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我国商业登记立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我国商业登记立法的现状我国内地并无统一的商业登记法,有关商业登记的制度分散于各种法律法规中。②这些法律法规主要有《公司法》、《公司登记管理条例》、《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合伙企业法》、《合伙企业登记管理办法》、《私营企业暂行条例》、《关于对外商投资企业违反登记管理法规的行为进行处罚的权限和程序的规定》、《国家科委、国家工商局关于加强科技开发企业登记管理的暂行规定》、《企业法人登记公告管理办法》、《乡村集体所有制企业审…  相似文献   

2.
商业登记制度的公示意义,蕴涵着营业自由的价值基础.在奉行"民商分立"立法模式的国家,如法国和德国,商人资格的取得,意味着"商法之适用",而不意味着"商事经营资格"的取得.其中,"商法之适用"在涉及第三人关系时,以商业登记为条件;"商事经营资格"则纯属营业自由的范畴.因此,商业登记的公示技术,系立足于法律行为与自己责任的-般规则之上,通过公示"适用商法的特殊事实",以期达到排除民法-般规剧之适用的目的.我国商业登记制度中"行政监管"观念对于"商业公示"意义的湮没,恰恰归因于"营业自由"观念的缺失.  相似文献   

3.
我国1994年分税制改革虽然取得了提升中央财政收入的比重以及初步明确了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等制度性进步的成绩,但从宪政的视角反思尚存在明显不足:在宪政的制度层面上,分税制改革缺乏明确的宪法和法律依据;在宪政的价值层面上,缺乏民主基础的分税制改革难以真正承担起保障和促进人权的神圣使命;在宪政的实践运行层面上,缺乏制约机制的分税制改革难以做到财政权力的理性运行。当下,深化分税制改革必须与我国已经开启的社会主义宪政国家建设结合起来,需要将中央与地方之间财政关系进行宪法确认,遵循税收法定和预算法定原则,逐步完成适度的财政分权。  相似文献   

4.
我国现行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与法制的反思与重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龚恒超 《政法学刊》2007,24(6):93-97
我们国家频频爆发的食品安全事件不能不让我们对我国现行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和法制情况进行反思。我国现行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暴露出分段监管环节不突出和协调不畅的弊端,食品安全监管法律法规体系也存在较多缺陷。为此,我们需要重新建构新的食品安全监管的体制与法制。  相似文献   

5.
我国当代行政法治变迁已进行了30余年,呈现出规范行政法与政策行政法交互作用、行政法价值与行政法功能复合定位、法律移植与本土革新开放融合等鲜明的特色。伴随着公共行政的不断变迁,我国当代行政法治不仅要应对动力发生机制的不可持续性挑战,而且要落实更为复杂的价值和功能定位问题,还要力图化解制度框架与政策目的不相兼容的矛盾。从根本上讲,尚需从整体上思考我国行政法的结构性变革。  相似文献   

6.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接处警法制一直处于发展演进之中.从目前的警务实践来看,公安机关的接处警行为所适用的法律规范仍然分散庞杂,各项规范之间亦存在交叉重叠,部分规范欠缺明确的执行程序,先期处置措施的行为属性尚需界定,一般性执法原则也有待深入的理论探究.从立法论的视角观察,接处警法制之显著缺陷,源于接处警行为的法理定位不清,理论体系性不足.对此,应当在法理上重新定位接处警行为的法律属性,推进先期处置措施的有限度形式化,建构接处警一般执法原则,同时加强相对人的程序性权利的保障机制,发展具有针对性的外部监督与审查机制,从而系统建构接处警法制,以充分保护当事人之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7.
何佳馨 《法学杂志》2012,33(3):156-159
本文分三个方面,就我国刚刚确立起来的三大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之外的商业健康保险作了一个比较系统的阐述,对商业健康保险法制的形成、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完善商业健康保险法制的一些措施做了分析,对我国保险法理论和实务的发展阐述了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刑法与刑事诉讼法关系的反思与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月21日至23日,中国法学会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首届年会在兰州召开,与会代表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和刑事诉讼法修改"主题,就刑事诉讼法总论、刑事诉讼程序、刑事诉讼证据等议题进行深入研讨。有的年会论文观点新颖、见地颇深,对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刑事诉讼理论研究的深化,以及检察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大有裨益。在此,本刊特选登三篇年会论文,并刊发本刊记者的综述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目前,在行政监督的问题上,我们面临着新的形势,主要是,在广大行政人员兢兢业业为改革开放日夜操劳的同时,某些单位与个人的消极腐败行为却呈蔓延滋长之势。其特点有三:一是违法违纪行为的数量急剧增加,卷入人数较多,涉及面较大;二是内容上已从一般地规避行政责任、渎职失职等官傣主义发展到贪污腐化、贪脏枉法等滥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保险法制虽然历经百年沧桑,但仍滞后于保险业的发展;修法仍然是未来中国保险法制发展的大趋势。如何修法,在廓清对现行法律是进行大修大改还是小修小改这个首要问题后,在认识上尚有四大关系问题值得反思:保险合同法与保险业监理法,究竟是合还是分?财产保险合同与人身保险合同之二分法,是坚守还是扬弃?保险合同所保障之对象,究竟是投保人还是被保险人?海上保险合同法与陆上保险合同法,是分还是统?根据我国的国情,我国保险法的修订应按下列思路进行:突破现有法律框架之约束,进行大修小改;放弃现行的保险合同法与保险业监理法之合并立法模式,采两法分立体制;放弃财产保险合同与人身保险合同之传统二分法,代之以损失填补保险合同与定额给付保险合同之现代二分法;在保险合同所保障之对象上,确立被保险人为保险合同之保障对象的观念;将海上保险合同法置于保险法中,促进保险合同法从形式到实质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刘艳艳 《法制与社会》2011,(7):68+71-68,71
随着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初见雏形,我国未来五年的重点发展领域相继浮出水面。物流行业作为服务业的一支,必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物流法制的缺失,导致我国物流业存在市场混乱、管理无序等突出问题。因此,我国现代物流需要由国家制定和完善相关物流法律法规,构建适宜物流业发展的法律环境。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物流法的现状,尤其是物流法制环境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我国物流法制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2.
《政法学刊》2019,(1):78-83
食品风险评估是以科学研究为基础,运用科学技术手段对食品及其相关产品造成人体健康危害的可能性予以评价,得出其安全与否的判断。作为一项科学理性的制度,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是食品安全风险监管实施和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制定的科学依据,可以有效预防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公众的生命健康,增强公众对于国家食品质量的自信心。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应当把握组织机构、程序规范、科学顾问、公众参与等改革重点,推进风险评估的法制化建设;加强风险评估机构的独立性保障,明确风险评估机构内外职责;健全风险评估的启动程序,不断细化风险评估的操作程序;完善风险评估的科学顾问制度,完善任免规则、改进行为规范、建立同行专家外部评审、加强责任追究;通过规范评估信息发布、强化风险交流、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公众参与风险评估工作。  相似文献   

13.
中国行政法学二十年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恢复、初步发展、快速发展、趋于成熟的发展过程。虽然取得的成就是巨大和令人瞩目的,对于促进我国行政法制的建设和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行政法学的理论研究还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有待于在未来行政法学的发展中予以解决,并面对一些新的行政法学研究领域有所突破和创新。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环境权理论研究三十年之回顾、反思与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权是全球性生态危机背景下的新兴权利之一。三十年来我国环境权理论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形成了最广义环境权说、广义环境权说和狭义环境权说等各种学术主张。但是,既往的研究仍然存在外文文献引证数量较少、跨部门法研究有待加强、环境权概念的泛化、"美日中心主义"倾向和实证研究欠缺等问题。今后的环境权研究应当着重从环境权的类型化、环境权的司法救济特别是环境权与其他基本权利的竞合与冲突、作为公权的环境权与作为私权的环境权及其相互关系以及环境权的本土化研究这四个方面予以推进和深化。  相似文献   

15.
<正> 1996年8月20日至23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中国法律史学会、辽宁大学法律系和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主办的“二十世纪中国法制变革与前瞻学术研讨会”在辽宁省营口市仙人岛举行。来自全国20个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60多人参加了研讨会。会议着重讨论了以下两个议题: 一、二十世纪中国法制变革的成绩及经验教训 二十世纪是人类发展最迅速的世纪,也是中国法制发生巨大变革的世纪。与会者打破了传统的中国法制史分期,将近代、现代和当代连成整体,对近百年中国法制变革进行了客观总结评价。一致认为,二十世纪中国法制变革是一个法制现代化的过程;是一个引进、移植西方法制的过程;是中外法制互相融合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成果较突出的有四个时期:(一)清末立宪修律,是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开端。这次变革实现了中国法制  相似文献   

16.
阮防  邵培樟  李唐 《法学评论》2005,23(4):84-89
在我国,判例并不是一种正式法律渊源,更谈不上判例法制度。然而,不承认判例的法律效力和判例法制度的缺位却使我国的法律制度及其适用深陷于诸多困境之中。本文从理论层面和实证角度对建立我国判例法制度的客观诉求进行分析,指出应当适时地建立我国的判例法制度,即在以制定法为主要法律渊源的前提下,由最高法院形成作为正式法律渊源的判例,最高法院和其他法院根据“同案同判”的原则,受这些判例的约束并且在判决书中加以引用,最终形成以制定法为主要法律渊源,以判例法补充制定法、解释制定法的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同时,进一步对建立我国判例法制度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并对如何建立我国的判例法制度提出了具体的设想。  相似文献   

17.
张杨 《法制与社会》2011,(3):182-182
依法行政是法治发展的必然趋势。依法行政的推行离不开我国行政法制监督体制的完善。本文从概述、概念、基本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对我国行政法制监督研究进行了简要的梳理。  相似文献   

18.
2000年4月4日至6日,由中国政法大学科研处、法律系、法制史研究所主办的“20世纪中国法制回顾与前瞻”研讨会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来自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以及香港、台湾、美国、韩国的专家学者约120人参加了研讨会。会议收到学术论文卫篇,举办专题学术报告会19场。研讨会采用论文撰写人报告、评论人评论和旁听人提问、自由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就20世纪中国法制的艰难历程进行了回顾、总结和反思,研究依法治国的客观规律,并对21世纪法制的发展提出了构想和展望。研讨会…  相似文献   

19.
我国西部农村地区刑事法制进程中,多元法律(或称法律多元)已经成为不可否认的现状。本文在承认法律多元的前提下,适用国家法——民间法的二元化结构,分析了在我国西部农村地区刑事法制建设中发挥着作用的民间法,以促进我国西部农村地区刑事法制建设过程中国家法与民间法二者的融合与交流。  相似文献   

20.
张军 《法制与社会》2014,(8):223-224,229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和国际秩序的建立,法学教育是"通才"教育,还是"专才"教育,我国法学教育现状明显存在着弊端,法学又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法律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故法学教育最有可能完成这个时代经济文化融合的使命。我国法学传统教育有其历史的渊源及发展模式,它的存在有着必然性与局限性。改革当前法学的实践课程、理论的内容、教学考试等方式方法迫在眉睫,是时代赋予的使命,是培养一个高素质综合性人才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