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编者按:地处闽粤赣三省结合部的龙岩武平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原中央苏区县,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三进武平开展中央苏区创建实践,20多年红旗不倒,4000多子弟参加红军,诞生了"共和国空军之父"刘亚楼上将和林伟、罗斌、蓝文兆、廖步云4位开国少将,走出了文坛宿将林默涵等杰出人物。  相似文献   

2.
赖晨 《广东党史》2013,(1):35-37
开国少将段苏权(1916-1993),湖南茶陵人,16岁参加红军,身经百战,九死一生。曾担任过福州军区副司令员,军政大学副校长,军事学院政委、全国人大常委等职。段苏权逝世后,时年91岁的任弼时夫人陈琮瑛前来悼念,说:"长征路上,我们已经为段苏权同志举行过一次追悼会,可他没有死,拖着打碎了的脚,一路乞讨又爬回部队……"段苏权负伤乞讨回家的半年多时间,先后得到过几位老百姓的救助。他一直没有忘记他们,1983年10月,终于在四  相似文献   

3.
2009年12月18日,是清流县林畲乡苏区群众最为喜悦和难以忘怀的日子:这一天,一批红军后代专程到这里重温伟人当年创建中央苏区的光辉业绩。这次前来的人员主要有:瞿独伊,瞿秋白烈士女儿,原在新华社工作;罗箭,罗瑞卿大将儿子,少将,原国防科工委后勤部政委;邓小燕,邓子恢副总理女儿;江小华,江华同志儿子,大校,原武警水电指挥部副参  相似文献   

4.
李伶 《湘潮》2013,(8):38-39
一首难忘的歌:引出了萧华等开国将军的历史钩沉1933年春,中央苏区红军首次开展了大规模的青年竞赛活动,时称“红军青年冲锋季”。遗憾的是,敌军“围剿”,战事匆忙,加上流动作战,轻装再轻装,致使有关文字记载消失在硝烟之中。上世纪80年代初,曾在苏区红军担任师青年干事的王宗槐中将与解放军总政治部原主任萧华上将、原副主任刘志坚中将凑到一起,谈起当年“红军青年冲锋季”,谁也说不全其具体内容了。好在有首歌他们都会唱。  相似文献   

5.
在共和国开国少将中,李德生的一生有诸多与众不同之处,例如他参军后连续当了7年红军战士,这在红军时期恐怕是少有的;又如,他从军长的位置直接进入中央政治局,直至在党的十大上当选为中共中央副主席,这在众多将领中也是唯一的一位.  相似文献   

6.
反映方志敏和革命战友们狱中斗争的长篇纪实小说《掩不住的阳光》,抖落半个多世纪的尘封,终于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隆重推出了。该书写于1959年,作者是曾任方志敏领导的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第二十师参谋长的开国少将乔信明及夫人于玲。承蒙作者的长子、我的老领导乔晓阳同志题赠此书,使我有幸成为最早的读者之一。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中,河北阜平县有一个远近闻名的革命家庭,老大范成儿,是村委会第一任主任,老二范茂如是基层交通站站长,老五范颖高是中共地下党员。他们养育了范景新、范景明、范景阳三个女儿。在父辈的影响下,女儿们也都相继走上了革命道路。后来这三个女儿分别嫁给了三位开国将军:王平、王宗槐、易耀彩,在烽火滚滚的硝烟岁月中,谱写了一曲曲战地恋歌。  相似文献   

8.
<正>在四川达县有这样一个将近十口人的红军之家,跟随红军一起长征,其家先后有4人长眠在长征途中的雪山草地。中央军委迟浩田副主席曾为这个家庭题词:“满门革命赤子,辉煌永留青史。”这个满门革命赤子之家,指的就是后来成为开国少将、曾任南京军区空军第二政委的李中权将军的家庭。李中权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三,已在2014年与世长辞,  相似文献   

9.
正据有关史料披露:参加长征的女红军共有2000多人,她们与男战士一样浴血奋战、艰苦跋涉,创造了古今中外战争史上的奇迹。那么,在这些英雄女儿中,谁是年龄最小的女红军呢?目前公认的说法是1924年出生于四川宣汉的王新兰,她9岁参加红军,11岁随红四方面军长征。解放后曾任兰州军区联勤部副政委,是开国上将萧华的夫人。其实,1926年出生于四川青川的苏力和四川南江的万曼琳,才是长征中年龄最小的女红军,当年踏上漫漫长征路时,她们还只是8岁的小女孩。然而,她们用稚嫩的脚  相似文献   

10.
吴保山将军是原福州军区副政委,他1930年参加革命,1934年由团转党。参加过土地革命战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建国后担任了沈阳军区政治部主任、副政委、总参谋部三部政委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吴保山将军不满19岁时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他后来写过一篇充满革命浪漫主义色彩的文章——《露营》,描述了长征中红军战士们露营和用餐的经历,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和奋进的力量。在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即将到来的时候,将军的夫人——省妇联原副主任丁世容披露了将军在长征期间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11.
正大别山中的河南省新县素以"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而著称。新县在共和国十大开国"将军县"中居第六位,这里共走出了43位开国将军。担任过共和国大军区司令员职务的,这个县走出来的开国将军占近二分之一。解放军实行11大军区体制时,这个县走出来的开国将军曾担任过北京军区、南京军区、沈阳军区、兰州军区、广州军区等五个大军区的司令员职务。新县籍共和国开国将军中职务最高者是开国少将李德生,他曾任过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员会副  相似文献   

12.
长汀四都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是红四军人闽的第一站,被誉为“红军的故乡、红色的土地、红旗不倒之乡”。开国少将涂通今将军曾盛赞四都:“长汀的革命离不开四都,长汀的革命有一半在四都!”“英雄的四都,奉献的四都!” 星墨之火 红军入闽 1928年冬,中共长汀县特别支部书记段奋夫深入四都,发动群众,先后在同仁、红都、琉璃各村组织秘密农会,发动群众开展抗捐、抗税、抗粮、抗租、抗债“五抗”活动。  相似文献   

13.
<正>王耀南,开国少将,我军地道战创始人之一,曾被朱德称为"地道战之父"。他在红军时期发明地道战、移动地雷战,是红军中唯一获红旗勋章和二级红星奖章这两项殊荣的干部。他的一生就是一部我军的工兵史,被称为"工兵王""地雷战王"。他从井冈山到抗美援朝,参加战斗达300余次,5次负重伤,身上共留下31个枪眼,却从不退却。在中  相似文献   

14.
何家产将军是原福州军区参谋长。1931年2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6月由团转党。历任宣传员、技术书记、政治指导员、教导员、营长、团长、副师长、师长兼政委、军分区司令员兼地委书记、副军长、南疆军区司令员、新疆部队前指司令员、新疆部队司令部副参谋长、福州部队参谋长等职。参加过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国初期边疆的剿匪斗争和中印边境自卫还击战。1961年晋升少将军衔。1935年11月,何家产将军随所在的红六军团参加了长征。在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前夕,将军的夫人傅兆南首次披露了将军在长征中的一段经历。  相似文献   

15.
定襄县拥有悠久而光荣的革命传统,这里走出了以薄一波为代表的一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其中包括6位开国将军(5位少将、1位中将),成为文革前山西省将军最多的一个县。为了民族的解放、国  相似文献   

16.
日前,本刊记者采访了原江西省军区政委、福州军区炮兵政委,福州军区政治部顾问林忠照夫人李森同志。林忠照参加红一方面军长征,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他是福建龙岩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参加红军,1932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长征中任红八军团二十一师六十二团代理政委,红一军团政治部巡视员等职。  相似文献   

17.
<正>胡继成,1915年12月出生,安徽省金寨县人。1931年参加六安县游击大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后编入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原成都军区副司令员等职,是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从胡小店的放牛娃到共和国开国少将,从反"围剿"到长征胜利,从土地革命到抗日战场,从解放战争到抗美援朝……为了中华民族独立、国家独立富强和人民幸  相似文献   

18.
在四川广元“红军革命文物陈列室”内,陈列着一件珍贵的革命文物——红军留下的一块长2.3米、宽1.08米,厚0.03米的木匾,上面自右到左分两行横写着“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马克思街”15个大字。作为  相似文献   

19.
<正>庚寅年春节前,中央电视台播放了一部长篇电视连续剧《红色摇篮》。剧中那叱咤风云的红军女杰、井冈女儿——毛泽东主席的夫人,勾起了我对往事的深深回忆。  相似文献   

20.
开国少将何廷一,14岁参加红军,长征到陕北在红军大学就读期间结识了陈赓,对这位传奇将领充满了钦佩之情。抗战爆发后,何廷一任八路军前方总司令部(简称前总)一科(作战)副科长、科长,与陈赓的接触就更多了。这里告诉读者的是战场以外的陈赓大将轶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