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红岩春秋》2016,(4):59
正1974年,毛泽东得了白内障,医生和秘书都希望他减少看书、看报、看文件。但是毛泽东非常喜欢阅读,医生让他少看文件都可以接受,让他不看报纸不看书,他就不同意。为了转移毛泽东的注意力,身边的工作人员知道他喜欢看电影,于是就建议他多看一些电影,少看书报。毛泽东喜欢看的电影有几类:一是获得国际大奖的影片;二是传记类影片,《林肯传》《拿破仑传》他就特别喜  相似文献   

2.
<正>作为党内著名的笔杆子,胡乔木一生起草、整理了一系列载入史册的重要文件和历史文献。毛泽东曾夸奖他说:"靠乔木,有饭吃。"邓小平称他是"党内第一支笔"。那么,胡乔木是怎么写文章的呢?"如何使文章按中央的要求能够让人看下去"胡乔木一生撰写、整理、修改的文件、讲话、社论不计其数。他  相似文献   

3.
<正>毛泽东吩咐把中午的剩菜端上来相对于其他场合的国宴和领导人的家宴,毛泽东的年夜饭比较简单。中南海厨师康辉说:"毛主席生活俭朴,要求简单,无论是元旦还是春节,他的家宴总是三荤两素一个汤。"他说,毛泽东家和平常人家里一样,年夜饭也包饺子,只比平时多几个荤菜,孩子们过来一起吃一顿。有一回康辉  相似文献   

4.
正毛泽东:实用主义至上的办公室毛泽东在菊香书屋办公室工作生活了近20年。这个办公室面积不大,却功能很多,兼作会议室、会客室、书房,甚至餐厅。刚搬进去时,毛泽东为了保护古建筑,不让改建菊香书屋,为了借助西窗的光线办公,他特意吩咐工作人员将办公桌搬到西窗旁边。毛泽东使用办公用品极为节俭。平时,他在批阅文件、看书时都使用铅笔,每天都要用秃十几只铅笔,铅笔用到只剩下小半截也舍不得扔掉。  相似文献   

5.
《湘潮》2017,(9)
正众多将领都把罗荣桓看作是党内不可多得的一位忠厚长者,对他十分敬重。罗荣桓看上去不像个战将,是因为他的长方脸上,戴着一副深度的近视眼镜,再因为他从事政治工作的时间长,多次担纲政委和政治部主任的角色,人们有时爱称他为"政治元帅"。在八路军一一五师和东北野战军担任政委时,他和林彪被统称为"林罗"。罗荣桓被毛泽东称为老实人,平时话语不多,为人谦和、不虚言,与人相处讲究团结,但一遇到关键问  相似文献   

6.
正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而且是独领风骚的伟大诗人。曾有外国友人评价他:"一个诗人赢得了一个新中国。"郭沫若盛赞他"经纶外,诗词余事,泰山北斗",柳亚子称誉他"才华信美多娇,看千古词人共折腰"。毛泽东诗词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艺术结晶,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时代精神,已经深入到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血液里、生命中,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耳熟能详、脱口而出的名言警句。在红色基因传承中成长起来的习近平,很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读书无禁区没人能统计出毛泽东一生读了多少书,包括他的图书报刊秘书逄先知。毛泽东的阅读范围,从历史、哲学到自然科学、军事无所不包。更重要的是,他读书的方法"刁钻"甚至充满颠覆性。他把《水浒》当政治书看,把《红楼梦》当历史书看。毛泽东在党的各种会议上,包括政治局会议上,讲秦皇汉武,评说史家著作得失。他给小说人物贴标签,说贾宝玉是"大革命家",刘姥姥是"农民阶级"。他说,"《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  相似文献   

8.
叶任涛 《党史文汇》2006,(12):14-15
把看戏当作一项工作 作为政治家、军事家和文人的毛泽东,他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喜欢看戏就是其中之一.小时候,他在湘乡唐家坨与外婆、在韶山冲与母亲一起在山村祠堂寺庙里就看过不少乡间小戏.求学时期,他与同窗好友也光顾过戏院.就是在战争年代,一有空隙,他也会把在井冈山率兵打仗取得反"围剿"胜利时演过的京剧小节目<毛泽东空山计>中的唱词,轻轻哼上几句:"我正在黄洋界上观山景,忽听得山下人马乱纷纷.举目抬头来观定,原来是湘赣发来的兵.我是内无有埋伏外无有兵,你不要胡思乱想心不定,来、来、来……请上井冈山来谈谈革命……"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尤其到延安以后,生活比较安稳了,毛泽东看戏也多了些.  相似文献   

9.
商豫 《广东党史》2010,(7):19-21
<正>毛泽东是伟大的政治家、革命家、思想家、军事家。他平时待人接物和蔼可亲,说话风趣幽默。对待有贡献于革命的人、有才能的人,他更是另眼相看,特别重用。下面说的毛泽东亲迎宋庆龄、程潜、林彪三例,足以说明在建国前夕毛泽东是礼贤下士,任人唯贤的。  相似文献   

10.
1962年春,毛泽东因秘书林克下基层锻炼,身边暂时缺少一位替他看国际资料的工作人员.3月25日,毛泽东致信邓小平等人,要求选调一位秘书来.关于人选要求,他说:"我这里的两位秘书,文化、政治水平都低,不能很好地替我阅选内部文件,更不能向我提意见,需要有一位文化、政治水平较高的同志来帮助我."  相似文献   

11.
《党建》2012,(8):31-31
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一家有7人在红都瑞金工作。除毛泽东、贺子珍夫妇外,还有他的大弟毛泽民,小弟毛泽覃及其妻子贺怡,岳父贺焕文,岳母杜秀。当时,一家人分散住在叶坪,平时很少聚在一起。一天,毛泽覃、贺怡夫妇来看望杜秀,恰好杜秀正和毛泽东在老乡谢来庆家门口坐着。谢来庆的老婆见他们来了,就端了几张木凳出来,毛泽东便让他们坐下。  相似文献   

12.
朱庄 《党史纵横》2001,(4):14-18
1975年,毛泽东提出要对党的文艺政策进行调整,在当时产生了明显的效果,时至今日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吃烂苹果"   由于患老年性白内障,从 1974年春天开始,毛泽东的视力明显下降,无法看书读报,看文件都要让机要秘书张玉凤来读。于是,在中央办公厅的安排下,北京大学中文系讲师芦荻,从 1975年 5月 23日起到 9月 26日,被请来给毛泽东讲读毛泽东最爱看的古代诗文。在此期间,毛泽东曾专门叫芦荻查找《鲁迅全集》中的"吃烂苹果"的话出自哪篇文章。芦荻费了很大的周折,找出在《准风月谈·关于翻译》这篇杂文中。   查到后,毛泽东…  相似文献   

13.
<正>善于"偷"师的学生朱德说,粟裕是学习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楷模。从现有史料看,红军时期,粟裕与毛泽东集中相处的机会只有在蛟洋的3个月。虽有史料回忆,毛泽东曾面授过游击战术的十六字诀,但考虑两人关系和毛泽东抑郁的心情,这种交谈不可能深入。尽管没有更多近距离接触和频繁交往,但粟裕仍把毛泽东视为恩师,开国将帅们公认他掌握了毛氏兵法的精髓,原因只有一个:他是  相似文献   

14.
井冈山大井村毛泽东旧居门前,有一块大石头,当年毛泽东经常坐在石头上读书、看报、批阅文件、思考中国革命的命运和前程。如今人们亲切地称这块石头为"读书石"。毛泽东酷爱读书,可以说,凡是他生活、工作和战斗过的地方,都有他读书学习的生动故事。在井冈山时期,他随身带着可以装"文房四宝"的土布口袋,每到一处总是先摆好笔墨纸砚,以便随时学习、工作和写作。长征路上,有时患病躺在担架上,或骑在马背上,他仍然坚持读马列的书,自嘲地说自己是"马背上的马列主义"。毛泽东为我们树起一座读书的丰碑,"读书石"具有永远的昭示作用。读书无需太多投入,  相似文献   

15.
《湘潮》2017,(2)
正作为毛泽东的警卫,陈长江自1954年至1964年每年夏天跟随毛泽东到北戴河游泳,见证了毛泽东创作《浪淘沙·北戴河》的整个过程。1954年暑期的一天中午,天气闷热,正在北戴河办公的毛泽东看了一会儿文件,感到有些困倦,就对警卫陈长江说:"走,游泳去!"警卫孙勇说:"主席,天气预报说今天有雷阵雨。"毛泽东笑了笑:"有风雨更好,更适合在大海中游泳!"  相似文献   

16.
<正>1924年,国共两党实现合作后,毛泽东被派往国民党上海执行部工作,任组织部秘书兼文书科主任,这张执行部人员在孙中山故居前的合影集中了当时国共两党的精英人物,被称作"国共群英会"。这一年,毛泽东还担任着中共中央局秘书一职,直接配合陈独秀工作。按照中共中央《组织法》规定,秘书就是主管领导和机关保密工作的。一年间,经他收发的文件有3000多份,而中央发出的一系列文件都是由他起草并与陈独秀联合签发。虽然身兼双职,十分繁  相似文献   

17.
《先锋队》2013,(16):46-47
毛泽东:读书无禁区没人能统计毛泽东一生读了多少书,包括他的图书报刊秘书逄先知。毛的阅读范围,从历史、哲学到自然科学、军事,无所不包,更重要的是,他读书的方法充满颠覆性。他把水浒当政治书看,把红楼当历史书看。毛泽东常在党的各种会议上,包括政治局会议上,讲秦皇汉武,评说史家著作得失。他给小说人物贴标签,贾宝玉是"大革命  相似文献   

18.
博览之窗     
《党史博览》2016,(12):28-29
正毛泽东是怎样把《红楼梦》当作历史读的1961年12月20日在中央政治局常委和各大区第一书记会议上,毛泽东讲:"《红楼梦》不仅要当作小说看,而且要当作历史看。"1964年8月18日在同哲学工作者谈话时,他再次明确说:"我是把它当作历史读的。"那么,毛泽东是怎样把《红楼梦》当作历史来读的呢?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站在"毛泽东的肩上"看问题和处理问题,完整、准确地认识毛泽东探索"走自己的道路"的成功与失误,努力去解决毛泽东没有解决好的问题.邓小平探索"走自己的道路"的历史性贡献在于,他既继承毛泽东又发展和超越了毛泽东,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为后世树立了将马克思主义与具体实际相结合来解决新问题和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关系的典范.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伊始,胡乔木出任了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署长和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等要职,同时,他还继续担任毛泽东主席的秘书工作。由于毛主席有夜间工作的习惯,胡乔木除了白天的工作外,晚上还要常常协助毛主席工作。因而他平时休息很少,很快就患上了严重的神经衰弱症和胃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