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目前我们法律工作方面的问题,一个是法律不完备,一个是有法不遵守。这两者哪一种现象较严重呢? 应当说有法不守的现象比较严重。”“现在不守法、不依法办事的是社会上一般公民多呢?还是国家机关干部多? 我看是机关干部较多。在国家机关工作的人如果不守法,问题就更加严重。有法不依,法就是空的东西,起不了作用。”(《董必武选集》第452页)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加上人们对知识的渴求,人们学习的兴趣又浓厚起来。要跟上的代发展的步伐,就要学习,这已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有些人戏称其为“充电”。或许正是在这一认识的促使下,社会上各种各目的培训班、学习班也多了起来,这其中有机关职能部门组织的,也有社会上的一些服务性机构组织的。应该说,这其中的一些“班”是有其现实需要的。比如,随着下岗人员的增多,有关部门有计划、有目的地为这些人组织一些技术、技能的培训,可以给他们创造重新上岗的机会,这无疑是一件好事。再比如,有关服务性机…  相似文献   

3.
日前,萧县农民蒋首民在社会上贴出告示,表示愿低价转让一张判决被告还其本息11.4万元的民事判决书。原来,1997年,钟磊通过蒋首民的朋友魏振洲找其借钱。为帮朋友的忙,蒋首民找亲戚筹了12万元交给两人。1998年8月魏振洲还了2万元,余款一直未还。1999年,蒋首民将借款的魏、钟两人告上了法庭。法庭经审理判决两被告连带偿还蒋首民本息11.4万元,然而蒋至今却未拿到分文。可以说,自2001年武汉出现首例“拍卖判决书”事件以来,当事人“拍卖或转让民事判决书”的现象逐年增多。对此,公众的看法“见仁见智”。有人认为,出卖判决书是一种违法行为,只…  相似文献   

4.
一、提高“崇拜”质量世上必须有值得崇拜的人和事,才能使社会前进。那些嘶喊“否定一切崇拜”、“打倒一切崇拜”的人及其各式“嬉皮士”行为,都是道德堕落的标志。但比这更可忧的却是:一个崇拜错了对象,将一切无大德、无真术、无公益价值而只是善于谋取虚名暴利的人做为崇拜对象;另一个“崇拜”的质量很低,将高品位的崇敬浊化为近于胡闹式的疯追、烂捧、献媚。二、提高“咒骂”质量对社会上的丑恶现象,特别是社会恶疾之一的官吏腐败,能对此予以咒骂、痛斥,本身就是有正义感的表示,应予尊重。连这样的咒骂之言都没有,甚而对丑恶的人和事表…  相似文献   

5.
现如今.道德问题越来越成为公众和社会忧虑的问题。一方面,诸多不道德或不文明的现象层出不穷;而另一方面,社会上道德模范的评选活动却如火如荼,甚至泛滥成灾.诸如“中华脊梁”、“道德标兵”等的评选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6.
“圈子”这个词现在非常流行。它是对利益相关、趣味相投、来往密切的同类人所划定的一个范围。艺人有艺人的圈子,商人有商人的圈子,普通人也有普通人的圈子。可是一个时期以来,“圈子”现象已经蔓延到了党政干部中间。党政干部中的“小圈子”是一种不正常现象,是一种不正之风。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党政干部中的某些“小圈子”在一定条件下很容易发展为利益联盟。某些人搞“小圈子”的目的,就是打着交朋结友的幌子,想从“圈里”捞取好处,达到权力的“利益共享”。这样的“小圈子”往往是以权力为纽带,以谋私为目的,或为了仕途顺利,不断升官;或…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在我国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相继出现“群租”现象,这种租赁形式虽然解决了许多低收入群体短期内无法承受高额房价或租金的问题,但是,它却对租赁房屋周边住所居民的生活产生了消极影响,引发了一系列的纠纷,成为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8.
自从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中国社会生活中的“帽子现象”逐渐被淡化。什么地主分子、富农分子、反革命分子(既有“新生的”也有“历史的”)、坏分子、右派分子的“帽子”基本上都被摘掉了。毫无疑问,社会上那些贬损人格的“帽子”被逐渐淡化,乃至于基本上被取消,是一种历史的巨大进步。且不说地主分子、富农分子、反革命分子、坏分子那几顶“帽子”带有很大的历史局限性,不少“戴帽子”的人本身该不该戴那类“帽子”都让人十分怀疑,就是那顶“右派”帽子,就造成了多少社会贤达含冤负屈?所以,善良的人们千万要记取历史教训,不能再用“帽子”去…  相似文献   

9.
时下,社会上有这么一些人,专门“研究”为官者的“爱好”,然后投其所好,进而拖其“下水”。及至为官者“东窗事发”,顿足悔曰:“吾毁于‘小人’也!” 为官者此时所称的“小人”,其实都是当初的“红人”。想当初,人家见你喜爱“孔方兄”,千方百计以种种“合情合理”又“推之却人情面”的理由,奉上一笔又一笔不菲的资财,你是何等的心花怒放!称之为“能人”,纳为“座上宾”。哪有一点憎恨的影子!人家看你是“性”、“情”中人,忙不迭鞍前马后,物色“小蜜”,送到你的身边,或带你去娱乐场所“潇洒走一回”,你是何等的快意…  相似文献   

10.
任建明 《政府法制》2009,(22):10-11
这些年来,随着我国腐败的蔓延和反腐败的不断深入,领导干部"身边人"成了社会上一个比较特殊、敏感的群体。这个群体之所以特殊或敏感,当然主要是以其共同腐败或介入领导干部腐 败的现象所决定的。具体地说,则是以共同腐败或介入领导干部腐败的风险高低来分级的。  相似文献   

11.
时至今日,社会上对温州购房团的争论耐人寻味。有人视其为洪水猛兽,是搅混房地产市场、致使房价飞涨的“罪魁祸首”。有人赞叹温州购房人“独具慧眼”、“善捕商机”。还有人认为温州购房团 “一不偷二不抢三不骗”光明正大,“没有采取任何不健康不道德的手段从事房地产”,应当给予理解与宽容。如何理性看待“温州购房团”现象,从反垄断法的视角来看,第一种说法不经意地道出了这一现象的本质:囤积居奇。温州购房团的所作所为其实就是一种垄断行为。这种行为并不“前卫”,相反却很原始。早在我国的春秋时代就已出现,孟子将其称作“贱丈夫”…  相似文献   

12.
颖子 《江淮法治》2013,(10):42-43
宁波“癌抱团”是一大群在黑屋子里牵手的人,这里的癌症病人的死亡率只有社会上癌症病人的十分之一,现在,“癌抱团”已经有了上万名团员,他们中有的“癌龄”已达51年,晚期的癌症病人活了十几年、二十几年的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13.
持续上升的离婚率导致夫妻之间对婚姻的不安全感不断增加,社会上出现了“夫妻忠诚协议”.并形成一种现象.文章研究认为应当在判断“夫妻忠诚协议”的原则和相关规则的有效性的前提下,判定夫妻忠诚协议的有效性,而不是“整齐划一”的判断其“无效”或“有效”,且要具体分析夫妻忠诚协议的形式和内容,应当在婚姻忠诚协议的实际价值和社会效果的基础上做的认定,从而帮助我们正确客观地看待夫妻忠诚协议存在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张鹰 《行政法制》2006,(4):72-72
“知识分子”,时下已是人云亦云的称呼。今天,上学读点书的人有点文化知识的人越来越多,大大小小深深浅浅都可以称呼“知识分子”。以前所称的“知识分子”,一般指有较多的书本文化知识,在社会上能说说理数,能量较大,或者说是治世的才干,乱世的草包或木柱,昧世的臭老九。因此,“知识分子”叫法因时代的变迁,今天更不清朗了。但“儒者”的叫法也从来含混,今天再提“儒”说法太陈腐了。  相似文献   

15.
犯罪学研究的路径选择--兼论犯罪学的学科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励 《犯罪研究》2004,(4):8-17,23
犯罪是最古老的社会现象之一,由于它的特殊的社会危害性,很早就引起了人们对它的研究,而研究犯罪的终极目的是“因为有犯罪,并且为了没有犯罪”①,即从社会上预防和减少犯罪。依据原南斯拉夫犯罪学家帕施奇给犯罪学下过的定义“犯罪学是为了预防和控制犯罪而把犯罪作为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四川德阳、福建莆田、浙江常山等地相继发生多起新建成不久的建筑物突然整体倒塌,造成多人死亡的恶性事故,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震动,使工程质量问题成为大众强烈关注的“热点”。都说高楼大厦是建设者的丰碑,但为什么有些“丰碑”如此的“弱不禁风”,甚至成了危害社会的一定时炸弹”呢?无资质设计施工,启动“炸弹”的“黑手”对1996年建设部记录在案的10起重大建设工程质量事故进行分析发现:从设计方面看,有6起属根本无设计和无证或资质不够者进行设计的;从施工方面看,有5起是由无证包工头或不具备相应资质的施…  相似文献   

17.
这些年来,随着我国腐败的蔓延和反腐败的不断深入,领导干部"身边人"成了社会上一个比较特殊、敏感的群体.这个群体之所以特殊或敏感,当然主要是以其共同腐败或介入领导干部腐败的现象所决定的.具体地说,则是以共同腐败或介入领导干部腐败的风险高低来分级的.  相似文献   

18.
明理而善良的人大抵不愿相信这样一个事实:有的人一生勤勤恳恳,甚三颇有建树、一路风光,然而,在其即将退休、走完人生最后一站时,却因一念之差沦为罪犯。通常,人们称之为“五九现象”。人们不得不相信这一残酷的现实C说“五九现象”悲哀与残酷,盖缘于“五九”之人完全有理由站好最后一班岗,以敬事业、发挥余热为后人榜样,至少应安度晚年。然而,此等晚节不保,以至镣铐加身,泪洒黄昏,其是可怜,其情足可悲。按说,大凡“五九”过来人见过世面、经过风浪,何以会明均翻船呢?琢磨起来,个案虽各具特点,但“犯法所见略同”:或因…  相似文献   

19.
“五四”时期的著名作家林纾,曾写过一则随笔叫《湖之色》,文中记叙了他在西子湖畔品茗观鱼的情趣。林纾因小见大,由鱼及人。在文末感慨地说,社会的名利场犹如大湖,其中也充满了“钩”与“铒”。但在大量下食之前就能离铒、脱钩而远去者,又有几人?作家的感慨,给人以深刻的启示。鱼尚知“凡下食者皆有钩”的道理,虽然有贪于铒而上钩者,但其毕竟是低等动物,没有思维能力。而作为会思考、有理智的人来说,面对社会上形形色色的“铒”与“钩”,倘若不能离铒、脱钩,以致成为别人的“案上肉”、“盘中餐”,便十分可悲了。在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20.
论刑事政策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刑事政策的几个问题魏克家一、刑事政策的概念社会上存在犯罪现象,就有与之作斗争的相应的刑事政策。刑事政策是与国家同时产生的。根据史书记载,我国数千年前就有“明德慎刑”、“德主刑辅”、“刑期于无刑”等用语。欧洲早在希腊时代,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等就曾说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