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实现建档立卡贫困大学生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是国家精准扶贫的重要内容。当前建档立卡贫困大学生的创业实践呈现出创业意愿和创业行为偏低、创业资金来源单一、个人成就型创业动机明显、创业能力发展不均衡、创业服务评价不高以及创业政策认知与政策供给错位等特点。针对建档立卡贫困大学生创业资源匮乏、创业政策体系不完善、教学与实践融合度不高、创业能力不足、创业环境不佳等问题,建议从破解资金供给瓶颈,构建多元化创业融资渠道;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出台专项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健全教学与实践相融合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全面提升创业能力,克服"求稳怕变"的择业心态;以精准扶贫为契机,切实转变贫困家庭的就业观念等方面入手,加强建档立卡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促进创业带动就业",高校应重视并切实加强大学生创新与创业能力的培养。笔者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提出,大学生特别是工科的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整体设计、整体部署、一体实施,形成"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创新促进创业"和"创业是创新的实践,创业反哺创新"的工作格局,使创新与创业形成良性循环,实现创新与创业的互促共建,保障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正"这里有你们创业创新的舞台!"这是浙江对700万在外浙商的深情呼唤,情真意切。浙商是浙江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是浙江发展最为倚重的力量,浙商兴则浙江兴,浙商强则浙江强——省委、省政府对浙商的期望与倚重之情溢于言表,随之出台的,是一揽子鼓励、支持、引导浙商回归创业创新的好政策好措施,重锤击鼓。"我们的根在浙江。"这是省外浙商对家乡的真切回应,包含着深深眷恋,赤子情深。  相似文献   

4.
台州最大的优势是什么?是这座新兴城市中的企业家群体以及他们的首创精神。"敢冒险、善创造、有硬气、不张扬",正是对以他们为代表的台州人的注解。当新一轮"解放思想,创业创新"的热潮在党政部门牵头下掀起时,台州的企业家们将带给我们怎样的分享?  相似文献   

5.
《世纪行》2016,(1)
正当前,我省的创业、创新环境空前的好。这对于提升我省经济发展潜力和创造力大有裨益。在此,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个热门话题,提出几点个人看法和建议。一、政府应进一步推行和落实新政,创造公平有序的创业创新环境,激活大众的创业、创新热情政府有关部门在涉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项目审批上应该进一步简政放权,最大限度地方便创业者成立公司和运作创新项目。我省推行一系列鼓励创业和创新的新政后,新注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新文化(深圳)"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考察16~35周岁深圳青年群体对城市创新、创客和创客空间、创客教育以及创新创业实践等创新文化的认知、评价与践行情况。研究发现,青年群体对深圳作为创新之城有着高度的认同感;对创客认知方面则弱化了共享、原创等核心价值,甚至将创客与创业等同起来;对创客空间的认知则更模糊不清;青年对创客/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表现得非常迫切,大中专学校现有创客教育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社会化的创新培训有效弥补了空缺。调研还发现,深圳青年的创业意愿程度与个体性格特质相关,与年龄大小呈正相关,与学历高低呈现某种程度的负相关,性别差异则不明显,同时与由创客、创客空间、创客教育及各类科技创新活动所构成的城市创新文化呈复杂的高度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群众》2016,(4)
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贵在发动社会各方力量,扩大规模。新常态下经济增长要靠广大人民的创新精神、创业活动。面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滚滚浪潮,铜山区依托自身优势和特点,精准发力,重点突破,结合创业者的个性化、群体化需求,注重创业方向引导、创业培训辅导、创业政策扶持、创业平台搭建和创业典型带动,汇聚起创业的源动力,激发多元创业群体活力,使不同  相似文献   

8.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艺术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是促进该类大学生顺利就业、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之一。加强艺术类大学生"双创"教育,就是要培养既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具有较强创新创业能力的综合型人才。构建艺术类大学生"双创树"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就是要从创新创业精神的培育和能力的培养、专业知识和创新创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实习平台的搭建、激励制度以及资金保障等方面,多层次、系统地联合、互动,从而提升艺术类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本领。  相似文献   

9.
中国改革开放特别是创办经济特区以来,带动"外来青工"的热潮,即大量内地山区农村的青年前往沿海地区、大中城市务工谋生。他们既是创造经济财富的有生力量,也是促进社会治理创新的活跃群体。调查发现,伴随时代的发展,"外来青工"群体也分化为"上班机器人,下班木头人""上班挣钱人,下班休闲人""上班技能人,下班充电人""上班创新人,下班公益人"等类型。同时,"外来青工"的社会角色意识不断演进,拥有"边缘人""陌生人""参与者""融合者""贡献者"等不同的认知心态。"外来青工"作为一个折射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特殊群体,对它的梳理及它带给我们的启示,值得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正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推动下,我国进入了一个创业创新共进的新时代。创业的本质是创新,创新是创业的灵魂。创业,以商业机会(创业机会)为导向,是实现创新的过程,需要创新才能实现经济价值;创新,以问题为导向,存在于创业企业发展的全过程。如何把创新更好地融入创业之中,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相似文献   

11.
《群众》2015,(8)
<正>201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营造有利于大众创新创业、市场主体创新的政策和制度环境。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研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发展"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作出部署。省政府《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实施方案》将科协组织纳入联席会议制度,并赋予"众创空间建设行动"等16项职能任务,提出统筹推进大众创新创业工作。顺应新形势,我们要切实增强时代使命感,打造能力升级版,争当"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  相似文献   

12.
正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重点强调未来中国的创新发展理念,提出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导的经济发展新战略调整,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引擎的打造在未来实施创新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更加凸显。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尤其是增加鼓励和支持创业活动、促进创业企业发展创新的创业公共服务,才能保证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引擎  相似文献   

13.
新词     
<正>金砖信心在全球经济形势深刻变革、发展前景不容乐观的大环境下,金砖国家通过举办会议,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来深化经贸合作,向世界传递了强有力的"金砖信心",成为全球经济复苏进程中的稳定器和发动机。"三态"问题指经济发展的新业态、创新创业的大生态、各种现象背后人的心态。专家认为,当前领导干部要关注和研究这"三态"问题,特别要高  相似文献   

14.
创新创业离不开教育的驱动,重视和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山东农业大学在多年的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探索实践了"三段式、四驱动"的有效模式,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三段式"即将创业教育过程分为创业通识教育、创业模拟实践和全真市场创业三个阶段;"四驱动"即专业驱动、项目驱动、平台驱动、机制驱动的创业教育工作体制。  相似文献   

15.
创新创业政策的保障、创业环境的形成以及人民对创新创业认知的转变为创新创业战略的全面落实提供了良好的"生长土壤"。为提高创新创业成功率,大学生应不断提升决策力、创新力和意志力,才能在遍布危机、挑战的市场环境中找准工作定位,并为之不懈努力,最终实现创新创业目标。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的完善与进一步发展,"互联网+"在整个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在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方面,"互联网+"的优势十分突出。目前,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存在政府、高校、学生的"三位一体"发展网不完善、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淡薄、能力缺乏以及优质双创平台寥寥可数等问题。本文通过对清华深圳研究院i-Space创业平台与麻省理工大学i-Robot创意平台的分析,探究"互联网+"对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影响,尤其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知识、双创平台建立发展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开设网上创业特色课程、以第二课堂形式增加学生创业知识、政府和学校加大对创新创业教育投入,这三点可成为促进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发展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小康》2015,(24)
<正>11月9日,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开幕,期间,国内外代表达成了《全球创新创业成都共识》。实施创新发展,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校院地协同创新,出台"成都十条",启动"创业天府"行动计划,打造"菁蓉汇"平台……"创业之城、圆梦之都"正成为成都的新名片。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共享经济、平台经济、网络经济等新业态迅猛发展,青年就业心态也发生了变化,展现出个体化与自主性的职业选择、兴趣驱动的职业追求、工作与生活边界的淡化、高流动性的职业历程、“终生式”的持续学习和创新等新趋势。青年作为新业态新模式的主要参与者、实践者和推动者,在不断推进新业态纵深发展的同时,其就业心态也产生了变化,其中出现的一些新趋势值得关注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情继续高涨,"双创"正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今年3月,南宁市提出打造"双创"示范基地目标,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积极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让"双创"工作不断迸发新活力。南宁"双创"让人刮目相看今年7月29日,南宁蓝比蓝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李璇带着自己的创新项目《办公家用造纸机》,参加首届南宁市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并获得企业组一等奖和15万元的奖金。  相似文献   

20.
正为加快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转化为投入创新创业的产业资本,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我市于2013年成立了国内首个政府设立的天使投资引导基金,以天使投资"小成本"撬动社会资本"大投入"支持创新创业。基金运行四年来,以打造创新创业"天使之城"为目标,从"投资+政策+服务"三端发力,累计投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