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黄侃治学的系统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韶军  高山 《求索》2011,(10):184-186
本文从学术研究范围、治学读书、研治剖析、由本源而衍演、条例证据及效用等五个方面的系统性出发,论述黄侃治学的系统精神及方法。黄侃治小学,要求文字声韵训诂相贯穿,要求系统研读经史子集以为助力,要求对具体某部书系统剖析,要求研治小学发展源流,要求关注治学条例、证据及效用,重视这五个方面对学术内容的重要性。而这五个方面的系统性也是环环相扣,是黄侃推动学术极大进步的原因之一。通过对黄侃治学系统性的探寻,提高我们学术研究水平,是本文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在近代中国文化学术结构中,梁启超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巨人。他学识渊博,著作繁富,视野宏阔,其学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新闻、文化艺术、文字音韵、语言、小学、宗教、目录学等,淹贯经史,参驳古今。他治学极富开放意识,追踪时代脉动.与学俱进,与时俱进,广泛吞吐东洋的西洋的知识新潮,脱胎换骨,踵事增华,不断丰富和构建着自己的学术思想大厦。梁任公是清末民初最有影响的学术家和思想家之一.因而其学贯中西古今的博大文比学术格局,一直吸引着海内外学人的研究兴趣。南京大学落广学教授好读梁任公书,每有会意则笔耕…  相似文献   

3.
张晔 《春秋》2012,(3):22-23
蒋维崧(1915--2006)字峻斋,精于书法、篆刻.文字学研究成果显扬,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文字语言学家和书法篆刻家。蒋维崧是江苏常州人.1938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中文系。他从教60多年.主要工作在山东,用他自己的话说,“山东是他的第二故乡”。蒋维崧曾任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新闻传播学院汉语言学专业文字学博士生导师、山东...  相似文献   

4.
释魅     
魅字在汉语里有两解:一是“鬼之为祟者”,转意为魅惑;二是指吸引人、使人陶醉的特质,谓之魅力。前者为贬义,后者为褒义,这是钱钟书所说的语言“背出分训”的典型例子,如“乱”兼训“治”之类。在古人眼里,大自然恰恰具有这种双重的“魅性”。克雷特(A.C.Kruijt)指出,原始人觉得自然物拥有神秘的灵性,似乎有一个能够到处渗透的弥漫本原,一种遍及宇宙的力量赋予万物生命,  相似文献   

5.
理相通、心相印──赴台随感黄建中经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批准,我们三人(北京师大王宁、华中师大黄建中、武汉大学王庆元),应台湾地区辅仁大学和“训估学会”之邀,于1993年12月17日至1993年12月25日赴台湾参加“训估学学术研讨会”和讲学。我们在台...  相似文献   

6.
佐人 《现代领导》2009,(6):35-35
“学必得之” 《三国志·吕蒙传》引《江表传》记叙了东吴孙权劝吕蒙读书的脍炙人口的故事。吕蒙认为自己是个武将。又不去专搞什么经学去作博士.便推说:“军中常苦多务,恐不容复读书。”孙权说:“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今涉猎见往事耳。”接着孙权便举自己、汉光武帝、曹孟德读书的事例劝导吕蒙.中间还讲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学必得之”。意思说:只要肯学.就会有收获,就会见效。从此,“蒙始就学,笃志不倦”,  相似文献   

7.
<正> 远在三百多年前,明末清初的大学者黄梨洲(宗羲),在所撰《留别海昌同学序》中说过:“学问之事,析之者愈精,而逃之者愈巧”。他在当时,是一位著名的史学家,而又博通群经,文章也写得很好。治学的规模、气象,是很博大的。他所提出那句话,自然是针对着研究文史的学者们  相似文献   

8.
周萍 《中国减灾》2012,(8):8-11
李德仁出生江苏书香门第,爱国、治学、助人是家训,从小聪敏好学,求学之路却充满坎坷,好在人生路上终遇良师,大器晚成,成就卓著。特别在以遥感(R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为代表的空间信息科学与技术领域有杰出贡献。今天,全世界都在用李德仁的理论去矫正自己的航测平差系统。  相似文献   

9.
姚承济系云南省著名中医姚贞白之子,“姚氏学训”第六代传入。他自懂事时常随父出诊,遇有疑难杂症,家父耳提面命,剖析病理,亲授医术,要求极严,首先教他做人,然后教他学医,同时要他深入钻研文史哲知识。他从中领悟到凡探明珠,不于合浦之渊,不得骊龙之夜光也;采美玉,不于荆山之帕,不得连城之尺壁也”。(西晋葛洪语)因此,姚承济从小就养成闻鸡起舞,晨育暮读的好习惯。IO岁前,他就把“医学三字经”“药性赋’等背得滚瓜烂熟。随着年龄增长,他拜原昆明师范学院教授李梦琴为师,请其讲授中国古典文学,同时还向社会名人于乃…  相似文献   

10.
该书封底文字之一:陈弱水教授研究唐史已超过二十年。他从思想史出发,然后逐步延伸至社会史、文化史和政治史,功力之深,至堪钦佩。本书是他多年来精治唐代妇女史的一大集结:上卷论妇女与本家的关系,上起隋世,下迄五代,是一篇宏观的通论,为有唐一代的妇女生活勾画出一幅生动的历史图像;  相似文献   

11.
《世纪行》2012,(12):33-33
一、强化开门办文史理念,着力推动文史工作为现实服务 一是扎实做好文书资料的征编、出版工作。全年共征集新中国成立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类文史资料400余万字,历史图片500多幅。征集数量较往年有较大增加。为了充分展示15年来全省各级政协优秀文史资料成果,编辑出版了《湖北文史集粹》(上中下三册),100万字:编辑出版了《湖北文史》三辑,100余万字。  相似文献   

12.
唐朝“贞观之治”的空前盛世与唐太宗的用人思想是分不开的,那么唐太宗用人思想的高明之处究竟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一)为政之要,惟在得人 唐太宗非常重视用人,他把进用善人作为自己终身奉行不渝的三件大事之一。他说:“朕今勤行三事,……一则鉴前代成败事以为元龟;二则进用善人共成政道;三则自弃群小不听谗言。吾能守之,终不转也。”他认为只有依靠大批有才干的官吏,才能稳定、巩固自己的统治。他也已明察到能否得才、用人乃李唐王朝的安危所系。因而,他反复强调:“为政之要,惟在得人,非用其人,必难致治”。唐太宗把“为官…  相似文献   

13.
他希望给困境中的话剧带来春天──访全国政协委员、著名艺术家李默然本刊记者垂瑞,邓清少年时代崇拜的"邓大人",今天突然出现在自己面前,生怕他圆睁虎目.朝自己大吼。没想到他宽厚地朝我们一笑,说:"年轻人,请坐。"于是顿觉轻松自在,释然了许多。与之交谈,更...  相似文献   

14.
《世纪行》2011,(1):13-13
一、文史资料工作取得新成果 全年以纪念省政协成立60周年、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为重点,共征集各类文史资料260余万字:编辑出版文史图书、期刊十部(辑),总计253万字。  相似文献   

15.
<正>在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大背景下,在职民警培训要突出“政治领训、实战导训、从严治训”,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更大公安力量。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课程库”“师资库”“试题库”(以下简称三库)是在职民警培训一切教学训练活动实施的基石,承载着教学与考核两大重要培训环节。“三库”的成色体现着思政融入、实战化教学、严格管理的水平和发展潜力,历来为各培训部门高度重视。如何开展卓有成效的“三库”建设,使之适应新时代在职民警培训的需要,是培训部门必须要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一般来说,社规和社训是创业者在兴办事业时,以文字形式表明的经营方针。以下是日本申报收入金额比去年增长一倍以上的几个企业的社规和社训:  相似文献   

17.
左宗棠在军事、政治方面功勋卓著、影响特大,因而他的教育思想影响往往易被后人所忽视。实际上。左宗棠十分重视教育,他早年治学方向的笃定,得益于业师及其他诸师辈的教诲;继而以如何处世为人、治事作官和谨守耕读家风,对子女严行督教;在执教期间,坚持以湖湘“义理经世之学”教诲诸生;在主持军务、政务期间,念念不忘端正士风、民风。以兴学育才为己任:...  相似文献   

18.
张富林 《求索》2013,(10):149-151
诗学观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中一个极其重要而又相当复杂的命题,历代文学家及诗论家对其见仁见智,莫衷一是。章学诚是清乾嘉时期著名的文史大家,他有自己明确的诗学观:托比兴,寄寓意;轻工艺,重诗义;主性情,倡清真。章学诚的诗学观袭古创新。见解辩证而深刻,对今人治诗亦有许多启迪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家训是随着家庭的产生而出现的一种教育形式,它随着家庭性质、形式、结构.功能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记者:陈老师您好!一直以来您对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家训、家风、家规很有研究,请问三者具体是怎么划分的,之间是什么关系?  相似文献   

20.
周火雄 《世纪行》2006,(2):18-18
这里远离市井的喧嚣,亦不见迎来送往的灯红酒绿,一间斗室。三尺写字桌,还有那码摞得齐齐整整的资料构筑了浓浓的书卷氛围。清贫是肯定的。但是,这间斗室的主人在国家、省、市以上报刊上发表的新闻、理论、文史、文学作品却多达2000余篇240余万字;编辑出版著作10本计396万字。特别是在黄梅县政协文史委工作的最近6年来,他编辑出版了文史资料6大卷计280余万字。比该办前18年出版的总和还多一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