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一系列外交政策的颁布有效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习近平自上任以来,在坚持原有外交战略不变的情况下,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外交思想,这些外交新思想为我国经济新增长创设了更加有利的国际环境,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新增长。  相似文献   

2.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主动谋划,全面推进外交工作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和新表述,给外交话语赋予了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随着外交话语的创新发展和国际传播能力的不断增强,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和外交话语权亦显著提升。可以预期,伴随着外交话语吸引力、感召力和影响力的持续增强,我国的外交工作在新时期将大有作为,前景可期。  相似文献   

3.
<正>站在更高的历史起点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提出一系列重要的对外战略思想、外交理念,引领中国外交航向。首访俄罗斯,中美元首庄园会晤,出席金砖峰会,访问非洲三国……习近平主席国际舞台上一系列精彩亮相,以更为广阔的视野、更富进取的姿态,展示出新一代中国领导人外交新理念、新思维、新风范。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不仅设计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宏伟蓝图,而且还创新了新时期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理论.邓小平在继承了毛泽东、周恩来的外交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和国内中心任务的转移,以敢于创新、勇于开拓的勇气,提出并制定了一系列新的对外方针和政策,为现代化建设开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纵览世界大局,在国内改革进入深水区和世界发展瓶颈突出的背景下保持足够的战略定力,放眼全球治理,提出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和符合世界发展趋势的新战略、新方案,并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形成内涵丰富、思想深邃、系统完整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战略体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战略体系体现出和平发展道路与国家核心利益相统一、发展中国家地位认知与大国责任风范双擎并举、总结历史智慧和借鉴人类文明双轮并驱、智力支持与狠抓落实相协调、经济外交与公共外交双翼共展的中国外交新气象与新特色。  相似文献   

6.
2013年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外交领域的大手笔一处接着一处,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赞誉。这一处处大手笔,凝聚着我们党对中国外交新环境的科学判断,展示了我们党关于中国外交的一系列新理念、新风格、新布局,也昭示着中国外交更加恢宏的新未来。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不仅设计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宏伟蓝图,而且还创新了新时期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理论。邓小平在继承了毛泽东、周恩来的外交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和国内中心任务的转移,以敢于创新、勇于开拓的勇气,提出并制定了一系列新的对外方针和政策,为现代化建设开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8.
中国千年外交的空间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南生 《传承》2012,(7):94-96
如今,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大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这些是我国外交空间扩大的表现和结果,无疑有助于进一步扩大我国外交回旋余地,同时自然会激起国人重拾汉唐外交旧日荣光的雄心。当然,在扩大外交空间方面,中国现代外交也面临一系列新问题和新挑战。研究中国外交空间变化的历史规律,把握中国外交空间扩大的有益启示,办好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中国大外交,是历史赋予国人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9.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提出了以"新型大国关系"、"亚太梦"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代表的一系列外交新理念;在维护国家利益等问题上形成了外交新风格;通过提出"一带一路"和"亚投行"等重大倡议向国际社会展现了新风采;外交领域因此不断取得新突破和新成就。在这些新变化、新动向背后,中国外交新方向正在逐渐明朗化。未来中国要制定新的大国外交战略,要在确定战略目标的同时,推进战略指导思想的调整和战略方针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在邓小平外交思想的宝库中,政党外交思想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政党外交思想不仅为新时期党的对外工作调整与开拓提供了理论依据、行动指南和政策基础,而且对今天我们开创政党外交新局面仍有重要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依据发生了深刻变化的世情、国情及中欧关系的新特点,从中国的战略全局和实际需要出发,高度重视中国对欧外交,对中欧关系及欧盟在中国外交战略中的作用与地位做出新判断,提出打造中欧"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积极推动中国的对欧外交的发展。同时,由于欧盟及其成员国对中国崛起表现出的复杂心理,使他们对华政策充满不确定性,进而使中国的对欧外交面临挑战。为此,中国应当有针对性地采取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以推动中国与欧外交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韦世强  韦国友 《前沿》2010,(16):129-132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发动"外交革命"以彻底清除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的特权、势力和影响;与"外交革命"一脉相承,毛泽东开展一系列"革命外交"行动,以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然而,"革命外交"所带来的结果是非常复杂的,对它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鞠桂萍 《人民论坛》2015,(2):196-198
文章从外交新思想、新格局、新风格三个方面,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外交思想的新的国际视野,突出强调我国对外工作如何凸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突出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认真领会和掌握这些思想和理论观点,对我们把握国际形势,处理与其他国家的关系,坚持对外开放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人民日报记者:请问1999年我国外交工作取得了哪些成就,同时,如何规划今年的外交工作? 唐家璇答:1999年是冷战结束以后国际形势变化最剧烈的一年,中国的外交工作经历了一系列严峻的挑战,取得了重要的成就。概括说  相似文献   

15.
十八大以来,经济外交作为外交新常态下的主流发展模式,贯穿于中国外交实践的始终,并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经济外交布局上,侧重于开展与主要方向大国的双边经济合作,实施有重点的区域经济合作,积极开展多边外交下的经济合作;经济外交框架上,坚持以"一带一路"为主线,结合"经济合作"与"经济援助"两种形式,重点突出金融、基础设施、能源三大领域;经济外交趋势上,逐渐呈现出高铁经济、互联网经济、绿色经济等发展新方向。目前,中国经济外交战略规划已具雏形,宏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  相似文献   

16.
外交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外部环境和有利条件的光荣任务。随着我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事业的推进,中国外交也交也谱写出新的壮丽乐章,汇入这个文明古国走向新征程的宏伟交响乐中。  相似文献   

17.
政党外交是我国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冷战的结束与全球化的深入,政党与政党政治的角色与作用日益凸显,政党外交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议题.近年来,政党外交日益受到学术界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对中共政党外交从不同角度进行学术研究的文献也逐渐增多.归纳起来,有关中共政党外交的研究主要围绕其背景与依据、特征、作用以及发展趋势展开,本文对诸多的政党外交文献进行回顾与梳理,以期为以后的研究提供更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中国外交工作的丰硕成果郑岩中国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在外交战线上取得一系列丰硕成果,为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为创造有利于我国经济建设的良好的国际环境,为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一、增加交往,...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成立后,张闻天在外交战线上工作了十年,先后担任四年驻苏大使、五年多的外交部第一副部长职务。张闻天以其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底蕴和丰富的留苏经验,面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敌视封锁的外交困境,不断开拓中国外交的新局面,从我国的现实国情出发,审时度势,开拓创新,不仅奠定了我国外交事业的诸多基础,并在坚定执行和平外交政策的同时,丰富和发展了新中国的和平外交思想,为开创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做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在改革开放、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时期,在面临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特别是冷战结束后巨变的国际新形势,邓小平为我国设计了全面的国际战略,精确地规定了包括我国外交工作的总目标在内的一系列外交工作的方针原则和政策策略,使中国的外交工作在严峻的形势下开辟出崭新的局面,结出了累累的硕果。邓小平外交思想及中国外交的实践是一个充满智慧的宝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