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实践和认识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范畴,实践和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所研究的重要内容。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则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物质和意识这对范畴所揭示的是世界本原的问题,在哲学上,称之为本体论的问题。因此这两对范畴区别  相似文献   

2.
哲学界在讨论或解释认识论的基本问题时,有的同志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所谓“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统一”,把本体论规定为“是指研究思维以外的客体的学说,即研究客观世界,包括自然与社会的运动规律的学说”,我觉得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本体论是哲学研究中与认识论不同的一种关于世界(存在)的本质(本原)的理论,有它确定的含义。人们称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中论述关于存在的本原的学说叫做本体论,或叫做本体论的宇宙观。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在哲学上的不同体系中,可以区分为本体论的唯物论或本体论的唯心论,或本体论的心、物二元论。那么,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所谓“本体论”有没有它的地位呢?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不是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统一呢?  相似文献   

3.
西方哲学史上的"语言学转向"是对西方传统哲学本体论和认识论的超越,揭示了西方哲学演进的内在逻辑。"语言学转向"的意义在于,它以一种新的哲学范式探寻意义世界,试图通过语言分析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探索人的生存价值与生活意义,从而使哲学的判定标准从传统本体论的"能否思想"转变为"有无意义",同时也证明了不仅"没有认识论的本体论为无效",而且"没有语言学的本体论和认识论也无效"。  相似文献   

4.
现代西方非理性主义在哲学、文学、艺术等各个思想领域的崛起和兴盛,改变了传统认识化的单一理性内容.其中无意识的非理性主义观点尤其值得注意.从哲学的角度看,非理性的无意识问题包含着涉及哲学基本问题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例如无意识本身是否具有反映论的性质,无意识产生的本体论基础是什么,无意识在人类认识活动中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如此等等.这些都是哲学本体论和认识论所必须予以回答的,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之后,才能真正彻底地解决哲学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5.
周茜蓉 《求实》2004,1(9):32-35
本文不同意赵兴良教授把马克思哲学革命看成是与本体论、认识论革命没有本质联系的观点 ,主张本体论、认识论革命是马克思哲学观革命的逻辑前提 ,本体论、认识论革命本身就是哲学观的革命。从本体论、认识论的传统来研究马克思哲学观革命 ,有利于更深入地把握马克思哲学观革命的本质 ,而不是相反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政治合法性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取决于其价值原则的普遍认同,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在哲学人学本体论上坚持"以人为本",并在认识论上准确地认识人的本质,实现哲学范式上人的本体与认识上的同一性,从而达到实践上的知行合一。但是,在关于人的本质及其认识问题上,无论是传统的形而上学人学范式还是胡塞尔以来的现象学人学范式,都没有化解关于人学范式上的本体论和认识论之间的内在紧张,这是造成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认同困境的哲学根源。马克思的人学超越传统形而上学和现象学人学范式,在"实践的现象学"意义上实现了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的内在统一,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7.
费尔巴哈哲学在"思维与存在的关系"这个哲学基本问题上促进马克思走出了黑格尔哲学的束缚,而黑格尔哲学则在"什么是存在"这个哲学本体论问题上帮助马克思走出了费尔巴哈哲学的影响;哲学基本问题和哲学本体论问题既在时间顺序上也在逻辑层次上引导着青年马克思的思想变迁和哲学革命,因而是理解马克思哲学扬弃德国古典哲学的两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8.
实事求是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邓小平的实事求是作为本体论 ,展示了世界的真实本质和基础 ;作为认识论 ,给人们指明正确的思想路线和获得真理的基本原则 ;作为唯物史观 ,指明了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根本和目的 ;作为方法论 ,它是人们处理和驾驭自己同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规范和准则。邓小平实事求是理论作为本体论、认识论、唯物史观是内在统一的。  相似文献   

9.
批判实在论强调本体论与认识论的区别、客体与关于客体思想的区别,也就是可及性与不可及性的区别。巴斯卡认为,混淆这些区别,就会陷入“认识论谬误”。拉克劳话语理论的核心观点是:客观世界是一种话语构造,本体论只是一种话语实践,话语之外无本体论,而批判实在论强调实在不依赖于话语而存在是本体论的根本主旨。批判实在论与话语理论围绕着话语与非话语的区别、话语可及性与不可及性的区别等哲学基本问题,展开了面对面的哲学交锋。  相似文献   

10.
恩格斯并未肯定思维与存在的同质性,俞吾金对恩格斯的批评是不公允的.观察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有两个视角:一种是本体论的视角,是以思维与存在的异质性为前提的;另一种是观念论或逻辑学的视角,是以"思维"与"存在"的观念同质性为基础的.前者体现的是一种直观的思维方法,后者体现的是一种反思的思维方法.两种视角应当统一起来.近、现代哲学的发展中出现的两次"哥白尼式革命"启示我们,如何在同质的思维和语言中来反映异质的思维与存在,是一个深刻的逻辑和哲学问题.我们应当吸收、扬弃西方语言逻辑分析哲学的研究成果.今天,深入研究哲学基本问题,克服直观的、简单化的思维方式,提高中国哲学的思维水平,仍然是中国哲学界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和关注.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改变世界"的哲学的真实含义,进而以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本性的方式"介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事业中,才能真正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之于当代中国现实的巨大理论功能.  相似文献   

12.
论人的有限性与无限性--兼论哲学的根本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效民 《理论学刊》2005,1(3):60-65
内容与形式不断变化的哲学的主题是人与人生存世界的关系.深入探讨人与世界的关系,必然导致人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矛盾.人似乎处于无可回避的逻辑"悖论"之中一方面,人是有限的存在物;另一方面,人必须作为主体而有所作为.总之,就能力、时空而言,人是有限的;但是人必须像无限者一样去行动.人的有限与无限的矛盾贯穿于哲学一切领域之中,是哲学世界观最根本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庄友刚 《理论学刊》2012,(6):70-74,128
当前中国语境中的马克思哲学的理论创新存在三个基本的困境或问题:第一个是理论创新的价值取向与哲学特质、本性之间的悖谬;第二个是理论创新的目标要求与马克思哲学的理论特质之间的分裂;第三个是马克思哲学推进的世界历史基础与中国社会现实基地之间的差异.这种困境可以归结于马克思哲学理论创新中的狭隘政治实用主义,实质反映的是普遍与特殊、长远目标与近期任务之间的关系.只有保持深度的问题自觉,中国马克思哲学的理论创新才能真正走出和摆脱这种迷茫和困境状态.  相似文献   

14.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历来被看作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但是,从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总的结果”的逻辑结构与句法意义的分析和对马克思前后思想的比较研究上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这句话的逻辑平台是认识论,出发点是唯物主义,表达的是马克思的反映论观点。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革命。这一革命的实现是通过这样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展开的,即在击穿传统理智形而上学得以顽强支撑的"理性实体"的同时,马克思把"感性活动"的原则导入到自己的哲学中,将其根植于稳固的生活世界,并从存在论的根基处开启了全新的哲学事业,并实现了哲学上的伟大革命。  相似文献   

16.
卢冀宁 《理论学刊》2012,(4):66-69,128
黄楠森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当代构建》一书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优先地位、前提地位,辅之以若干部门哲学,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思路独到且合理,但也有个别地方有可商榷之处.与黄老的看法商榷之处有三点:一是近二三十年我国一些哲学家试图以实践核心范畴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尝试和努力还是值得尊重的、有意义的.二是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基本观点的研究和宣传,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加以创新并提出斯原理、新观点在今天恐怕更加重要,《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当代构建》一书对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哲学界的丰硕研究成果的概括和吸纳似嫌不够.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无疑具有超时代、超当代的意义,但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其体系又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统战思想内涵的哲学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唯物论、知行统一的认识观、求同存异的辩证法。毛泽东哲学思想是毛泽东统战思想活的灵魂,毛泽东统战思想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具体运用和生动体现。研究毛泽东统战思想的哲学内涵,是深入理解毛泽东统战思想的正确途径.是灵活运用毛泽东统战思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一切文明的核心内容。文章从哲学创新的前提条件出发,认为实现哲学创新必须处理好"五对"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西方哲学的关系;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与发展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一"与"多"的关系;理论思维发展的固有逻辑与社会实践的关系;哲学研究的专业化与哲学内涵大众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孙熙国 《理论学刊》2005,3(6):47-51
《易经》作者认识和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从总体上看是哲学的而非宗教和迷信的。《易经》产生于古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需要,其卦爻辞都是古人对自己的生存方式和实践经验的记录和总结。《易经》中的“易”范畴是中国哲学认识和把握世界的第一个本体范畴,阴阳观念则是中国哲学把握世界的基本观念,“美化意象”是《易经》作者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由阴阳、八卦和六十四卦所构成的系统是中国哲学认识和把握世界的第一个思想模式。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的军事哲学是整个毛泽东哲学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创造性的运用于中国革命战争的具体实践,深入研究了革命战争运动的规律性,深刻把握了战争情况的认识过程,精辟阐述了战争自觉能动性的发挥,革命战争时期的一系列军事著作中蕴含了毛泽东军事哲学中的认识论精华,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