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求是》1999,(14)
探索新形势下治军的特点和规律,是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的一个重大历史课题,也是新的历史条件对军队建设提出的必然要求。江泽民同志多次讲到,对新时期的军队建设,他始终关注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我军能不能跟上世界军事发展的趋势,打赢未来可能发生的高技术战争;一个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军能不能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本色和作风,始终成为党绝对领导下的革命军队。这是江泽民同志分析国际国内形势,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对我军建设提出的两大时代性课题。我们学校如何围绕这两大时代课题,为军队和国防…  相似文献   

2.
周孟雷 《世纪桥》2009,(3):35-37
高新技术的广泛运用引发了军事领域一系列革命性变化,人类社会的战争形态正由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转变。由于资金和技术的原因,我军的武器装备水平一时还难以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江泽民认为,人是战争的制胜因素,我军结合新的历史条件,进行新形势下的人民战争理论研究,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江泽民的人民战争思想,必将对我国的军事理论和国防建设起到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推动下,高技术在军事领域广泛运用,拥有高技术优势的一方明显地掌握着更多的战场主动权。因此,江泽民认为,我军必须把国防科研和武器装备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搞好国防科研和武器装备建设。江泽民的国防科研和武器装备建设思想.至今仍然对我军的国防科研和武器装备建设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作为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始终着眼于新的历史条件,从党和国家战略全局的高度来思考和谋划军队建设问题。他在一次重要会议上郑重指出:“对于新时期的军队建设,有两个最重要的问题是我始终加以关注的:一个是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我军能不能跟上世界军事发展的趋势,打赢未来可能发生的高技术战争;一个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条件下,我军能不能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本色和作风,始终成为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这两个最重要的问题,从实质上讲,一个是坚持建军之本的问题,一个是贯彻强军之策的问题,是当…  相似文献   

5.
在人类即将告别旧世纪,迈入新世纪之时,面对新的国际形势,面对一场席卷全球的科技革命,面对由此而引发的军事领域的深刻变革,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中央军委高瞻远瞩,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确定了重大的战略方针,规划了远大的战略目标:在军事斗争准备上,由打赢一般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向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转变;在军队建设上,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要实现这两个转变,使我军建设与我国的国际地位相适应,与世界军事革命的大趋势相适应,与未来战争的要求相适应,一个重…  相似文献   

6.
加强现代科技特别是高科技知识的学习,全面提高全军官兵尤其是干部队伍的素质,是关系军队现代化建设全局和未来作战胜负的一个重大问题。在世纪之交的重要历史时期,根据我军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党的十五大报告强调指出:要“适应世界军事领域的深刻变化,加强教育训练,提高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防卫作战能力”。江泽民主席明确提出:  相似文献   

7.
在纪念我军建军70周年之际,面对世界风云变幻和高新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引发的军事领域一系列革命性的变化,面对国内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新形势,面对我军建设遇到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我们重温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必须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的有关论述,总结我军风雨征程几十载的基本经验,更加深深地感到: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贯彻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  相似文献   

8.
秋石 《求是》2003,(11)
江泽民同志在领导军队建设、改革以及军事斗争准备的实践中,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科学而又系统的军事战略思想。这一思想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成部分,是对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丰富与发展。学习江泽民军事战略思想,对于我们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解决军队“打得赢”和“不变质”的历史性课题,保证国家的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一军事战略是筹划和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是党和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总方针。它既指导战争准备又指导战争实施,既着眼于打赢战争,又着眼于遏…  相似文献   

9.
二十世纪以来 ,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 ,战争中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 ,高技术下的局部战争成为新时期主要的战争形态。正如江泽民主席所言 :“高技术的广泛应用 ,正在深刻改变着世界的社会经济面貌 ,也正在深刻改变着军事斗争的面貌 ,引发了军事领域一系列革命性的变化。”[1 ] (P82 ) 在这一时代背景下 ,科技动员在国民经济动员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突出 ,国家科技动员的能力与水平 ,对于赢得未来战争的影响越来越大 ,科技动员已经成为战争动员的重心。为此 ,研究科技动员的特点以及如何…  相似文献   

10.
"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是我军当前面临的时代命题。对全军后勤来说,信息化建设既是军事斗争后勤准备的重要任务,也是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核心内容。经过多年不懈努力,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的  相似文献   

11.
在世纪之交的历史关头,我们喜庆建军72周年,更具有值得纪念的特殊意义。当前,我军建设正值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我们纪念这个光辉的日子,不仅要缅怀我军的丰功伟绩,大力发扬我军的优良传统,更为重要的是,应赋予传统以新的内容,弘扬时代精神,勇于开拓进取,使部队建设以崭新的面貌跨入二十一世纪。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部队建设面临着新的严峻的挑战和考验。军委江泽民主席提出:“对于新时期军队建设,有两个重要问题是我始终加以关注的:一个是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我军能不能跟上世界军事发展的趋势,打赢未来可能发生的高技术战争;一个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条件下,我军能不能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本色和作风,始终成为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回答和解决这“两个最重要的问题”,是新时期军队建设和改革的重大战略课题,这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历史地落到了我们这一代人肩上,迫切要求我们树立强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主席指出 :“要根据新时期军队建设的需要 ,努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高度政治觉悟、高昂的士气和掌握现代军事技术 ,懂得现代战争指挥艺术的优秀人才。”这是对新时期我军院校培养军队人才的总要求。傅全有总长提出 ,军队院校培养的人才必须经得起任何政治风浪的考验 ,经得起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考验 ,经得起军队质量建设和长远发展的考验 ,这就进一步阐明了军队院校培养人才的素质标准。几年来 ,全军院校认真贯彻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 ,不断深化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但距离未来战争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要求还有明…  相似文献   

13.
我们这支中国共产党缔造和领导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军队,从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建军以来,已经走过了70年的光辉历程。70年来,我军历经艰难曲折,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战胜国内外的强大敌人,成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和捍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归根到底,是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的结果,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伟大胜利,也是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伟大胜利。 江泽民同志精辟指出:“小平同志关于新时期军队建设的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与新时期我军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新军事变革引发了军事领域一系列革命性变化,我军必须进行军事理论创新,以理论带动军队建设的发展。江泽民认为,我军要在新的实践中进一步继承和发展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治军和军事斗争准备的特点和规律,丰富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军事理论。江泽民的军事理论创新思想,有力地推动了我军新时期的军事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5.
依托国民教育资源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军事人才,是推进军事人才战略工程的重要内容和实际步骤.对于加快改善我军干部队伍素质结构,做好军事斗争人才准备、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近年来,地方大学已经为我军培养了一大批急需的军事斗争准备人才,在培养国防生工作中积累了许多宝贵工作经验,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大报告在“国防和军队建设”部分强调指出:要“努力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实现我军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这一思想,是江泽民主席前几年提出来的,是十六大报告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论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继军队建设指导思想战略性转变后的又一次重大理论与实践创新,指明了实现我军现代化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人类社会发生的战争,历经徒手作战、冷兵器战争、热兵器战争、机械化战争,目前正进入信息化战争阶段。与工业时代机器大生产相适应的机械化战争,大量运用机械化武器、技术装备及其相应的作战方法,以火力、机动…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国家和军队的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同志作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和军事统帅,从国际战略格局和国家发展的全局出发谋划军队建设,以非凡的远见卓识、彻底的实践品格和革命的创造精神,把马克思主义的军事理论、毛泽东军事思想同我军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科学地回答和解决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支什么样的军队和如何建设这支军队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使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不断取得了新的成就。认真回顾和研究这一发展过程,努力掌握邓小平同志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于进一步推进新时期我军的建设与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相似文献   

18.
党的七次军事战略转变和人民军队的发展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军的军事战略转变,是毛泽东提出的一个特定概念,是指以战争形式划分战略时期的两个战略时期之间的变化。军事发展的历史说明,军事战略转变既是国家或政党关于战争形式、军事斗争准备和军队建设等发生的变化,也是军队和战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全面变革现“象。中国共产党从领导人民创建自己的军队进行革命战争到执政以来的70年间,已进行过数次军事战略转变,人民解放军在这些战略转变中也随之发生了数次变革。一、由国内游击战争到国内正规战争的转变和变革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建自己的军队,开展土地革命战争。经…  相似文献   

19.
上篇 有战争就有军事谋略,一部人类战争史,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一部丰富多采的军事谋略斗争史。孙子的谋略思想不仅深刻地影响着历代军事对抗活动,而且在高技术战争已成为战争主要样式的今天,它仍具有独特的魅力。可以说,高技术条件为施展奇谋良策提供了崭新的手段,高技术战争为创造性地运用谋略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孙子正在伴随高技术战争的发展而走向未来。  相似文献   

20.
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是推进我军现代化建设新的战略任务。我军应抓住机遇,面对军事变革,把握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根本方向、目标模式的特点,并在重点环节上谋求突破,才能完成机械化与信息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实现我军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