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到了周末,很多上班族习惯"睡到自然醒"。赖床睡懒觉对身体是好是坏?是否是在浪费生命?瑞典卡洛琳斯卡医学院最新研究表明,周末赖床在某种程度上有延年益寿的功效。该医学院耗时43年对超过4万人进行研究发现,每晚睡眠不足5小时的现代人,死亡率要比平均每晚睡7小时的人高出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先哲怎么看政治?孔子提出了政治理想的"五美"。一美,惠而不费。即好的政治是惠及草根,是给人民带去恩惠和福利,让百姓生活有保障,不纵容浪费。什么是真正的恩惠呢?就是实惠,是落实到每个人的权利得到保障,而不是空洞运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人的浪费是贫瘠过久的一种虚荣和满足,以浪费去膨胀"自尊"。《庄子》有言:"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一只小麻雀,给它一片树林,它也只能站在一根小树枝上;"鼹鼠饮河,不过满腹。"  相似文献   

3.
有媒体报道,我国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数量巨大,"舌尖上的浪费"触目惊心。更值得忧虑的是,浪费之风又何止于"舌尖",造成影响又何止于挥霍钱财?有的接待宴会,菜吃一半、倒一半;有的会议庆典,住星级酒店、发高档礼品;有的楼堂会所,贪大图洋、气派非凡……对公款浪费,奢侈之风,人民群众深恶痛绝,这不仅是败坏社会风气的顽症,更是污染政治空气的"痼疾"。狠刹浪费之风,首先要从整治公款浪费开始。因为打  相似文献   

4.
拍案惊奇     
《廉政瞭望》2014,(2):44-45
<正>●另类宣传陕西榆林一些市民反映,陕西地方电力榆林分公司20层的办公大楼,每天晚上灯火通明,用电浪费十分严重。公司回应称:"我们是窗口单位,晚上黑漆漆的也不好。"并颇为自豪地说:"我们装的是节能灯,浪费倒是一方面,在浪费的过程中也是一种宣传。"杏杏点评:照此逻辑,煤气公司是不是得喷火?  相似文献   

5.
正"资源是全社会的,世界上还有很多人吃不饱饭,地球越来越缺少资源,不能够也没有理由浪费。"据统计,中国人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一年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国还有1亿多农村扶贫对象、几千万城市贫困人口以及其他为数众多的困难群众。"舌尖上的浪费"已经到了不得不引起全社会重视的地步。庆幸的是,随着"光盘行动"的广泛开展,反对"舌尖上  相似文献   

6.
消费与浪费     
汪金友 《前线》2021,(1):56-56
最近一份调查报告显示,50%以上的消费者认为当前的浪费现象依然严重。浪费的主要现象,有过度点餐、剩余食物不打包和大吃大喝等。导致浪费的主要原因,包括爱面子、讲排场和节约意识差,等等。让消费者说浪费,这是一个很有趣的办法。每个进入餐馆和去过餐馆的人,都可能会顺便想起,我浪费了吗?我浪费过吗?我为什么会浪费?你凭什么说我浪费?  相似文献   

7.
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新华社一份《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的材料上作出批示,要求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批示指出,从文章反映的情况看,餐饮环节上的浪费现象触目惊心.广大干部群众对餐饮浪费等各种浪费行为特别是公款浪费行为反映强烈.联想到我国还有为数众多的困难群众,各种浪费现象的严重存在令人十分痛心.浪费之风务必狠刹!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相似文献   

8.
丰田生产方式中所归纳的"四种浪费",主要发生在生产现场,但是产生这些浪费的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如果仅仅关注现场存在的浪费,而不解决被现象所掩盖的本质问题,无疑是舍本逐末。为了使消除浪费的活动深入有效地开展下去,我们首次提出管理工作中的"四种浪  相似文献   

9.
《理论导报》2013,(2):16-17
由于饮食文化的不同,中西方对于剩宴处理方式难免有所不同。西餐都是分餐制,每个人自行决定吃多少。而中国的宴席文化注重聚餐制,使得"剩"饭成为一种可能。当然,盛宴变成"剩"宴,这其实是对中华饮食文化的一种误解甚至是亵渎。严重的浪费现象引发了人们的愤怒,也引发人们思考如何解决"剩"宴问题。在国外,很多国家对如何处理"舌尖上的浪费",都有很好的做法与经验。德国:餐桌浪费处罚最严世界上多国餐厅都针对食物浪费设处罚规定,德国被认为是处罚餐厅浪费最严的国家。在德国,无论自助餐还是点  相似文献   

10.
显锋 《先锋队》2013,(6):22
有媒体报道,我国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数量巨大,"舌尖上的浪费"触目惊心。更值得忧虑的是,浪费之风不止于"舌尖"!不久前,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搜狐新闻中心,对2707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  相似文献   

11.
“舌尖上的浪费”到底有多少?成都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全市平均每天产生的餐厨垃圾在600吨以上。如果按照每人每天平均消耗一公斤食物计算的话,可以够60万人吃上一年。  相似文献   

12.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呼声高涨。一些网友发起"光盘"行动,呼吁人们晒出自己吃得一干二净的盘子,响应者源源不断。不少门店承诺向消费者提供"半份菜""小份菜""热菜拼盘"等。"半份半价,小份适价"受到欢迎。"舌尖上的浪费"泛滥,超规格公务接待、公款消费难辞其咎,比排场、要面子等餐桌陋习,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此外,中餐的消费特点,也给"舌尖上的浪费"做了铺垫。特别是一些餐厅为了经营效益,热衷向消费者多荐菜、荐高档菜,对浪费行为视而不见,加剧了浪费的产生。  相似文献   

13.
民以食为天。吃,本来是一件满足口腹之欲的个人之事,但随着社会发展,饭局逐渐成为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请吃、吃请的聚餐活动也日益盛行。令人担忧的是,宁"剩"勿"缺"的点菜理念不断抬头,而"吃不了兜着走"的节约意识却在下降,直接造成了"舌尖上的浪费"。据中国农业大学的调研数据推算,全国一年仅餐饮浪费的蛋白质和脂肪就高达八百万吨和三百万吨,这  相似文献   

14.
正1934年1月4日,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首府瑞金,被称为"中央苏区第一大报"的《红色中华》报在第二版显著位置上,发布了一份1933年12月15日,由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副主席项英共同签署的《关于惩治贪污浪费行为》的第26号训令,以及中央工农检察部一封《怎样检举贪污浪费》的指示信。训令和指示信号召中央苏区广大军民立即行动起来,迅速开展检举和惩治贪污浪费的行为。  相似文献   

15.
石平 《当代贵州》2013,(6):34-34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批示,要求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浪费之风务必狠刹!这一重要批示,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的新要求,切中要害,掷地有声,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共鸣。举国上下迎头痛击用公款大吃大喝的歪风,迅速遏制"舌尖上的浪费",一股厉行勤俭节约、倡导文明消费的新风扑  相似文献   

16.
正1934年1月4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首府瑞金。被称为"中央苏区第一大报"的《红色中华》报,在第二版显著位置上,发布了一份1933年12月15日,由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副主席项英共同签署的《关于惩治贪污浪费行为》的第26号训令,以及中央工农检察部一封《怎样检举贪污浪费》的指示信。该训令和指示信,号召中央苏区广大军民立即行动起来,迅速开展检举和惩治贪污浪费行为的斗争。  相似文献   

17.
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华社一份《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材料上做出重要批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中共中央办公厅1月20日发出通知指出,习近平同志的这一重要批示,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的新要求,反映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呼声和愿望,表明了中央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体现了中央关心群众生活、注重改善民生的为  相似文献   

18.
正片面追求"上档次",用餐"只点贵的,不选对的";剩饭剩菜不打包;自助餐消费时超量取餐,"把花出去的钱吃回来"……这些浪费行为被全国人大常委会珍惜粮食、反对浪费专题调研组"点名"了。在2020年12月23日举行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武维华作珍惜粮食、反对浪费情况的调研报告,分析了当前我国粮食安全形势、粮食损失浪费情况,并提出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石平 《求是》2013,(4):50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批示,要求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浪费之风务必狠刹!这一重要批示,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的新要求,切中要害,掷地有声,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共鸣。举国上下迎头痛击用公款大吃大喝的歪风,迅速遏制"舌尖上的浪费",一股厉行勤俭节约、倡导文明消费的新风扑面  相似文献   

20.
(一)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我们党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传家宝.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带领中国人民书写了革命、建设、改革的壮丽史诗. 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同志指出:"要使我国富强起来,需要几十年艰苦奋斗的时间,其中包括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样一个勤俭建国的方针."在改革发展之初,邓小平同志强调:"为什么过去很困难的局面我们都能度过?根本的问题是我们的干部、党员同人民群众一块苦."今天,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