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信托制度凭借其成熟的财产管理优势,被许多大陆法系国家从英美法系国家移植并为其所用。由于英美法系的财产法与大陆法系的物权法和债权法存在本质的差别,因此有关国际信托的法律冲突较其他领域就更为复杂。本文结合国际法中的相关理论对国际信托领域存在的法律冲突之原因及现状进行了阐述并针对国际信托关系的法律适用,详细论述了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的广泛性,最密切联系原则的不足、准据法分割的复杂性以及《海牙信托公约》通过的背景和主要内容。笔者在研究两大法系主要国家关于国际信托法律冲突解决机制的基础上,对我国第一部信托成文法提出了修改或增加司法解释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古老的信托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管理和持有财产的重要方式之一。其中归复信托更是英美信托制度中极具灵活性和概括性的法律设计,被英美法国家广泛的运用于解决财产转移和管理过程中的权属纠纷问题。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颁布实施,标志着信托制度被正式引入我国,成为我国建立和完善家庭财产制度、民商事交易法以及财产制度的重大举措之一。如果能够继续引入归复信托制度,并将其明确规定于《信托法》之中,将会为我国司法实践中处理财产权纠纷提供更加公平、有效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3.
土地流转信托的本质是在土地所有权和收益权分离的基础上,实现土地流转,是我国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重要的制度创新.土地流转信托能够促进农村土地所有权权能有效实现,推动农村土地使用权规范有序流转,开创了信托业与“三农”合作共赢的新局面.政府应提供优惠政策,鼓励银行、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参与土地改革.  相似文献   

4.
根据商事信托与民事信托的差异,有必要分别讨论"商事信托财产的权利归属问题"和"民事信托财产的权利归属问题"。商事信托是一种财团,因此,商事信托的财产权利应当归属于"商事信托"本身。民事信托的信托财产权利归属于受托人。同时,在信托财产是对某物之所有权的情况下,受托人对该物所享有的所有权受到受益人之受益权的限制——这种限制既可能是债权,也可能是物权。  相似文献   

5.
兰玉玲 《求索》2007,(2):79-81
在国外的私人银行服务中,信托以其在财产管理中具有的独特优势而被广泛运用,但信托在我国的发展仍处于萌芽状态。本文紧紧围绕私人银行、信托的自身特点及其特有功能,结合我国社会、法律制度现状,深入分析了我国运用信托开展私人银行服务可能受到的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笔者从制度层面上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以期有益于我国信托业务的开发及相关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6.
李梓宁 《求索》2013,(3):185-187
随着私人银行业务投资领域的不断拓展,融资租赁信托业务以其高收益的特点逐渐成为私人银行关注的重要投资模式,成为私人银行主推的投资模式。但由于我国关于融资租赁交易行为与相关信托投资的金融法律监管体系仍不完善,造成私人银行融资租赁信托业务在操作中遇到诸多法律风险。本文在重点分析该类业务交易结构特征与法律关系的基础上,结合有关法律监管制度理论要求,提出通过加强私人银行融资租赁信托业务监管,制定融资租赁信托业务管理办法,强化私人银行内部审查管理工作,设置合法性审查与业务流程跟踪机制以及三方面措施有效防范私人银行融资租赁信托业务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7.
住房公共维修基金的法律基础及信托属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住宅公共维修基金属于信托的范畴,应纳入信托法的调整范围。随着我国社会住宅产业的高速发展,出现了围绕维修基金而引发的诸多问题。而信托法的制定和物权法之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理论的发展与完善,明确了区分所有权人的权利,给我们厘清了维修基金的特质。我国现行《住宅共用部位共同设施设备维修基金管理办法》因受当时法律缺失的制约,存在着诸多问题,造成理论上的混乱和实践上操作的困难。本文旨在阐明共同维修基金的法律属性,厘清其法律地位和法律关系,夯实正确制定新的管理办法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构建合理有效的公立高校管理机制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教育信托是公立高校管理方式的一种创新。从性质上看,教育信托属于一种公益信托。教育信托制度有利于避免政府的不当行政干预,保障公立高校的办学自主权;有利于提高公立高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有利于防止公立高校国有资产的流失。构建我国的教育信托制度时,可由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担任教育信托的管理机构,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担任教育信托的监察人,并对公立高校的权利与义务、受教育者的权利等问题加以规定。  相似文献   

9.
英国土地信托法律制度来源于英国中世纪的用益制度,当代英国的信托是中世纪用益制度的"直系后代",这是西方学者的一致看法。而西方学者对英国土地信托法的前身——用益制度的来源则有三种主要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用益制度来源于罗马法相似的制度或理念,包括罗马法用益权、市民法所有权与裁判官所有权的分离、遗产信托等;第二种观点认为用益制度来源于日耳曼法上的萨利克受托人制度;第三种观点认为用益制度来源于伊斯兰法瓦克夫制度。对以上观点进行考察论证可以得出结论:用益制度来源于日耳曼法的观点最为可信,但是这并不能排除罗马法和伊斯兰法对英国用益和信托历史发展的影响。由于土地信托法在英美财产法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从比较法的角度,在中国农地法律制度改革的时代背景下,研究英国土地信托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陈贵阳 《前沿》2002,(5):60-62
信托与行纪作为不同的法律制度 ,有着本质的区别 ,但我国学界对于二者并未作严格区分。本文通过对二者在概念、法律构成、财产关系以及权利义务方面的比较 ,弄清信托与行纪的区别 ,这对于我们更好的掌握和运用信托这种制度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1.
土地流转信托的本质是在土地所有权和收益权分离的基础上,实现土地流转,是我国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重要的制度创新。土地流转信托能够促进农村土地所有权权能有效实现,推动农村土地使用权规范有序流转,开创了信托业与"三农"合作共赢的新局面。政府应提供优惠政策,鼓励银行、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参与土地改革。  相似文献   

12.
朱卫红 《人民论坛》2010,(4):126-127
作为金融四大支柱之一的信托成为了房地产行业融资的新亮点,房地产发展REITs信托可有三种模式。通过分析指出当前较符合我国REITs产品要求的金融体制是信托计划模式。而这一信托模式的实施,需要超越一些现存法律制度的限制。  相似文献   

13.
贺小石 《探索与争鸣》2022,(12):197-204+214
过度收集和滥用个人网络行为信息会损害信息主体的权利和自由,阻碍数字经济发展。当下,对个人网络行为信息的法律定性悬而未决,导致相应的保护规则与秩序构建徘徊不前。传统信息主体赋权保护路径无法妥善解决信息关系中的权力结构失衡问题,应将个人网络行为信息纳入个人信息范畴,对其进行人格利益和财产利益的双重保护。新技术条件下,信息主体与信息控制者之间存在事实上的信息信义关系,个人信息保护路径应从赋权模式转向行为规制模式,充分运用权利分割思想,借鉴信托制度,积极探索以信义义务为核心的数据信托机制,兼顾信息主体利益和数字经济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了海域使用权和渔业权制度,但由于权利的性质等原因使得相关权利在行使过程中存在冲突,解决两种权利的冲突成为海域使用制度完善的重要基点。海域使用权和渔业权的平衡需要用利益衡量的法学方法,通过权利价值的衡量,使与两种权利有关的个体利益、社会利益和制度利益达到平衡。  相似文献   

15.
论信托财产上的利益冲突及其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柳 《岭南学刊》2001,(6):94-97
信托作为一项财产移转与财产管理的制度 ,其核心和载体不言而喻便是信托财产。本文从分析信托财产利益冲突的两种形态入手 ,并结合英美信托法、大陆法系的日韩信托法及我国信托法的有关规定 ,从比较法的角度论述法律对信托财产上利益冲突的平衡。  相似文献   

16.
张一鸣 《人民论坛》2014,(1):132-134
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制度的分类调整可以厘清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与传统民法所有权之间的关系.以权利客体的分类为标准建立权利体系,建立面向公共利益的自然资源国家公产制度和公私兼顾的自然资源国家私产制度,既能保持民法固有的逻辑体系,又使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得到有效实现.  相似文献   

17.
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制度的分类调整可以厘清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与传统民法所有权之间的关系。以权利客体的分类为标准建立权利体系,建立面向公共利益的自然资源国家公产制度和公私兼顾的自然资源国家私产制度,既能保持民法固有的逻辑体系,又使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得到有效实现。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公地的悲剧",我国有必要创设一种新型权利——养护者受益权。养护者受益权在多数情况下是与其他权利不相冲突的,但由于其客体的双重价值属性及权利边界的模糊性,养护者受益权也极可能与其他权利发生冲突。本文着重分析养护者受益权与其他权利之间的主要冲突及有关举证和认定问题,并指出:在环境保护问题上,养护者受益权应优先于所有权中的收益权;当养护者受益权遭受侵犯或与其他权利发生冲突时,如何认定赔偿责任条件和因果关系对于冲突各方是十分关键的。  相似文献   

19.
《民主与法制》2013,(26):22-23
1.信托法混淆了委托与信托 我国信托法混淆了委托与信托,导致了信托财产归属上的错误。双重所有权并不是大陆法系引入信托制度的障碍,从法理上说,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慈善基金的发展蒸蒸日上,但其内部也暴露出信用危机。公益信托制度在国外被广泛运用,其法律监管模式比基金会更严密。公益信托的监管结构由监察人、外部监管和内部监管三个要素构成。从法律地位、监管制度和实践价值三方面比较分析可知,公益信托比公益基金更能满足现实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