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上世纪六十年代,由毛泽东的对敌战略总结出的"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口号,在天南海北广为流传,妇孺皆知.这一战略口号使全国经济建设的中心从解决吃穿用转变为备战,出现了举国备战、全民皆兵的景象.  相似文献   

2.
“备战、备荒、为人民”,是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推动三线建设大战略时提出的响亮口号.“备战、备荒、为人民”这个口号,在当时的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在人民解放军中更是人人皆知并以此为己任.无论是在大喇叭里,还是在遍布城乡的标语里,到处都能听到或看到这七个字.这七个字的口号,在当时是人们引用最多、叫得最响的毛泽东话语中的一句.那么,这句口号是何时提出的?它的背后又有着怎样一段轰轰烈烈的历史经过呢?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在指导国民经济第三个五年计划的制订中,提出了“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方针.这个方针的提出有众多因素,特别是与毛泽东对中国粮食问题的认识紧密联系在一起.它深刻反映了毛泽东对“大跃进”运动后中国在粮食问题上所存在的严重困难的越来越清醒的认识和对解决粮食问题的战略思考,从而对六、七十年代的中国粮食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下层统一战线”曾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政策口号。但长期以来,人们对这一口号的由来及演变却所知甚少。本文主要依据历史文献,对“下层统一战线”的产生、演变的过程以及在不同时期的历史作用作一简要的分析。“下层统一战线”原是共产国际的一个策略思想,  相似文献   

5.
关于“二五减租”(即减租百分之二十五)的口号,是何时、由谁最先提出来的,历来说法不一。《历史教学》一九八四年第十二期发表梁尚贤的文章认为,这个口号既不是孙中山、也不是国民党中央提出的,而是1926年7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扩大的四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我党自1921年9月开始在浙江省肖山县衙前村发动农民减租斗争,至1926年7月以前在广东各地领导农民减租斗争,四、五年间始终未形成一个为广大农民所接受的统一的减租标  相似文献   

6.
“二五”计划的实施与调整历经八年,国民经济在曲折中沿着工业化道路踯躅前行。  相似文献   

7.
《新长征》2014,(12):34-34
1939年12月21日,毛泽东《纪念白求恩》一文,纪念加大共产党党员,著名医生,国共产主义战士诺尔曼·白求。白求恩1937年受加拿大产党的派遣,率加美医疗队到中国,帮助抗战。1938年3到达延安,不久前往晋察冀区工作,他热忱的态度、高度责任心和忘我的工作精神,到八路军士兵的称赞。193911月12日,他因病毒感染不牺牲。  相似文献   

8.
“烈士”一词,始见于商代。“烈”字的本义是“火猛”,它含褒义,“刚正日烈”。由“烈”和“士”字组合一词也含褒义。
  古代所谓烈士,虽有“谓以身殉道,而不屈者”之说,但实际上,常指临危不惧的节义之士,是活着的人。元、明、清时,对战死的军人,称“阵亡”或“战殁”将士,而不称烈士。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对抗战殉难者,褒称“忠烈”,烈字含义始有演变。当时,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抗日政权,仍沿元、明、清时的用语,战场牺牲的指战员仍叫“阵亡将士”。  相似文献   

9.
“烈士”称号的由来和演变“烈士”一词,始见于3000多年前的商代。伊尹说:"大夫知人事,烈士去其私。"春秋末期孔子也用过烈士一词:"白刃交于前,视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烈"字本义,是"火猛",它含褒义:"刚正日烈"。由烈和士字组合的词。也含褒义。...  相似文献   

10.
“烈士”一词,始见于商代。伊尹说:“大夫知人事,烈士去其私。”春秋末期孔子也用过烈士一词:“白刃交于前,视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古代所谓烈士,虽有“谓以身殉道,而不屈者”之说,但一般指临危不惧的节义之士,是活着的人。如曹操在《龟虽寿》中说:“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元、明、清时,对战死军人,称“阵亡”或“战殁”将士,而不称烈士。抗日战争时期的国民党政府,对抗战殉难者褒称“忠烈”,“烈”字之含意始有所演变。当时,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抗日政权,仍沿袭元、明、清时的用语,对在战场上牺牲的指战员,叫“阵亡将士”。1947年4月,东北行政委员会、东北民主联军总政治部公布施行的《东北解放区爱国自卫战争阵亡烈士抚恤暂行条例》,将“阵亡将士”改称“阵亡烈士”。这是实质性的演变.烈士一词始成为现在意义的、最光荣的称号。  相似文献   

11.
正1月3日上午,在中央军委2018年开训动员大会上,习近平主席向全军发布训令,强调"全军指战员要坚决贯彻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决策指示,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刻苦训练、科学训练,勇于战胜困难,勇于超越对手,锻造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精兵劲旅,坚决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习近平提出的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以下简称"两不怕")的革命精神,是人民解放军优  相似文献   

12.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中国共产党人行动的最高准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命题第一次出现,是在 1945年 4月毛泽东为中共"七大"所作的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在此之前的 1944年 9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为追悼张思德同志而召集的会议上,曾发表了题为《为人民服务》的讲演。但是,毛泽东题写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九个大字,却是 1949年 11月为庆祝中央军委工程学校 (简称"军委工校" )开学所写的题词。这一题词曾发表在该校校刊上。   军委工校是现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前身。该校校史编委会曾对…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60年代初,随着“以阶级斗争为纲”上升为社会主潮,在文艺问题上发生了愈来愈严重的“左”的偏差,“大写十三年”口号的提出及推行就是一个典型例证,曾在文艺界引起很大震动.虽是创作题材即所谓“写什么”的倡导与限制,实则牵涉党的文艺方针、路线和政策的贯彻执行.电影界首当其冲受到波及,宣传部门的领导人巧妙地予以了抵制. 上海闻风而动 1963年1月4日,上海文艺界新年联欢会在文艺会堂举行.因为事先接到“会议重要,务必出席”的通知,上海文艺界主要人物差不多都到齐了.  相似文献   

14.
张学玲  孙云 《唯实》2011,(5):18-20
有关1950年庆祝五一劳动节中毛主席万岁口号来源的讨论,一段时期内成为焦点。并由此引发了对该口号最早起源问题的探究。张素华通过原始档案的查证和说明,有力地批驳了相关的不实之词,甚或谬论。但她在该口号最早来源的考证中,无论从时间上、抑或是资料出处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不足,甚至错误。此外,反思该口号的论争过程,有助于加深对历史逻辑本身的理解,也有助于研究者引证口述、回忆类等资料时采取严谨审慎态度。  相似文献   

15.
“打土豪,分田地”口号标语最先出现在1927年的文家市,至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旧址还保仔有当年所写的这条标语。  相似文献   

16.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句口号最初是由谁提出的?对于比较熟悉改革开放和特区历史的人而言,这是个不假思索就能回答的问题;对于蛇口工业区的新老员工,这是个常识性问题。毫无疑问,这句口号的原创者是袁庚──蛇口工业区最初的创建者,中国改革开放历史上值得浓墨重彩写上一笔的人物。想当初,袁庚以他特有的胆识魄力,以他敏锐锋利的思想和一颗赤子之心,使蛇口成为感召天下热血青年和有志之士的一方热土,成为改革开放新事物新观念的发祥地。不难想象,假如没有袁庚,蛇口的历史会是多么的黯淡无光。至今,蛇口人对袁庚和袁…  相似文献   

17.
黄苇町 《当代贵州》2014,(34):65-65
正意识形态就其本质来说,还是社会现实的反映,其社会效果并不完全依赖他人的说教。苏联意识形态工作的失败说到底不是相关工作者的无能,而是苏共领导层的所作所为失去了苏联青年的信任。曾任联合国副秘书长的原苏联高级外交官舍普琴科曾这样描述这类领导干部:"他想把某些东西攫取到手,但却企图把自己描绘成正在向这些东西斗争;它批判资产阶级的生  相似文献   

18.
经常无意中听到一些人脱口而出:“我们要对历史负责”。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历史”二字其中之一的解释是:过去了的事实和对过去事实的记载。   究竟哪些人能对历史负责 ?怎样才算是对历史负责呢 ?这里面是有些文章和讲究的。先说哪些人才能对历史负责。一个国家、一个地方、一个单位,今天的经历和所做的事情将成为明天的历史。由此可想而知,有资格对历史负责的人必须是掌握着一个地方或一个单位主要命脉的人,一般同志有责而不是很大的责任。   怎样才算是对历史负责呢 ?湖北省竹山县某乡镇党委书记说得好:“对历史负责不是口…  相似文献   

19.
6月18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对全党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进行部署.习近平强调,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形式主义 中国革命道路曾受其害上世纪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毛泽东在开创中国革命道路过程中,曾多次受到形式主义的干扰与危害,也是他最先批判了形式主义.《毛泽东军事文集》中收入了1929年6月14日《给林彪的信》一文.文中批判了"远方"到来的"形式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20.
正"西北历史问题"是中共党史上的一个复杂问题,围绕此事曾经发生过比较激烈的争论,中央曾为此几次开会研究并作出决定;另外,此事与小说《刘志丹》的重大冤案密切相关,因而颇具神秘色彩,人们颇为关注但又多不知详情。近些年出版的一些当事人的回忆录和传记,对相关问题的说法很不一致,甚至存在自相矛盾、表述偏颇、严重失实的现象,这无疑会影响人们对这个历史事件的了解,甚至误导读者,起不到从历史事件中得到启迪的作用。那么,历史的真相如何,应如何认识这一事件,应该是大家关心的一个问题。谨就大家关心的这一问题,笔者谈点个人了解的情况和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