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书法是以文字为基础的造型艺术.凡是优秀的书法作品,大都在形式上能给人以美感。 书法作品是通过对汉字的书写,来表达一种高尚的精神、情感和志趣,运用书写的内容。使人在心灵上获得美的享受或者受到某种教化与启迪。这就是书法的功能与其在美育上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杂技书法惹怒黄绮先生 黄绮先生在学术上一向观点鲜明,见解独到,从不人云亦云。他的一句"不听人夸,不怕人骂"道出了他的真性情和大家风范。然而黄绮先生对于非字非画的所谓现代书法充斥书坛极为不满。他认为书法是以文字为基础的书写艺术,任何风格、任何流派的作品,都必须受文字特定规范化的结构形式制约。楷有楷法,篆有篆法,草有草法,隶有隶法。离开文字,谈何书法!那些试图摆脱文字,搞些似字非字似画非画的所谓"创作"实为可笑,毫不足取。他还坚决反对把书法作为儿戏。  相似文献   

3.
关于毛泽东《七律·吊罗荣桓同志》一诗的创作和书写时间 ,在该诗 1 978年 9月 9日首次在《人民日报》发表前后 ,从高层到毛泽东诗词的研究者中 ,均有人提出疑问。由于诗的创作和书写时间不能确定 ,以致国内外出版的许多毛泽东诗词评注、赏析、鉴赏等著作中 ,对这首诗的内容出现了许多自相矛盾、令人费解的阐释 ,成为毛泽东诗词及书法研究中的一个疑案和悬案。从该诗的内容、手迹风格、毛泽东创作追怀诗的有关情况等方面来分析 ,这首诗不应当写于 1 96 3年 1 2月 ,而应定为 1 972年 1 1月罗荣桓 70寿辰或 1 973年 1 2月罗荣桓逝世 1 0周年时为宜。  相似文献   

4.
刘永峰 《先锋队》2011,(10):55-55
中央纪委领导同志对张德宽书写的《倡廉楹帖选》十分赞同、支持。《倡廉楹帖选》已由中国方正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央纪委副书记黄树贤为该书作序说:“德宽同志将廉政楹联选编成集,并予以书法创作,体现了廉政思想与书法艺术的有机结合,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相似文献   

5.
书法与人生     
书法创作是技法、情感、个性的混合体,是书法家思想、意趣、学养等方面的彰显。偏工易就,尽善难求。一个人格鄙俗、精神境界平庸而又了无思想的人,断不能进行书法创作。书法在我们民族数千年的文化遗产中,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并赋予追求她的人虚静、笃恭、至思、养性,可谓:艺术是生命和人格的表白。  相似文献   

6.
中央纪委领导同志对张德宽书写的《倡廉楹帖选》十分赞同、支持。《倡廉楹帖选》已由中国方正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央纪委副书记黄树贤为该书作序说:"德宽同志将廉政楹联选编成集,并予以书法创作,体现了廉政思想与书法艺术的有机结合,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黄树贤副书记在序言中强调,"对从政者来说,廉政书法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书法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有多种。专业解释是:书法是在掌握了汉字书写技法和技能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体现笔墨情趣和文辞内涵、表现书家审美观并抒发书家情感的线条造型艺术:非专业的解释是:书法就是写字;或曰:书法是人的一种爱好;或曰:书法是一门艺术——这些解释都不错。但并不全面。我们应该发散思维重新认识书法。在新时期、新形势下,书法还可以如下理解——  相似文献   

8.
延安时期,毛泽东的书法实践经历了一个艰苦砥砺的过程。这一时期,他的书法墨迹以书信、题词为多,书体以1940年为界分为较为明显的两个阶段,字势随之发生明显变化。究其原因,是因为毛泽东在书写习惯上发生了重要变化:在前期(至少在1938年之前),他执笔较低,习惯于枕腕书写;在后期(至少从1943年之后),则执笔较高,并改为悬腕书写。两种不同的执笔书写方式,正是毛泽东书体发生变化的关键所在。就其美学意义而言,这次书法体势之变,更像是毛泽东对以往书法的一次自我否定,也是他的书法实践否定之否定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9.
中国书法一般是指笔含墨在以宣纸或绢为载体上书写的一种艺术.   陶瓷书法则是以陶瓷为载体、是以笔含高温颜料在陶瓷上书写并经高温窑变后而体现的一种艺术.……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美院2014年本科生招生考试的中国画系和书法系考场上,考生被要求使用古老的书写工具,除了宣纸由校方提供,笔墨砚都需自己准备。古老的文房四宝在现代的大学考场上现身,引发众人议论。文房四宝本是我国独特的书写工具,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它们曾经书写出诸多锦绣文章,创作出大量书画精品,承载了国人浓浓的文化情怀与民族精神。如今,文房四宝渐渐远离公众的生活,这固然与我们的书写方式从毛笔、硬笔发展到键盘有关,恐怕还与我们对文房四宝的文化价值漠视有关。  相似文献   

11.
《北京支部生活》2012,(9):F0002-F0002
沈鹏,1931年9月出生,江苏江阴人。 在人民美术出版祉担任编辑出版工作40余年。40岁以后扩充到书法创作与书法评论,并投入诗词创作,保持着不懈的追求。沈鹏担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代主席13年有余,近几年又致力于书法高研人才的培养。曾连任六届中国国家图书奖评委、副主任。2008年,获“卓有成就的美术史论家”称号。  相似文献   

12.
书法创作中经常提及到的"生熟问题",是书法创作中需要处理好的一对辩证关系,也是从书法学习到书法创作的基本规律,包含着深刻的艺术哲理。从"生"到"熟"是必然、从"熟"到"生"是突破,即"由生而熟"是继承,"既熟能生"是创新。  相似文献   

13.
书法与儒家     
儒家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思想文化流派之一,孔子肇其始,孟荀衍其枝。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控制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渗透到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中并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同样,书法作为中国独特的艺术门类,也受到儒家思想的极大影响,我们从书法发展史上可以看到儒家思想对书法艺术及其理论、气质、风格的全面渗透。1.书品与人品——书法标准的儒家伦理要求儒家对书法是极为重视的,视之为“六艺”中一项重要的技能。书法的形式和内容是统一的。儒家不仅注重“如何写”,而且重视“…  相似文献   

14.
贵术中  刘晓平 《湘潮》2004,(6):43-43
年过“天命”的张家界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杨文久,不仅工作勤勉,而且喜好书法和绘画。张家界的奇山异水,给了他永不枯竭的滋养和灵气,促使他的书法创作不断登上新的台阶。他发现,峰林之美,除了它的险峻、挺拔外,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它的不对称性和不规则性,继而在心里产生一种把自然的不对称性和不规则性,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之中的强烈冲动。于是,进行书法创作时,打破上齐下不齐的传统格局,依据山型的变化巧妙布局,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而在进行绘画创作时,则依据山形的陡峭挥毫泼墨,使得整个画面显得气势不凡。草书的主要特点是…  相似文献   

15.
也许有的同志会认为,书法不算什么科学或艺术,写写字而已,雕虫小技;也许有的同志会认为,书法理论太玄妙,难得道个明白,也许有的同志会认为,现在办公逐步现代化,学字没有多大用处。其实,在古代中国,书法是文人受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特别是唐代,经李世民一“炒”,书法教育更加走红,书学成为高等教育的专门学科,以书取士之风一直延续到明清。几千年来,书法的地位是崇高的,这也是其艺术性和实用性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结果。中国书法之所以区别于其他西方的文字书写,关键在于它是民族文化的结晶而又被上升为艺术。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共两党关系的调整,中共采取了不同的抗战动员政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之前,中共独立自主地开展了抗战动员,形式或明或暗。统一战线建立后,两党配合密切时,抗战动员做得有声有色;当两党磨擦产生时,抗战动员暗中鼓动,做到了不露声色。从动员对象看,全员覆盖,有的放矢;从动员机制看,借鸡生蛋,双管齐下;从动员形式看,方式灵活,激发了各阶层抗战热情;从动员效果看,为抗日战争凝聚了人心,也为中国抗战胜利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17.
“当代文化愚公”李公涛,是开封中国翰园碑林创建人,又是一位著名的书法艺术家。他在篆、隶、楷、行、草书方面的书法造诣都很高,尤其擅长草书。他书写的岳飞的词《满江红》气韵生动,神采飞扬,大有张旭、怀素之风,赤诚之情,充满字里行间。“怒发冲冠凭栏处”几字,仿佛一位怒目而视的将军;  相似文献   

18.
邵宁 《党建文汇》2008,(1):44-44
不久前,一批保存完好的茅盾亲笔书信,由中国茅盾研究会副会长叶子铭的夫人汤淑敏捐赠给上海档案馆。这批书信共16封,写于1977年至1979年间,距今已有近30年的历史。信和信封都是用毛笔书写,书法道劲有力,字迹工整清晰。信是竖着自右向左书写,署名“沈雁冰”。  相似文献   

19.
砚边碎语     
正"文化"二字从广义上讲涵盖面很广泛。能够成为有文化的人实在让人觉得任重而道远、艰辛难为。但作为从事书法学习创作的人来说,成为一名有文化的人尤为重要。这里的"有文化"指的是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因为书法之所以数千年传承至今并且发扬光大,呈现出最具有中国元素、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精神的独特艺术门类,它最显著的特征和最具强大生命力的属性便是它不仅仅是一门所谓写字的技术或者说是书写汉字的艺术,  相似文献   

20.
艾琳 《共产党人》2005,(23):47-49
早在1986年,宁夏刚刚成立硬笔书法研究会时,李景杭曾任第一副会长,主持着宁夏书界的一些重大赛事及普及性群众书法活动。那时他正值不惑之年,精力充沛,加之他天性喜好社会文化的组织策划活动,经常利用节假日,率领一帮书法爱好者们上山下乡、进学校厂矿,深入县城村庄,怀揣满腔激情,到处宣讲习练书法的益处,并为爱好者们义务书写咨询卡,将示范的书法作品赠送给热情的青少年朋友。上世纪90年代初,他组织了几项重大的全国及自治区的书法大赛,均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