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年轻人生孩子的事,成为最近全国各地两会上被频频提及的话题,不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优化生育提出意见和建议。完善三孩生育的系列配套支持政策和措施,也出现在多个省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事实上,为了给年轻人解除后顾之忧,去年年底开始,国内多地宣布修改计划生育条例,延长生育假期,提高生育福利,完善托育服务。比如,天津颁布的新规为女方增加了生育假(产假)60天,与此同时,男方享受15天的陪产假。这意味着,女方的生育假期最长可达158天。子女3周岁以下的父母,每年可享受各10天的育儿假。社会力量兴办托育机构也受到鼓励。支持幼儿园招收幼儿的年龄下调至2岁,同时鼓励用人单位单独或者联合在工作场所为职工提供福利性托育服务。类似鼓励生育的积极政策出现在多地新一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比如今年海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完善三孩生育配套支持措施,每千人托位数达到2.5个。父母育儿假期间,工资照发,享受全勤待遇。“建立积极生育的支持政策体系,有利于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天津市社科院法学研究所所长刘志松说。  相似文献   

2.
"二孩"政策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意味着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二孩"政策落地,意味着胎儿健康权与配偶知情权需要更多的关注和保护。文章从三个方面对婚检制度规则重构进行设计,即鼓励自愿婚检、采取免费或优惠政策作为立法策略,实行"婚检—孕检"双轨制政策,为缺陷人口出生干预构筑双层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31日召开会议,听取十四五时期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大政策举接汇报,审议《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会议指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有利于改善我国人口结构、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保持我国人力资源禀赋优势.计划生育政策的这一重大调整,立即成为全社会的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4.
<正>自全面两孩政策正式实施以来,政策实施的效果、相关配套政策的设计研究,特别是育婴补贴、托幼制度设计等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调研发现,在实施全面两孩政策过程中,存在不容回避的问题:一是实际与预期差距较大。调研发现,仅江苏省两孩出生人数明显上升,在总出生人口中占比达42.94%,比2015年上升15个百分点。由于生育成本高、风险大以及家庭结构性矛盾等生活压力,有一半以上一孩家庭没有生育两孩的意愿。  相似文献   

5.
《小康》2015,(22)
<正>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10月29日在北京闭幕,当天发布的公报宣布"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这意味着到达适婚年龄的中国年轻人在婚后可以生育两个孩子,无论其双方是否有兄弟姐妹,中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落地。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统计,中国劳动年龄人口绝对数量在2012年首次出现下降。同时,中国的老年人口的比重继续攀升。图为北京街头一名男子载着两名孩子。  相似文献   

6.
2013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决议。"单独二孩"政策依法启动实施。当时,因计划生育政策实行了三十多年,许多人担心"单独二孩"会使我国人口增长会出现骤然高峰期。国家卫生计生委预测政策调整后的一段时期,出生人口将会适当增长。2015年全国总人口在13.8亿人以内,不会超过13.9亿人的"十二五"规划控制目标,也不会突破国家人口发展远景规划目标。同时,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也表示,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可为今后进一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逐步实现城乡、区  相似文献   

7.
8.
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这是继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中国人口生育政策的又一次重大调整,是一项具有广泛牵动性的战略决策。为推动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落实落细,6月19日,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妇女研究论丛》编辑部主办解读三孩生育政策推动构建包容性配套支持措施线上论坛,与会专家围绕三孩生育政策出台的背景、影响及相关配套措施构建展开了精彩、深入的研讨。本文为与会专家根据会上发言内容整理、修改后统一编排而成。  相似文献   

9.
周洁 《人民公安》2014,(4):30-33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人们口中的"单独二孩"政策就此得到广泛关注,有太多中国人在为一个和自己并不相关的政策叫好。然而很多人并不清楚:"单独二孩"政策究竟将给我们带来什么?"单独二孩"政策是自本世纪初进行"双独二孩"的政策调整以来,中国在计划生育政策领域所作的新一次重大变动。  相似文献   

10.
"单独二孩"政策是对我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生育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当前我国青年人对"单独二孩"政策的了解还不够深入,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受到经济条件和工作压力的影响,对于国家参与婴幼儿的抚养和青少年的管教保护有着较强的现实期待。因此,在借鉴其他国家经验的基础上,还需要在青年福利政策视角下加强对青年生育政策的完善。  相似文献   

11.
正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础,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标志。教育对个人来说,是提升素质、安置就业、提高幸福指数的重要途径;对国家来说,是社会发展、人民富裕、国家强盛的必由之路。因此,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意义重大。近年来,国家采取取消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限制、实行养老金并轨等措施,努力缩小城乡差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差别,目的是使公民享受到平等的权利,实现社会公平与和谐,进而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人民的生活更美  相似文献   

12.
《群众》2017,(5)
<正>2011年11月,全国各地全面实施"双独二孩"政策;2013年12月,"单独二孩"政策实施;2016年1月1日,"全面二孩"政策平稳落地,这标志着实施了30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的终结,我国逐步实施适度鼓励生育的人口政策。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1‰抽样调查数据推算,2016年全国出生人口为1786万人;根据卫生计生部门统计数据,2016年全年住院分娩活产数为1846万  相似文献   

13.
“全面二孩”政策实施效果如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全面二孩"生育政策意义重大,拓宽了政策性生育的选择空间,有益于人口的生态优化和均衡发展。从统计数据来看,"全面二孩"政策的有限正向效应确实正在释放,但是我们更应该为已经悄然形成的内生性低生育趋势居危思破。  相似文献   

14.
人口政策是影响人口发展的重要变量,"全面二孩"政策会对中国的人口数量、人口质量和人口结构产生重要影响。文章通过对未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和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两种生育方案下未来中国的人口规模、人口结构进行预测对比。发现: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将有助于减缓我国人口规模急剧下降趋势,缓解人口老龄化压力,实现未来劳动力资源的持续供给,平衡人口性别结构,人口性别年龄结构趋于均匀至少需要84年时间;出于成本考虑,"全面二孩"政策可能会造成生育阶层化,进而影响未来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解决生育阶层化的有效途径是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的人口形势已经发生了巨大转变。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实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这意味着实行了30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正式宣布结束,再也不受"双独二孩"或"单独二孩"政策的限制。文章从经济学的视点出发,分析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原理和意义,探讨全面放开"二孩"应注意的问题,并对"二孩"政策给予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6.
公共服务与公共政策有着密切的关系,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会成为制约公共政策实际效果的短板。增加公共服务供给,有利于公共政策的推行,也能满足民众翘首以望的民生需求。全面二孩政策推行后,因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并未出现预期的实施效果。以影响公共政策推行的公共服务因素为切入点,探索提高民众响应全面二孩政策积极性的配套措施,对于提高政策实施效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二孩来了     
《小康》2017,(3)
正"婴儿出生后的第一声啼哭,那是一首绝妙的生命进行曲,胜过人间一切最悦耳的音乐。"被尊称为"万婴之母""、生命天使""、中国医学圣母"的中国妇产科学主要开拓者、奠基人之一林巧稚曾如此感叹。2016年1月1日起",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实施,让无数家庭再次聆听到那悦耳的音乐,更多的家庭则期待着再次聆听那悦耳的音乐。当然,也有许许多多的家庭再三权  相似文献   

18.
我国人口问题逐渐突出,表现在: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总和生育率保持低水平,劳动人口明显供不应求以及高位的出生性别比等,我国政府近年来逐步调整原有的独生子女的生育政策,而"普遍二孩"政策的实施正是符合我国现实情况的选择,为使政策达到较好的实施效果,各地区需尽快制定生育细则;需不断充实公共服务,迎接将来的人口高峰;同时还要在制定公共政策时,对符合条件的育龄妇女有一定的倾斜和照顾。  相似文献   

19.
20.
正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这是继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中国人口生育政策的又一次重大调整,是一项具有广泛牵动性的战略决策。为推动三孩生育政策落实落细,6月19日,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妇女研究论丛》编辑部举办解读三孩生育政策推动构建包容性配套支持措施学术论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