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5·12”特大地震发生后,在卫生部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重庆市卫生局主动请缨,由副局长刘克佳带领抗震救灾医疗救援队奔赴汶川,深入震中映秀,以灾情为命令,视时间如生命,奋不顾身、夜以继日地抢救伤员。重庆市卫生局抗震救灾医疗救援队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卫生部联合授予“卫生系统抗震救灾英雄集体”荣誉称号,是全国卫生系统唯一获此殊荣的集体——  相似文献   

2.
钟志红 《党课》2013,(21):124-125
10年前,我成为单位的第一批下岗职工,这是我一生中最为灰暗的时期。一直做后勤工作的我无一技之长,在家困居了半年,无所事事的生活日渐吞噬我的自尊,经济的拮据却不停地膨胀。这天,负责“再就业”的街道党工委程书记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人生总有坎坷,你是一名年轻的党员,在困难面前垂头丧气的,可不是党员应有的气质和形象!”我如醍醐灌顶,向领导保证“出去闯闯”。离开时,程书记送了我几本《党课》杂志,叮嘱我:“无论你走多远,要牢记自己还是一名党员。”  相似文献   

3.
又一双手.紧紧拉住了每天都要例行查房的曹勇。“谢谢金珠玛米!”经过几天全力救冶.成功保住了左腿的地震转运伤员新朗泽杰感激地说。4月16日至今.成都军区总医院院长曹勇带领医护人员全力抢救72名玉树地震转运伤员.无一例死亡、无一例并发症。14日上午.刚刚获悉玉树地震的消息.曹勇就匆匆走进办公室.抓起了桌上的电话:“全院启动应急救援预案!”成都军区总医院具有丰富的应急卫勤保障经验。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他们在震后8分钟就投入抗震救灾.  相似文献   

4.
映秀新貌     
《党课》2010,(20):F0002-F0002
2008年的“5.12”特大地震震垮了四川都汶公路上的小镇映秀,今年的“8·14”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再次袭击了这个命运多舛的小镇。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下,经过近一年的努力,新映秀已经初步展露国际名镇风姿。映秀地震遗址也成为新的旅游景点。  相似文献   

5.
汶川之灾震撼了世人,更令国人经受到一次心灵的历练。地震发生后,许多成都的哥在无人召集的情况下,不约而同汇入到了义务抢救伤员的车河。而千辆与急救车一起闪着应急灯的出租车驰援都江堰的壮美画面,更令四川省副省长李成云泪流满面,他哽咽着说:“我非常感动。这真是无私的奉献!在这里,我希望代表地震灾区人民说一声:感谢我们的的哥,谢谢你们!”  相似文献   

6.
又是一年芳草绿。经历2008年特大地震和2010年特大泥石流灾害的映秀,已经是一派全新气象。老百姓真情地说:“党员干部是我们的主心骨、贴心人,他们把党旗、国旗映在这片土地上,更映在我们心里。”  相似文献   

7.
《当代党员》2012,(6):64-64
编辑同志:您好!我是一名基层公务员。几年前,组织上对我的工作作了调整,从一个“清水衙门”调整到“权力部门”,没想到,因为饭局而产生的困惑与烦恼也随之而来。虽然自己只是一名中层干部,但隔三差五就有饭局,甚至有时一天要赶好几个饭局。  相似文献   

8.
开心一刻     
《廉政瞭望》2011,(17):70-70
未必 在公交车上听到一大约8到9岁的男孩对旁边的小女孩说:“谁说不能预测未来,至少我能知道以后我的孩子姓什么,可是你就不同了,你的孩子姓什么还是未知数呢!”那小女孩不假思索地大声回了一句:“哼哼,那是!但是,我的孩子肯定是我的孩子,你的孩子就未必了哟!”  相似文献   

9.
两年前“5·12”汶川特大地震时,成都军区某集团军工兵团官兵舍生忘死奔赴映秀抢通“生命线”、攻克“老虎嘴”……与映秀人民同呼吸、共患难。2010年8月14日,映秀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时,该团官兵再次闻令而动,冒雨奔袭250多公里驰援映秀抢险救灾,为映秀人民作出了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一次跟朋友聊天时无意中谈到了教师这个职业,其中一个朋友对我说:“我最讨厌XX老师了.因为当时背不到书。他竟把我叫到他的寝室门前背书,让来来往往的同学都看到了,真把我羞死了!”另一朋友也问我:“XX老师现在还在教书吗?她可厉害了,我们都很怕她,也不喜欢她!”听着朋友们对教过自己的教师或好或坏的评价,让我陷入了深思:“我现在也是一名小学教师,  相似文献   

11.
曹林 《廉政瞭望》2003,(12):55-55
有则新闻:一青年遭遇车祸倒在了卡车车轮下,一名中年人用自已有力的双臂小心翼翼地将青年从血泊中抱起,让自己的司机火速将伤者送到医院抢救。围观人群中突然有人叫了起来:“张市长!救人的是张市长!”人群中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原来这名救人者是厦门市市长张昌平。新闻的结尾是这样写  相似文献   

12.
“自己活着就是为了让别人过得更美好!”这是共产党员张俊航常说的一句话。多年来,他在平凡的工作中尽职尽责,无私奉献,任劳任怨,被中共吉林省委命名为“优秀共产党员”,被国家广电部评为“先进工作者”,先后获得各种荣誉32项次,连续两届当选为长春市朝阳区人大代表。党叫干啥就干好啥1987年春,张俊航从部队复员来到长春电影制片厂,被分配到公安处经警队,当了一名经济民警。有人对他说:“到电影厂就得上摄制组,又出名又得利。”他笑笑说:“啥工作都得有人干,组织上让我当经济民警,我就要努力地干好!”他到警队报到后做的第…  相似文献   

13.
32名玉树特警用双手“刨”出118名群众4月17日,青海省玉树州的一条街道上.几名特警队员在疏导交通。身后的运兵车里,一群浑身泥污的特警队员正在休整。他们是玉树州公安局特警支队的队员,刚刚用手挖出了第118位被埋群众。这支年轻的队伍.曾参加过汶川抗震救灾。4月14日玉树地震刚发生时。29岁的副支队长索文明就立刻从家里冲了出去,一路奔跑。他要带领队员去救人!  相似文献   

14.
他坚持在每周五的老干部洗澡日为老干部义务搓澡,一搓就是十多年,从来没有间断过。有时一天要搓三十多位,累得手足酸麻。许多老干部都感动地说:“这孩子真比亲儿子还要亲哪!”他却诚恳地说:“我脏些、累些不要紧,让老干部感受到关怀和温暖,我就心满意足了!”  相似文献   

15.
宗石 《廉政瞭望》2006,(7):F0002-F0002
2005年9月的一天,广东警方打掉一个制售假证的窝点,缴获各类假证百余本及制假工具一批。当民警准备将一个嫌疑人带上警车时,嫌疑人3岁的孩子紧紧抱住父亲的脖子大哭起来:“爸爸不是坏人,我不要你们带他走……!”但这个“好爸爸”却无法面对孩子解释自己的行为。这是一个让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近一半孩子是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长大的,但祖父辈辛苦付出却往往“两头不落好”的事例俯拾即是。这是什么原因呢?怎样做才能使得老人们既不费力而又讨好呢?案例:隔代教育普遍存在“两头不落好”“说起外孙教育的事我就来气!”来接外孙放学的宋奶奶一脸气愤地对记者说:“我女儿什么事都要孩子自己做,一次,小孩要喝水,我刚到柜子上去拿热水瓶替他倒,女儿一声吼过来:‘他自己没有手啊!’  相似文献   

17.
编辑同志: 我是一名农村青年,成为一名共产党员是我多年来的愿望。几年来,我先后向村党支部递交了十几封入党申请书和多份思想汇报,但至今组织上也没有找我谈过一次话。最近,听说我们村党支部书记在一次喝酒的场合上说:“让他入党。日后项了我的位置怎么办!”我听后感到很迷惘、很苦恼。编辑同志。您说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8.
幽默从来与无耻下流、低级庸俗无关。不信,请看大师们是如何幽默的。歌德:有一回,在一条狭窄的小路上,著名诗人歌德恰巧与一名文坛宿敌邂逅。此人傲慢地说:“对于一个傻瓜,我是绝对不会让路的!”“而我与你正好相反。”说着,胸怀宽广的歌德主动微笑着站到了路边。  相似文献   

19.
立身靠什么     
春节前,一位青年同志悄悄问一位老同志:“过节一定要给单位领导送礼吗?”老同志一怔:“嗯?我工作几十年,从没给哪位领导送过礼!”青年同志纳闷:“您真不知道?咱单位有些人每年春节都给领导送礼。”老同志摇摇头。青年同志半开玩笑地说:“怪不得您的仕途不够顺呢!”他告诉老同志:自己心里很矛盾,作为一名要求入党的青年,本不该沾那些庸俗的事,可又怕领导在乎,日后真给“小鞋”穿。还说,我就是想在30岁前把基础打好,也叫立身吧。  相似文献   

20.
笑笑     
退休后,我没事常到市内商业街逛逛。一天中午,我从一家酒店门前经过,突然从对面走过来一个40岁左右的人,看样子像个推销员。他过来拉住我的手说,“啊呀!老厂长,好久不见了。”我一看,这个人根本不认识啊!没等我反应过来,那人就连拉带拽地说:“走,我请你喝酒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