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国《少年法院法》规定了未成年人犯罪前科消灭制度,对适用范围、启动方式、调查程序、裁判、撤销等都作了详细规定。2012年我国《刑事诉讼法》也建立了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但比较德国的未成年人犯罪前科消灭制度,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仍过于空泛。在适用范围与适用程序方面,两国之规定有着较大差别。德国制度的适用范围在年龄、刑罚等方面皆广于我国,且涵盖品行要求;其适用程序以申请为主,必须进行调查并听取多方意见;其法律后果之效力也强于我国。有鉴于此,我国可借鉴德国有益经验,增加关于适用范围与程序的规定,以完善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前科消灭制度。  相似文献   

2.
许多国家专门规定了未成年人的犯罪前科消灭制度,但长期以来,我国对该项制度的相关法律近乎空白。我们认为,尽早地在我国建立起未成年人犯罪前科消灭制度有利于彰显刑法的谦抑性价值,体现人性化的执法理念和全社会对未成年人的关爱,避免社会的歧视和自身的自暴自弃,有利于犯罪后的未成年人真正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3.
王丽芳 《前沿》2010,(18):96-98
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是世界各国所共同认可和采纳的一项制度。从我国现行法律中有关的前科规定和国际上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来看,在我国建立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的必然性与可行性。为了完善我国未成年人刑事立法体系,更好地完善现代法制对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历史使命,应当在诸多方面实施前科消灭制度的法律完善。  相似文献   

4.
前科制度在我国刑事法律中广泛存在,这使得曾受过刑事处罚的人永久地背负"有前科"的负担,对于心智尚未成熟的未成年人来说更是一种无形的压力,对他们复归社会、健康成长是极为不利的。未成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其犯罪特点和成因决定了前科消灭制度对其使用具有可行性。建立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有利于未成年人重新融入社会,有利于实现刑罚的目的,有利于完善我国的未成年人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5.
在立法上确立未成年人前科消除制度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趋势,我国亦已具备建立这一制度的政策、法律与实践之基础条件与现实可能性。值此《刑事诉讼法》再修改之际,我国应借鉴国际相关立法并及时总结少年司法改革中的有益经验,在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中确立未成年人前科消除制度,以真正实现对特定未成年犯罪人利益的有效保护。而深入探讨未成年人前科消除制度的价值取向、功能定位、适用对象、适用条件、实施程序、法律效果、救济机制等一系列问题,必将为在新《刑事诉讼法》中合理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未成年人前科消除制度,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与指导。  相似文献   

6.
曾经受到过刑事处分,在具备特定条件时,由法定机关封存其曾被宣告有罪或被判处刑罚的记录,从而可以清白地回归社会,不再背着标签生活一辈子这对于曾经误入歧途,又真心悔改的青少年意味着什么?对艰难行进中的少年司法改革又意味着什么?对祖国和社会的未来更意味着什么?  相似文献   

7.
8.
试论我国未成年人刑事污点消灭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刑事污点制度的存在对未成年犯罪人的教育、成长、就业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障碍,它的存在与以人为本的社会管理新理念不协调,特别是在未成年犯罪人回归社会方面,有很大的不合理性。参照国外立法和司法实践,我国应从有利于未成年犯罪人的改造、成长和发展出发,根据具体情况不同,有条件的消灭刑事污点记载,为未成年犯罪人创造一个关爱、平等、信任的人文环境,以减少和杜绝他们重新犯罪,使他们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有用人才。  相似文献   

9.
2011年5期《民主与法制》杂志刊登了《前科消灭在中国》,读来引人深思。我国古代教育家颜之推曾有句名言:人在少年,神情未定。在现实生活中,未成年人特有的冲动、不成熟的性格特点,往往会使他们轻易触动到法律的底线。近年来,犯罪现象呈现低龄化,未成年人实施抢劫、强奸等案件常有发生。有很多未成年人上了法庭还不知道自己犯了罪。但他们需  相似文献   

10.
一个多世纪以来,以美国、英国、加拿大为代表的英美法系,以德国、法国、日本为代表的大陆法系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未成年人犯罪刑罚制度体系。从刑罚运行的视角,在刑罚的制刑、求刑、量刑、行刑等方面,其中一些特有的制度设置和程序安排,历经社会发展和司法案例磨砺,更加适合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和特别保护,值得我国在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未成年人犯罪刑罚制度时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1.
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正式确立了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这是我国少年司法发展的重大突破.近来闹得沸沸扬扬的李天一案,反映了我国现行法律制度对犯罪未成年人的保护存在诸多缺漏,致使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在实施过程中难以达成制度设立初衷,且与国际通行规则存在一定差距,不利于未成年犯权利的保护,也无法助其消除因犯罪获致之社会不利评价.完善该制度,需拓展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适用范围,做有利于被告人的扩张解释,明确禁止披露未成年犯身份信息,完善封存、查阅与权利救济程序,并以建立犯罪记录消灭制度为目标.  相似文献   

12.
社区矫正是在行刑社会化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刑罚执行制度.符合国际行刑趋势。未成年人犯罪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呈现出财产型犯罪突出、暴力化犯罪程度加剧、犯罪人低龄化和文化水平低、共同犯罪居多等特点。重视未成年人的特殊性,在行刑社会化视野下、在犯罪要素的框架内,考虑建构有针对性的社区矫正制度.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未成年入犯罪行为的发生、更好地挽救改造未成年犯罪人.达到更好地保障未成年人权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犯罪侦查组织制度、程序制度、人事制度三个方面对中法犯罪侦查制度进行了比较,对两者的相同点和差异点进行了分析,以供研究和借鉴之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日趋多元化,未成年违法犯罪呈逐年上升趋势。未成年人犯罪在各类犯罪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并且出现一些新情况、新特点,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社会、学校和家庭普遍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题。通过对宜春市公安局巡警支队2012年至2013年上半年查处的171例未成年人犯罪人员和案件情况的分析,研究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原因并探讨预防对策,遏制未成年人犯罪势头,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维护社会治安稳定。  相似文献   

15.
侦查阶段的讯问工作是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刑事诉讼程序开启后的重要环节。未成年嫌疑人在羁押状态下对侦查人员的依赖感及信任感陡增,侦查员若在讯问准备阶段树立预防思想,讯问中采用恰当的讯问方法,讯问后期感化谈话,会对巩固口供,使犯罪嫌疑人服刑期间真心悔罪,并预防其再次犯罪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读罢2011年《民主与法制》第s期刊登的《“前科消灭”在中国》一文,我认为,这个已探索多年的让未成年犯前科“归零”的制度,应该尽快成为法律规范。这对于完善未成年人司法制度体系,体现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都将具有重要意义。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贝克尔、藜默特等人提出的“标签理论”,认为社会给某个人贴上的“不轨行为者”或“罪犯”的标签是导致其重新犯罪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简永发 《前沿》2010,(21):77-79
财产罪是指侵害他人财产的犯罪,各国一般是以对财产所实施的侵害行为的样态来区分不同的财产罪,但由于历史背景和法律渊源不同,各国财产罪的范围大小不一,如抢夺行为在我国规定为独立的罪名,但在有些国家却包含在盗窃罪中,不同的侵犯财产罪的罪名在有的国家规定得很详尽,但在另一些国家却可能没有规定。  相似文献   

18.
父母惩戒权的悖论——以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武彬 《青年探索》2004,10(4):52-55
父母惩戒权乃父母对于子女之身体上或精神上予以痛苦,使其改过迁善为目的的权利。一方面通过父母惩戒权的行使来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有其社会学、心理学基础。另一方面父母惩戒权极易异化为体罚教育权,非但无益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反而对未成年人犯罪有推波助澜之势。所以基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考虑,父母惩戒权的行使必须以教育为目的;要有足够的惩戒或教育理由来发动;必须在必要的范围内来行使。  相似文献   

19.
段启俊  龚高华 《求索》2011,(2):165-167
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制度是少年司法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制度在我国逐步确立了双重保护、慎捕慎诉、保护诉讼权利、分案起诉、迅速、简化原则。当前该制度在我国立法和司法上存在诸多缺陷,针对这一现状有必要提出对未成年人犯罪检察预防、批准逮捕、审查起诉、提起公诉、未成年人服刑期间及服刑完毕后综合一体的制度完善和创新。  相似文献   

20.
未成年人刑事污点消灭制度,是指曾经受过有罪宣告或者被判处刑罚的未成年人,在具备法定条件时,由法定机关注销其有罪宣告或者处刑记录的制度,即被视为未受过刑事处分,成为零犯罪记录。未成年人刑事污点消灭制度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合法性和合理性。因此,我国应尽快建立未成年人刑事污点消灭制度,健全我国法律体系,为那些曾经失足的未成年人创造一个平等、关爱、信任的社会环境,以减少和杜绝他们重新犯罪,帮助他们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