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这段论述,站在时代和人类文化发展的潮头,为我们在全球化背景下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文化创新是全球化背景下的战略选择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最突出的特征,它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加入WTO,标志着我国开始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也意味着我国与世界要进行全面的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2.
经济全球化研究观点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以下四个方面综合归纳了学术界有关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观点。一、关于经济全球化的概念。目前学术界的提法并不统一,各种观点都有一定根据和道理,但多为对全球化不同方面或特征的强调。就其本质讲,不同观点的差异并不是很大。二、关于经济全球化的性质。学术界普遍认为这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是一把双刃剑,但对其反映出的一些深层问题,如是否是资本主义的全球化等,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分歧。三、关于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经济全球化具有“世界在空间和时间上被压缩”等特征。四、关于经济全球化的产生。有“该现象早已有之”、“是现代的新事物”和“历史上的经济全球化与当代的经济全球化”三种不同观点。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是我们党在重要文献中第一次以“三个面向”的概括来界定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质的规定性。这一概括蕴含着极为丰富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对于深入探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化转型问题,进一步明确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定位,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从“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到“三个面向” 实践是文化的本体,一切文化的孕育与演化都以社会实践为基础,并从社会实践中获得自身的规定性。这是马克思主义在文化问题上的一个最基本的观点。无论是反思、总结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还是探索文化建设的战略目标,都必须牢牢把握社会实践的观点,立足于  相似文献   

4.
吕京 《世纪桥》2008,(11):92-93
在全球化时代,英语普及的趋势有目共睹。英语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来的“语言霸权”特征和随之而来的西方文化对中华本土语言和民族文化形成了强大的冲击。如何顺应“全球化”,保护“本土化”,在全球化时代的跨文化交流中保持“文化自觉”正确看待英语普及的现象,寻求语言与文化的和谐统一,已成为当前值得研究和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语境,即站在全球的立场、从世界各国的相互联系思考现实问题、运用全球的努力解决问题这样一种思维定势。在全球化语境中,现代化和衡量现代化实现程度的指标都不同于传统现代化及其指标,其中不仅包含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的多重因素,而且体现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成果,是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文化全球化与中国的文化安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宋效峰 《探索》2005,(5):166-169
文化全球化是全球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给世界文化的发展带了复杂影响。文化安全问题已成为民族国家所面临的一种非传统威胁,对于崛起中的中国也极具现实意义。国际社会中“文化霸权”现象的存在,以及西方文化通过各种途径向中国的渗透,都对中国维护文化主权构成一定挑战。从国家的根本利益出发,中国需要在“和而不同”原则的指导下,制定积极防御型的文化战略,以维护自己的文化安全。  相似文献   

7.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积淀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文化遗产,是维系民族感情和凝聚力的纽带,也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载体。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有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如何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一直是人们关注、论争不己的问题。尤其在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今天,传播技术迅猛发展,资讯交流日益频繁,信息共享与日俱增。文化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国力强弱的重要指标。因此,认真学习江泽民关于传统文化的有关论述,意义重大。一、积极弘扬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传统中国传统文化经过…  相似文献   

8.
进入 90年代以来,全球化问题日益受到各国政府及学术界的关注。然而全球化进程到底会给世界和人类社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它与当代国际社会政治中的许多重大问题有什么样的关系,民族国家应该以怎样的姿态来加入全球化进程。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是人们普遍关心的。 一   要讨论全球化问题,首先应该弄清什么是"全球化"。从人们的共识可知,"全球化"首先指的是经济全球化,而今它的影响已渗透到经济领域之外的政治、文化等诸多领域和层面,触及当代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按照历史唯物论的观点,"全球化"是由经济因素在世界范围的流动开始形成…  相似文献   

9.
李艳娜 《发展论坛》2003,(8):68-68,71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一种缺乏创新意识的文化,也难以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只有推进文化的创新,才能促进文化的发展,保持文化的先进性,提升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能力。一、文化创新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战略选择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最突出的特征,它对世界各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加入WTO,标志着我国开始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也意味着我国与世界要进行全面的文化交流。伴随经济全球化而生的文化全球化趋势,使当代中国社会正经…  相似文献   

10.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要在牢牢把握前进方向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文化建设,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在文化建设中,当前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两个重大关系。一、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民族本身就是代表着一种文化,而文化则是构成民族的要素。所谓文化的“民族性”是指一个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在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政治生活的基础上形成的共同文化、共同的社会心理、共同的价值体系、思维方式、审美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