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求贤》2007,(4):5-6
天津钢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俗称“大无缝”,为国家“八五”重点工程,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石油套管生产基地,也是天津市十二大产品基地之一。历经十多年奋斗,公司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显著提高,跻身世界钢管集团四强和中国企业500强,成为世界单厂最大的无缝钢管生产企业。公司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两次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相似文献   

2.
新自由主义发展观在全球破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建康 《探索》2005,(4):155-160
新自由主义是对70年代暴露的资本主义制度结构性危机的“全球治理”,但“治理”的结果反而使问题愈演愈烈。世界资本积累规律在两极出现了食利者阶层和永久失业大军对立的新变化。世界货币失去作为稳定的价值尺度的功能,各国按实力大小分割和转嫁相对生产过剩的困境,贸易保护主义下的货币战、商品战层出不穷。美国新保守主义的兴起及其国内外泛军事化的政策表明,他们把殖民掠夺战争作为配置世界石油战略资源的基础,以及拉美出现的政治中左化,是新自由主义全球私有化改革将终结的两个预兆  相似文献   

3.
20世纪 90年代以来,全球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冷战的结束,跨国公司实力和全球性活动的加强,国际多边组织机构的健全和正常运转,区域经济组织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革命的发生及各国对外经济政策协调的加强等,推动了全球范围的贸易、投资和金融自由化,使经济、金融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已成为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和主流趋势,并已对全球经济增长、贸易、投资、科技发展及国际经济、政治格局产生深刻影响。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经济、金融全球化对我国是一把“双刃剑”,既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特别是面对即将“入世”的新…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俄罗斯经济增长迅速,尤其是外贸收入连年增长,成为“金砖国家”的重要成员,深刻影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本文分析了俄罗斯贸易盈余增长的原因,认为全球经济增长带来俄罗斯出口市场的扩大、全球油价的高涨是导致俄罗斯贸易盈余增加的重要因素。计量结果也证实了二者对增加俄罗斯贸易盈余的重要作用,并且得到国际油价高涨比全球经济增长更能增加俄罗斯贸易盈余的结论。最后,本文从继续保持石油出口收入、加快经济转型两个方面为俄罗斯外贸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理论与当代》2009,(6):57-57
张贵峰在3月27El的《燕赵都市报》上撰文指出:3月25日,中国工商银行公布上市年报,2008年度实现税后利润1112亿元。成为全球最赚钱的银行。中国石油年报显示,2008年度实现净利润1144.31亿元,虽然比去年少赚300多亿。但仍保住了“亚洲最赚钱石油公司”称号。中国移动公布2008年盈利1127.93亿元,成为全球最赚钱电信公司。照理人们应该感到振奋一或许,这能够成为中国经济实力日益提高、抵御金融危机能力日益强大的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在短短的六十多年时间内,从一个“一穷二白”的科技空白国转变成为世界知识创新大国,走出了一条独特的知识发展之路和自主创新之路。中国科技实力持续迅速上升,改变了世界科技格局。1978年之前的中国是世界科技革命和科技全球化的“边缘化者”,也是“落伍者”;而后中国不仅发生了一场大规模的经济革命,而且也发生了一场持续的科技革命,成为世界科技  相似文献   

7.
《奋斗》2012,(12):56-56,64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一个地区的科学发展,不仅需要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同时需要文化的发展繁荣。双鸭山市在推进城市转型发展进程中,把文化发展作为建设“实力、秀美、幸福”双鸭山的重要战略任务,努力打造“北大荒之都”节庆文化品牌,使一个个节庆活动成为一张张独具魅力的城市名片、一个个文化惠民的独特舞台,有力地推动了双鸭山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8.
从美国的次贷危机发展成美国的金融危机,然后蔓延成欧美乃至全球的金融危机。现在,危机早就进一步深化和蔓延,金融危机已经延伸到实体经济领域,全球经济的冬天已经来临了。而此次发生在全球经济“心脏”部位的经济危机将可能成为有史以来对中国影响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  相似文献   

9.
2002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第一年。与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的情景形成鲜明对照,中国经济这一年呈现欣欣向荣之势,迸发出勃勃生机。据专家测算,2002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可望达到8%左右,GDP总量将跨上10万亿元大台阶,进出口总额可望突破6000亿美元大关,在全球经济中的分量进一步加重。中国经济的突出表现,引起了全球的瞩目。叩响全球“引资第一大国”之门最新统计资料分析显示,2002年我国利用外资突破500亿美元已成定局,将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吸收外资“第一大国”。在世界经济萎靡不振的情况下,2002年…  相似文献   

10.
王勇 《党建文汇》2011,(6):11-11
在不久前闭幕的“博鳌亚洲论坛”上,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话题引起各方热议。有外电称,人民币成为世界主要通用货币的计划不会让任何人感到惊奇。这是中国崛起成为世界最大的出口国和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自然结果。人民币的国际化趋势,将成为一场会对世界市场造成重要影响的“金融革命”。  相似文献   

11.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石油供应越来越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1993年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此后国内石油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石油供应安全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抓住机遇、发挥优势、理清思路、加快步伐,推进实施石油“走出去”的进程,必须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从战略上反思当前存在的问题。一、石油企业“走出去”面临的问题我国石油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历史不过10多年时间,总体上仍处于初始发展阶段,在国际竞争中仍处于经验少、实力弱的局面。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面对国…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梦”的前景几何,牵系全球。两会期间。“75%”“机遇”“效仿范例”等成为世界热议中国的一连串关键词。在全球经济前景不明朗、局部地区安全形势堪忧的大背景下,中国两会的一举一动——从领导层换届到大部制改革,从未来5年目标到两会代表委员提出的诸多议案提案,许世界一个充满希望的中国.提振了世界的信心。  相似文献   

13.
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推进名牌带动战略王青逯我们即将步入新世纪──21世纪。放眼全球经济,我们看到这样一个现实:国家竟争靠实力,实力竞争靠企业,企业竟争靠产品,产品竞争靠名牌。以质量为基础、以名牌的经济实力作后盾来分割世界资源,拓展全球市场,是国际经济运...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是一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创新浪潮不断迭起的时代。随着科技创新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范围内的科技竞争和以科技为核心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更为激烈。因此,创新能力成为经济实力、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成为国际竞争的制高点。而创新的实力和优势源于掌握高科技的各种创新型人才。江泽民同志指出:“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所以,面对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形势,我们…  相似文献   

15.
华尔街是美国垄断资本的心脏,从创建以来就牵动着美国和世界经济的命脉,成为财富与实力的象征。曾经有一位中国青年,凭着对党的赤胆忠心,在那儿闯出了一片天地,成就了辉煌的业绩。这是一个关于华尔街的传奇故事。  相似文献   

16.
当今世界,石油不再是一种普通商品,而是一种与国家经济、全球政治和实力紧密相关的战略商品。石油生产与石油安全已不单纯是个经济问题,它与政治、军事、外交等关系更加密切,是国家安全的基础之一,是影响国家可持续发展及和平稳定的战略性大事。江汉油田作为生产原油的国有大型企业,肩负的使命艰巨而光荣,更应该把各项工作做好、做扎实。怎样才能做得更好、更扎实?按照中央精神,我们实施以人为本,建设和谐油田的“和谐工程”。这是油田生产建设的需要,是广大员工安居乐业的需要,是全面提升社会文明水准的需要,也是我们在为国家生产更多原油…  相似文献   

17.
王跃生 《新视野》2023,(2):60-69
20世纪的经济全球化结构以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为标志走到尽头,其本身固有的稳定性差、机制僵化、原则偏狭、包容不足等结构矛盾和缺陷,使其难于成为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基础。疫情后国际战略的结构矛盾与俄乌冲突后相互制裁带来的规则破坏、信心缺失、价值链衰落、国际货币体系碎片化等效应则使各种修补这一结构的努力成为不可能。在未来世界经济全球化结构的可能发展方向中,全球经济的“双循环结构”成为一种较为现实、可行的选择,是有利于世界经济发展的次优方案。而中国的对策选择就是将自身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全球经济“双循环结构”有机结合,推动“双循环结构”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世界银行研究中心以一种新标准来衡量一个国家国民财富的调查显示,美国的人均财富近40万美元,高居全球之冠。中国内地排名世界第56位。世界银行以“人造财富”、“自然资本”和“人力资源”三大项目,同时考察社会资源、土地资源、原始劳动力等数10项因素,以此计算各国的人均国民财富值。该研究中心为此进行了长达5年的调查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已习惯用国内生产总值(GDP)或国民生产总值(GNP)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因此世行研究中心以新的标准测得国民财富指标更能真实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发展资源…  相似文献   

19.
知人易,知己难。在全球都把中国的崛起当作一个热门话题的时候,我们又应该怎样看待自己呢?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国通过适时而成功地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使国民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中国制造”的产品在世界各地随处可见。于是,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中国将超日赶美的舆论四起。对此,国人有的沾沾自喜,而在西方,“中国威胁论”又喧嚣尘上。但客观地看,中国绝非世界制造业的中心,在世界产业链中,中国仍处于低端,只是世界的一个大“加工厂”。中国实现崛起所要走的路还很长、很远。“世界工厂”在经济史上是指19和20世纪先后成为世界经济…  相似文献   

20.
石油是当今世界最敏感的"神经",也是维系世界经济运转的"血液"。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它的开发利用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而且和世界政治、大国利益紧密相连。石油的开发利用受到各国普遍重视截至2002年初,全球已探明石油储量为1430亿吨。其中,中东占65.3%,拉美占9.1%,非洲占7.3%,前苏联地区占6.2%,北美占6.1%,亚太地区占4.2%,欧洲仅占1.8%。2001年全球生产石油35.74亿吨,最大产油国是沙特阿拉伯(4.21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