快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9.
在第59届联合国人权会国别议题下的发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沙祖康 《人权》2003,(3):10-11
主席女士: 1967年,人权会国别议题被列入人权会议程,至今已36年了。当年通过的经社会1235号决议,授权本委员会审议“在所有国家、特别是殖民地国家、未独立国家和领土违反人权和基本自由,包括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的问题”。36年来,人权会的审议在支持各国人民反对殖民统治、外国侵略和占领、摆脱种族隔离制度的斗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由于冷战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2 0世纪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制关系的演化经历了扼杀与争得生存、并存与对抗、共处与竞争三个阶段。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制国家长期处于全面对抗、相互封锁的“冷战”状态固然有其客观原因 ,但社会主义国家在认识上、实践上的偏差和失误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不能正确处理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 ,使社会主义国家长期闭关锁国 ,经济发展缓慢 ,教训深刻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30年,国际格局经历了由冷战两极到多极转换,经历了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遭受挫折的特殊历史时期: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经济全球化浪潮汹涌澎湃,政治多极化在曲折中前进,世界科技革命蓬勃发展,新兴经济大国群体崛起。  相似文献   

12.
中央党校教授赵曜撰写了一篇《冷战结束后世界社会主义的态势和走向》的文章,摘要如下: 在社会主义低潮中西方出现“马克思热”。当前,就世界范围来说,社会主义是低潮。但是,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宣传并不是低潮,特别是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在西方国家悄悄出现一波又一波的“马克思热”。主要表现是:  相似文献   

13.
新兴的资本主义工业国相继崛起,使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正面临着新的更加严峻的挑战。如果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由于历史的起点不同,所造成的经济文化差距是可以理解的话,那末,一批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同不少社会主义国家处于同一“起跑线”的情况下,在经济发展上也出现了差距,这就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七八十年代以来,亚洲和拉丁美洲涌现出了不少的工业国家。南朝鲜、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  相似文献   

14.
冷战开始之后,为了应对苏联的挑战,美国国家安全的外延内涵从范围上和内容上都突破传统,即所有与美国利益相关的地区都被纳入美国决策者的视野。美国不仅要在军事上,更要在意识形态上与苏联一决高下。美国社会科学研究为了满足国家安全的需要,从研究内容到研究方法上实现了巨大突破。现代化理论是冷战时期美国社会科学研究达到顶峰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政府与学术界合作的典型代表。事实证明,这种有悖于学术中立的研究并没有将不发达国家引向繁荣,由于现代化理论过分注重西方经验反而给这些地区带来动荡。  相似文献   

15.
常听到广播中或见到一些文字中出现“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一说。每每如此,总觉得心里不是滋味。并不是我这个人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带有敌对情绪,也并非自己身处不发达国家行列而对发达国家存有嫉妒之心。实在是这一说法不够科学,不够严谨,甚至会给我们一些对资本主义制度认识还不够全面的年青人形成一种误解:资本主义国家都是发达国家。所以,有必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此加以界定。当今世界一个基本事实是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并存。在全球大约ZOO多个独立国家中,除少数几个社会主义国家外,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资本主…  相似文献   

16.
冷战后西方国家的政治变动洪韵珊曾几何时,当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剧变、苏联解体之际,西方世界热烈欢庆他们赢得了冷战的胜利,认为这是西方战胜了东方,资本主义战胜了社会主义。然而,接踵而至的是自1990年从美国发端,而后波及欧洲、日本,卷入了所有发达资本主义国...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科学。每到一个历史转折关头,马克思主义都要有新的发展。现代世界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新的科技革命,出现了转机;第三世界各国在寻觅新的出路;社会主义国家出现了改革高潮。马克思主义必须研究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新变化,并给以理论上的回答。马克思主义需要有大的发展,这是现时代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18.
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斯大林模式是在当时的时、空条件下,率先建立起来的人类社会第一种社会主义制度。苏联是在斯大林模式下,迅速崛起为"冷战"年代的世界两霸之一的。1991年末,苏联由于历次改革失败,始  相似文献   

19.
文化认同是关键今天我们处在后冷战时期与全球化浪潮中。后冷战时期构成世界的基本单元又回到民族国家与文化,而不再是以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政治意识形态的对立为主。  相似文献   

20.
于光远《论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趁此机会,我们对于光远关于改革的观点做一些评论。 一 于光远多次提到,谈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必须分清两个概念: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他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所有社会主义国家,或者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所有时期都相同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这些基本特征可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