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二章经济建设与资金扶持第七条上级国家机关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长期规划,应当有推动民族自治地方加快发展的目标和任务的专门规定,并制定相应的保障措施。各级国家机关在研究有关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等重大问题时应当听取本级民族工作部门的意见。本条是关于上级国家机关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长期规划,推动民族自治地方加快发展,研究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等重大问题时听取本级民族工作部门意见的规定。本条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上级国家机关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应当对民族自治地方加快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相似文献   

2.
谢仁明 《人大论坛》2009,(10):10-10
1979年7月,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修改宪法若干规定的决议和地方组织法,规定县和县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务委员会。1981年3月,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以下简称州人大常委会)成立。州人大常委会成立后,即按照地方组织法的规定,一边探索、学习,一边开展工作。1982年宪法总结了建国以来民族工作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扩大了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自治权,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相似文献   

3.
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以来,特别是该法和《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省若干规定)作出修改后,有力地保障了民族平等,加强了民族团结,促进了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8月26日至30日,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恩施州)就民族区域自治法、省若干规定、湖北省民族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规划的贯彻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在听取汇报、深入实地的查看中,检查组感受到20年前颁布的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党和国家民族工作史上的一座丰碑;该法的贯彻实施,是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赋予了自治权。作为实施宪法的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对自治权写了专章共二十七条,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作了全面明确的规定。根据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云南省已先后制定了37个自治条例,27个单行条例,8个变通补充规定以及云南省政府制定的《关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响若干规定》。这些民族法规的制定和实施,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民族自治地方的关怀和帮助,保障了民族自治地方充分行使自治权,推动了民族自治地方各项事业…  相似文献   

5.
全面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和《贵州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以下简称“一法两规定”),做好修改和贯彻实施我省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条例的工作.是当前和今后全省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九届人大及其常委会自 1998年成立以来 ,在省委的领导下 ,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 ,紧密结合甘肃省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 ,积极开展地方立法工作。五年来 ,共制定 (包括修订 )和批准 (包括批准修订 )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的单行条例以及法规性决议、决定 116件 ,现行有效 114件。其中 ,省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 2件 ,常务委员会制定了 4 4件 ,修订了 2 3件 ,废止了 5件 ,现行有效 6 7件 ;批准兰州市制定的地方性法规 11件 ,批准修订 1件 ,现行有效 12件 ;批准民族自治地方制定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 19件 ,批准修订 10件 ,现行有效 …  相似文献   

7.
国务院《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04年12月1日起开始施行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随即公布了《关于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这两个法律文件涵盖了以往劳动保障监察所依据的部门规章、规定和地方法规的总体内容,绝大部分条文与原有的规定是基本对应一致的,是对10多年来劳动保障监察法制实践的概括和总结,提升了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法律依据的效力层级。同时,对有些原有条款、概念的规定及原则和适用赋予了新的含义。本文仅就其中劳动保障监察时限的规定与以往的区别谈点个人看法,谨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刘闽 《贵州民族研究》2003,23(3):93-100
本文着重分析了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作为我国地方重要组成的民族自治地方在环境保护方面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客观分析了入世后对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环境保护制度的种种影响,并提出了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环境保护制度如何与WTO规则相适应的若干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9.
论财政自治权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不断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民族法制建设,运用法律手段将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自治权规范化,并保障其充分行使,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文章以此为主线,考察和梳理了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央政府在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自治权的法律保护方面所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对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自治权法律保护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各州、市、县人民政府,各地区行政公署,省直各委、办、厅、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关于“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根据民族自治地方的实际情况,可以对民族自治地方的企业加以照顾和鼓励,实行定期减税或者免税”的规定,以及根据国务院的有关文件精神,我省属于享受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待遇的省份,为了充分发挥企业所得税  相似文献   

11.
第四章社会事业发展第三十条上级科技行政部门应当帮助民族自治地方制定科技发展战略,普及科学技术知识。上级科技行政部门应当加大对民族自治地方科技基础平台建设、重大科研项目、实用科技成果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工作的指导和资金扶持;指导民族自治地方申报科技计划,帮助获  相似文献   

12.
民族自治地方司法机关相对于民族自治地方的立法、行政机关而言具有特殊性,它不是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不享有自治权,民族自治地方司法机关相对于非民族自治地方的司法机关也具有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人员构成和工作原则方面。民族自治地方司法机关特殊性的存在具有合理性,对于维护法制的统一和少数民族地区公民的合法权益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于健宁 《人民论坛》2014,(8):104-106
政府援助是实现民族自治地方跨越式发展的关建环节。为了推进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的进步,浙江省创新援助体制机制,采取专项政策扶持等措施援助景宁畲族自治县,对其他民族地区援助发展具有借鉴指导作用。同时,为了提升民族自治地方的援助水平,还需要加强和完善援助机构建设、提高援助的法制化水平、探索多元化援助方式。  相似文献   

14.
今年2月2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对地方组织法进行了第三次修改。新的地方组织法关于乡镇人大的重要规定,对于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基层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最近我们联系乡镇人大工作的现状,学习新的地方组织法,感到该法关于乡镇人大的若干条款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正其名。粉碎"四人帮"以后,我国恢复了人民代表大会的运作,根据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新地方组织法的规定,县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立了人大常委会,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则由乡镇人民政府(当时乡政府称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负责召开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这样做虽然减少了乡镇的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但  相似文献   

15.
政府援助是实现民族自治地方跨越式发展的关建环节。为了推进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的进步,浙江省创新援助体制机制,采取专项政策扶持等措施援助景宁畲族自治县,对其他民族地区援助发展具有借鉴指导作用。同时,为了提升民族自治地方的援助水平,还需要加强和完善援助机构建设、提高援助的法制化水平、探索多元化援助方式。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目前贵州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制定的婚姻法变通规定现状和内容的分析,客观反映出现存民族自治地方婚姻法变通规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族婚姻立法不相协调。为加强和促进贵州民族自治地方婚姻的法制建设,作者提出完善贵州省民族自治地方婚姻立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对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绩效治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有必要从"五大发展理念"的内涵和实践要求再定位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绩效治理:在创新发展中注重科学性、在协调发展中保持民族性、在绿色发展中增强合作性、在开放发展中提倡尊重性、在共享发展中鼓励包容性。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绩效治理中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战略重点在于明确绩效治理的职能定位、做好顶层设计与落实绩效问责。  相似文献   

18.
正2015年8月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以下简称组织法)第三十条规定:"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需要,可以设法制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等专门委员会。"2016年5月1日开始施行的《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区县和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工作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第十一条规定:"区、县人民代表大会设立法制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内务司法委员会,也  相似文献   

19.
一、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原则第二条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二、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职责(一)维护国家统一,保障遵守和执行国家法律的职责第五条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必须维护国家的统一,保证宪法和法律在本地方的遵守和执行。(二)发展经济文化,不断提高各民族生活和科学文化水平的职责第六条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领导各族人民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的情况,在不违背宪法和法律…  相似文献   

20.
民族自治地方服务型政府建设,对于强化民族自治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能力,营造公民满意的行政环境,促进民族自治地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我国民族自治地方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当前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必须通过立足顾客导向、推动理念创新,转变政府职能、推动制度创新,提高政府效能、推动方法创新,构建多元主体、加大公民参与等理念、制度、政策和方法来推动民族自治地方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