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院在审判实践中经常遇到企业间借款合同(指当事人均非金融机构的合同,下同)案件,对这类合同的效力问题以及如何引用法律条款来判断这类合同效力的问题,一直存在不同意见,本文拟对此问题进行研究。一、关于企业间借款合同效力的现有规定以下是部分与企业间借款合同效力问题直接或间接相关的规定,这些规定除经济合同法外,目前均未宣布无效。法律方面  相似文献   

2.
借款合同纠纷案件审理中的几个问题乔生彪对欺诈性借款合同与共谋规避法律政策借款合同的界定。所谓欺诈性借款合同,是指借款人向银行提供虚假事实、隐瞒真实情况,逃避银行监督审查而与之签订的借款合同。欺诈性借款合同的构成要件有以下三个方面:(1)借款人必须有时...  相似文献   

3.
司法信箱     
这两起借款合同纠纷案件是否应当合并审理?编辑同志:  我院受理了甲银行诉乙绸厂、丙纺织厂两件借款合同纠纷案。经审查,乙绸厂分别两次向甲银行借款,借款金额、还款期限均不相同,但该两份借款合同均由丙纺织厂出具的一份最高额保证合同作担保。因乙绸厂和丙纺织厂到期未履行义务,甲银行分别向法院起诉。在对两份合同是分别受理还是合并受理的问题上,产生了意见分歧。一种意见认为,两份借款合同虽然是各自独立的,但担保法律关系同一,是同一担保合同项下的分别借款,应并案受理;另一种意见认为,虽担保法律关系同一,但根据从…  相似文献   

4.
中国法律对保证保险的法律性质未作明确界定。保证保险是一种保险还是一种保证担保的方式,理论界尚有争论。但是中国司法界和保险界对此采取了折衷的态度,认为保证保险是以保险形式出现的保证担保。人民法院在审理借款保证保险合同纠纷案件时,应当将借款合同纠纷和保证保险合同纠纷一并审理;在适用法律时首先适用保险法的规定,在保险法没有规定或者适用保险法的规定将违背保证保险合同目的的时候,应当适用担保法的规定。在保证保险期间内保险事故发生,保险公司不能免除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5.
编辑同志:  我院在审理借款合同纠纷案件中,经常遇到银行将贷款利息及罚息计入本金计算复利的情况。银行的依据是1995年6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以内部传真形式下发的《关于调整各项贷款利率的通知》中第7、8条的规定。该规定与1991年7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第7条不准计算复利的司法解释相悖。请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复利的规定是否有法律约束力?对复利部分法院是否应予保护?李艳平同志:  我们认为,只要银行与借款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合法有效,其中关于利息的约定不违反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该借款合同…  相似文献   

6.
最高人民法院1984年发布的《关于贯彻经济合同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审理经济合同案件,首先要解决的是确认经济合同的效力问题。被确认无效的经济合同,不受法律保护,对于合同双方没有法律约束力,不能做为审理合同纠纷的依据。《意见》同时指明,在审查合同效力时,要审查:合同主体是否具有法人资格;合同的内容是否合法;合同当事人的意思表示是否真实;合同是否履行了法定的审批手续。1987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  相似文献   

7.
审理借款合同纠纷案件诸问题略探张必佑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借款合同纠纷日趋增多,审理这类案件遇到不少新情况和新问题。笔者试就当前审判实践中尚存争议的几个问题谈点看法。如何确定借款合同履行地的问题在审判实践中,对此问题有三种不同的观点,一是以款项...  相似文献   

8.
随着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的深入开展,国家银根的进一步紧缩,借款合同纠纷案件在经济审判工作中的比重正不断上升。对这类案件中金融机构应否承担过错责任的问题认识不一,笔者愿将一孔之见作为引玉之砖,以求教于同行。认定借款合同效力的唯一法律依据是《经济合同法》。该法第七条所列举的内容,只要其中的一项在合同中成立,该借款合同即应确认无效。比如:第一项规定“违反法律和国家政策、计划的合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由于国家银根紧缩,市场销售疲软等因素,许多企事业单位、个人的到期银行贷款无力偿还,随之而来的借款合同纠纷日益增多。为了正确审理这类案件,维护国家金融法规,保护银行、信用社债权,制裁违法犯罪行为,需要对无效借款合同的有关法律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0.
1 借贷进行非法活动。出借人明知借款人是为了进行非法活动而借款的 ,其借贷关系不受法律保护。如明知个人借款用于赌博、贩卖假币、贩卖毒品、走私等非法活动而借款给他人 ,其借贷合同不受法律保护 ,对行为人还要处以收缴、罚款、拘留 ,甚至追究刑事责任。 (《民法通则》第 5  相似文献   

11.
编辑同志:  我院正在审理一起承揽合同纠纷案件。该合同成立于合同法实施以前,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1条的规定,对该案的处理应适用当时的法律规定,但在如何理解“适用当时的法律规定”问题上,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是引用当时的法律条文;第二种意见是只适用当时的法律原则,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引用当时的法律条文。如果当时的法律规定与合同法规定的原则是一致的,则可以引用合同法。理由是:合同法于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经济合同法、涉外经济合同法、技术合同法同时废…  相似文献   

12.
担保作为一种信用手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愈来愈重要人担保法》的颁布,为人民法院处理担保合同纠纷提供了直接的法律依据。笔者这里仅就无效担保合同的认定及其责任承担略陈管见。一、无效担保合同的认定所谓担保合同,是指依法律的规定或当事人的约定而产生的~种督促和保证当事人按照合同中的约定履行义务的合同。按照《担保法》的规定,我国的担保按照担保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和定金五种。由于主合同无效或作为从合同的担保合同的主体、客体。内容及意思表示等违反法律规定,从而失去了法律约束力,不受法律保护的…  相似文献   

13.
房屋联建合同的法律性质及处理原则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民庭房屋联建合同纠纷是新类型房地产案件的一种。从审判实践看,这类纠纷的审理难度大,一方面是由于缺乏明确的调整房屋联建行为的法律规定,有关法规、政策也不完善;另一方面,对房屋联建合同的法律性质、处...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各级银行狠抓逾期贷款的催款工作,诉讼到人民法院的借款案件猛增,在审理过程中,许多同志感到法律关系最复杂、争议焦点最多的是借款担保合同纠纷。笔者认为,在审理这类纠纷时,应注意以下问题:一、贷款方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时效问题在借款担保法律关系中,贷款方所享有的就是要求保证人偿还所保证的到期贷款的权利。如果在一定期限内贷款方不行使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权利,那么就不能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其权利。根  相似文献   

15.
审理以贷还贷借款保证合同纠纷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在各级法院受理的经济纠纷中,借款保证合同纠纷占了很大的比例。这类案件争议标的大,涉及面广,若能正确稳妥地处理则对当前金融秩序的好转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大部分借款案件事实比较清楚,证据也充分,审理起来比较方便,但有些案件特别是以贷还贷借款保证合同...  相似文献   

16.
朱愚 《法学研究》1985,(5):19-20
不少书籍和文章都把我国《经济合同法》规定的仓储保管合同和借款合同说成是实践合同,而不是诺成合同。例如,1981年辽宁大学学报丛刊第二期《经济合同法讲话》中讲:仓储保管合同,不论在什么情况下订立的,都必须以存货方将货物交付给保管方储存作为合同成立的必要条件,所以,仓储保管合同是实践合同。又讲:借款合同的成立,除由当事人双方达成借款关系的协议外,还必须具有贷款方交付借款方所借款项的行为。也就是说,贷款方交付标的物是借款合同成立的一个条件,而当事人双方关于建立借款关系的协议只是借款的预约,因此,借款合同是实践合同。其他书上的说法与此大致相同,不一一列举。我对此种看法有不同意见,提出来商榷。  相似文献   

17.
平等的民事主体即法人,其他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相互之间,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目的,明确相互权利义务关系而订立的合同,称为经济合同。依照我国《经济合同法》的规定和经济合同法律体系的分类,经济合同具体分为:购销、建设工程承包、加工承揽、货物运输、创储保管、财产租赁、借款等等。这些具体的合同,它们的性质各不相同,当它们发生纠纷时,除了原则上都要适用《经济合同法》以外,还要依据合同性质适用具体的不同的条例。如购销合同纠纷要适用《工矿产品购销合同条例》或《农副产品购销合同条例》,加工承揽合同…  相似文献   

18.
1999年12月29日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以下简称解释(一)],对人民法院审理合同纠纷案件的法律适用作出规定。解释(一)第一条的内容为:“合同法实施以后成立的合同发生纠纷起诉到法院的,适用合同法的规定:合同法实施以前成立的合同发生纠纷起诉到法院的,除本解释另有规定的以外,适用当时的法律,当时没有法律规定的,可以适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该条确定了人民法院审理合同法实施前、后成立的合同,发生纠纷案件适用法律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9.
抵押借贷合同,是指出借人同借用人之间达成的以借用人或第三人的财产为归还借贷物担保的借贷合同。1988年1月到1989年6月,我院以民事诉讼立案的借贷合同纠纷496件,其中抵押借贷合同纠纷282件(因我国法律对典当民事关系未作规定,因此典当合同纠纷比照抵押借贷合同纠纷处理)。为了正确处理这类纠纷,1988年下半年以来,我院对当前民间借贷活动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了社会调查,发现附有抵押合同的借贷合同纠纷,已成为当前一个社会问题。这些抵押借贷合同纠纷主要类型有:  相似文献   

20.
非金融企业(以下简称企业)间借款合同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而生,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了便利条件。现有法律文件对企业间借款合同的效力规定较为模糊,不足以得出企业间借款合同无效的明确结论。同时,司法实践中虽然对企业间借款合同效力的认定态度不一,但也多倾向于作有效处理。企业间借贷活动简捷、灵活,能为企业的经营活动赢得机会和时间。只有在严格把关的基础上肯定企业间为生产经营需要所签借款合同的效力,才能有效促进企业发展,充分激发市场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