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切实做好基层党建工作,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是党执政的基石。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党建工作必须以此为指针,在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上狠下功夫。近年来,我们湖北省秭归县围绕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在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中,作了一些新的尝试。 一、坚持有利于联系群众的原则,创新农村党组织设置模式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大指出:“推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的一贯传统,在新的形势下继续保持和发扬这一优势,是我们做好农村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一、牢记党的宗旨,充分认识做好农村工作的重要意义。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践党的宗旨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3.
周英杰 《传承》2014,(1):90-91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农村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农村各项工作的核心,是密切党和农民群众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也是维护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不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营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能又快又好地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夯实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4.
张明 《党建研究》2021,(2):61-62
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村级党组织处于农村工作和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的贯彻者、宣传者和执行者.村级党组织建设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影响党群干群关系,关乎党的执政根基.  相似文献   

5.
农村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基石,它处在“四化”建设的前沿阵地,是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与纽带。党在农村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都要靠它去宣传,贯彻和执行,发展农业、致富农村、带领农民群众奔小康、稳定和发展农村等一系列事情,都要靠它去组织、实施和完成。九十年代的农业和农村工作,正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移,由“温饱”向“小康”过渡,与过去相比,有许多新的内涵和要求,也给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来了许  相似文献   

6.
黄学君 《湖湘论坛》2002,15(3):92-93
乡镇干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骨干力量,担负着直接联系群众、团结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把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责任。他们处于农村工作的前沿,是发展农村经济和搞好农村工作的直接领导者和组织者,也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因此,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全面提高乡镇干部的整体素质,是做好农村工作的关键环节。当前,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大环境而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尤其是我国已经加…  相似文献   

7.
陈孝军 《重庆行政》2010,12(3):89-91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作出了部署,强调要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弘扬党的优良作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它既不是生产组织和行政组织,也不是一般的政治组织、群众组织,而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是党团结带领农民群众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战斗堡垒,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事关城乡统筹发展宏伟目标实现,事关党在农村执政地位的巩固。  相似文献   

8.
农村党支部书记是农村最基层党组织的班长,是直接与农村群众打交道的基层组织领导者。党支部书记履职好坏是关系到党支部能否带领群众贯彻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带领农民群众深化农村改革和发展农村经济;能否正确体现党的形象和树立党在农村的威信;关系到农民的经济增长和生活水平能否提高的重大问题。本文对怎样当好农村党支部书记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9.
孟婷 《淮海论坛》2014,(3):11-14
农村是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劳动者的聚居地,其产业属性、人口规模与城市、城镇有着本质的区别。《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五章《党的基层组织》第二十九条规定:“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人民解放军连队和其他基层单位,凡是有正式党员三人以上的,都应当成立党的基层组织。”农村基层党组织是我们党支持和保证农村行政组织、经济组织和群众自治组织充分行使职权的重要保障,是我党密切联系农村群众的重要纽带.更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陈光辉 《桂海论丛》2005,21(3):9-11
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是由党的性质、执政地位决定的,是顺利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重要组织保证。因此,推进农村党的基层组织的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群众勤劳致富奔小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党在历史上卓有成效的农民群众工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参加革命和建设的积极性,为农民群众工作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现阶段的农民群众工作要借鉴历史经验,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必须从执政的高度看待和做好农民群众工作;必须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必须从农民群众角度看问题;必须以教育干部为重点;必须始终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开展群众工作;必须积极推动农村公共治理模式的改革,不断赋予党的群众路线以新的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12.
重症须用重药──关于乡镇干部工作积极性问题的调查与思考张德美乡镇干部是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带领农民群众脱岔致富、左右农村局势的中坚力量。他们工作积极性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大局的稳定,而且还直接关系到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作...  相似文献   

13.
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是新农村建设在现阶段的核心要务。农村党组织是农村经济建设的直接领导者和组织者。如能实现农村党建资源和经济资源优化整合,进而实现农村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有机融合,以党组织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以经济发展促进农村党组织建设,可取得农村党建与经济发展的"双赢",加速推进新农村建设、改善广大农民群众福祉、巩固党在农村执政的经济基础和提高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14.
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毛致用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当前农村工作中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做好这项工作,对于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密切党和政府同农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引导农民群众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保证和促进农村的...  相似文献   

15.
丁文禄 《党建研究》2011,(11):48-48
农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是今年第四季度乡村工作的重点。搞好农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是确保农村科学发展、长治久安,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根本性措施。晋中市在农村“两委”换届工作中,积极进行“两推直选”村党支部委员、书记的尝试.即在村党支部换届选举中,采取党员推荐和群众推荐,经过组织考察,由党员直接选...  相似文献   

16.
倪泽姑 《湖湘论坛》2002,15(2):47-48
一、以“三个代表”为指针,切实转变干部作风干部是维护农村稳定的顶梁柱,干部作风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村社会稳定。农村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以“三个代表”为指针,切实转变干部作风。第一,要加强群众观念,坚持群众路线。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指出:“能否始终坚持和发展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盛衰兴亡。”历史表明,我们党只要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紧紧依靠群众,和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就能够克服任何艰难险阻,从胜利走向胜利。反之,就会遭受挫折甚至失败。因此,在农村工作中,必须坚持…  相似文献   

17.
乡镇党委是发展农村经济、维护社会稳定的直接指挥者,其领导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乡镇党委面对广大农民群众,与群众联系最经常、最直接,干部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党的形象,关系到党的声誉。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乡镇党委建设,不断提高乡镇党委的领导水平和工作能力,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18.
落实“五个一”的目标加快农村奔康步伐张琰明党的基层组织肩负着直接联系群众,宣传群众,团结群众,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的任务。农村各项工作的优劣,离不开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充分发挥。实践证明,在千头万绪的农村工作中,...  相似文献   

19.
韩晓倩 《人民论坛》2013,(10):53-55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城市居民委员会制度和农村村民自治委员会制度.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文章以山西省阳泉市城区新华东街社区为案例,探讨基层党组织在基层群众自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洪玉梅 《前沿》2012,(9):30-32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是党带领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斗堡垒。准确把握农村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方向,选好新时期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突破口,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是当前摆在各级党组织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