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重要发现观念落后(81.6%)、人才缺乏(75.0%)、基础薄弱(73.2%)是制约老少边穷地区干部干事创业的三大因素。在老少边穷地区任职,"思想关"(36.2%)比"物质关"(15.3%)难过,绝大多数干部积极有为,但苦于找不到发展路径,干部心中的迷茫、焦虑、煎熬值得高度关注。63.7%的老少边穷地区干部萌生过退意,为干部资源流失埋下隐患。  相似文献   

2.
老少边穷地区往往面临着脱贫与发展的双重重任,是检验优秀干部能力的操练场和"试金石"。对大部分干部而言,职业发展空间较窄、激励手段不足,也是当前面临的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对于老少边穷地区的干部,应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和扶助,使他们能够快速成长,同时改变那里相对落后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3.
一些老少边穷地区贫穷落后的主因不在于自然条件恶劣而在于社会环境欠佳。实现老少边穷地区的长治久安,需要切实提高老少边穷地区干部待遇,吸引勇于担当、身段柔软、廉洁奉公的优秀人才投身治理的第一线。同时,还应改革城乡二元体制,积极为老少边穷地区减负。  相似文献   

4.
正花垣县地处湘黔渝三省市边区,集革命老区县、苗族聚居县、国家级贫困县为一体,是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老少边穷地区干部虽只是整个政治链条中不起眼的"螺钉",但螺钉虽小,必不可少。他们不仅是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的"排头兵",还是改革实践、冲锋陷阵的"马前卒"。可以说,倘若没有这一群体"5+2,白加黑"地默默付出,就没有老少边穷地区百姓的安居乐业。而待遇低、条件差、工作积极性不高、政治前途渺  相似文献   

5.
干部到老少边穷地区锻炼要过"四关":一是思想关,要克服"锻炼就是镀镀金"等错误想法;二是工作关,要把自己真正融入锻炼地区的工作之中,迅速进入角色;三是作风关,要放下架子,向当地的群众学习,向当地的干部请教;四是话语关,要讲群众"听得懂、搞得清"的话语。  相似文献   

6.
韩雪娟 《大连干部学刊》2014,(12):F0002-F0002
正11月21日下午;王元新校院长与第三期青年干部培训班全体学员举行座谈,围绕青年干部成长问题进行面对面互动交流。座谈会釆取互动交流、平等探讨、提问解答形式,在近3小时的时间里,王元新校院长对"好干部的标准""怎样成为好干部和如何用好好干部"进行了全面阐释。  相似文献   

7.
老少边穷地区干部受重用,充分彰显了注重基层一线经历、重视艰苦地区历练、不唯GDP的用人导向,反映了科学的选人用人规律,值得肯定和进一步推行。  相似文献   

8.
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要发展,无疑渴望一批德才兼备的跨世纪的民族青年干部尽快成长,这是少数民族群众的需要,是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建设的迫切需要,是缩小我国中西部与东部发展差距的迫切需要,同时也应是党在中西部干部建设的迫切需要。近年来,一批少数民族青年干部走向了领导岗位,这是党的民族干部政策的成果。在现实工作中,一方面还需要启用大量的民族干部,另一方面大量的民族干部似乎还不甚成熟,这就形成了一对矛盾。使其组织困惑、干部困惑、乃至少数民族干部本身的困惑。少数民族青年干部的成长和成熟,有客观因素,诸如对民…  相似文献   

9.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如何科学制定干部培养方案、合理选任青年干部,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百年大计。文章结合青年干部群体特征,针对当前机关青年干部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保障学习成效、注重实际锻炼、合理使用干部三方面总结分析了福建省福州市林业局机关在青年干部培养选拔工作中的典型做法与经验策略,为充分发挥青年干部干事创业热情、探究机关干部培养一般性规律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0.
老少边穷地区的发展,离不开管理干部队伍的建设;管理干部队伍的建设,离不开激励机制的完善;而干部激励机制的完善,离不开政治生态的重塑;政治生态的重塑,则离不开政府体制机制改革的深化。  相似文献   

11.
<正>优秀的领导干部一般都是经过多种实践环境和不同岗位角色的锻炼从基层逐步成长起来的,基层工作可谓"上面千条线,下面一针穿",这非常有利于锻炼青年干部的多种才能。挂职锻炼是我们党传统的干部培养使用模式,更是青年干部成长的有效途径。要取得挂职锻炼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一直高度重视青年干部培养工作,在接续奋斗的过程中效果显著。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培养青年干部的思想原则、方式方法已基本成型,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历史经验。首先,要保持党与青年的血肉联系,加强对青年的组织吸纳,扩大青年干部培养工作的政治基础;同时,要增强党对青年的思想引领,加强对青年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筑牢青年干部培养的思想支撑;此外,要在实践中锻炼青年干部,鼓励青年走向群众,这是培养青年干部的现实路径;最后,要尊重青年干部的成长规律,完善党内干部成长机制,形成青年干部培养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3.
<正>"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选人用人的问题一直以来都关系到党和人民事业的成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伟大的斗争,宏伟的事业,需要高素质的干部。"~([1])党政领导人才中最具有生气和创造力的则是青年干部,他们的素质从源头上影响着党和国家事业的整体发展。破格提拔作为选拔党政青年干部的重要手段,打破了从前按资历辈分决定级别的用人约束,让大批青年干部更快地走上了更高领导岗位。但是,由于破格提拔破了常规之"格",不可避免地引  相似文献   

14.
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那么,哪些地方最能造就干部呢?实际上,环境越艰苦,条件越复杂,就越能磨练干部的品质,考验干部的定力,提升干部的能力。老少边穷地区总体处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末端,在那里工作的干部承受着脱贫致富、发展稳定、民族团结等双重或多重责任与压力,正是培养、造就干部的沃土。  相似文献   

15.
党外青年干部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培养选拔人才 ,历来是治国安邦的长远大计。当前正面临世纪之交的关键时刻 ,党需要一批政治坚定 ,战斗力强 ,有团结协作精神 ,工作有声有色的青年干部。党外干部参加政府领导工作 ,是党的统一战线整体工作和党的干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实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基本政治制度的组织保证。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干部“四化”的要求 ,各级党委对培养选拔党外干部都非常重视 ,给党外青年干部施展报负才华、实现人生价值、报效祖国人民提供了一个非常广阔的舞台。但同时应该看到 ,在世纪之交的…  相似文献   

16.
"正确的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决定一切。"新中国60年的辉煌成就,有赖于党和国家有一支坚强的干部队伍;而干部队伍建设,又有赖于一代又一代青年干部源源不断地接替与充实。历史地回顾与分析青年干部的成长成才之道,它可以概括为"五有"和"两忌"。"五有"是: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强意志;有"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公仆情结;有"付出社会平均数以上的劳动"的勤奋努力;有与时俱进、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有"治国平天下,修身为本"的严于自律。"两忌"是:忌抓不紧自己;忌瞧不起别人。  相似文献   

1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全面开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既为青年干部干事创业、施展才华、实现梦想提供了广阔舞台,又对青年干部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广大青年干部要坚决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伟大号召,  相似文献   

18.
<正>青年是一个国家未来的希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作为青年群体的先进代表以及国家建设中坚力量的青年干部,更是与党的建设、经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青年干部的培养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党和国家关注的重点项目。党校作为干部培训的主阵地,可以说对青年干部的成长成才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一、近年来中青年干部培训工作的形势与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其中一条很重要的经验就是坚持问题导向,  相似文献   

19.
我国三代领导人历来重视青年干部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干部后备队伍的建设 ,并发表了许多至今仍有现实指导意义的著名论断。中国入世加快了全球化的步伐 ,同时对青年干部的素质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如何确立新的与全球化格局相适应的青年干部人才观 ,制定并实施科学的、公平的、有效的、与时共进的青年干部选拔、考核、培养、使用等人力资源的开发机制 ,使青年干部成为全球化格局下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人力资源 ,是当前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0.
广东青年干部现状调查与思考杨希光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抓紧培养教育青年干部的决定,进一步做好培养选拔青年干部的工作,最近,我们对全省青年干部队伍,重点是50岁以下处级以上职务的干部(以下简称青年干部)状况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通过调查分析,引发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