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艳儿 《湘潮》2004,(3):7-10
24年前,也就是1980年5月17日,刘少奇同志追悼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大的冤案终于得到彻底平反。构成刘少奇冤案的一个核心问题是他在1949年的“天津讲话”,即他的“剥削有功”论。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相似文献   

2.
自1980年2月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刘少奇冤案平反以来,对刘少奇的生平思想研究如雨后春笋般开展起来.刘少奇"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思想研究是刘少奇思想研究中的重点和难点.但至1988年11月刘少奇诞辰90周年前,全国还没有一篇专门研究此问题的文章.1988年<党史研究资料>第11期发表了林蕴晖先生的<论"巩固新民主主义秩序"理论是非>一文,这是国内第一篇涉及刘少奇"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思想的专题论文.  相似文献   

3.
这次研讨会,在刘少奇生平和思想研究工作中,是一次盛会,是一个新的起点。我们可以回顾一下,同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相比,对刘少奇的研究工作起步比较迟,大体上是从1980年他的冤案得到平反开始的。最初,这方面的文章更多地是纪念性的,或者着重在批判林...  相似文献   

4.
刘少奇冤案的一个核心问题是他的“天津讲话”,是他的“剥削有功”论。那么,这篇讲话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北平天津解放后,刘少奇以女婿的身份到北平西城旧刑部街32号拜见岳父母。王光英送了一条围巾给他,也介绍了天津工商界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5.
1953年7月,正在中国人民大学读书的刘正山(刘少奇大哥的孙子)回乡度暑假.离京前,他去中南海看望叔爷爷刘少奇.刘少奇交给他一项任务:回乡后为他找几个农民"秘书",经常向他反映农村的情况.刘少奇希望他的农民"秘书"既是种田的行家里手,又是敢于讲真话的老农民.  相似文献   

6.
杨志强 《湘潮》2004,(6):14-19
“文化大革命”中的刘少奇一案,是这场动乱中牵涉面最宽,受害人职务最高,株连范围最广、人数最多,后果最为严重的案件,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在平反刘少奇冤案的过程中,邓小平作过许多重要指示,体现了一个共产党人坚持真理、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崇高品德和宏伟气魄。  相似文献   

7.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悲剧。它的悲剧含义,不仅在于对党、对国家、对那个年代受过影响的大多数人来讲,是与挫折和灾难联系在一起的,而且在于当人们被卷入这场运动时,许多人都没有意识到它会带来怎样的恶果,真诚地对它寄予良好的愿望,包括刘少奇在内。刘少奇在“文化大革命”中的遭遇是一场悲剧。它的悲剧含义,不仅在于刘少奇冤案本身,而且在于当“文化大革命”发动时,他对这场“革命”的对象、性质毫无所知,及至有所认识后,只能悲愤地抗议,悲壮地抗争,直至悲惨地离世。刘少奇之悲,是全党之悲。这是共和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也…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刘少猷和刘少奇曾先后任过中共满洲省委第四届、第五届书记。文革中,林彪、四人帮出于篡党夺权.达到打倒国家主席刘少奇的政治需要,他们利用刘少猷和刘少奇名字的一字之差和刘少奇曾接替刘少猷之后任满洲省委书记,加之人民群众不甚了解这段历史的缘故,偷粱换柱,先是否定刘少猷其人,继而又说到刘少猷是刘少奇;然后把刘少猷打成“叛徒”,再把罪名强加到刘少奇身上,制造了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个大冤案。刘少猷即刘平楷,云南省彝良县人,少猷是他在革命活动中的曾用名。1923年前后他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京汉铁…  相似文献   

9.
艳儿 《广东党史》2003,(5):16-20
23年前,也就是1980年5月17日,刘少奇同志追悼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大的冤案终于得到彻底平反。 “文革”中刘少奇1949年的“天津讲话”曾被指责为鼓吹“剥削有功”论,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相似文献   

10.
中共历史上最大冤案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刘少奇“天津讲话”。今天,刘少奇一案平反已20多年,刘少奇含冤逝世亦30多年。但多年来,这个“讲话”的背景却鲜为人知—— 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时,中  相似文献   

11.
一直到80年代,托拉斯(Trust)是资本主义的东西,在很多人的心目中还是不可动摇的真理。谁要是胆敢在社会主义的中国搞托拉斯,那便是犯了妄图复辟资本主义的弥天大罪。在60年代初,身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共中央副主席的刘少奇,鉴于当时计划经济政府直接管理企业所产生的种种弊端,提出了试办托拉斯的主张。结果,在"文化大革命"中成了他"坚持走资本主义道路"、"妄图复辟资本主义"的一大罪状。虽然"文化大革命’早已被彻底否定,刘少奇冤案也早已为党中央郑重平反,但在如何评价试办托拉斯这类问题上,不少人思想上还有疑虑。1992年春,邓小平巡视南方的讲话,对姓"社"姓"资"问题提出了卓见,砍断了又一根思想枷锁。在这个新的形势下,重新研究和评价刘少奇试办托拉斯的主张,应当说是有相当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1961年春,刘少奇回到老家湖南省宁乡县探访亲友.一天,他在山间小路散步,发现一根电线杆上贴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我们饿肚皮,只怪刘少奇.打倒刘少奇!"  相似文献   

13.
李东朗 《党史博览》2002,(11):19-21,25
康生是党内大奸,一生搞了许许多多的冤假错案,打击、迫害了大批忠心耿耿的同志,给党和革命事业造成非常重大的损害.他在党内制造的第一个大冤案,就是"五人反党集团"冤案.当年,他曾把此案作为他的"功绩"而到处宣扬,因此留下很长的文字记录.通过此案、通过他的讲述,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他一贯指鹿为马、恣意人为制造冤假错案的手法,可以清楚地暴露其玩弄阴谋、阴险奸诈的面目.  相似文献   

14.
“天津讲话”是指1949年四五月间,刘少奇受中共中央、毛泽东的委托到天津宣传贯彻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精神,结合天津实际情况,先后对天津党政干部、职工代表、工商业资本家、国营企业职员等作的10余次报告和谈话。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为刘少奇冤案平反昭雪以来,对“...  相似文献   

15.
1976年10月,打倒“四人帮”之后,党中央就抓紧平反“文革”中制造的冤假错案。1979年2月,中共中央决定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和中央组织部对刘少奇一案进行复查。经调查证明,江青、康生、谢富治等人炮制的《关于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的审查报告》是用伪证写成的,是全党最大的冤案。1980年2月,中共  相似文献   

16.
近日偶读一位研究者关于刘少奇与"大跃进"的文章,其中说到,刘少奇1958年11月7日在郑州会议上说,他1958年4月乘火车前往广州时,曾与一些领导同志"吹半工半读,吹教育如何普及,另外就吹公社,吹乌托邦,吹过渡到共产主义".并据此认为,"公社"这个词,是刘少奇等人"在闲聊中发明的".其实,这个说法是不准确的.  相似文献   

17.
在“四人邦”制造的众多冤案中,有一个人所共知的“刘少奇朝圣”事件,现经查证,这完全是少数人为达到不可告人之目的而捏造出来的。1974年4月戚本禹发表文章对刘少  相似文献   

18.
1961年5月3日晚,刘少奇回到他阔glJ36年的故乡宁乡县花明楼公社炭子冲大队。到家的第二天,就打听他的四位朋友。他们是:王升平、成敬常、黄端生、齐海湘。这四位都是普普通通的种田人,却与共和国主席有着非同寻常的关系。老朋友成了"五风"干部。刘少奇实事求是,对王升平既批评教育,又积极引导1953年7月,正在中国人民大学读书的刘正山回乡度暑假。刘正山是刘少奇大哥的孙子。离京前,他去中南海看望叙爷爷刘少奇。刘少奇交代刘正山一项任务,回乡后为他找几个农民通讯员,经常向他反映农村里的情况。毛泽东、刘少奇这一代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刘少奇都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亲密的战友。他们长期并肩战斗,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立下了不朽功勋。毛泽东十分器重刘少奇。从1943年春开始刘少奇便是我们党内仅次于毛泽东的第二号人物,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毛泽东都把刘少奇视为自己的接班人。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刘少奇却被彻底打倒,酿成了新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这就使人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毛、刘之间到底有何分歧,这种分歧又是如何出现与演变的  相似文献   

20.
刘少奇     
“文化大革命”中,刘少奇被作为党内头号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打倒,并被扣上“叛徒、内奸、工贼”的帽子,“永远开除出党”。“四人帮”粉碎后,1980年2月29日,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上通过了《关于为刘少奇同志平反的决议》,彻底推翻了强加在刘少奇身上的种种罪名,高度地评价了这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理论家、党和国家卓越的领导人光辉的一生,纠正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大的冤案。立志“卫黄”刘少奇名绍选,字渭璜。1898年11月24日出生在宁乡县花明楼炭子冲的一个农民家里。他在族辈兄弟九人中排行最小,所以乳名叫“九满”。参加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