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龙”文化对于农工党员孟繁水先生来说,似乎是永远谈不完的话题。孟繁水先生尤其爱书写“龙”,从青年时代就对“龙”文化艺术情有独钟,其书斋亦称为“爱龙斋”。在孟先生的书法生涯中,让他深感自豪的是其精心创作的百米长卷《千龙图》。在2001年举国上下支持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日子里,作为一位书法家,他以满腔爱国热情,用书写“龙”字,与全国人民一道,争取29届奥运会在龙的故乡———中国举办,实现亿万龙的传人的百年梦想。经过长期的积累,两个多月的艰辛昼夜付出,一幅长达106米、高80厘米的书法长卷《千龙图》终于铸成。这幅长卷气势…  相似文献   

2.
柳宗元《谪龙说》一文,历来学者都认为是作者的自喻。然而将《谪龙说》所述内容与永贞事变的实际情况进行对照,可以发现:《谪龙说》写于京师长安,王叔文被贬之后;谪龙并非柳宗元的自喻,而是比喻王叔文的。  相似文献   

3.
1999年岁尾,中央电视台《夕阳红》节目中播出了著名画家洪世川的专题片——《洪世川画龙》。有一阵子,很多朋友打来电话,说的都是看了中央电视台《洪世川画龙》的片子后的感想.并特别表示祝贺。洪世川是省美协和书协会员,金华四  相似文献   

4.
龙万育为清代嘉道之际知名刻书家,其生平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仕宦川陕赣甘(1790—1817)、遣戍伊犁(1817—1821)、还归成都(1821—?)。一生之中刊刻书籍二十余种,其中以刻印《读史方舆纪要》显名后世:龙氏广为搜觅《纪要》善本,以敷文阁之名将顾氏原书一百三十卷印行,同时附录《舆图要览》四卷,是为《读史方舆纪要》刻本之中首部足本,后世翻刻《纪要》基本以敷文阁本为底本进行刻印。  相似文献   

5.
彭维学 《台声》2004,(7):30-33
台湾奇美实业公司董事长许文龙是岛内颇具影响的企业家,也是民进党和陈水扁的幕后金主之一。在美化日本殖民统治、鼓吹“台独”的日本漫画书《台湾论》中,他诬称“台籍慰安妇自愿且享有尊严”,从而沦为千夫所指、臭名远扬的“民族败类”。2001年12月30日,“超级台独智囊团”台湾智库成立后,他又是该智库的主要赞助人和12名顾问之一,再次暴露了他死心踏地地为“台独”卖命的丑恶嘴脸。  相似文献   

6.
《“十一五”规划纲要》包括14项预期性指标,《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报告显示,反映经济增长和改善民生的10个预期性指标完成情况达到或超过预期,但反映经济结构的4个指标中,除城镇化率达到预期外,其余3个指标完成情况低于预期。  相似文献   

7.
清代四川翰林赵尧生,读了贵州大儒郑珍的《巢经巢诗集》,深感贵州人才出众,赞叹不已,欣然命笔,写下了“君看缥缈綦江路,万马如龙出贵州”的诗句。这不仅是对诗人郑珍的高度评价,而且用“万马如龙出贵州”来比喻黔中英才不绝如缕,他们冲出大山,走向全国,作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8.
《春秋》2001,(3)
在张店柳泉路中段山东鲁中交运集团院内,有一家挂牌的文化单位,名叫“淄博艺术研究院”(归属淄博市文联)。别看只有租用的两间不大的房子,里面却经常忙碌着一些身影,他们以笔墨书画为缘,与社会广泛交往,为淄博市的两个文明建设竭尽绵薄。为首的是位中等身材、面容瘦削的50多岁的汉子,他就是该院院长、著名书法家孟繁水先生。只见办公室的墙壁上除了字画就是挂满了记载着  相似文献   

9.
西汉经学家、散文家刘向《新序》中的《叶公好龙》,是尽人皆知的寓言故事。寓言不等于历史真实,但在古代楚国的确有一个叶公。其父沈尹戍任左司马之职,因采食于叶(今河南叶县南),故称叶公。 楚惠王二年(487),令尹子西“召故平王太子建之子胜于吴,以为巢大夫,号曰白公”(《史  相似文献   

10.
“龙”和我国人民的风俗习惯与现实生活还是有密切联系的.《龙的传人》是著名的台湾校园歌曲,在大陆也很流行,它成了炎黄子孙的同义语.我国各地的地名中,“龙字屡见不鲜.单北京就有九龙壁、五龙亭、龙亭、龙柱、黑龙潭、龙王堂、龙泉寺、青龙桥、龙潭湖、龙头井街、二龙路,等等.至于汉语词汇中的龙就更多了,“龙飞凤舞”、“龙凤呈祥”、“虎踞龙蟠”、“能争虎斗”、“画龙点睛”,不一而足.每年春节,人们更喜欢谈龙、画龙、耍龙,玩龙灯,跑龙船,不胜枚举. 传说中的龙,是住在龙宫中统治水族的帝王,乃有龙王、龙神、能王爷、海龙王等不同尊号.我国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  相似文献   

11.
龙的香火     
牛勃 《统一论坛》2002,(5):62-63
当虔诚以一种心灵的语言默祷时,作为精神与精神、感应与感应之间的桥梁,那一支支饱含着东方浓情和东方文化的香,早已超过了它物质实在层的意义,成为一种指向的符号,一种满荷希望的贡品,在虔诚与肃穆中缭绕。那如烟如岚、如云如絮、如丝如缕的,所展现的不正是天国的缥缈和精神的幻形吗?  相似文献   

12.
5月18日,《人民公安报》在显著位置刊发了周永康部长签发的授予四川省威远县森林警察大队大队长龙涛“二级英雄模范”称号的光荣榜。四年前,就是这位龙涛,他在一次与歹徒的搏斗中,勇猛顽强,舍生取义,与歹徒一起滚下了25米高的石坎下。25米,相当于8层楼高的悬崖!龙涛英勇负伤后,  相似文献   

13.
1999年8月 3日,澳门回归祖国的脚步声已听得越来越真切,一幅题为《中国龙》的巨幅书法长卷在河南省滑县问世。该长卷总长21米,卷面面积达960万平方毫米,荟萃了2000个用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魏碑及盲 文、少数民族文字写成的“龙”字。 2000个“龙”字形态各异,大小不一: 最大的达120平方厘米,最小的仅 有0.8平方厘米,相当于香烟过滤 嘴的横截面。2000年5月初,该长卷 更名为《世纪龙》,由河南美术出版 社出版成书,公开向海内外发行。 有谁能想到,这样一部引起轰 动的书法…  相似文献   

14.
王丽 《前沿》2014,(15):207-208
《沉香屑·第一炉香》是现代著名作家张爱玲的成名作,它以张爱玲式的苍凉笔调真实再现了葛薇龙由单纯女孩沉沦为风流交际花的全过程。本文将从物欲、情欲两个方面对葛薇龙的形象进行剖析,分析其沉落的必然性,并对现代女性的物质观和爱情观进行了形而向上的思考,以警示当今女性应当自立自强、自尊自爱,树立正确的物质观和爱情观。  相似文献   

15.
龙与间谍     
2000年适逢“龙年”。古代传说中的“龙”是一种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古老的东方有条龙,它的名字叫中国……”这段歌词道出了‘咙”与中国的血脉联系。中国的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就不知龙与间谍还有着某种奇妙的联系!“龙”与水有关。在《周易》中,龙含有潜藏、无形的意义,这与间谍活动所特有的“地下”、“隐蔽”、“无形”等特征相符。接推算,1928年是“龙年”,中国现代隐蔽斗争的起源恰巧“与龙同年”。在中国革命史上中共中央“特科”与国民党“中统”、“军统”两大特工势力对阵于中国长江的“龙头”——上海,背…  相似文献   

16.
藏族的龙     
藏族的龙有两种,一种叫“祝”,一种叫“鲁”。“祝”是一种动物龙,从不以人神的面目出现,或以具人格的面目出现,形状与汉族的龙相仿,多为绿鬃青鳞,一般被称为“玉祝”,即“玉龙”或“绿松石龙”,在神话传说及宗教画中常作神灵的座骑。这种龙主要与雷电相关,被认为住在天上的云里,它发出的声音是雷声,吐出的舌头是闪电,为雷电龙(藏族十二生肖中的龙即为此种龙)。“鲁”则是具人格的龙,也就是人们一般所说的龙神。这是藏族苯教的一种重要神灵,在苯教的天上、中空、地下或水下三界空间划分中,龙被视为下界的主宰,即从地面到地…  相似文献   

17.
上博简《鲁邦大旱》应形成于《晏子春秋·景公欲祠》之前,而绝非改写自后者,更不是因反驳《晏子春秋》中晏子的立场而形成的。《论语》《孟子》及郭店简《鲁穆公问子思》等文本特征、语词和思想观念证明,《鲁邦大旱》形成的时代应早于孟子,处于孔孟之间的战国中前期。《鲁邦大旱》的主旨并不在于突显祭祀鬼神之礼,其目的也不是以祭祀之礼来文饰政治或者以礼节庶人之情,而是借使用“珪璧币帛于山川”赢得庶人的信赖和拥护,以成上下相和的局面。《鲁邦大旱》的这一主旨是《国语》《左传》所呈现的庶民思想观念的延续和映照,所谓“弗躬弗亲,庶民弗信”即是这一庶民思想观念的典型表现。  相似文献   

18.
郭俊 《人大研究》2008,(2):29-32
近年来,在国家和地方层面出现了一种新型的法律法规,它不像以往的法律法规一样以管制性、约束性规范为主要内容,而是重在提倡、促进某项事业的发展。近几年直接以“促进”命名的法律就有《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民办教育促进法》《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小企业促进法》以及正在制定中的《就业促进法》;除此之外,虽未直接以“促进”命名,但以提倡性、促进性内容为主的法律还有很多,像《科学技术进步法》《公益事业捐赠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等。另外,在笔者从事地方立法的实际工作中也经历过一些此类地方性法规的制定,除了为实施上位法而制定的促进性实施条例外,  相似文献   

19.
记者李永旺最近,自治区党委召开常委会议,作出《关于开展向胡筱龙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胡筱龙同志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  相似文献   

20.
晓钟 《浙江人大》2012,(1):38-39
曾经的浙商,因为其"一遇雨水就发芽,一遇阳光就灿烂"的灵活应变性而被冠以"东方犹太人"的殊荣;如今的浙商,则更注重"从商亦如从文",经商者,同样应该承载道义、良心、责任与使命。太子龙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太子龙"),自创业伊始,便崇尚儒家文化,致力于推动商业伦理的重建,复兴商业社会之人文精神;如今,更是以"自信诚信、责任大气"的浙商形象成为引领商业模式的楷模。当太子龙前沿的理论被搬上《人民日报》,当大众媒体以晚三年的滞后报道印证太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