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纪行》2015,(5)
<正>本刊讯5月4日,省政协主席杨松调研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杨松调研考察了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永旺梦乐城工地、国际教育园区、哥特拉克公司、伟巴斯特公司、全力北社区、汤湖文化中心、汉南绿地新城、洪湖新滩工业园,充分肯定了开发区把生态建设作为考核指标,保留大面积现代农业板块,向复合型多功能的现代化新城发展的做法。杨松指出,开发区推进创新驱动发展,要  相似文献   

2.
台湾《中国大陆》杂志在热门讯息栏载文,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以“筑巢引鸟”的特色,来吸引外商到开发区兴办产业。 规划面积31平方公里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在1993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区规划面积31平方公里,控制区面积90平方公里,前其开发面积10平方公里。开发区实行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的优惠政策。 基础设施齐全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采取与大陆其他开区的不同的方式建设。在兴建中以“筑巢引鸟”的特色吸引外商到开发区兴办实业。为了保证开发区的优良投资环境,在基础建设  相似文献   

3.
最近,武汉市国税局组成调查小组,对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税收、税源情况作了调查。现将主要情况报告如下: 一、开发区内税源户增长变化情况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于1993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开发区。当时纳税登记户为109户;1994年登记户为167户;1995年登记户为272户;到1996年7月止已发展到346户,增加237户。我们通过开发区工商局了解  相似文献   

4.
环发[2011]122号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按照《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管理办法(试行)》规定的程序,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规划和技术报告已先后通过预审、专家论证,经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查,现批复如下:一、同意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开展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  相似文献   

5.
5月中旬召开的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战略理论研讨会围绕武汉开发区发展战略等问题,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和探讨,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会议科学地分析了开发区的发展历程和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指出,目前开发区处在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把握机遇,确立并完善发展战略,是开发区面临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现实的课题。一、对开发区的功能进行科学定位,是开发区确立和实施正确的发展战略的  相似文献   

6.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自1991年成立至今,8年多来,平均以每年30%以上的经济增长速度超常规发展,1999年实现财政收入7.41亿元,财政收入跃居全国32个国家级开发区第6位。可以说,促使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飞跃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有一条起了关键性作用,那就是,开发区管委会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成功实现了“小政府、大社会、高效益”。  相似文献   

7.
开发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大创举,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尤其是2003—2006年以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按照“三为主,二致力,一促进”的办区方针,大力发展现代工业,积极吸引外资,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成为现代制造业集中、产业聚集效应突出的区域。2007-2011年是开发区实现快速发展,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的关键时期,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为构建和谐开发区,为实现新的社会经济目标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8.
《学习与实践》2007,(8):163-168
本文论述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调整发展定位背景,在综合分析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基础、产业特征、功能作用的基础上,对未来5—10年,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战略目标和功能进行了定位,提出了加快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和发展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9.
1984年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武汉市为全国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后,我市积极探索内陆中心城市兴办开发区的途径,开始创办东湖高新技术密集小区,1992年、1993年国家相继正式批准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和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1992年中央批准武汉为开放城市后,我市抓住机遇兴办了阳逻开发区、吴家山台商投资区,并批准各区县兴办一个经济发展区。开发区建设随着改革开放的  相似文献   

10.
1991年5月16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汽车零部件区场平工程破土动工,拉开了汽车城建设的序幕。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从动工兴建至今,转眼已近八年的时间。八年的时间,在武汉市西南、长江北岸的沌口、沌阳一带,一座现代化的工业新区已雏形粗具。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八年前精心设计、规划的第一幅蓝图已经变成了现实——年产值过百亿,成为武汉市经济的增  相似文献   

11.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从1991年动工建设开始,已走过了7个春秋。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开发区发生了沧海变桑田般的变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截止去年底,开发区累计引进项目790个,协议投资总额30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1.07亿美元,去年开发区完成工业总产值71.3亿元,财政收入2.9亿元,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逐步结出了硕果。开发区发展已经由大规模建设阶段转入大规模产出阶段,正成为武汉经济  相似文献   

12.
物流业是以物资流通为基础,运输、加工、仓储、展览、综合服务等配套发展的综合性产业。处于第二次创业起步阶段的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大力发展物流业,在扩充开发区优势产业,实现开发区第三产业全面繁荣,提升开发区功能开发档次,壮大开发区经济规模,发挥开发区枢纽地位作用,扩大开发区物资流量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加入 WTO 后,世界制造业正向中国转移,中国在新世纪有可能成为“世界工厂”。而中国的制造业正由沿海向内陆转移。武汉作为有着良好的制造业基础的内陆中心城市,愈来愈吸引世界及中国各地投资者关注的目光。武汉正面临着建设华中地区现代制造业中心的绝好机遇。在现代制造业发展方面有着明显优势的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则将成为构建华中地区现代制造业中心的必然承担者。在武汉新经济增长带中,开发区以其鲜明的制造业特色成为武汉经济发展的亮点。早在1993  相似文献   

14.
规范与创新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湖北省武汉市区西南,紧邻长江黄金水道,318国道横穿东西,京珠高速纵贯南北;三角湖、后宫湖等7个湖泊如“七星拱月”,将开发区镶嵌在湖光水色之中,正由于她纵横交错的交通运输网络和独特的地理优势,吸引中外客车商争相前来投资。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保安服务公司共有保安员400多名,分别承担着开发区的机关、学校、金融部门、宾馆、公共娱乐场所,居民住宅小区、外专公寓等80余家客户单位的门卫、巡逻、守护、押运等人防任务,以及22家以建立区域安全防范报警系统为主的技防服务。 开发区保安服务公司驵建9年来,保安队员在执行勤务中共扭送犯罪嫌疑人295个,协查各类治安、刑事案件314起,扑灭大小火灾72起,为客户挽回经济损失1400余万元。 本文介绍的是开发区保安服务公司的一些管理方法,愿向同行请教。  相似文献   

15.
开发区是我国充满活力的新型城市类型,由于产业功能区定位的历史原因,第三产业发展始终处于滞后状态,与开发区城市化进程的速度和规模不相适应。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武汉开发区)是国家级开发区,工业生产总值位于中部开发区的前茅,但第三产业规模不论与同类开发区比较还是与城区比较均处于严重落后状态,其对经济的制约效应已有显现。  相似文献   

16.
为了回顾和反思新世纪十年以来实践美学的研究及其发展,2010年5月8日至10日,由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复旦大学文艺学美学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新世纪实践美学学术研讨会"在山西临汾举行.朱立元、尤西林、张德兴、王建疆、刘旭光、刘悦笛等30余位来自国内十余所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出席了研讨会.  相似文献   

17.
进入新世纪,武汉市委、市政府决定高标准大规模地启动阳逻经济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启动阳逻武汉新港的建设。这是继上个世纪90年代初兴办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之后,市委、市政府在新世纪面向武汉长远发展、培植全市新的经济增长极、扩充和提升城市功能、带动和促进我市东北部地区经济发展,而作出  相似文献   

18.
世纪之交,在即将开始实施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时候,党中央高瞻远瞩,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经过多轮谈判,中国加入WTO 指日可待。作为我国中西部地区最具潜力、规模最大的国家级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如何抓  相似文献   

19.
位于武汉市西郊的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自然条件优越,外商纷纷投资于斯,一些知名企业相继落户。当你走进日新月异的开发区,无论是在花团锦簇的三资企业厂区,还是在洋溢西洋情调的外国专家公寓,你都能看到身着蓝色制服的保安人员,个个仪表端庄、神态威严、风纪严整。这就是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保安服务公司派驻三资企业的保安队员。一  90年代初,众多三资企业入区建设和投产。面对三资企业老板们怀疑和观望态度,保安公司毅然指挥刚刚组建的保安队伍知难而上,奔赴三资企业积极宣传保安服务,使三资企业对保安服务有了初步的认识和…  相似文献   

20.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的历史方位与战略任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20年的发展,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经济实力已经跃居中西部22家国家级开发区首位。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武汉开发区担当着促进武汉跨越发展,推进建设支点武汉、龙头武汉和国家中心城市的重任,必须进一步找准未来发展的历史坐标,深化发展定位,明确发展任务。武汉开发区未来主要有六大战略任务:努力践行国家战略,大力推进顶层设计类改革;聚焦产业链高端环节,加快发展重点产业的高端领域和高端产品;突破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服务业;把创新驱动上升到战略层面,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强化新城极化和服务功能,加快军山、黄陵等地区的开发;强力推进低碳智慧新城建设,促进开发区管理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